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程心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才好,只好故作轻松地劝她:“你们不是老说要丁克吗?干嘛非要去计较到底是谁不行!”
“是啊,我是一直说要丁克,要丁克……”乔思悦嘴角向下耷拉着,叹出一口气。
“但不想做妈妈是一回事,不能做妈妈又是另外一回事。”
作者的话
灶儿暖
作者
06-05
女主努力搞事业,男主默默吃苦头,只是女主视角还不知道,一步步揭开,一步步攻陷~鞠个躬
,求票票!求收藏!感谢每一个投票的你!喜欢的宝子加加书架!爱你们!!!
第40章☆、40代码修复中
拔引流管那天,主治医生跟程心沟通了后续治疗方案——
放疗16次,服用五年他莫昔芬。
因为她ki-67指数不高,基线肿瘤负荷相对较小,可以先不打“肚皮针”,但要经常妇科b超复查子宫内膜增厚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就诊。
程心想到顾晓英结束放化疗后,应该也要吃五到十年的内分泌药,但因为已经绝经,跟她服用的内分泌药并不是同一种,她又追问了一句:
“我听说已经绝经的女性服用的是来曲唑、阿那曲唑或者依西美坦,也会导致子宫内膜增厚吗?
“也会,但会好一点……”主治医生也是女性,知道她的母亲也是乳腺癌患者,多花了点时间解释了一下,“他莫昔芬这种雌孕受体拮抗剂,会反馈性地抑制卵巢功能,但也会产生类雌激素效应,不可避免会导致子宫内膜增厚,这是没办法的。”
“而来曲唑这类芳香化酶抑制剂,第一代和第二代的副作用比较大,但现在研发到第三代,特异性更强,副反应相对来说会减轻一些。”
“可是我妈妈还有13公分的子宫肌瘤啊……”程心越听越慌,“吃这个药对肌瘤有影响吗?我看网上都说子宫内膜增厚会有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这个风险到底会有多大?”
风险这种事,医生也不好做预判,眉心拧得很紧,斟酌着口吻:“风险是会高一些,所以不光是我们乳腺科,妇科那边你们也一定要定期复查,随访,你也是,你妈妈也是。一旦子宫内膜厚度超过8mm,就要及时做子宫内膜诊刮,先排除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再考虑乳腺这边要不要换方案。”
乳腺癌还没治完,又冒出了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程心懵了半天,缓过神来,只觉得身体里每分每秒都在分泌的雌孕激素就像毒药,源源不断地滋养着暗中增殖的癌细胞。
但人体又不能失去雌孕激素,它们不止赋予了女性生育的能力,更保护着女性的骨骼发育、血脂代谢,心脑血管健康等等。绝经前女性的“三高”发生率远低于男性,但随着年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逐步攀升到与男性持平。
服药或打针抑制雌孕激素水平,相当于对女人化学去势,跑步进入更年期,不仅容易诱发一些妇科疾病,血脂升高、骨质疏松、动脉硬化、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都会上升。
人体真是一坨构造精妙、逻辑复杂,却处处藏着bug的“屎山”代码,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能不断修改、调试、打补丁,努力避免波及整个系统的乱码大崩溃。
顾晓英坏掉了,她也坏掉了,还有每天每天涌进医院寻找一线生机的她们,都坏掉了。
外科医生在她们身上缝缝补补,内科医生在各种药物中换来换去,病人靠意志勉力支撑着身体运行。
程心茫然地走出诊室,坐在喧闹的门诊大厅角落,紧紧抱住自己的身体。
她多希望,有人能把她修好。
把她们都修好。
……
千瞒万瞒,到母女俩都要去见放疗医生的那天,终于还是瞒不住了。
一样都是16次放疗,除了周末,每个工作日都要去。正式放疗前,还有定位、复位、纹身、呼吸门控等一系列的流程要走。
程心和顾晓英的放疗日期几乎完全重合,撒谎的难度太大了,程心思虑再三,还是坦白从宽,尽量用最平和的方式告知顾晓英自己的情况。
不出所料,顾晓英承受不了这个打击,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到声嘶力竭,打自己脑袋,打自己身体,要死要活,拉都拉不住。
程心想好不哭的,但还是硬生生被逼出了眼泪,第一次对着顾晓英尖叫起来:
“哭哭哭!再哭下去有什么用啊!”
“我费了多么大精力救你!你要把我的付出都打水漂吗?!你这条命不只是你的,也是我的!”
“不想活可以!我也累了!我们都别治了!一起手拉手从这里跳下去!”
她一瞬间理解了那些在病房对着至亲之人声嘶力竭哭骂叫喊的“疯子”。
谁都不是圣人,苦难会让平平凡凡的人变得尖锐、暴戾、面目狰狞。她也一样,也会疯,也会恨,也会悲从中来急火攻心到失去理智,六亲不认,恶言相向。
程心控制不了自己的双脚,快步向着窗边跑去,顾晓英扑过来抱着她,死死拉着她,“我错了!心心我错了!我不哭了!我好好治!我们一起好好治!求求你别抛下妈妈!”
剧烈的懊悔涌上心口,程心整个人瘫软下来,跌坐在地,紧紧搂着顾晓英的肩膀,“你知道的啊,乳腺癌最怕气急激动了,最怕负面情绪了!我们不能哭啊!你就当为了我好不好,不可以再这样哭了!”
40平的狭小蜗居,在慢慢减弱的呜咽声中归于平静。
初中毕业以来,这还是程心第一次和妈妈睡在一张床上。但床实在太小,她表面伤口愈合了,里面还没有,侧躺着不舒服,等到把顾晓英哄睡了,又蹑手蹑脚爬回自己床上。
廉价床垫睡久了,海绵陷下去,弹簧凸出来,硌着腰背,就像一场病,硌住人生。
程心太累了,刚阖上眼,意识就沉下去了,她睡得很沉,沉到在梦里面被梁肇元抓个正着,她拼命想醒过来,却被死死压住。
他的身体又重又热,指腹上的薄茧粗粝,用力磨着她的唇,凶狠地骂她“谎话精”。
她快喘不上气了,双手却不知道被什么东西绑住,根本动弹不得,粗暴的手掌突然下移,去撕她胸前的遮蔽,她吓坏了,用尽全身的力气狠狠踹向他的肚子,尖叫了一声,一个激灵从床上坐了起来。
窗外晨光熹微,程心一身冷汗,盯着放在小书桌上面的两张红色放射治疗信息卡发了一会儿呆,回过神,爬起来准备早饭和待会要带去医院的午饭。
今天她和顾晓英任务繁重,早上要去浦东的放疗中心模拟定位区测试呼吸门控,做定位,下午再赶去徐汇的另一个院区做乳房纹身。
两个人就要等待双倍的时间,吃饭都不得空。
八点整,程心打头阵,先进了机房做呼吸门控,一动不敢动躺在治疗床上,盯着面前的屏幕,头上就是硕大的直线加速
器。
dibh技术(深呼吸屏气技术),是一种用于放射治疗中的呼吸控制技术,可增加乳腺与心肺之间的距离,便于乳腺暴露于照射区域中,有助于避免放疗中患者的心脏和肺部承受过多的辐射剂量。
在放疗过程中,由于人的呼吸运动,照射的肿瘤靶区是一个“活动靶”,机器很难精确瞄准靶区而不误伤周边组织,而dibh技术等于把“活动靶”变成了“静止靶”,对心肺的伤害也就小了很多。
但前提是患者肺活量要好,能稳稳憋住一分钟的气,用空气填满胸腔。
“吸气……再来一点,再来一点……好放松……”
“来,再吸气……好稳住,肩膀不要动……放松……”
程心紧紧盯着眼前屏幕上的小方框,努力屏住呼吸,让绿色方块稳定地待在框里。
她有点紧张,倒不是怕自己做不到,而是担心顾晓英年纪大了,怕坚持不了那么久,万一学不会呼吸门控,就要换成最普通的平扫,治疗效果就会差一截。
思绪一乱,绿色方块在方框里剧烈震动,医生只能先喊“放松”,让她歇了十来秒,再试,反反复复试了五六次,终于达标了。
程心急惶惶地穿好衣服,走出机房,赶紧教顾晓英流程和要点,拿手机秒表掐时间,让她自己先坐在位子上试了几次,但都不是特别理想。
马上叫到了顾晓英的名字,她来不及再试了,匆匆进了机房。
“记住胸式呼吸啊!肚子不要鼓啊!”程心只来得及交代这么一句,机房的大门就合上了。
她担忧得坐不住,在放疗中心的等候大厅走来走去。
大清早,地下一层病人不算多,放射治疗中心和放射诊断中心都连通在一起,非常空旷。
程心绕着放疗中心转了一圈,刚走到大门边,全身猛地一震,脚被粘在地上动弹不得。
一个极其熟悉的侧影穿过放射诊断大厅,快步向着电梯方向走去,同行的还有一个医生。
“是啊,我是一直说要丁克,要丁克……”乔思悦嘴角向下耷拉着,叹出一口气。
“但不想做妈妈是一回事,不能做妈妈又是另外一回事。”
作者的话
灶儿暖
作者
06-05
女主努力搞事业,男主默默吃苦头,只是女主视角还不知道,一步步揭开,一步步攻陷~鞠个躬
,求票票!求收藏!感谢每一个投票的你!喜欢的宝子加加书架!爱你们!!!
第40章☆、40代码修复中
拔引流管那天,主治医生跟程心沟通了后续治疗方案——
放疗16次,服用五年他莫昔芬。
因为她ki-67指数不高,基线肿瘤负荷相对较小,可以先不打“肚皮针”,但要经常妇科b超复查子宫内膜增厚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就诊。
程心想到顾晓英结束放化疗后,应该也要吃五到十年的内分泌药,但因为已经绝经,跟她服用的内分泌药并不是同一种,她又追问了一句:
“我听说已经绝经的女性服用的是来曲唑、阿那曲唑或者依西美坦,也会导致子宫内膜增厚吗?
“也会,但会好一点……”主治医生也是女性,知道她的母亲也是乳腺癌患者,多花了点时间解释了一下,“他莫昔芬这种雌孕受体拮抗剂,会反馈性地抑制卵巢功能,但也会产生类雌激素效应,不可避免会导致子宫内膜增厚,这是没办法的。”
“而来曲唑这类芳香化酶抑制剂,第一代和第二代的副作用比较大,但现在研发到第三代,特异性更强,副反应相对来说会减轻一些。”
“可是我妈妈还有13公分的子宫肌瘤啊……”程心越听越慌,“吃这个药对肌瘤有影响吗?我看网上都说子宫内膜增厚会有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这个风险到底会有多大?”
风险这种事,医生也不好做预判,眉心拧得很紧,斟酌着口吻:“风险是会高一些,所以不光是我们乳腺科,妇科那边你们也一定要定期复查,随访,你也是,你妈妈也是。一旦子宫内膜厚度超过8mm,就要及时做子宫内膜诊刮,先排除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再考虑乳腺这边要不要换方案。”
乳腺癌还没治完,又冒出了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程心懵了半天,缓过神来,只觉得身体里每分每秒都在分泌的雌孕激素就像毒药,源源不断地滋养着暗中增殖的癌细胞。
但人体又不能失去雌孕激素,它们不止赋予了女性生育的能力,更保护着女性的骨骼发育、血脂代谢,心脑血管健康等等。绝经前女性的“三高”发生率远低于男性,但随着年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逐步攀升到与男性持平。
服药或打针抑制雌孕激素水平,相当于对女人化学去势,跑步进入更年期,不仅容易诱发一些妇科疾病,血脂升高、骨质疏松、动脉硬化、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都会上升。
人体真是一坨构造精妙、逻辑复杂,却处处藏着bug的“屎山”代码,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能不断修改、调试、打补丁,努力避免波及整个系统的乱码大崩溃。
顾晓英坏掉了,她也坏掉了,还有每天每天涌进医院寻找一线生机的她们,都坏掉了。
外科医生在她们身上缝缝补补,内科医生在各种药物中换来换去,病人靠意志勉力支撑着身体运行。
程心茫然地走出诊室,坐在喧闹的门诊大厅角落,紧紧抱住自己的身体。
她多希望,有人能把她修好。
把她们都修好。
……
千瞒万瞒,到母女俩都要去见放疗医生的那天,终于还是瞒不住了。
一样都是16次放疗,除了周末,每个工作日都要去。正式放疗前,还有定位、复位、纹身、呼吸门控等一系列的流程要走。
程心和顾晓英的放疗日期几乎完全重合,撒谎的难度太大了,程心思虑再三,还是坦白从宽,尽量用最平和的方式告知顾晓英自己的情况。
不出所料,顾晓英承受不了这个打击,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到声嘶力竭,打自己脑袋,打自己身体,要死要活,拉都拉不住。
程心想好不哭的,但还是硬生生被逼出了眼泪,第一次对着顾晓英尖叫起来:
“哭哭哭!再哭下去有什么用啊!”
“我费了多么大精力救你!你要把我的付出都打水漂吗?!你这条命不只是你的,也是我的!”
“不想活可以!我也累了!我们都别治了!一起手拉手从这里跳下去!”
她一瞬间理解了那些在病房对着至亲之人声嘶力竭哭骂叫喊的“疯子”。
谁都不是圣人,苦难会让平平凡凡的人变得尖锐、暴戾、面目狰狞。她也一样,也会疯,也会恨,也会悲从中来急火攻心到失去理智,六亲不认,恶言相向。
程心控制不了自己的双脚,快步向着窗边跑去,顾晓英扑过来抱着她,死死拉着她,“我错了!心心我错了!我不哭了!我好好治!我们一起好好治!求求你别抛下妈妈!”
剧烈的懊悔涌上心口,程心整个人瘫软下来,跌坐在地,紧紧搂着顾晓英的肩膀,“你知道的啊,乳腺癌最怕气急激动了,最怕负面情绪了!我们不能哭啊!你就当为了我好不好,不可以再这样哭了!”
40平的狭小蜗居,在慢慢减弱的呜咽声中归于平静。
初中毕业以来,这还是程心第一次和妈妈睡在一张床上。但床实在太小,她表面伤口愈合了,里面还没有,侧躺着不舒服,等到把顾晓英哄睡了,又蹑手蹑脚爬回自己床上。
廉价床垫睡久了,海绵陷下去,弹簧凸出来,硌着腰背,就像一场病,硌住人生。
程心太累了,刚阖上眼,意识就沉下去了,她睡得很沉,沉到在梦里面被梁肇元抓个正着,她拼命想醒过来,却被死死压住。
他的身体又重又热,指腹上的薄茧粗粝,用力磨着她的唇,凶狠地骂她“谎话精”。
她快喘不上气了,双手却不知道被什么东西绑住,根本动弹不得,粗暴的手掌突然下移,去撕她胸前的遮蔽,她吓坏了,用尽全身的力气狠狠踹向他的肚子,尖叫了一声,一个激灵从床上坐了起来。
窗外晨光熹微,程心一身冷汗,盯着放在小书桌上面的两张红色放射治疗信息卡发了一会儿呆,回过神,爬起来准备早饭和待会要带去医院的午饭。
今天她和顾晓英任务繁重,早上要去浦东的放疗中心模拟定位区测试呼吸门控,做定位,下午再赶去徐汇的另一个院区做乳房纹身。
两个人就要等待双倍的时间,吃饭都不得空。
八点整,程心打头阵,先进了机房做呼吸门控,一动不敢动躺在治疗床上,盯着面前的屏幕,头上就是硕大的直线加速
器。
dibh技术(深呼吸屏气技术),是一种用于放射治疗中的呼吸控制技术,可增加乳腺与心肺之间的距离,便于乳腺暴露于照射区域中,有助于避免放疗中患者的心脏和肺部承受过多的辐射剂量。
在放疗过程中,由于人的呼吸运动,照射的肿瘤靶区是一个“活动靶”,机器很难精确瞄准靶区而不误伤周边组织,而dibh技术等于把“活动靶”变成了“静止靶”,对心肺的伤害也就小了很多。
但前提是患者肺活量要好,能稳稳憋住一分钟的气,用空气填满胸腔。
“吸气……再来一点,再来一点……好放松……”
“来,再吸气……好稳住,肩膀不要动……放松……”
程心紧紧盯着眼前屏幕上的小方框,努力屏住呼吸,让绿色方块稳定地待在框里。
她有点紧张,倒不是怕自己做不到,而是担心顾晓英年纪大了,怕坚持不了那么久,万一学不会呼吸门控,就要换成最普通的平扫,治疗效果就会差一截。
思绪一乱,绿色方块在方框里剧烈震动,医生只能先喊“放松”,让她歇了十来秒,再试,反反复复试了五六次,终于达标了。
程心急惶惶地穿好衣服,走出机房,赶紧教顾晓英流程和要点,拿手机秒表掐时间,让她自己先坐在位子上试了几次,但都不是特别理想。
马上叫到了顾晓英的名字,她来不及再试了,匆匆进了机房。
“记住胸式呼吸啊!肚子不要鼓啊!”程心只来得及交代这么一句,机房的大门就合上了。
她担忧得坐不住,在放疗中心的等候大厅走来走去。
大清早,地下一层病人不算多,放射治疗中心和放射诊断中心都连通在一起,非常空旷。
程心绕着放疗中心转了一圈,刚走到大门边,全身猛地一震,脚被粘在地上动弹不得。
一个极其熟悉的侧影穿过放射诊断大厅,快步向着电梯方向走去,同行的还有一个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