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核磁机的噪音终于停了下来,她被推出机体,手脚已经冻得冰凉,赶紧把衣服穿上,一边攥着解开的衣扣,一边匆匆出去,给下一个病人腾位置。
穿刺时间约在下午,程心中午哪里也去不了,就在医院一楼的罗森随便挑了个便当,味同嚼蜡地吞着,打发时间。
核磁结果要等两个工作日,明后天又碰上周末,周一能出就不错了。穿刺的病理报告就更晚了,三周打底,医院小程序上也不会及时显示,要自己再跑医院病理科窗口现场去问。
当时顾晓英的病理报告,程心跑了医院三趟,才拿到结果。
治病就医,是一场非常磨人精气、耗人时间的考验。挂号靠抢,就诊靠挤,检查要等,报告要等,手术要等,对每一个病患和家属来说,都是铁人三项加马拉松的高难度混合拉力赛。
透过便利店的窗玻璃,程心看着一楼走道边上满满当当、席地而坐的男女老少,用力咽下最后一口饭,起身让出位子时,已经积攒好心力,做足了让乳房承接针头戳刺的准备。
疾病和死亡面前,人的求生欲望会成百倍地膨胀,就像溺水的人,在窒息之中竭尽全力地想去抓住点什么。
“嘶——”
程心还是高估了自己对疼痛的承受能力,穿刺枪打进乳房时,她忍不住呲牙猛抽一口冷气。
虽然打了麻药,但痛感还是很明显,而且她的肿块位置比较深,不好取,医生把抽吸出来的组织摆在台面上,挑挑翻翻,检阅了一下,还是觉得不够,又拿穿刺枪从同一个针孔里打了进去,戳戳吸吸,一连打了六枪。
结束的时候,乳晕右侧已经浮现一片紫红血瘀,医生把纱布按在程心胸上,让她自己用手掌用力压住,在走廊上观察30分钟再取下,如无不适再离开。
“嗯嗯我知道。”程心飞快点头,乳腺肿瘤治疗的一整套流程她都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她敞着衣领,按着乳房,找了空位坐下,也不在乎在人前裸露了,反正乳腺科这片区域,大部分都是女人,就算有几个男性家属,她也无所谓。
在医院这种地方,医生、患者、家属,都已经模糊了性别的界线,肉体回归了它最原始的存在意义——
生存。
坐在她旁边的中年女人转头看了她几眼,终于忍不住开口问了句:“你几岁啦?”
“再过几个月就28啦!”程心并不避讳这样贸然的询问。在医院里,同病相怜的陌生人总是很容易就打开话匣子,人性中天然的防备竟然因为一场恶疾而消弭。
“你看着真年轻啊……”陌生女人感叹了一句,分不清是赞美,还是惋惜。
“就你一个人?”
“嗯,对!”
“我也是一个人。”
两人相视而笑。
程心注意到她也跟自己一样用手压着乳房上的纱布,又看了眼她头上圆润的包头堆堆帽,有点奇怪,“你不是还在做穿刺吗?怎么头发……”
陌生女人嘿嘿一笑,摸了摸脑袋,“我都化疗过四期啦!”
“那怎么还在做穿刺?”程心不解。
“我是从云南过来的,在老家做的化疗……”陌生女人眼底泛着浓浓的疲惫和无奈。
“不知道是不是我身体底子不够好,药
水打进去副作用太大了,肝肾指标一直往下掉,最后一次都搞进icu了!化疗也停了!实在是无路可走了,身体稍微恢复一点就赶紧来大城市看看,这边医生说要重新穿刺才准确,唉,治个病太折腾人了!一周房租就要一千,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办法……”
“会有办法的!”程心急着打断她,“这钱花得值!大医院医生经验多,水平高,药物的选择也多,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挂个厉害一点的专家,拿了治疗方案再说!”
程心一只手按着乳房上的纱布,一只手去翻包里的手机,找出收藏夹里的电子版《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你扫我微信,我转发给你,医生也是遵照这个指南来定方案的,你可以自己先研究一下。”
陌生女人有点慌乱地去找手机,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我什么都不懂,也没地方问,谢谢你啊!真的谢谢你!”
“大家都是这样的,都是慢慢摸索,你帮我一下,我帮你一下……”程心见过太多像她一样文化程度不太高,也没有渠道获得信息的病友,“医生每天要面诊上百个病人,客观上没有办法做到对每个患者都很耐心细心,很多问题我们要学会自己查资料,自己找机会,我们有所准备、思路清晰,也方便医生开展工作,所以自己一定要打起精神,多问!多了解!”
程心控制不住地想要再多说点什么,她太清楚“希望”对一个人的价值了!
那是一盏黑夜中的灯,一条通向生门的路,指引着苦难中的人坚持下去。
她不想看到任何人因为害怕花钱、缺少认知、疏忽大意、失去信心、家人放弃……或者任何一种完全明明可以避免的问题,而白白错失了活下去的希望。
“上肿、东肿、北肿,都是全国最好的肿瘤医院,很多很多外地患者都是在当地治疗复发后赶紧来这里就医,这些医院乳腺癌平均治愈率可以达到85%以上,汇集了全国最前沿的临床试验,当地治不了的到这里都会有办法……”
程心刻意避开了乳腺癌不同分型和分期治疗和预后的差异,情愿把修饰过的“谎言”扯得更大一点,“癌症领域每年都有新的进展,每年都有新的药物在做研发,像her2阳性乳腺癌,20年前还被称作‘难治型乳腺癌’,但现在都有效果非常好的靶向药了,生存率大大提高!”
“只要活得足够久,就会有新的机会!”
这不是谎言,是或早或晚必定会发生的未来,也是她的希望。
作者的话
灶儿暖
作者
05-12
真的非常感谢每一个投票的读者宝子!世界这么大,遇到同频共振的人非常不易,只要我的故事能够带给你一丝温暖、共鸣、感动或快乐,我就已经无比幸福!我会坚持下去,尽全力给程心一个精彩纷呈的人生,一个至真至纯的爱人,贪心地期盼他们的故事能够被更多人看到,也诚心地希望每一个读者宝子都能在三次元生活收获最美满的幸福,诸事顺意,喜乐安康!
第27章☆、27病理学完全缓解
顾晓英的手术定在端午节后的第六天,碰上假期,程心有了比较充裕的时间准备入院行李。
入院的前一天,核磁结果出来了,没有翻盘,仍是4级,考虑导管内病变可能。
除了专门打电话来询问的徐良风,她没有把这个结果告诉任何人。顾晓英的手术在即,就算天塌下来,她也会顶着,直到手术顺利完成。
由于顾晓英左乳为浸润性癌,右乳为原位癌,左腋淋巴结转移,手术方案确定为“左单侧乳房改良根治术+右单侧乳房单纯切除术+右前哨淋巴活检术”。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双乳全切,左腋窝摘除淋巴结(淋巴清扫),右腋是否也要淋巴清扫,要视术中快速病理是否恶性而定。
淋巴清扫后的手臂,终生不能扎针、量血压、提重物、蚊虫叮咬、受压受热,甚至连乘坐飞机都要穿戴包裹整条手臂的压力袖套,每天都要进行淋巴按摩。
即使做了全方位护理,也仍然会发生不可逆的淋巴水肿。一切预防措施,都只不过是在减缓恶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整条手臂将会像橡胶人一样全部肿胀起来,组织纤维化,变硬变厚。如果继续发展下去,甚至可能无法正常弯曲,反复丹毒,皮肤溃烂。
顾晓英一边扶着双肩包帮程心背上,一边苦笑,“做了手术,就没有办法再帮你扶包了,连个菜都炒不了,跟个废人没什么两样。”
程心颠颠脚,把沉甸甸的双肩包背正了,左手右手两个小行李箱推到门口,“淋巴清扫可以申请《残疾证》的,以后做公交地铁都免费,优先购票登机,助残扶老,国家政策,人人有责,从我做起!”
她一咬牙,两只手提起装得满满当当的行李箱,一齐搬出门外。
手术要求住院至少五天,两个人的洗漱用品、换洗衣物、餐具水杯、电子设备、陪护被子等等七零八碎的东西装了满满两箱,程心硬是半个身子跪坐上去,才堪堪拉上拉链,提起来的一瞬间,心就死了一半。
堂堂一个六尺女儿、健身达人、女性平权者,竟然不争气地恨自己不是个男人,无法拥有男人那样大的力气。
这真是一件极讽刺的事情,程心从搬行李上车,到办理住院手续的时候,都还在为此难过。
入院时,同病房的其他三个床位也先后住进了病人和家属。隔壁37床是个小个子的中年女人,床头卡上写着38岁,但外貌看着非常年轻,胸型丰满,因为手术要束发,提前扎起两条麻花辫,很是青春。
她来得最早,一看到程心推着行李箱进来,就叽叽喳喳地打招呼:
穿刺时间约在下午,程心中午哪里也去不了,就在医院一楼的罗森随便挑了个便当,味同嚼蜡地吞着,打发时间。
核磁结果要等两个工作日,明后天又碰上周末,周一能出就不错了。穿刺的病理报告就更晚了,三周打底,医院小程序上也不会及时显示,要自己再跑医院病理科窗口现场去问。
当时顾晓英的病理报告,程心跑了医院三趟,才拿到结果。
治病就医,是一场非常磨人精气、耗人时间的考验。挂号靠抢,就诊靠挤,检查要等,报告要等,手术要等,对每一个病患和家属来说,都是铁人三项加马拉松的高难度混合拉力赛。
透过便利店的窗玻璃,程心看着一楼走道边上满满当当、席地而坐的男女老少,用力咽下最后一口饭,起身让出位子时,已经积攒好心力,做足了让乳房承接针头戳刺的准备。
疾病和死亡面前,人的求生欲望会成百倍地膨胀,就像溺水的人,在窒息之中竭尽全力地想去抓住点什么。
“嘶——”
程心还是高估了自己对疼痛的承受能力,穿刺枪打进乳房时,她忍不住呲牙猛抽一口冷气。
虽然打了麻药,但痛感还是很明显,而且她的肿块位置比较深,不好取,医生把抽吸出来的组织摆在台面上,挑挑翻翻,检阅了一下,还是觉得不够,又拿穿刺枪从同一个针孔里打了进去,戳戳吸吸,一连打了六枪。
结束的时候,乳晕右侧已经浮现一片紫红血瘀,医生把纱布按在程心胸上,让她自己用手掌用力压住,在走廊上观察30分钟再取下,如无不适再离开。
“嗯嗯我知道。”程心飞快点头,乳腺肿瘤治疗的一整套流程她都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她敞着衣领,按着乳房,找了空位坐下,也不在乎在人前裸露了,反正乳腺科这片区域,大部分都是女人,就算有几个男性家属,她也无所谓。
在医院这种地方,医生、患者、家属,都已经模糊了性别的界线,肉体回归了它最原始的存在意义——
生存。
坐在她旁边的中年女人转头看了她几眼,终于忍不住开口问了句:“你几岁啦?”
“再过几个月就28啦!”程心并不避讳这样贸然的询问。在医院里,同病相怜的陌生人总是很容易就打开话匣子,人性中天然的防备竟然因为一场恶疾而消弭。
“你看着真年轻啊……”陌生女人感叹了一句,分不清是赞美,还是惋惜。
“就你一个人?”
“嗯,对!”
“我也是一个人。”
两人相视而笑。
程心注意到她也跟自己一样用手压着乳房上的纱布,又看了眼她头上圆润的包头堆堆帽,有点奇怪,“你不是还在做穿刺吗?怎么头发……”
陌生女人嘿嘿一笑,摸了摸脑袋,“我都化疗过四期啦!”
“那怎么还在做穿刺?”程心不解。
“我是从云南过来的,在老家做的化疗……”陌生女人眼底泛着浓浓的疲惫和无奈。
“不知道是不是我身体底子不够好,药
水打进去副作用太大了,肝肾指标一直往下掉,最后一次都搞进icu了!化疗也停了!实在是无路可走了,身体稍微恢复一点就赶紧来大城市看看,这边医生说要重新穿刺才准确,唉,治个病太折腾人了!一周房租就要一千,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办法……”
“会有办法的!”程心急着打断她,“这钱花得值!大医院医生经验多,水平高,药物的选择也多,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挂个厉害一点的专家,拿了治疗方案再说!”
程心一只手按着乳房上的纱布,一只手去翻包里的手机,找出收藏夹里的电子版《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你扫我微信,我转发给你,医生也是遵照这个指南来定方案的,你可以自己先研究一下。”
陌生女人有点慌乱地去找手机,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我什么都不懂,也没地方问,谢谢你啊!真的谢谢你!”
“大家都是这样的,都是慢慢摸索,你帮我一下,我帮你一下……”程心见过太多像她一样文化程度不太高,也没有渠道获得信息的病友,“医生每天要面诊上百个病人,客观上没有办法做到对每个患者都很耐心细心,很多问题我们要学会自己查资料,自己找机会,我们有所准备、思路清晰,也方便医生开展工作,所以自己一定要打起精神,多问!多了解!”
程心控制不住地想要再多说点什么,她太清楚“希望”对一个人的价值了!
那是一盏黑夜中的灯,一条通向生门的路,指引着苦难中的人坚持下去。
她不想看到任何人因为害怕花钱、缺少认知、疏忽大意、失去信心、家人放弃……或者任何一种完全明明可以避免的问题,而白白错失了活下去的希望。
“上肿、东肿、北肿,都是全国最好的肿瘤医院,很多很多外地患者都是在当地治疗复发后赶紧来这里就医,这些医院乳腺癌平均治愈率可以达到85%以上,汇集了全国最前沿的临床试验,当地治不了的到这里都会有办法……”
程心刻意避开了乳腺癌不同分型和分期治疗和预后的差异,情愿把修饰过的“谎言”扯得更大一点,“癌症领域每年都有新的进展,每年都有新的药物在做研发,像her2阳性乳腺癌,20年前还被称作‘难治型乳腺癌’,但现在都有效果非常好的靶向药了,生存率大大提高!”
“只要活得足够久,就会有新的机会!”
这不是谎言,是或早或晚必定会发生的未来,也是她的希望。
作者的话
灶儿暖
作者
05-12
真的非常感谢每一个投票的读者宝子!世界这么大,遇到同频共振的人非常不易,只要我的故事能够带给你一丝温暖、共鸣、感动或快乐,我就已经无比幸福!我会坚持下去,尽全力给程心一个精彩纷呈的人生,一个至真至纯的爱人,贪心地期盼他们的故事能够被更多人看到,也诚心地希望每一个读者宝子都能在三次元生活收获最美满的幸福,诸事顺意,喜乐安康!
第27章☆、27病理学完全缓解
顾晓英的手术定在端午节后的第六天,碰上假期,程心有了比较充裕的时间准备入院行李。
入院的前一天,核磁结果出来了,没有翻盘,仍是4级,考虑导管内病变可能。
除了专门打电话来询问的徐良风,她没有把这个结果告诉任何人。顾晓英的手术在即,就算天塌下来,她也会顶着,直到手术顺利完成。
由于顾晓英左乳为浸润性癌,右乳为原位癌,左腋淋巴结转移,手术方案确定为“左单侧乳房改良根治术+右单侧乳房单纯切除术+右前哨淋巴活检术”。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双乳全切,左腋窝摘除淋巴结(淋巴清扫),右腋是否也要淋巴清扫,要视术中快速病理是否恶性而定。
淋巴清扫后的手臂,终生不能扎针、量血压、提重物、蚊虫叮咬、受压受热,甚至连乘坐飞机都要穿戴包裹整条手臂的压力袖套,每天都要进行淋巴按摩。
即使做了全方位护理,也仍然会发生不可逆的淋巴水肿。一切预防措施,都只不过是在减缓恶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整条手臂将会像橡胶人一样全部肿胀起来,组织纤维化,变硬变厚。如果继续发展下去,甚至可能无法正常弯曲,反复丹毒,皮肤溃烂。
顾晓英一边扶着双肩包帮程心背上,一边苦笑,“做了手术,就没有办法再帮你扶包了,连个菜都炒不了,跟个废人没什么两样。”
程心颠颠脚,把沉甸甸的双肩包背正了,左手右手两个小行李箱推到门口,“淋巴清扫可以申请《残疾证》的,以后做公交地铁都免费,优先购票登机,助残扶老,国家政策,人人有责,从我做起!”
她一咬牙,两只手提起装得满满当当的行李箱,一齐搬出门外。
手术要求住院至少五天,两个人的洗漱用品、换洗衣物、餐具水杯、电子设备、陪护被子等等七零八碎的东西装了满满两箱,程心硬是半个身子跪坐上去,才堪堪拉上拉链,提起来的一瞬间,心就死了一半。
堂堂一个六尺女儿、健身达人、女性平权者,竟然不争气地恨自己不是个男人,无法拥有男人那样大的力气。
这真是一件极讽刺的事情,程心从搬行李上车,到办理住院手续的时候,都还在为此难过。
入院时,同病房的其他三个床位也先后住进了病人和家属。隔壁37床是个小个子的中年女人,床头卡上写着38岁,但外貌看着非常年轻,胸型丰满,因为手术要束发,提前扎起两条麻花辫,很是青春。
她来得最早,一看到程心推着行李箱进来,就叽叽喳喳地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