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505节
……
为表至孝,雍正帝跟众人说他要在皇陵结芦为先帝守孝一个月,众臣再三请命回銮,雍正帝为社稷故,只得作罢。
然后,他要留人替他给先帝守陵。
留谁呢?
雍正帝在诸位弟弟们脸上一一扫过,允禵的心不自觉的提了起来。
不会真的是他吧?
老四,你敢将大爷留下……
德亨站出来,自请留下为先帝守陵。
雍正帝考虑一下都没有,直接否决了,未免德亨来个三请,他快速决定,将梁九功、李玉、魏珠三人留下,继续服侍先帝。
所有人:……
您不是在……气急败坏吧?
…………
御驾回銮。
好啦,先帝已经入了陵寝了,国丧算是彻底结束了,该干嘛就要干嘛了。
首先,雍正帝下旨,勒令和硕亲王弘皙五日之内搬去郑各庄行宫居住,废太子允礽仍旧住在咸安宫。
按照大行皇帝遗愿,原本该是废太子允礽搬去郑各庄行宫,弘皙封亲王,建王府,住在京城的。
弘晖和德亨的亲王府、萨日格的公主府修建进程缓慢,而弘皙的亲王府,却是在加紧修建,国丧期间都没停工,如今已经修完,就等先帝入陵后搬进去了。
结果,这座亲王规制华丽奢侈无比的亲王府,最终挂上了公主府的牌匾,归了萨日格。同样的,令端惠公主即刻入住。
意外的,对这个安排,居然所有人都没有异议,毕竟是曾经的太子嘛,当今怎么安排,都合情合理。
可见,大家伙儿,也不是非要将先帝遗愿奉作圭臬,不能更改。
只看是对谁,对哪件事儿罢了。
雍正帝知道后,又是一阵气闷。
然后,雍正帝又下了第二道圣谕,命定亲王德亨入住毓庆宫。
满城哗然!!
第366章
毓庆宫, 废太子从小到大住了三十余年居所。
太子被废后,废太子允礽本人,有时候随驾, 有时候住畅春园,但更多时候,他被圈禁在咸安宫。
就算是现在,就算是咸安宫遭遇大火重新修建那一段时间, 他都没被允许搬出来,一直被圈禁在咸安宫。
但太子妃,包括弘皙在内的废太子嫔妾子女,仍旧住在毓庆宫。除了弘皙时常被康熙帝带在身边,其他人,都不被允许随意外出,属于半圈禁状态。
但这是在宫里,毓庆宫又在乾清宫和奉先殿之间, 半圈禁, 和圈禁也没什么两样了。
康熙帝立胤禛为太子后,曾对前太子妃石氏表示了怜惜, 嘱托太子胤禛要善待太子妃和废太子的孩子们。
所以,在被立为太子之后,雍正帝曾安排内务府去修葺毓庆宫,好让废太子妃等住的舒服些。然后对郑各庄做最后的修整和布防,准备挑几个吉日让康熙帝选了,将废太子大一家子都送去郑各庄生活。
所以, 一直在康熙帝入陵之前, 废太子妃等都还居住在毓庆宫, 并已经打包好行礼, 准备搬去更宽敞更舒服的新家郑各庄去开启新生活了。
圣旨一下,期望破灭了。
毓庆宫有新主人了,住在里面的人,要腾地儿,给新主人了。
雍正帝限内务府五日内将景阳宫收拾出来,让废太子妃搬进去居住。
雍正帝收养了废太子的女儿,一一封为和硕公主,搬去乾西五所和依尔哈作伴。儿子们不管年长年幼,则是和弘皙一起,迁居郑各庄。
将废太子留下的侍妾、格格之流,再添上一二新色,送去咸安宫,侍奉废太子允礽。
不管是废太子妃、侧妃、庶妃、公主、阿哥们,身边伺候的太监宫女都会有内务府重新分配,淘汰下来、以及多余的太监宫女,被分散去宫内各处,自生自灭去了。
不管是伺候的人还是居住的地儿,全部都是新的。
二哥,你就说弟弟对你好不好吧。
景阳宫,东六宫之一,在永和宫北面,钟粹宫东面。
原本是康熙帝个人藏宝处,康熙帝喜欢的图书、珐琅彩瓷器、钟表等等西洋器物,就藏在这里。
这里就是个库房,且是从康熙二十五年起,近四十年来,基本上就再没修过。
康熙帝重立太子后,打算搬去畅春园长住,自己喜欢的宝贝自然也要带走,好方便日常赏玩。景阳宫就这么空了下来。
在前朝宫内,景阳宫还有个名字,叫做冷宫。
你就说这个地儿好不好吧。
皇后对雍正帝将德亨弄去毓庆宫居住无可奈何,但对废太子妃石氏的迁宫事宜她是可以做一半主的。
皇后找了个机会,和雍正帝商量,景阳宫房梁有虫蛀,墙角有霉味儿,不是重新贴一遍墙纸就能掩盖这是一座年久失修破败宫殿的事实,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她请旨重修景阳宫。
皇后叹息道:“皇额娘听到圣旨之后,将我叫去,哀叹半晌,念叨了半天二嫂命苦,问能不能让二嫂先搬去永和宫缓一缓,等景阳宫修的能住人了,再搬即可。”
雍正帝:“皇额娘怎么不叫我过去商议。”
皇后心内狠狠白眼他,心道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所以我先去皇额娘那里走了一趟,打个前锋,嘴上平常道:
“前儿皇额娘派太监给你送了碗参汤,大前儿送了碗莲子羹,还有大大前儿……你是都收下了,还大张旗鼓的带着内大臣去给她磕头请安,殷勤备至,闹的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只说太过了,是再不敢招惹你了。”
雍正帝死鱼脸:……
我以为老娘是有事相求,自然要倍加重视,谁知道真的只是送碗汤关心我呢?
皇后不打磕巴的继续道:“给二嫂迁宫的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能真往小了办。皇额娘跟我的意思都是,咱们后宫的女人们随些份子,我摆个宴席,皇额娘露个脸,做些赏赐,咱们女人们喝杯素酒,就这么过了。体面又低调,还让人挑不出理儿来。只是现在的景阳宫,是真的不能住人。”
除非你想将人熬死在里面!
知道误会了老娘,雍正帝心里正美呢,此时就很好说话,道:“永和宫乃是皇额娘曾经居所,福蕴之地,怎么能随意让人居住。”
皇后早有说辞,道:“一来,先帝临终前早有嘱托,要厚待二嫂,她担的起。二来,这是皇额娘首肯的。三来,外人听了,只有赞皇上隆恩的。四来,景阳宫并不是重建,只是修葺,换一换横梁,刮一刮霉烂,粉刷一下廊柱、外墙,顶多半年时间,也就够了。说到底,永和宫只是暂住。”
又道:“如果永和宫不行,那就暂住翊坤宫?反正宜太妃不是也快要出宫了?只是,翊坤宫在后宫中心(让嫂子住你养心殿后面,你好意思不?),更不好催促翊坤宫那边出宫,显的咱们太过急切,不想奉养宜太妃一般。”
发愁道,“永和宫不行,翊坤宫不行,其他宫殿人更是住的满满当当的,这样的话,毓庆宫就清不出来了,或者,先让先帝留下的未曾生育妃嫔搬去畅春园?这样也能空出一些宫来,二嫂也不一定非得搬去景阳宫?”
反正,我是一定要上书大修景阳宫的,我是不会给你担苛待二嫂的罪名的。
雍正帝:……
不得不说,他这个皇后,是真的很有正宫的范儿了,这心操的,全是女人们家长里短那些事儿。
雍正帝翻开一页书,对着烛火读,随口道:“你倒是盼着德亨赶紧搬进来。”
皇后笑了一下,这一笑,是真心的,感慨道:
“自从这孩子回京,就很少住咱们府上了,等入了宫,我都不盼着能再时常见到他了。要是他搬进宫里来住,定是要日日去给我这个母后请安的,就跟他小时候在咱们府上住的那三年一个样儿……”
前朝的事她有听说,她做不了什么,也改变不了什么,但她是母亲,母亲想要疼儿子,自然是有法子的。
她希望景阳宫永远修不完,二嫂也不能入住永和宫,她最好就住在毓庆宫不要走,这样,毓庆宫有旧主人,新主人就不能入住了。
皇宫就有如牢笼,那孩子那么喜欢自由,怎么受得住。
皇后说的这些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如今他这个新帝在外的名声不大好,如果再加上一个苛待废太子妃的舌根,京城可就更加热闹了。
但是,永和宫……毓庆宫……
雍正帝跟皇后说,再考虑一下。
转头就召恒亲王允祺进宫,哥儿两个带着内大臣、官员、宫人等人马浩浩荡荡去了恒亲王府查看一番,然后定了吉日,请了皇太后銮驾,和皇后夫妻两个,带着皇子公主们,一起送宜太妃乔迁新居。
接下来一个月,京城中最热闹的,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宜太妃迁居恒亲王府的大喜事。
皇太后、皇帝、皇后、皇子、公主、诸王们齐齐出动,那金碧辉煌的銮车、那摇曳的旌旗、那送妆奁的队伍、那显露出来的皇家富贵……
别说一个月了,一年都说不完,简直让四九城的人大开眼界!
之前书生梓宫前染血,禁军戒严的事情,反倒没人提起了。
像是德亨带着妻儿入宫的事儿,就更不显眼了。
北京城的老少爷们们,忘性还是很大的。
近日,皇后心中很不是滋味儿。
她想的还是太简单了,雍正帝有一百个法子解决眼下的困局。
宜太妃搬走了,下一个即将出宫的是成太妃和定太妃,等庄亲王守完三年孝后,再接密太妃出宫,然后是新封的和硕果郡王允礼母妃勤太妃,惠妃出宫也有苗头了,就连才六岁的二十四阿哥允祕都像模像样的给皇上上了一封奏疏,表示自己为皇兄效力的决心,然后出宫建府奉养母妃,皇帝喜不自胜,在家宴上奖赏了幼弟。
然,诚亲王一封接一封请奏接荣妃出宫奉养的折子送上来,犹如石沉大海一般,始终没个音信。
皇后执掌后宫,也要体察上意,她日日去各宫走动,给这个道喜,给那个道安,从来没有踏足延禧宫一步。
皇后每天都忙的不可开交,她除了去各宫慰问母妃们,还要督修景阳宫,去慈宁宫请安,找二嫂说话雍正帝没让废太子妃住永和宫,更没有去钟粹宫,他将人塞进了慈宁宫,下令内务府赶工,尽快将景阳宫修缮完,好让人快点住进去。
皇太后&皇后:…!!!
真有你的啊胤禛,你存心不让每一个人舒坦是不是?
你知不知道你老娘以前见到废太子妃是要起身行半礼的?
除了尊老,还要爱幼。
宫中新封了公主,都塞进了依尔哈的头所,皇后是再不能放心的,不是怕作乱,是担心女孩子们住的拥挤了,住的不舒服。
所以,她将康熙五十年以后出生的四个女孩儿,最大的也就十一岁的小公主们,接了两个到自己的长春宫亲自养育,剩下两个,送去慈宁宫,等景阳宫修好了,再随母妃入住景阳宫。如果皇太后有心,也可以继续养在慈宁宫。
雍正帝要守孝三年,这三年间,他是不会入后宫的,所以,皇后宫中的两个女孩儿,至少能养三年,三年后,可以再做安排。
这样,依尔哈那里就只住了一个康熙四十七年生的三公主作伴,宫室就宽敞多了。
这位三公主,还没有封号(历史上封号淑慎),她是允礽的第六女,以前在毓庆宫被叫做二格格,大格格是废太子妃的亲女,已经出嫁草原。被今上收养后,排在卓克陀达、依尔哈这两位固伦公主之后,被宫内叫做三公主。
皇子那里,皇后只叮嘱内务府不要慢待,其他的就不管了。
不是不愿意管,是不能管。
为表至孝,雍正帝跟众人说他要在皇陵结芦为先帝守孝一个月,众臣再三请命回銮,雍正帝为社稷故,只得作罢。
然后,他要留人替他给先帝守陵。
留谁呢?
雍正帝在诸位弟弟们脸上一一扫过,允禵的心不自觉的提了起来。
不会真的是他吧?
老四,你敢将大爷留下……
德亨站出来,自请留下为先帝守陵。
雍正帝考虑一下都没有,直接否决了,未免德亨来个三请,他快速决定,将梁九功、李玉、魏珠三人留下,继续服侍先帝。
所有人:……
您不是在……气急败坏吧?
…………
御驾回銮。
好啦,先帝已经入了陵寝了,国丧算是彻底结束了,该干嘛就要干嘛了。
首先,雍正帝下旨,勒令和硕亲王弘皙五日之内搬去郑各庄行宫居住,废太子允礽仍旧住在咸安宫。
按照大行皇帝遗愿,原本该是废太子允礽搬去郑各庄行宫,弘皙封亲王,建王府,住在京城的。
弘晖和德亨的亲王府、萨日格的公主府修建进程缓慢,而弘皙的亲王府,却是在加紧修建,国丧期间都没停工,如今已经修完,就等先帝入陵后搬进去了。
结果,这座亲王规制华丽奢侈无比的亲王府,最终挂上了公主府的牌匾,归了萨日格。同样的,令端惠公主即刻入住。
意外的,对这个安排,居然所有人都没有异议,毕竟是曾经的太子嘛,当今怎么安排,都合情合理。
可见,大家伙儿,也不是非要将先帝遗愿奉作圭臬,不能更改。
只看是对谁,对哪件事儿罢了。
雍正帝知道后,又是一阵气闷。
然后,雍正帝又下了第二道圣谕,命定亲王德亨入住毓庆宫。
满城哗然!!
第366章
毓庆宫, 废太子从小到大住了三十余年居所。
太子被废后,废太子允礽本人,有时候随驾, 有时候住畅春园,但更多时候,他被圈禁在咸安宫。
就算是现在,就算是咸安宫遭遇大火重新修建那一段时间, 他都没被允许搬出来,一直被圈禁在咸安宫。
但太子妃,包括弘皙在内的废太子嫔妾子女,仍旧住在毓庆宫。除了弘皙时常被康熙帝带在身边,其他人,都不被允许随意外出,属于半圈禁状态。
但这是在宫里,毓庆宫又在乾清宫和奉先殿之间, 半圈禁, 和圈禁也没什么两样了。
康熙帝立胤禛为太子后,曾对前太子妃石氏表示了怜惜, 嘱托太子胤禛要善待太子妃和废太子的孩子们。
所以,在被立为太子之后,雍正帝曾安排内务府去修葺毓庆宫,好让废太子妃等住的舒服些。然后对郑各庄做最后的修整和布防,准备挑几个吉日让康熙帝选了,将废太子大一家子都送去郑各庄生活。
所以, 一直在康熙帝入陵之前, 废太子妃等都还居住在毓庆宫, 并已经打包好行礼, 准备搬去更宽敞更舒服的新家郑各庄去开启新生活了。
圣旨一下,期望破灭了。
毓庆宫有新主人了,住在里面的人,要腾地儿,给新主人了。
雍正帝限内务府五日内将景阳宫收拾出来,让废太子妃搬进去居住。
雍正帝收养了废太子的女儿,一一封为和硕公主,搬去乾西五所和依尔哈作伴。儿子们不管年长年幼,则是和弘皙一起,迁居郑各庄。
将废太子留下的侍妾、格格之流,再添上一二新色,送去咸安宫,侍奉废太子允礽。
不管是废太子妃、侧妃、庶妃、公主、阿哥们,身边伺候的太监宫女都会有内务府重新分配,淘汰下来、以及多余的太监宫女,被分散去宫内各处,自生自灭去了。
不管是伺候的人还是居住的地儿,全部都是新的。
二哥,你就说弟弟对你好不好吧。
景阳宫,东六宫之一,在永和宫北面,钟粹宫东面。
原本是康熙帝个人藏宝处,康熙帝喜欢的图书、珐琅彩瓷器、钟表等等西洋器物,就藏在这里。
这里就是个库房,且是从康熙二十五年起,近四十年来,基本上就再没修过。
康熙帝重立太子后,打算搬去畅春园长住,自己喜欢的宝贝自然也要带走,好方便日常赏玩。景阳宫就这么空了下来。
在前朝宫内,景阳宫还有个名字,叫做冷宫。
你就说这个地儿好不好吧。
皇后对雍正帝将德亨弄去毓庆宫居住无可奈何,但对废太子妃石氏的迁宫事宜她是可以做一半主的。
皇后找了个机会,和雍正帝商量,景阳宫房梁有虫蛀,墙角有霉味儿,不是重新贴一遍墙纸就能掩盖这是一座年久失修破败宫殿的事实,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她请旨重修景阳宫。
皇后叹息道:“皇额娘听到圣旨之后,将我叫去,哀叹半晌,念叨了半天二嫂命苦,问能不能让二嫂先搬去永和宫缓一缓,等景阳宫修的能住人了,再搬即可。”
雍正帝:“皇额娘怎么不叫我过去商议。”
皇后心内狠狠白眼他,心道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所以我先去皇额娘那里走了一趟,打个前锋,嘴上平常道:
“前儿皇额娘派太监给你送了碗参汤,大前儿送了碗莲子羹,还有大大前儿……你是都收下了,还大张旗鼓的带着内大臣去给她磕头请安,殷勤备至,闹的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只说太过了,是再不敢招惹你了。”
雍正帝死鱼脸:……
我以为老娘是有事相求,自然要倍加重视,谁知道真的只是送碗汤关心我呢?
皇后不打磕巴的继续道:“给二嫂迁宫的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能真往小了办。皇额娘跟我的意思都是,咱们后宫的女人们随些份子,我摆个宴席,皇额娘露个脸,做些赏赐,咱们女人们喝杯素酒,就这么过了。体面又低调,还让人挑不出理儿来。只是现在的景阳宫,是真的不能住人。”
除非你想将人熬死在里面!
知道误会了老娘,雍正帝心里正美呢,此时就很好说话,道:“永和宫乃是皇额娘曾经居所,福蕴之地,怎么能随意让人居住。”
皇后早有说辞,道:“一来,先帝临终前早有嘱托,要厚待二嫂,她担的起。二来,这是皇额娘首肯的。三来,外人听了,只有赞皇上隆恩的。四来,景阳宫并不是重建,只是修葺,换一换横梁,刮一刮霉烂,粉刷一下廊柱、外墙,顶多半年时间,也就够了。说到底,永和宫只是暂住。”
又道:“如果永和宫不行,那就暂住翊坤宫?反正宜太妃不是也快要出宫了?只是,翊坤宫在后宫中心(让嫂子住你养心殿后面,你好意思不?),更不好催促翊坤宫那边出宫,显的咱们太过急切,不想奉养宜太妃一般。”
发愁道,“永和宫不行,翊坤宫不行,其他宫殿人更是住的满满当当的,这样的话,毓庆宫就清不出来了,或者,先让先帝留下的未曾生育妃嫔搬去畅春园?这样也能空出一些宫来,二嫂也不一定非得搬去景阳宫?”
反正,我是一定要上书大修景阳宫的,我是不会给你担苛待二嫂的罪名的。
雍正帝:……
不得不说,他这个皇后,是真的很有正宫的范儿了,这心操的,全是女人们家长里短那些事儿。
雍正帝翻开一页书,对着烛火读,随口道:“你倒是盼着德亨赶紧搬进来。”
皇后笑了一下,这一笑,是真心的,感慨道:
“自从这孩子回京,就很少住咱们府上了,等入了宫,我都不盼着能再时常见到他了。要是他搬进宫里来住,定是要日日去给我这个母后请安的,就跟他小时候在咱们府上住的那三年一个样儿……”
前朝的事她有听说,她做不了什么,也改变不了什么,但她是母亲,母亲想要疼儿子,自然是有法子的。
她希望景阳宫永远修不完,二嫂也不能入住永和宫,她最好就住在毓庆宫不要走,这样,毓庆宫有旧主人,新主人就不能入住了。
皇宫就有如牢笼,那孩子那么喜欢自由,怎么受得住。
皇后说的这些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如今他这个新帝在外的名声不大好,如果再加上一个苛待废太子妃的舌根,京城可就更加热闹了。
但是,永和宫……毓庆宫……
雍正帝跟皇后说,再考虑一下。
转头就召恒亲王允祺进宫,哥儿两个带着内大臣、官员、宫人等人马浩浩荡荡去了恒亲王府查看一番,然后定了吉日,请了皇太后銮驾,和皇后夫妻两个,带着皇子公主们,一起送宜太妃乔迁新居。
接下来一个月,京城中最热闹的,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宜太妃迁居恒亲王府的大喜事。
皇太后、皇帝、皇后、皇子、公主、诸王们齐齐出动,那金碧辉煌的銮车、那摇曳的旌旗、那送妆奁的队伍、那显露出来的皇家富贵……
别说一个月了,一年都说不完,简直让四九城的人大开眼界!
之前书生梓宫前染血,禁军戒严的事情,反倒没人提起了。
像是德亨带着妻儿入宫的事儿,就更不显眼了。
北京城的老少爷们们,忘性还是很大的。
近日,皇后心中很不是滋味儿。
她想的还是太简单了,雍正帝有一百个法子解决眼下的困局。
宜太妃搬走了,下一个即将出宫的是成太妃和定太妃,等庄亲王守完三年孝后,再接密太妃出宫,然后是新封的和硕果郡王允礼母妃勤太妃,惠妃出宫也有苗头了,就连才六岁的二十四阿哥允祕都像模像样的给皇上上了一封奏疏,表示自己为皇兄效力的决心,然后出宫建府奉养母妃,皇帝喜不自胜,在家宴上奖赏了幼弟。
然,诚亲王一封接一封请奏接荣妃出宫奉养的折子送上来,犹如石沉大海一般,始终没个音信。
皇后执掌后宫,也要体察上意,她日日去各宫走动,给这个道喜,给那个道安,从来没有踏足延禧宫一步。
皇后每天都忙的不可开交,她除了去各宫慰问母妃们,还要督修景阳宫,去慈宁宫请安,找二嫂说话雍正帝没让废太子妃住永和宫,更没有去钟粹宫,他将人塞进了慈宁宫,下令内务府赶工,尽快将景阳宫修缮完,好让人快点住进去。
皇太后&皇后:…!!!
真有你的啊胤禛,你存心不让每一个人舒坦是不是?
你知不知道你老娘以前见到废太子妃是要起身行半礼的?
除了尊老,还要爱幼。
宫中新封了公主,都塞进了依尔哈的头所,皇后是再不能放心的,不是怕作乱,是担心女孩子们住的拥挤了,住的不舒服。
所以,她将康熙五十年以后出生的四个女孩儿,最大的也就十一岁的小公主们,接了两个到自己的长春宫亲自养育,剩下两个,送去慈宁宫,等景阳宫修好了,再随母妃入住景阳宫。如果皇太后有心,也可以继续养在慈宁宫。
雍正帝要守孝三年,这三年间,他是不会入后宫的,所以,皇后宫中的两个女孩儿,至少能养三年,三年后,可以再做安排。
这样,依尔哈那里就只住了一个康熙四十七年生的三公主作伴,宫室就宽敞多了。
这位三公主,还没有封号(历史上封号淑慎),她是允礽的第六女,以前在毓庆宫被叫做二格格,大格格是废太子妃的亲女,已经出嫁草原。被今上收养后,排在卓克陀达、依尔哈这两位固伦公主之后,被宫内叫做三公主。
皇子那里,皇后只叮嘱内务府不要慢待,其他的就不管了。
不是不愿意管,是不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