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苑琅若有所思,稍作沉吟后又问:“如此便民之举,车资想必不低?”
  “大人,此次出行无需游人支付车资,所有费用皆由嘉年华承担。”主簿继续补充:“而且若有游人错过这免费车马、自行前来的话,只要在嘉年华消费满一两银子,就能获得十文车资补贴,单家补贴上限为五十文。
  其实每年年岁,城中百姓本就会到兴盛湖来买湖鲜年货的,如今还有免费车马了,个个都夸周到。依卑职拙见,今年无论是行商、还是采买散客的数量怕是会翻倍。”
  居然无需车资?
  苑琅心下惊讶,但只要稍作思考就立刻明白了其中深意,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也有疑惑,“兴盛湖镇监那人木讷,不像能想出如此精妙盘算的。”
  主簿恭敬答着:“大人明察。据卑职所知,这举措是由那位苏娘子牵头操办的。”
  苑琅一听,忍不住笑了,且心下有些无奈。
  苏娘子苏娘子,这名字最近在府衙简直如雷贯耳。
  不止好友盛重云把这名字挂在嘴边,他所谓的“红颜知已”朝沐娘子跟柳嫣更是时不时的提及、且一提起来就是止不住的欣赏。
  总之确实是个有意思的人物。既免去车资吸引大量游人,又能以补贴的方式拉动嘉年华营收,这般手段,寻常男子都难以企及。
  苑琅不得不感慨:“此次嘉年华,背后之人筹备得极为用心。”
  话音才落,马车终于缓缓停住,外头传来衙役的高声通报:“大人,嘉年华到了!”
  苑琅正衣冠、微微颔首。
  主簿会意,率先掀开厚实的车帘,一股裹挟着喧闹声的冷风瞬间灌进车厢。
  苑琅身姿挺拔,迈出马车……
  ***
  年岁、瑞雪初霁、巳时二刻正,日光洒满整湖冰面。
  晶莹剔透的冰牌坊前已被围得水泄不通。攒动的人群似海浪层叠,回头望不到边际。
  除了成树车队带入的百余游人之外,还有城中住户自驾或是包车、骑马前来。
  为精准统计游客数量并及时传递信息,苏榛跟兴盛湖的泰平镖局一同设计了一套旗语系统。
  在驻车场和人行入口处,各有一位经验丰富、目光敏锐的旗手。
  手持两面红色为底的旗帜,旗上中心位置用白色颜料绘制着代表人数的竖线。
  一道竖线代表一百人,两道竖线就是两百人,而当人数为零的时候,旗帜会保持空白。
  为了避免混淆,每面旗帜上最多绘制三道竖线。若人数超过三百,就需要旗手同时挥动两面旗帜进行组合示意。
  瞭望塔上同时会有守值人员密切关注旗手的一举一动,迅速记录下这一数据,并在塔上举相应的旗子,示意嘉年华内各处、按人数做好准备。
  而此刻瞭望塔上的守值由苏榛亲自担当,经摇旗确认:游客量已达两千之众。
  这数字倒也在苏榛的预期之内,毕竟除了游客之外,不少兴盛湖本地人也会在开幕之时凑个热闹、讨个彩头。
  另外,这人数也在苑琅的预计内。
  他早就专门从白川府衙、兴盛湖镇以及驻军处抽借近两百名衙役、守军。再加上兴盛湖各镖局召集的民壮队伍,所有人围绕嘉年华每个片区、每区都安排八至十二人不间断巡逻。
  如今全员到齐,最前头站着的是身着玄色官服的苑琅及随行幕僚、相邻州府邀请而至的各级官员们。
  其中,有松海府专司水运的通判,听闻兴盛湖志在打造海运码头,联想到此举于两府水运商贸大有裨益,便马不停蹄赶来,欲促成双方协同发展;
  还有平陵州善理农桑的司马,素闻长虚山山林资源得天独厚,此番前来意在借鉴此地经营之法,广结人脉,为本州山林经济谋一条新出路;
  官员身侧,更是商贾云集。
  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盛家老爷子盛飞松带数十人之众亲临,想必是因为重云没在,他亲自来替孙儿撑起场面,并成为商贾队伍中最瞩目之存在;
  他身旁站着的是大宁朝海昌号掌舵人陈海。
  陈海身为海运巨擘,此次是应了盛重云之邀,亲赴盛会。此次他还带了“海商协进会”八人、“舟港营造行会”七人。
  这两个行会在大宁海运贸易圈极具影响力,彼此之间共享庞大情报网络,不仅熟知各域海贸令的变化,还能第一时间获取海贸商品、价银等一手信息。
  假如在过往,钟离世家也定会出现在这批人当中。
  可眼下全行的人都知道了,钟离世家跟盛家因姻亲之事而决裂。所以此刻能来的,就是选了站盛家的队。
  陈海心中早有盘算,盛家可以得罪、可盛家背后的整个白川府却得罪不得。
  毕竟他早就想通过兴盛湖海运码头开辟新的海上商路,把长虚山、甚至整个大宁朝的珍稀山货运往东部方向,再引入海外奇珍,大赚一笔;
  还有林丰铺老板娘柳三娘,在山货行当里堪称翘楚。背后倚靠着实力不凡的“山珍集贤会”与“巧手工坊行”两大行会。
  “山珍集贤会”行会内成员个个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熟知货源优劣。
  至于“巧手工坊行”,汇聚了众多心灵手巧的能工巧匠。此前来了三位行尊,与盛家工坊的庄伯可说是老相识。
  他们已经听说了白水村新建的工坊制出不少新奇的玩意儿、房车,眼下全部眼巴巴的盼着赶紧开幕,第一时间跑进去一饱眼福呢;
  在商贾行列之中,还有一群身着异域服饰的行商格外惹眼。他们当中的不少人不远万里而来,带着宝石、香料、地毯,以及极为珍贵的玻璃制品。
  话说回来,这部分人的接待、可是让苑琅大人都连续熬了几个大夜、才同幕僚们共同定出的方案。
  “始作俑者”当然又是苏榛,毕竟提出临时加设个“异域商贸调解司”想法的也是她。
  而队伍边缘,白水村童创组的娃娃们身着鲜艳、样式新奇的衣服,背着双肩背包、胸前挂着写有“山海盛会,开业大吉”的红色飘带,蹦蹦跳跳地穿梭在人群中。
  萧容、乔里正、柳嫣、项松等人作为嘉年华承办方主事,皆也站在冰牌坊之下。
  待报时梆子提醒大家巳时三刻已到,他们不约而同、齐齐抬头望向瞭望塔上的苏榛。
  苑琅下意识随着众人的目光抬头,望向高耸的瞭望塔。
  日光倾洒在塔上,勾勒出一道纤细而挺拔的身影。
  那人身着一袭绯红色劲装,犹如燃烧的火焰般夺目、英姿飒爽。
  她扶着一杆旗,旗布被劲风鼓起,把她的面庞遮得严严实实。
  飞扬的发丝、随风飘动的衣角、与舞动的旗帜相互映衬,周围的喧嚣仿佛瞬间安静下来。
  众人瞩目下,苏榛将手中的旗子高高举起。
  得令,柳嫣立刻上前询问苑琅。得了苑琅许可,最后朝冰牌坊下的司礼微微颔首示意。
  司礼举起鎏金铜锣,铆足全身力气,狠狠敲击。
  “当——当——当——”三声锣响,震彻四周。
  随即声若洪钟地宣告:“吉时已到!大宁朝白川府兴盛湖镇与白水村携手共办的‘冰雪嘉年华’,盛大开幕!”
  话音刚落,冰湖上空白日烟花齐鸣、如梦似幻。
  舞龙舞狮队打牌坊里鱼贯而出,踩着鼓点上下翻腾、左右跳跃。
  与此同时,白水村亲制的十台人工桃花机、打不同的角度被推至冰牌坊附近,随着“嘭”“嘭”“嘭”的连续发射,粉红色的花瓣如天女散花漫天飞舞、再飘飘扬扬洒下。
  人们欢呼着、涌入嘉年华的现场。
  第192章
  即便在很多年之后,兴盛湖镇的渔民们提及嘉年华上第一次举办的“头鱼拍卖”,仍旧会一脸兴奋,言语间满是回味,仿佛当日的热闹场景还在眼前。
  在头鱼拍卖之前,先就是庄重肃穆的“祭湖”仪式。
  冰拍台上,除了头鱼已摆在红绸之上,四周也放了琳琅满目的供品、香烛。
  身着渔民传统服饰的冰捕队汉子们率先登场、齐声高吼,声音穿透寒风,在整个嘉年华现场的冰面上回荡。
  他们跳得是祭湖舞,还是百戏行青璧替他们编排的,动作简单、粗犷,也代表了对湖神的敬畏。
  随着玄霄琴激越的弦音和皮鼔低沉的节奏呼应,专门请来的祭司手持经幡、念诵着经文,围绕头鱼台缓缓踱步。
  最后把三炷香递给渔把头项松。
  项松神色凝重,将香稳稳插入香炉。
  紧接着抬手示意全场肃静,双手高高举起酒碗,仰头面向苍穹、高声诵出:“冰湖浩瀚,承蒙湖神厚泽。冰封期顺遂开捕,鱼跃冰上。今以香烛头鱼,虔诚祭拜。伏愿湖波长兴,鳞族繁衍,镇中老少,岁岁丰年,永沐神恩!”
  朗诵完毕,项松单膝跪地,把酒碗中的酒缓缓洒向冰台。
  底下的百姓们、尤其兴盛湖的渔民们不自觉得跟着泪流满面。对他们来说项松念的不止是祈福词,而是他们赖以为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