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都先不慌!先不慌!”丽娘被围挤的发簪都歪了,“我得禀报苏娘子,这促销组合是她说了算。”
  话没说完,就听到远处不知谁喊了一嗓子:“赤阳酒坊送酒来了!”
  两辆手推板车说着就到了,还挂了“青梅酿”“桑葚醉”的金字招牌旗。打头的年轻掌柜跳下车,朝丽娘一抱拳:“苏娘子吩咐的买酒赠菜,小菜都在后头食盒里,劳您清点。”
  “我来。”斐熙过来数了酒坛子对数,再掀开食盒看:醉花生、酱胡瓜、码得整整齐齐的卤香干,香气直往人鼻子里钻。
  今日的白水村的主打促销就是跟白川府赤阳酒坊谈的,买烤鸭配青梅酒半价,买桑葚酒送下酒小菜,小菜归酒坊出人力做,白水村只管给成本银子。
  其实斐熙的本意是让赤阳酒坊的赠菜当众亮个相,让大伙儿都瞧瞧“门槛儿”,兴许能挡住一些摊贩非要联合促销的态势,毕竟苏娘子说了,促销在精不在多,越精越好。
  可他万万没想到起了反作用,这香气不止没当成门槛,反倒像点燃了火药桶,围观的商户们按加按捺不住。
  卖糖食的孙掌柜直接就嚷嚷着:“斐熙小哥,我家栗子混着麦芽糖炒的,又香又甜!跟你们这酒也绝配啊,客人嚼着栗子喝着酒、吃着小菜,多美!”
  “那我这糕饼也成啊!”糕点铺的周娘子挤到前头,掀开食盒,露出层层叠叠的枣泥糕、绿豆酥,“瞧瞧我这新出的点心多好,摊位也摆在你们大食代旁边的,离得近好搭伙!”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面红耳赤,斐熙被挤得站都站不稳,正发愁如何脱身。外围突地传来一把懒洋洋的声音:“你们这仨瓜两枣都别争了!”
  喧闹声戛然而止,众人齐刷刷转头,一匹枣红马踏着碎步穿过人群,马上的盛锦书慵懒地仿佛自带光晕。
  他本就一双桃花眼,眼尾微微上挑,此刻居高临下的藐着怔愣的人群,金丝滚边斗篷在周遭粗布麻衣中显得格外奢华。
  众人还在发怔,就听他又开口:“干脆搞个‘美食美酒大擂台’,各家把拿手货摆出来,让来往的百姓试吃试喝,得票最多的三家,就能跟我们白水村……呃,能跟我们火锅屋联合促销!”
  此言一出,喧闹的人群安静了一会儿,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商户们摩拳擦掌乐得不行。
  火锅屋啊,那可是大食代里生意火爆的冰屋啊!而且这小公子大伙儿都知道,是盛府的二少爷,虽说不及苏娘子顶事儿,但起码……起码他是个人物!
  精明的周娘子最先反应过来,“火锅屋的冰酪每日都供不应求,跟您联合,咱们的糕饼还不得卖断货!”
  盛锦书最爱听吹捧,此刻得意了,“那就赶紧回去准备,在这儿堵着本少爷赚银子的路作甚。”
  此言一出,人群重新沸腾,只不过这次的沸腾总算不是朝里、而是朝外了,排着队来又排着队跑。
  斐熙趁机从人缝里钻出来,又看看马上的盛锦书,忍不住偷笑。
  盛府二少爷虽然总被调侃“不靠谱”,可苏娘子联合盛家亲手打造的火锅屋,连白川府的达官贵人都要提前三日订座。
  “你过来。”盛锦书突然伸手对斐熙招了招,“后头的事儿你安排,搬些桌椅之类的,擂台总得有个试吃席吧。”
  “小的安排?”斐熙怔了下。
  “不然呢?难不成还得我亲自来?”盛锦书挑眉,“本公子出点子,你办事,天经地义。”
  斐熙心里直打鼓,这二公子向来是雷声大雨点小,别回头撂下摊子就跑。他咽了咽唾沫,硬着头皮开口:“敢问二公子,这事儿……苏娘子知晓不?”
  “此等小事,本公子还不能做主了?”盛锦书周身气场骤变,枣红马似乎都感受到主人的威慑力,不安地刨了刨蹄子,“笑话!苏娘子她……”
  话音未落,他的目光突然定在斐熙身后侧方,喉结狠狠滚动了一下。原本上扬的威风架势像被戳破的皮囊,一点点泄着气,“她、她贵人事忙、忙如青天、天光大白、百里挑一……”
  斐熙顺着盛锦书的目光转头。果然,是苏娘子正抱着一摞账本立在不远处。
  苏榛缓步上前,似笑非笑地:“盛二公子威风啊,骑着高头大马横冲直撞,可知嘉年华禁行一切车马?若真伤了人,你那个‘美食美酒大擂台’怕是要变成‘白水村惨案现场’的。”
  盛锦书自小就浑,在家中也没怕过几人,如今又加上个苏榛。强作镇定的从马背上下来,干笑着摇头,“苏、苏娘……嫂……姐,火锅屋中午要执行一位贵客,我着急来……”
  苏榛没打算听他理由,直接对斐熙吩咐:“你空了去跟安防组报一声,就说我大食代犯了规,认罚。罚银多少都由盛二公子自己出。”
  一听只是罚银,盛锦书立刻绽了笑,心想无所谓啊,小爷有得是银。
  “以及,盛二公子明儿中午会施酸辣汤五百碗,给往来百姓驱寒,也算将功折罪。”
  “五百碗!那得多少锅啊,一锅得……”
  “舍不得?”苏榛打断:“那就去安防组领二十板子,权当给你这烈马治治性子。”
  “舍得!”盛锦书一边说一边偷偷瞥向旁人,见斐熙憋笑憋得满脸通红,顿时梗着脖子强撑:“苏娘子说还要怎么罚,本公子绝不含糊!”
  “好。”苏榛唇角勾起狡黠的弧度,“谁说的方案就谁执行,你那个什么‘美食美酒大擂台’就归你全权负责。从场地布置、试吃流程到最后的票选统计,都得你亲力亲为。”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盛锦书逐渐瞪大的双眼,补充着:“若是出了半点差错,或是敢找旁人代劳……”
  盛锦书差点跳起来,果断拒绝:“我哪有功夫管这些繁琐事儿!”
  “没功夫就抽功夫,有不懂的就学。”苏榛懒得跟他再啰嗦,“你身边人可以协助但不能代劳,实在不清楚的地方也可以来问我。但,仅限三次。”
  一边说一边已经带着斐熙转身走了。
  盛锦书自然还会嚷嚷着抗议,抗议也没用。
  斐熙跟着苏榛,小声问:“苏娘子,真的让二公子办吗?万一搞砸……”
  “他若连这点事都办不好,还当什么盛府二少爷?”苏榛回头看了眼望着不远处手忙脚乱往火锅屋跑的盛锦书,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再说了,有这么多双眼睛盯着,他敢偷懒?”
  其实也并不是苏榛大意,经过这些日子相处,苏榛也瞧出来盛锦书其实是个脑子活泛的,但懒得不行,需要“强权”压着才肯动。
  她倒也不是存了教谁做事的心,但即然在她眼皮底下做火锅屋了,提点也好、帮扶也罢,就让他用最擅长的部分去帮白水村创收、也能让他在盛老爷子面前有点儿正形,双赢,没什么不好。
  话不多说,她有更重要的事要办:面试,以及算帐。
  就是字面意思,开业第四天了,她要去看看白水村达到了多少流水,开心!
  每隔三日的“帐务集议”是安排在湖边食客暖棚,趁着第一批游客还没到达赶紧进行。
  至于面试,也是头等着急的事儿,面的是帐房先生。
  其实原本的司库安排是白水村各个筹备组的组长以及符秀才,可打从开业第一天就证明了想像很美好、现实很残酷:白水村识字的太少,会算盘的根本不够。首日闭市对账时,对到三更了账面还轧不平。第二天手忙脚乱、第三天就完全乱了套。
  昨儿苏榛就安排斐熙回了趟牙行,加急寻了两位临时帐房来。
  也是时间赶,斐熙边走边跟苏榛说着大概情况:“这俩人品跟能力都过硬,年长些的姓陈名青,曾经还在盛家布庄管过五年总账,可惜得罪了二房夫人被赶走了。”
  苏榛怔了下,“二房夫人?锦书的娘亲?”
  斐熙点点头,也有些无奈:“说起来都笑人,就是理帐的时候理出总帐多记了二十斤肉,原来是二房拿公帐的肉喂了自家猎犬。”
  苏榛:“……”
  富甲一方的盛家二房连二十斤肉银子都要贪,果真是一言难尽。
  斐熙继续说着:“从盛家出来,陈青也不知是伤了心还是年纪大了存够了银两退休,总之不再进大行管帐,平日里接些零散的活儿。比方农忙时帮农户核计粮产,谁家娶亲嫁女要置办东西,他能从聘礼到喜宴流水算出个花红簿子。”
  苏榛挑眉,“听起来倒像个走街串巷的账房郎中。”
  “苏娘子这评价贴切!”斐熙笑出白气,“我侧面也打听过他月银,差不多能赚个三、四两。”
  苏榛点点头:“成。另一个呢?”
  “另一个年轻,今年只二十有五,一手小楷写得比姑娘家绣花还工整,票据、契约皆能按官署格式起草,省去日后九成纠纷。我昨儿就试了他打算盘的本事。左手打大算盘、右手还能写数码字,边报账边记账,末了还能倒拨算盘复算一遍。但人本事,要的就高些,他平时一个月也能赚个五六两的,眼下年关,怕是更高些。但最后如何还请苏娘子您定,若是嫌他贵,我再去寻了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