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47节
  务尔登一想也是,他十三四岁的时候,可不乐意跟个六岁的小屁孩玩,就压下心里的疑惑,道:“既然赶巧了,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兄长也莫要如以前那般惫懒,该跟着王师爷好好学一学,以后受用无穷。”
  叶勤也垂眸饮茶点头应是。
  叶勤心里猜这个王德正一定是衍潢派来给儿子的,但这一点,就不用跟务尔登说了。
  第47章
  第二天早膳之后, 德亨就见到了他们家新聘请的师爷王德正。
  王德正是镶白旗汉军旗,是隶属于显亲王府下的封属佐领就是分给显亲王的封属,就跟明朝王爷的封地似的。
  王德正小时候读书习武, 长大之后,理所当然的成了显亲王的门人。
  他是正经的旗人籍,不是包衣籍,所以是门人, 不是奴才。
  他身上还有一个骁骑校的官职,正六品,掌王府兵卫。
  没错,他还是一个重甲骑兵长。
  清代的将领那是出了名的能文能武,王德正只是符合做官的最基本的职业标准而已。
  德亨见到王德正的第一眼就羡慕不已,瞧那一身的腱子肉啊,轻薄的夏季布料根本掩饰不住他一身的精悍气息。
  这个师爷个头虽不甚高,目测只有一米七往上的个头, 但人是真精神啊。
  王德正也见到了他们家王爷传闻中的小朋友, 瞧这一身的机灵劲儿,一看就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乖孩子。
  暗中搞事且给大人搞出大事的淘气孩子, 大约就是他这样儿的了。
  王德正身为王府精英,来一个小宗室家中做师爷实在是太过屈才了,但是,谁让他们家王爷近日“性情大变”呢?
  以前他们家小王爷什么样啊,你说东,他偏要往西, 你说要茄子, 他非给你摘个丝瓜, 也不是为了什么道理, 就是专门为了跟你对着干。
  跟你拗赢了,他就舒服了。
  诸如之前那神鸟之事,他们这些王府旧属们都已经做好丢爵捞人的打算了,结果最后只是得了皇上一顿训斥,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然后就是突然有一天,他们王爷就带回了几道吃食方子回府,特地盯着厨房的人做了,又亲自送去王妃和他们这些旧属那里,请他们品尝。
  当时王德正第一反应是什么样的?
  啊,他们的新王爷终于忍不住,开始下手毒死他们这些“碍眼”的了吗?
  咱不干了,咱出府总行了吧!
  王妃是怎么吃下的王德正没敢打听,但他是味同嚼蜡的将一盘子点心给吃完的,结果,啥事儿都没有,一觉到天明。
  这可就有意思了。
  然后他就又听说了,他们家王爷开始读书了,还给皇上派来的先生行了拜师礼,一本正经的坐在书斋里听先生讲书。
  不对劲儿,这人和事儿都是大大的不对劲儿。
  然后王妃招他们开了一个小会,说了衍潢王爷近日的行踪,他的不对劲就是人从叶勤家中回来开始的。
  当日只有一个随从跟着衍潢去的叶勤家,王妃趁衍潢读书的时候,将那个随从给叫来,众人逼问一番那日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儿,这个随从不知道是被衍潢威胁过还是真的只忠心与衍潢,总之,他顶住了压力,咬紧了牙关,一句话都没回。
  但像是王德正这样上过战场打过猛虎的豺狼却是闻到味儿了,那个叶勤家中,藏了个能治住他们王爷的“高人”啊。
  这个高人还能是谁?
  当然是之前他们王爷护下的那个叫德亨的小童了,总不能是叶勤那个庸人吧?
  正在他们一帮幕属们思量怎么想个法子探探底儿的时候,哈,正瞌睡呢枕头就自己找上来了。
  去给叶勤做师爷?
  这差事好啊,他王德正在王府都快闲出毛儿来了,闲的整日跟个熊孩子此处特指衍潢斗智斗勇,真是没意思极了,不如去虎穴探探虎子来的更有意思。
  就在德亨打量这个师爷的时候,王师爷也在仔细打量他。
  两人一大一小就跟侵入对方领地的大猫和小猫一样,无声地试探了一个回合,德亨先躬身拜道:“见过先生。”
  这年头师爷也被叫做先生,就跟三百年后是个人就能被称作老师一样。
  王德正捋了捋唇角的短髭,颔首道:“有礼。”声音淡的听不出什么情绪来。
  然后开始做学前考察。
  王德正:“可有读过书不曾?”
  德亨一本正经:“不曾读过书。”
  王德正:“识得几个字了?”
  看吧,先生是个什么样的教学水平,是个什么样的性情,往往一个问题几句话就显露出来了。
  若是个迂腐不知变通或者心不在你身上的,问过第一个问题,得到学生“不曾读书”的回答后,先生就会默认你是个彻彻底底的文盲,是没有见过字更不曾摸过毛笔的那种顽童。
  王德正问了第二个问题,至少是个灵活百变的脾气。
  德亨就如实回道:“识得大约三百个字。”又加了一句:“满蒙汉都识得一些。”
  王德正明显讶异了,问道:“都是从何处识得?”
  德亨:“学生家大舅教的,阿玛有时也会教学生一些。”
  王德正点头道:“可会写字?”
  德亨:“能写。”
  王德正:“写来瞧瞧。”
  德亨就在案桌上随意写了一道汉文对子: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嗯,就是他们家堂屋里贴着的那副对子。
  又用满文写了一个词:万寿无疆。
  王德正这回是真的讶异了。
  德亨的字怎么说呢,就跟衍潢第一眼的评价一样,丑。
  但在王德正眼中,这字就丑的很规范。
  汉文是方块字,紧凑合乎规矩才是一个完整的字。比如说这个“福”字,是左右结构,你要是不懂字的结构,将右面那“一”横和中间的“口”字写的过大,那最下面的“田”就单独挤出来了,一个“福”字,生生变作了两个字。
  还有这个“壽”字笔画最多,对初初练字的童来说最是难写,德亨将这个字写的最大,但也结构最是紧凑,一眼看上去形不散神自聚,十分难得。
  这个孩子,他不仅会写字,他还懂字。
  真不像是没读过书的孩童。
  或者说他那个小拨什库大舅和那个庸人叶勤有好好教孩子怎么写字?
  那两人他已经了解过,真不像是能教孩子写字的人。
  这副对子估计他们自己都写不出来吧。
  王德正面上如常,道:“不错,算是有些功底,以后要勤加练习,练出风骨,方算大成。”
  大成?
  成为书法大家?
  德亨没兴趣。
  王德正提起笔,用方正的楷书将这副对子重新写了一遍,成功嬴来了德亨闪亮的星星眼。
  哇,好漂亮,就跟电脑打印的一样工整。
  想学!
  看得出来,王德正也很满意自己的字,他以前就是靠着这手漂亮的字,成了丹臻王爷的首席笔杆子。
  专门誊抄丹臻王爷的奏折给皇上看的那种。
  王德正拎着笔问满脸兴奋的小学生德亨:“如何?”
  德亨大大的称赞:“好看,漂亮!”
  王德正不满意:“然后呢?”
  啊?什么然后?哪里还有然后?
  王德正摇头晃脑批评道:“你这不行啊,连句夸人的话都不会说,得学。”
  德亨立即小鸡啄米似的点头,道:“要学,要学,学生一定好好学。”
  王德正这才满意了。
  然后抽了一张新纸,开始给德亨演示如何握笔,如何运笔,如何点水,如何抹锋……
  两人一教一学,逮着一道横杠斗了一上午,还没感觉到时间的流逝叶勤就下衙回家来了。
  两人先是见礼一番,然后叶勤好奇问道:“上午都学了什么?”
  德亨献宝一样的将自己写的最好的一道横拿给叶勤看,道:“阿玛快看,这是我写的,是不是很好看?”
  叶勤:“……一?”
  德亨纠正道:“是‘横’,不是一,呃,当然,也是‘一’这个字。”
  叶勤:不是很懂你在说什么。
  叶勤将字纸放下,对王德正道谢道:“辛苦先生了。”
  王德正笑赞小学生道:“令公子天资卓绝,假以时日,定有所成,在下学识有限,倒怕耽误了他。”
  叶勤只当他是在谦虚,忙道:“先生言重了,叶勤只望犬子不做睁眼瞎就行了,什么成不成的,全看他自己的造化。”
  王德正一看就知道叶勤压根就不了解自己的儿子,也就恭维道:“东家此话不无道理,东家乃是天潢贵胄,本也不必靠习文出人头地。”
  叶勤:“先生真是折煞叶勤了,叶勤算得什么天潢贵胄?只是混口饭,不饿着妻儿就侥天之幸了。”
  两人你来我往的相互客气一番,然后叶勤就说起今日他在内务府遇到的琐事。
  叶勤:“今日因为场院之事磨了好些个嘴皮子,还好有郎中满达礼替我周旋,要不然,恐怕再过几日这造风扇也提不上日程。”
  之前胤禛等皇子要满达礼造风扇,因为量小,且满达礼本人就是郎中,造办处他能做一半的主,就临时停了一些不甚赶紧的活计,空出房间和材料来加紧造风扇。
  后来胤禛吩咐的风扇都造完了,这造风扇的场地也就没了,因为本来就是占用的造其他物件的场地,风扇造完了可不就得恢复原状了。
  现在康熙帝特旨让叶勤督造风扇,这头一个,就是得寻摸一个合适的场地出来,不管是一间房,还是院子里的一块空地,这处空间,得是专门服务于造风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