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一直站在窗前、看底下热闹的太守苑琅瞧着白水村的车队终于收了摊儿、消停了、走了,这才兴致未尽的坐回了桌旁,斜睨了眼全程泰然自若、压根没起身的知交,“你倒沉得住气,就没想着下楼去跟她打声招呼?”
  “她叮嘱过我不要露面。”盛重云不紧不慢的答了,最后还露出一丝掩不住的笑意,“反正一会儿我也要回兴盛湖,不急。”
  第171章
  他今日当然不会是凑巧在这儿用午食,底下那片空地当然也不是凑巧就能那么空、苏榛在底下折腾那么大一番动静儿也没人出去驱赶当然也不是因为民风纯朴……
  他不露面,只是因为苏榛觉得他一露面、这场精心筹备的“广告展”就变了味儿:大伙儿难免会因敬畏而表现得小心翼翼,原本热闹欢乐的氛围会被紧张和客套取代。
  苑琅瞧着盛重云那明明满脸的“我家娘子真是聪慧”、却刻意装得云淡风清的死样子就不顺眼!
  尤其一想到自己跟他年岁相仿、对外还顶着个“风流太守”的恶称实则到现在都没有心上人的事实……无奈。
  正腹诽,外头轻声敲门,盛重云应了一声。
  小司推门而入,说着:“公子,办妥了。斐熙的十个小徒弟也都上了咱的车,等会儿一同去兴盛湖。”
  盛重云:“他们吃过午食了没有?”
  “安排了,正吃着。”
  苑琅听着、愈发好奇,“所以方才底下那些闹非要试吃、试玩儿的孩子,也都是你那位苏娘子安排的?”
  盛重云笑而不语。
  苑琅:……
  盛重云跟知交好友也没过多客气,直接把面前的厚厚一叠文契推至苑琅面前,“大人若得闲,瞧瞧这个。”
  苑琅低头一看,上书:《呈请白川府于嘉年华设番商咨议处以利海贸疏》
  心念一动,展开细看,里头非常详细的描述了海商贸易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比如交易之流程甚为繁琐,自货物报关始、历经查验乃至结算,环节诸多。
  无论是番商还是白川府的本地行商,都因言语不通、文化相异,难以应对,致贸易之效率大受影响。
  再者,番商于本地求取商业信息甚为艰难,无论是需求还是货源之渠道,信息匮乏,极大的制约了贸易规模的扩大。
  其实这些问题早在苑琅的待解决清单之中,只不过他上任没多久、短时间难以摸得更清。而眼下盛重云递的这份文书又是写在了他心上。
  更何况里头还有解决方案,那就是先设立咨议处。
  甚至里头还有个他都没听过的新鲜词儿,叫“一站式服务”。
  这词儿单从字面意思也让人一看就懂,苑琅几乎也不用再瞧后头写的那一堆好处,他倒是专注于最后一段,并有些惊讶的抬*眼看向盛重云:“你可当真?”
  “怎敢欺瞒大人。”盛重云坦然认下:“总之,盛府愿意出资襄助咨议处的设立、及操持,以缓减官衙之财用压力。”
  “可有合适的地点?”苑琅话一出口,瞬间便觉自己这问题问得多余,旋即自答,“兴盛湖。”
  盛重云淡笑、点点头:“就算没有嘉年华的安排,兴盛湖也是整个白川府最为便利之处。甚至盛家也可以可代为招募熟知海贸事务、精通番邦言语之人充任咨议处之执事。”
  苑琅并未急于回应,他心里明白,盛重云绝不可能无缘无故提出此事,这么“热心”,背后肯定有缘由。
  稍作思忖,直接问了:“你所求的回报是?”
  若是其他大人问,盛重云肯定先是一番迂回、再讲究些谈判策略之类的。
  但对苑琅则大可不必,索性直接把那晚苏榛讲的好处复述了一遍,说完还不忘补充一句:“当然,这些都是我那即将过门的娘子聪慧、想出来的好办法。”
  说这话的时候神色平静、语气平淡,但是可是可但是……唯有了解人的人才能听得出他在得瑟、显摆。
  苑琅刻意忽略盛重云的显摆,只管认真听,并立刻在脑海中分析其中利弊。
  其实说实话,他回朝廷找市舶司谈下此事,无论对于白川府、还是对他个人的仕途都是百利的。
  他几乎可以立刻应下盛重云,但他偏不。
  原因无他:单纯就是看今日一直在显摆的盛重云不顺眼!能立刻答应的事儿也绝不能立刻答应。
  索性抬起头,神色严肃:“重云,你这请求并非不可商量。但凡事都需有个度,我既身为白川府的父母官,便不能因盛家一家、冷落了其他商家。这样吧,待我回府衙与幕僚们商议一下,制定出详细的章程再做定夺。”
  盛重云倒也不在乎这一日两日的等候,只笑了:“静候大人的佳音。”
  ***
  黄昏时分,白水村的车队终于到达了兴盛湖,童创组的没跟着、单独由成树车队护送回山上。
  也是才接近了镇口牌坊,苏榛就已经按捺不住心中满满的好奇,掀了前头的窗子往外瞧。
  嘉年华的场景倒是没瞧见,一眼便瞧见牌坊下头有一人、一马,在静静等候。
  “寒酥!”苏榛笑了,高声喊着。
  寒酥也看到了她。尽管相隔甚远,他却能清晰捕捉到榛娘眼中的喜悦,那喜悦如光芒直照进他心底。
  但他又能如何?有规矩、有礼数在,他什么都不能做,只能端坐于马上,用目光追逐着榛娘而已。
  直至车队终于停下,寒酥看着榛娘跳下马车朝自己跑来,心跳便陡然加快。
  他迅速翻身下马,可双腿竟有些可耻的发软,他瞧着榛娘跑到自己面前,仰着脸在笑,在喊他的名字。
  他想回应,却不知从何说起。
  周围一切都成了虚无,连榛娘的声音都不见了,他只能听到自己沙哑着说:“榛娘,你来了。”
  有人知道什么是喜欢吗?
  寒酥知道:喜欢,就是在看到那人的那一刻,天地间所有的光都汇聚在她身上、所有的声音都要为她让路。
  可他只能说一句“你来了”,并在心里默念一句:“我好想你。”
  车队重新整队进镇,直接先去了琼涯客栈,那里的后院已经定为“工作人员”下塌客栈之一。
  一路上,苏榛瞧见街道上往来的行人、比她上次来的时候多出一倍。
  官道的布置更是别出心裁,两边商铺的门脸都贴上了崭新的春联,红底金字,除了基本都有“新年”字样,更多的还加上了“冰雪嘉年华盛启”之类的好彩头。
  路上每隔几步,便有一座冰制的花架立在一旁,上头“盛开”着用冰块雕琢的花灯,有梅花、有水仙,晶莹剔透的还打着大红色的结子。哪怕苏榛还在车上,都已经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喜气欢腾、生机勃勃。
  还有不少往嘉年华方向搬运货物的伙计、更有正在布置摊位的商贩,这哪里还是上次那个冷得不见行人之地了?
  苏榛心里又喜又暖,就跟已经赚了黄金万两似的!
  不多时,车队抵达了琼涯客栈。
  车刚一停稳,柳嫣就跟一股风似的走了出来,三步并两步,本来是冲着苏榛的、果不其然先被这稀奇的拖挂房车惊到了。
  于是,双方一切的寒喧都转为了对拖挂房车的介绍和询问,又是好一通商机无限。另外柳嫣还说项松本来也要来客栈迎接苏榛一行的,但嘉年华冰嬉场上事情太多,就还是先以那里为主了。
  苏榛直说万万不要客气,一切都以嘉年华为主。俩人就聊了这么一会儿,天就擦黑了。
  柳嫣赶紧安排客栈的伙计跟着白水村的人一起卸车。
  寒酥对双方都熟、对货物也熟,自然就是主力中的主力。
  苏榛本想帮忙,却瞧着寒酥不过扫了货单一眼,随即便不紧不慢的开始了指派,“推拉阳台棚子体积大、数量多,就先放客栈外头,一会儿就拉去现场安装了。山珍类的那批需保持干燥通风,送去一号仓。”
  “是。”客栈伙计毕恭毕敬的应下,立刻照办。
  苏榛心中有些惊讶,瞧着寒酥泰然自若的样子、有哪里已经跟以前不太一样了。他站在那里,身姿挺拔如松,神色坚定而专注,每一道指令都清晰明了,简洁有力。
  尽管穿着朴素,可举手投足间的自信是掩不住的。
  寒酥自己倒并没意识到苏榛对他的打量,继续专注于手头上的事儿:“易碎的轻拿轻放,手工艺品按品类分开,送去西边的二号仓。”
  话语间微微抬起手,给白水村的人也精准地指向相应的位置。
  说着,又叮嘱搬运要遵循‘先进先出’原则,按规划区域依次搬运。负责普通用品搬运的伙计走左边通道,吃食类走右边,易碎品和手工艺品走专用通道。各区域之间已经设置了明显标识,显然一直是这么做的。
  规划好之后,他便收起货单,跟着大伙儿一起搬,丝毫也没有什么架子。还能及时调整动线。完全就是个科学调度,整整五车的货、看似繁杂无序、其实高效而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