第8章
“好酒,好肉,”陆珣将他的手拉下来:“寻常宴饮,无甚滋味。”
不久前,龙骧使在青州的据点截获了一批来路不明的火器。顺藤摸瓜一路查下去,竟查到了青州司马身上。此人是平宣二年进士,曾拜入兵部尚书邱彤门下,而这邱彤,乃是康王生母,丽妃娘娘的表亲。
此事查得隐秘,不曾惊动京中,但显然也走漏了些风声。龙骧府还未查探出什么,便有人坐不住了。
“青州沿海,又与兖州、扬州临近,早有倭寇侵扰。”
裴彧点了点沙盘上的小旗帜:“你看这批火器被截获的地点,还有年初接连几次山匪劫掠过的方位。”
陆珣:“你是说……”
这几个地点,恰好都在现今正在修建的永昌运河的第三段,永安渠上。
“倘若抓不出幕后主使,不如从目的上下手,究其根本。”
裴彧垂眸,收回指尖:“问问他,目的究竟在永安渠,在工部,还是……东宫。”
“有区别吗?”
陆珣轻笑一声:“知晓了。”
他领命而去。
“嘭——”
屋外传来一声重物坠地的闷响,紧接着便是连声的埋怨:“这么多书都被你摔散了,哎!看司簿怎么罚你!”
“还不是这些东西,又多又沉!”
“发生何事?”
裴彧敲了敲窗,随侍秋朔快步从门外进来,回禀道:“龙骧府有监察之权,查封了几个书肆,其中有些……”
“如何?”裴彧蹙眉:“莫要吞吞吐吐。”
“有些危害大周安宁的书册。”
秋朔跟着裴彧的时间长,但其实年岁不大,说完,那张让人难以记忆深刻的脸上也红了红。
危害大周安宁?严重至此?
难不成有什么反贼写了些煽动民心的东西——
裴彧:“取来。”
“殿下,这……”
“殿下吩咐,你听令就是。”
另一个侍从夏松不满道:“属下去取。”
不过片刻,方才散落在院外的书籍便被取来,放在了裴彧面前。
裴彧大致扫过一眼,瞧不出有什么出奇,随手从其中抽出一本,翻开。
“好人,饶了人家罢!好歹扶一扶腰身,莫叫人遭风吹雨打……”
风吹雨打,与腰有什么相关?
“……哥哥哟,奴家好生欢喜,昨夜磨至深更,今儿你又来,可不叫奴家心痒难耐……”
裴彧面色一僵。
“话说这郑二郎一介白丁,因何让堂堂龙虎帮大当家何娘子魂牵梦萦?且看他手口并用,连连探入,直叫那曲径生香,好不——”
……
“啪”地一声,手中的书册被用力合上。
捏住书脊的指骨隐隐发白,带有薄茧的指尖按压在书面上,像是要将其凿穿。
凿穿……他又想到方才一闪而过的某些词汇和场景,裴彧的唇瓣紧紧抿住,目光定定地落在眼前着一大桌书籍上。
大胆粗俗的句子后,甚至还画着简单粗略的小人,两人交叠,姿势,姿势……
夏松见状,怒道:“殿下,可是这其中有什么反贼之言!属下这就去抓住贼人,将这些腌臜东西一把火烧了干净!”
他跟在殿下身边十余年,从未见过殿下这番神色,想来书中定然有些骇人之物,他咬紧了牙根,当即便要出发。
“站住。”
“殿下?”夏松不解。
屋中一时静了片刻,茶烟游丝忽散,消失在半空中。
裴彧:“将这些大逆不道的书,都收起来。”
“送入广明殿,不准叫任何人知晓。”
他背过手,紧了紧:“……孤要严查。”
第7章 荒唐 ……她明白什么了?
第七章
广明殿内。
裴彧面无表情地放下书册,抬手按了按眉心。
现今在民间最畅销的这本,讲述的是龙虎帮大当家何娘子是如何从一介杀猪女跃升为震慑一方的山匪的。
其中她的爱恨情仇占了极大篇幅,光是有详细描写的情夫便有七个,全然展示了何为男子如衣服。最终能留在她身边,最受宠爱的郑二郎,全靠着一身好技术留得何大当家倾心,夜夜流连。
……荒唐。
俊美无俦的男人深吸口气,他大抵是疯了,竟将虚妄梦境中的话当真,鬼使神差地将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带入东宫。
但他一闭眼,脑海中就仿佛浮现出那日,颊边还带着些少女稚气的小娘子疑惑又迷茫的眼神。
不过是梦,当不得真。
“殿下。”
夏松从外进来,毕恭毕敬道:“殿下命属下查的事,已查清了。”
“说。”
“太子妃娘娘嫁入东宫时,确如殿下所说,有一圆脸嬷嬷相伴。那嬷嬷姓赵,祖籍益州,乃是明家大夫人的乳母,伴着娘娘长成。”
夏松回忆:“殿下与娘娘成婚第二月,赵嬷嬷便告老回乡,不曾再入过京。”
他从袖中掏出几张薄纸,交予殿下查阅。
裴彧扫过几眼。如若消息属实,那他应当没见过几次这位姓赵的嬷嬷,更不提对其留下印象。
所以此人,又怎会平白无故出现在他的梦中?
“殿下,恕属下多嘴。”
他不知因何殿下要他去查一个早已告老的嬷嬷,却能看出裴彧眉间烦绪。
夏松:“殿下自今年夏汛以来,常常为此事烦忧,镇日里埋首案间,少有歇息……实在是劳损过重。还望殿下顾惜身子,减少忧思才是。”
见裴彧并未斥他无礼,夏松壮了胆子,说:“既然是太子妃身边的人,殿下若想知晓什么,直接去问娘娘不就好了么……属下多言,请殿下责罚!”
殿下与娘娘虽算不得齐王与齐王妃那般浓情蜜意,却也称得上是和睦佳偶。夏松与娘娘接触不多,但也知晓娘娘是满宫上下最为和气的主子了,说到底,他们也盼着殿下能与娘娘一切顺遂,不生龃龉。
夏松垂着脑袋,看不到殿下的表情,却能感受到主子的视线并未停留在自己身上。广明殿中静得吓人,过了许久,一直到夏松额角都渐渐冒出冷汗的时候,才听到裴彧开口。
“下去吧。”
夏松如释重负,拱手退了下去。
裴彧靠在椅背上,闭了闭眼:“徐泉。”
一直在殿外候着的徐公公快步走进来:“殿下有何吩咐?”
“太子妃今日在忙些什么?”
“娘娘今儿个先去了太后处请安,午后又和六局的女官议了些事,这会儿应当在歇息。”
徐公公机灵得很,见此情景,马上道:“娘娘还未传膳,殿下可要去临华殿与娘娘一同用膳?奴才这便去与娘娘知会一声。”
裴彧默了默,应了。徐公公还未走出几步,便听他道:“慢着。”
“孤记得,云香楼里有几个益州的厨子。”
他名下有些产业,云香楼便是其中之一,聘了各地的厨子集百家之长,生意一直不错。
徐公公被问得愣了愣:“是有这么号人……”
他看了看主子那张波澜不惊的面孔,拿不准素来口味清淡的殿下怎会突然提起益州的厨子。
“您瞧奴才这记性!”徐公公一拍脑袋,反应过来,笑得谄媚:“奴才这就去。”
他怎么忘了,自家太子妃可就是益州人呐!
裴彧看了一眼放在桌上的册子。
大周民风还算开放,女子改嫁、自立门户之事常有,也不拘着民间通俗创作。书中所写一女七男之事虽惊世骇俗,却因着情感真挚,描写动人而备受喜爱。被查封,归根结底是因为其中有着太多辱骂、讥讽朝廷的话语,江湖气太重。
倒也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书,他随手将其丢入匣中,去了临华殿。
-
昨日刚下过雨,今日天还阴着,密云沉沉,空气中都泛着丝丝潮意。
明蕴之没什么胃口,便没传膳,只叫人取了一碟山楂,靠在贵妃榻上翻着账册。
“晚膳就用这些?”
明蕴之正沉浸在一列列的数字中,忽然听得一道沉缓的声音,惊了一下,手中刚拿起的山楂掉在地上,骨碌碌滚到男人的皂靴边。
男人像是刚议事而返,一袭玄色阔袖蟒袍并一件鸦青色暗纹云锦披风,衬得人气度轩然。一截劲腰被白玉腰带原原本本地勾勒出来,愈发显得身姿修长挺拔。
屋外天色暗沉,他逆着少有的光线,低眸看向足边,那颗圆滚滚的山楂。
“殿下怎么回来了?”
明蕴之终于反应过来,起身为他解开披风,声音里很是意外。
“太子妃不想让孤回来?”
裴彧垂眼,看那十指灵巧地解开披风的系带,音色疏浅t:“如果孤没记错的话,此处是孤的寝宫。”
“……”
明蕴之看他一眼,不知是谁惹了他不快,好脾气地解释道:“往常殿下勤于公务,夙兴夜寐。今日回来得早,妾身欢喜还来不及。”
不久前,龙骧使在青州的据点截获了一批来路不明的火器。顺藤摸瓜一路查下去,竟查到了青州司马身上。此人是平宣二年进士,曾拜入兵部尚书邱彤门下,而这邱彤,乃是康王生母,丽妃娘娘的表亲。
此事查得隐秘,不曾惊动京中,但显然也走漏了些风声。龙骧府还未查探出什么,便有人坐不住了。
“青州沿海,又与兖州、扬州临近,早有倭寇侵扰。”
裴彧点了点沙盘上的小旗帜:“你看这批火器被截获的地点,还有年初接连几次山匪劫掠过的方位。”
陆珣:“你是说……”
这几个地点,恰好都在现今正在修建的永昌运河的第三段,永安渠上。
“倘若抓不出幕后主使,不如从目的上下手,究其根本。”
裴彧垂眸,收回指尖:“问问他,目的究竟在永安渠,在工部,还是……东宫。”
“有区别吗?”
陆珣轻笑一声:“知晓了。”
他领命而去。
“嘭——”
屋外传来一声重物坠地的闷响,紧接着便是连声的埋怨:“这么多书都被你摔散了,哎!看司簿怎么罚你!”
“还不是这些东西,又多又沉!”
“发生何事?”
裴彧敲了敲窗,随侍秋朔快步从门外进来,回禀道:“龙骧府有监察之权,查封了几个书肆,其中有些……”
“如何?”裴彧蹙眉:“莫要吞吞吐吐。”
“有些危害大周安宁的书册。”
秋朔跟着裴彧的时间长,但其实年岁不大,说完,那张让人难以记忆深刻的脸上也红了红。
危害大周安宁?严重至此?
难不成有什么反贼写了些煽动民心的东西——
裴彧:“取来。”
“殿下,这……”
“殿下吩咐,你听令就是。”
另一个侍从夏松不满道:“属下去取。”
不过片刻,方才散落在院外的书籍便被取来,放在了裴彧面前。
裴彧大致扫过一眼,瞧不出有什么出奇,随手从其中抽出一本,翻开。
“好人,饶了人家罢!好歹扶一扶腰身,莫叫人遭风吹雨打……”
风吹雨打,与腰有什么相关?
“……哥哥哟,奴家好生欢喜,昨夜磨至深更,今儿你又来,可不叫奴家心痒难耐……”
裴彧面色一僵。
“话说这郑二郎一介白丁,因何让堂堂龙虎帮大当家何娘子魂牵梦萦?且看他手口并用,连连探入,直叫那曲径生香,好不——”
……
“啪”地一声,手中的书册被用力合上。
捏住书脊的指骨隐隐发白,带有薄茧的指尖按压在书面上,像是要将其凿穿。
凿穿……他又想到方才一闪而过的某些词汇和场景,裴彧的唇瓣紧紧抿住,目光定定地落在眼前着一大桌书籍上。
大胆粗俗的句子后,甚至还画着简单粗略的小人,两人交叠,姿势,姿势……
夏松见状,怒道:“殿下,可是这其中有什么反贼之言!属下这就去抓住贼人,将这些腌臜东西一把火烧了干净!”
他跟在殿下身边十余年,从未见过殿下这番神色,想来书中定然有些骇人之物,他咬紧了牙根,当即便要出发。
“站住。”
“殿下?”夏松不解。
屋中一时静了片刻,茶烟游丝忽散,消失在半空中。
裴彧:“将这些大逆不道的书,都收起来。”
“送入广明殿,不准叫任何人知晓。”
他背过手,紧了紧:“……孤要严查。”
第7章 荒唐 ……她明白什么了?
第七章
广明殿内。
裴彧面无表情地放下书册,抬手按了按眉心。
现今在民间最畅销的这本,讲述的是龙虎帮大当家何娘子是如何从一介杀猪女跃升为震慑一方的山匪的。
其中她的爱恨情仇占了极大篇幅,光是有详细描写的情夫便有七个,全然展示了何为男子如衣服。最终能留在她身边,最受宠爱的郑二郎,全靠着一身好技术留得何大当家倾心,夜夜流连。
……荒唐。
俊美无俦的男人深吸口气,他大抵是疯了,竟将虚妄梦境中的话当真,鬼使神差地将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带入东宫。
但他一闭眼,脑海中就仿佛浮现出那日,颊边还带着些少女稚气的小娘子疑惑又迷茫的眼神。
不过是梦,当不得真。
“殿下。”
夏松从外进来,毕恭毕敬道:“殿下命属下查的事,已查清了。”
“说。”
“太子妃娘娘嫁入东宫时,确如殿下所说,有一圆脸嬷嬷相伴。那嬷嬷姓赵,祖籍益州,乃是明家大夫人的乳母,伴着娘娘长成。”
夏松回忆:“殿下与娘娘成婚第二月,赵嬷嬷便告老回乡,不曾再入过京。”
他从袖中掏出几张薄纸,交予殿下查阅。
裴彧扫过几眼。如若消息属实,那他应当没见过几次这位姓赵的嬷嬷,更不提对其留下印象。
所以此人,又怎会平白无故出现在他的梦中?
“殿下,恕属下多嘴。”
他不知因何殿下要他去查一个早已告老的嬷嬷,却能看出裴彧眉间烦绪。
夏松:“殿下自今年夏汛以来,常常为此事烦忧,镇日里埋首案间,少有歇息……实在是劳损过重。还望殿下顾惜身子,减少忧思才是。”
见裴彧并未斥他无礼,夏松壮了胆子,说:“既然是太子妃身边的人,殿下若想知晓什么,直接去问娘娘不就好了么……属下多言,请殿下责罚!”
殿下与娘娘虽算不得齐王与齐王妃那般浓情蜜意,却也称得上是和睦佳偶。夏松与娘娘接触不多,但也知晓娘娘是满宫上下最为和气的主子了,说到底,他们也盼着殿下能与娘娘一切顺遂,不生龃龉。
夏松垂着脑袋,看不到殿下的表情,却能感受到主子的视线并未停留在自己身上。广明殿中静得吓人,过了许久,一直到夏松额角都渐渐冒出冷汗的时候,才听到裴彧开口。
“下去吧。”
夏松如释重负,拱手退了下去。
裴彧靠在椅背上,闭了闭眼:“徐泉。”
一直在殿外候着的徐公公快步走进来:“殿下有何吩咐?”
“太子妃今日在忙些什么?”
“娘娘今儿个先去了太后处请安,午后又和六局的女官议了些事,这会儿应当在歇息。”
徐公公机灵得很,见此情景,马上道:“娘娘还未传膳,殿下可要去临华殿与娘娘一同用膳?奴才这便去与娘娘知会一声。”
裴彧默了默,应了。徐公公还未走出几步,便听他道:“慢着。”
“孤记得,云香楼里有几个益州的厨子。”
他名下有些产业,云香楼便是其中之一,聘了各地的厨子集百家之长,生意一直不错。
徐公公被问得愣了愣:“是有这么号人……”
他看了看主子那张波澜不惊的面孔,拿不准素来口味清淡的殿下怎会突然提起益州的厨子。
“您瞧奴才这记性!”徐公公一拍脑袋,反应过来,笑得谄媚:“奴才这就去。”
他怎么忘了,自家太子妃可就是益州人呐!
裴彧看了一眼放在桌上的册子。
大周民风还算开放,女子改嫁、自立门户之事常有,也不拘着民间通俗创作。书中所写一女七男之事虽惊世骇俗,却因着情感真挚,描写动人而备受喜爱。被查封,归根结底是因为其中有着太多辱骂、讥讽朝廷的话语,江湖气太重。
倒也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书,他随手将其丢入匣中,去了临华殿。
-
昨日刚下过雨,今日天还阴着,密云沉沉,空气中都泛着丝丝潮意。
明蕴之没什么胃口,便没传膳,只叫人取了一碟山楂,靠在贵妃榻上翻着账册。
“晚膳就用这些?”
明蕴之正沉浸在一列列的数字中,忽然听得一道沉缓的声音,惊了一下,手中刚拿起的山楂掉在地上,骨碌碌滚到男人的皂靴边。
男人像是刚议事而返,一袭玄色阔袖蟒袍并一件鸦青色暗纹云锦披风,衬得人气度轩然。一截劲腰被白玉腰带原原本本地勾勒出来,愈发显得身姿修长挺拔。
屋外天色暗沉,他逆着少有的光线,低眸看向足边,那颗圆滚滚的山楂。
“殿下怎么回来了?”
明蕴之终于反应过来,起身为他解开披风,声音里很是意外。
“太子妃不想让孤回来?”
裴彧垂眼,看那十指灵巧地解开披风的系带,音色疏浅t:“如果孤没记错的话,此处是孤的寝宫。”
“……”
明蕴之看他一眼,不知是谁惹了他不快,好脾气地解释道:“往常殿下勤于公务,夙兴夜寐。今日回来得早,妾身欢喜还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