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苏榛倒成了最“闲”的,她站到旁边静静地看着,手里还捧着柳嫣塞给她的暖手炉,忽然意识到这段时间的磨砺,寒酥已经褪去了青涩,逐渐散发独属于自己的光芒。
  她很欣慰,眼下就算她离开,萧家也立得住。
  货物卸完,柳嫣便招呼白水村车队的大伙儿进“员工饭堂”好好吃个晚食。
  毕竟也是琼涯客栈后厨做的,味道相当不错,尤其鱼面煮的又鲜又劲道。苏榛心想自己取消白水村鱼面买卖的想法是对的,无论是原料还是口味都拼不过人家专业的。
  晚食过后仍旧是继续忙碌。毕竟这里天黑得太早,放在现代也就是下午四点五点的样子,这哪里睡得着,抓紧一切时间开工才是正事。
  至于大伙儿的住宿,寒酥也早就安排妥当了。
  除了苏榛直接住在房车上之外,其它人都是后院的“员工宿舍”,宿舍依男女有别。
  苏榛也是操心,专门又去宿舍看了一圈儿。男女宿舍布局大致一样,里头一张宽阔的大通铺火炕、几乎占据了屋内大半空间。
  炕面上提前铺了厚厚的干草垫子,苏榛上前捏查,干草是新的、底下温度一烘散出来淡淡的草香。
  草垫上是众人自带的被褥已经依次铺开。
  也是出门在外不想被别人看轻了去,白水村各家带出来的都至少是半新以上粗布、葛麻被面儿,虽说都也有些补丁,但胜在厚厚实实、浆洗得干干净净。
  炕沿不远处摆了榆木方桌,桌上撂着几盏粗瓷大碗,是给大伙儿预备用来喝水的。
  墙角立着一个简易的木架,上面挂着几条旧布巾,是大家日常擦拭用。
  漱口净面的地方位于屋外的门廊,一口大缸里盛满了清水,旁边放置着几个陶制的水瓢。众人晨起或劳作归来便在此处舀水洗漱,简单却也实用。若是想沐浴,就要去后厨旁边专门有个沐室,也是男女分隔两向,有大木桶小木盆,也是置备得齐全。
  每张大炕均可轻松容纳十人安睡,虽紧凑了些,但暖和干净便好。苏榛若不是因为要开会集议、又要不停的东奔西跑怕打扰了大家,她也是乐意住大通铺的。
  待宿舍查看妥当了,苏榛就往仓库又去了趟,白水村所有的男丁们都跟着寒酥去嘉年华现场了,要连夜把伸缩推拉棚搭出来。
  女眷这次来得少,除了苏榛外,就只有丽娘、以及白老汉家的小闺女白芳。
  白芳原本在城里大户人家当一等丫环,也是最近才被白老汉说服、辞了工回村。
  苏榛对她接触不多,但侧面打听了一下白芳今年只有十六岁,但性子沉稳、能干,她能在眼下这种很难伺候的年代当上一等丫环、显然待人接物也不会差。
  再加上有白老汉这层关系在,苏榛特地叮嘱丽娘把白芳也带在身边教导着,若是当真能干,未来不也多了个好帮手。
  此刻,丽娘跟白芳正站在黄豆酱的囤货架子前查验。
  这批酱是项松家送来的,跟成树娘子做的风味皆然不同。
  其一是鱼香酱,里头是用新鲜捕捞的湖鱼为主料,把鱼洗净、剔骨取肉,剁碎后与黄豆、香料等一同放入大缸发酵,最后便是鱼香酱。无论是拌面还是佐餐都很提鲜。但也因制作工序繁杂,原料也贵,时下一斤鱼香酱按品质也要卖到一百五十文到二百文不等。
  第172章
  这价格对于普通农户而言算得上是较为昂贵的调味品,不过对于一些家境稍好,追求新奇美味的人家,倒也愿意偶尔买来尝尝鲜。
  苏榛是做买卖用,首批订的量就比较大,要了十罐,即便项家已经给了最大的让价,也花了一两五钱;
  其二是虾酱,就用个头最小的虾洗净加盐腌制,再经日晒、搅拌,直至虾肉化为浓稠的酱料。咸中带甜,用来炒鸡蛋、蒸豆腐。
  但这类酱口碑也是两极分化,喜欢的人就觉得十分美味。不喜欢的人会嫌弃有些腥。所以苏榛订的少,只要了八罐,八十文一罐,一共花了六百四十文;
  其三则是蟹酱,以秋季肥美的湖蟹为原料,拿米酒发酵,开罐还带着淡淡的酒香。
  因湖蟹本身就价格不菲,且制的时候还得把蟹肉与蟹黄分离,过程又麻烦又费事儿,发酵的过程极为繁琐,这便使得蟹酱价格高居榜首。
  若是品质上乘的蟹酱,一斤起码三百文。时下一般只有富贵人家或是在重要节庆时、普通人家才会少量购置。
  苏榛的摊子还是以大众口味的普通美食为主营,所以蟹酱这种“奢侈品”她也买得少,只要三罐,花了九百文。
  三样一共花了三两多,说多不算太多、但说少肯定也不算少。丽娘就查验得格外仔细。
  苏榛进门的时候,她正拿着一个小竹片,仔细地将一罐开了封的酱料挑出一点,放在鼻尖轻嗅,随后才尝,细细品味。可惜她压根没吃过,只觉得冲鼻子还齁咸。
  白芳站在一旁抿嘴乐,也没多言嘴,拿了新竹片另挑了些酱置于掌心碾开细看,这才说着:“里头的鱼用的好着呢,酱也红亮,酵的时候也够,拿来烧落苏肯定鲜香。”
  说完又品了虾酱、蟹酱,同样也立刻给出了品鉴口感已经相应可以做些什么菜色。
  她一番话说得不急不徐、有条有理的,丽娘也听得入神,俩人愈发聊的畅快,都没瞧到苏榛来了。
  苏榛也没想打断,倚门听着、心中也是暗自认可,看来白老汉没吹牛,他这女儿确实能干。
  直至白芳提到可以用这些酱焖茭白、做肉臊子面之类的具体菜单了,苏榛走过去,笑着接话,“听起来就好吃,我都要流口水了。”
  丽娘跟白芳这才瞧见苏榛,都有些惊讶。
  白芳机灵,立刻拿了签子也给苏榛挑了一些尝。其实若论品酱技法,苏榛自己估计可能还不如白芳,她就没乱给意见。
  但针对菜单设计,是她要考虑的问题,来的路上她就盘算过,此刻也再跟丽娘以及白芳念叨念叨:“先就是用人家的酱、反倒不能做人家的菜、不能抢人家的买卖。再就是咱白水村摆的是摊子,不是酒楼,做小炒之类的肯定也干不过人家酒楼的大厨。那么咱白水村占啥?就占个‘新奇’。”
  丽娘似懂非懂,白芳立刻懂了,“可是菜品上不同?”
  苏榛笑着点头,“摆这种摊子得讲究快速出餐,还得好拿。毕竟多数食客都是边走边吃的。眼下我想了几样,你们听听看可行不。先就是做鱼香酱夹饼,就跟咱在山上做的酱香饼差不多,但把野猪肉换成炸过的鱼块儿,再浇上酱汁、再夹点儿酸芦菔丝儿。”
  丽娘眼睛一亮,“这成,酱香饼香着呢!但原本肉沫酱烤,咱卖得不贵,这鱼酱做的可得加钱。”
  “嗯,肯定要加,就当多个品类。”苏榛继续说:“虾酱的话,咱这次带了不少蒸笼,均两个出来,做虾酱烧麦。”
  时下没有“烧麦”这种说法,苏榛就简单的解释说跟小笼包子似的,但不严实封口、开花儿、里面除了肉还有糯米。
  而苏榛一边说,白芳立刻就已经摸出个小本本在记了。
  苏榛瞄了眼,白芳的记录方法跟舒娘的差不多,大部分靠画一些简单的线条。不同的是,她零星还能写几个完整的字,想必也是跟着上一家主顾学的。
  随后便是蟹酱,这酱本身就那么贵了,可得好好制些“招牌菜”。苏榛也早有一个“凶狠”的菜色:配片皮鸭。
  她在现代的时候拍美食视频的时候,曾经去过一个网红餐厅、试过一道菜,一盘里就四片烤鸭,上头一点点鱼子酱、底下一片黄瓜,就这么一盘儿要价七百块。
  眼下鱼子酱是没有,但这蟹酱可不比那个差。
  虽然不至于同比那个卖价,但卖得贵些也是合理的,毕竟来嘉年华的富商巨贾还真是不会少。
  但白芳听了这菜色,唯一的顾虑是哪有富商会在小摊子上买这些呢?富商不是都要去大酒楼吗?
  苏榛笑了,拉住白芳的手腕,“走,你们跟我去瞧瞧嘉年华场地?亲眼看了就懂了。”
  苏榛的手暖暖的,白芳被她牵着、也是暖暖的。
  白芳喜欢苏榛这个姐姐,不仅是因为爹说了苏娘子如何如何的和气、如何如何的能干、如何如何的仗义。
  更多的原因、只是因为她喜欢苏姐姐的笑容:明媚而坚定。
  ***
  因有了自己的拖挂房车,苏榛在兴盛湖的出行就不必再借用客栈的驴车。
  三人在车里挤着坐,丽娘还好、白芳真是把这车子稀罕得不行了,说是这次要是赚了钱、再加上自己这几年存的几两,回去就也订制一辆!
  苏榛便把跟木工坊谈过的、白水村回购房车的事儿也给她俩说了一下。这下连丽娘都动心了,直嚷嚷着务必给她也留下一辆,她也买。
  苏榛自然也都应下,毕竟房车又不是只做十辆,后头多得是,而且会越做越好,里头也会有所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