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另外也因有盛重云的这层关系在,斐熙甚至还以通泰牙行的名义发布了告示:“凡近期在通泰促成田宅、货物交易的主顾,均可获头鱼拍卖的优先入场腰牌,或是竞拍时减免部分银钱的券牒。”
  本来盛家二房还拿这事儿闹腾到盛老爷子跟前,说盛重云纯粹以公谋私。但告示发出的第三日,牙行掌柜就发现反而对牙行的生意也有了带动。
  甚至盛重云跟兴盛湖签的契约里,本也包含了分成条款,总之嘉年华赚得越多、也就相当于盛家能分得越多。
  二房被打脸打得啪啪作响,只能暂时闭了嘴,毕竟盛重云也是替盛家赚钱的。
  而还在关着禁闭的盛锦书却格外得意,他不觉得这是盛重云的面子、他觉得这是苏娘子在对他示好,毕竟通泰是在他名下的啊。
  当然,这些也全部是后话了……
  总之,当天斐熙还不止跟苏榛商讨了头鱼拍卖的事儿,还替苏榛解决了两个最大的困境:一是食材原料资源。
  首当其冲的就是牛乳采集及家禽宰杀时效的困境。
  比如,先就是牛乳的货源。
  本来苏榛最为遗憾的就是因牛乳短缺,明明利润最高的烘焙食品以及甜品,却在嘉年华上无法大量制作售卖。
  斐熙一听,把记在脑子里的养牛农户人家梳理一番,片刻就有了大致数量,“府城里的乳商仅有两家,每日牛乳量基本在五十斤左右。但因也供着府城中几家大酒楼的用货,每日我们能拿到的量,恐怕顶多十斤。”
  苏榛摇了摇头:“远远不够。”
  斐熙:“办法倒是还有一个,就是麻烦了些,比如先在城里搜罗乳贩跟乳媪。他们通常没有固定的摊子,都是推着车子或提着桶当街叫卖。找到这些人之后,跟他们签个契,每日包下他们的牛乳,要他们集中送到牙行去,我再安排车辆把这些牛乳送去兴盛湖。”
  苏榛一听,眼睛一亮,但再考虑细一些,顾虑就还是有:“先是牛乳的口感得有人把关,另外兴盛湖距离府城足有一个时辰,大量的牛乳要如何运送,才能保证它不会被路上晃得失了品质?”
  斐熙:“苏娘子不必担忧。口感把关一事,盛府就有经验老到的乳媪,请她品鉴就是。至于运送……”
  斐熙说着说着露了笑意,“苏娘子可还记得,您在长虚山围猎期间就尝过我家公子送去的牛乳,脚程可不止一个时辰了,更何况还是山路,不也没晃得失了品质?”
  苏榛怔了一下,这才意识到自己怎么没注意这细节,“你这倒提醒我了,他是怎么运的?”
  斐熙立刻替他家公子邀了这个功:“公子当时让人购置了特制的双层木桶。内层用来装牛乳,外层填了不少稻草和碎布。甚至安排驾车上山的、都是盛家最稳当的老车夫,并且每隔一段路就停下来检查。不瞒苏娘子,这事儿府里下人都知道,还在偷偷的说从未见过重云公子对谁这么细致过。”
  苏榛故意打趣斐熙,“所以盛府的人没事儿就传这些?那我回头跟盛重云说。”
  斐熙也完全不惧,笑着说苏娘子一看就是如何如何的善、定不会“告密”的。
  苏榛自然不会同他真的计较所谓的“闲话”,但若说不感动也是假的。
  盛重云带给她最大的“骄傲”从不是钱财,而是让她确认了一件事:自己也是有人爱着的,自己不再是弃女。
  牛乳的事儿就此定下,便又商量家禽的事儿。
  眼下白水村所需的大部分家禽都是在靠山村订,好处是靠山村不要订银、并且还能出人手帮着宰杀和清理。
  弊端仅有一条,眼下没有保鲜技术,而靠天寒冻住的血旺仅能留存两日、再多就失了品质,怎么煮也不会好吃了。
  苏榛细细说着:“我本想请靠山村在嘉年华开幕的前一日、再一次性送家禽过去宰杀,这样至少能供两天的新鲜血旺,不会浪费了。但我漏算了一点,靠山村也是一点一点在寻家禽货源,若让他们凑足千只再送,先是饲料钱是不小一笔数目。二来眼下天寒地冻的,养活禽还得搭暖棚、烧炭炉,日夜安排人看顾着。远超血旺能赚到的那点儿钱了。可你想想看,千只家禽的血旺,总不能全就自己村里留着吃吧,可惜了。你可有合适安排?”
  斐熙一听便懂,“这不难,眼下可有确定的血旺斤数?”
  符秀才立刻翻开昨天的记录,一边盘算一边说着:“每隔三日靠山村送禽一次,每次预估能制血旺一百三、四十斤。”
  斐熙又问:“羽毛呢?可要卖?”
  苏榛摇了摇头:“这次不卖,我们收着做东西用。”
  斐熙:“成,那就只说血旺。眼下有两个办法,一是拉去城中的酒楼,收购价倒是不高,眼下这季价顶多十五文一斤。二是跟草市的肉贩子、屠户家谈谈,把血旺给他们,不要现银,直接拿鲜肉换。两斤血旺换一斤鲜猪肉的话,能得肉六、七十斤吧。这两种渠道我都有现成的,就看苏娘子属意哪个。但相对而言,卖给酒楼是能多赚个百八十文的。”
  符秀才想了想,“百八十文也不错,起码把驴车的脚程钱能省出来。”
  斐熙也是这么个意思,但苏榛沉默了会儿,却摇了摇头:“两种都去谈,但这次以屠户为主。”
  斐熙:“苏娘子可是嫌弃酒楼给的少?要不我再去多问几家,兴许——”
  苏榛轻声打断:“多些、少些,以眼前的血旺产量来看、不过是得了二两还是得了三两的差距,不必看重这些。我之所以先考虑第二个方案,一是因为屠户本就有宰杀跟清理的技术跟法子了,若嘉年华期间靠山村的人不做了、屠户立刻能顶上。再者说了,别看这草市买卖规模小,可屠户经验老到、人脉也广。食材打哪儿来的也都清楚。白水村搭伙干,买东西的路子也能拓得更宽,甚至于卖野味儿也多了条了渠道。当然,酒楼往后也要谈,只不过这次时间太紧张,先做最紧迫的规划。”
  斐熙跟符秀才都是机灵的,一听苏榛说完就也领悟到更深一层。
  也对,眼下家禽的采购全依仗靠山村,万一有什么变动、人家不做了,整个嘉年华的买卖立刻像瘸了条腿似的。
  还是苏娘子考虑周到、眼光长远。
  总之,三人整整讨论了一个下午,斐熙毕竟是金牌牙侩,从他的视角又给出不少对于苏榛来说极其重要的数据参考。
  比如每种食材进多少量、去哪里有更好更便宜的、还根据东市的年岁市集预估嘉年华的人流量。
  甚至在摊位布置方面,比如连布幔和灯笼成本竟也帮着减了不少,因他竟有买二手布料的地儿。
  人脉这块自不必说了,斐熙明儿就回城,扩大客源以及原料供应去。
  而他为苏榛解决的第二大问题、甚至这问题是苏榛自己都没有考虑过的:让白水村美食组,趁着嘉年华的大好机会、加入白川府食饭行。
  第166章
  所谓”食饭行“,是类似于现代的“餐饮协会”之类的民间行会组织。
  苏榛原主记忆里并不知这个概念,而萧容也只是听过、不熟悉。
  斐熙就简单给二人介绍了一番,虽说嘉年华里所有的摊主会由兴盛湖统一去“团行”登记,就相当于统一办了个摆摊许可证,但白水村毕竟不同于其它零散摊贩。
  先就是白水村摊位多、统一规置,这就相当于是嘉年华里的大买卖了。
  为了确保不被眼红的人搅和,最好还是单独提前入个行会。好处是一旦在嘉年华上成功了,可以通过食饭行争取到其它正规市场、繁华地段摆摊的机会。
  苏榛心念一动,“就是说,位置不止局限于东市或草市?”
  斐熙点点头:“正是如此。而且食饭行里可不止有摊主或是酒楼,还会有不少的行商、坐贾,以及跟我一样的牙人。行首会组织成员定期集议,互通有无。打个比方,往后您再需要买牛乳,那可就不止我一个人能帮您了。在行会里招呼一声,兴许明儿就给您运家里来。并且眼下更为重要的是,在嘉年华上若因吃食问题有了纠纷,说难听些,比如有人见您家赚了银子眼红了,想栽赃或是想闹事,那得罪的可就不单单是您家或者白水村,凡事会有行会出面去谈。”
  萧容跟苏榛对视一眼,心领神会。
  萧容思索片刻,点了点头,“这倒是可行的。但却不知这食饭行是怎么加入的?定也是要缴纳银两的吧?”
  斐熙:“若是一般想加入,至少这摊子得开张了三个月以上,还得再找城里大户人家或大牙行做保。但若您家要入,就包在我身上,无论是文书还是跑腿儿,我都熟。保管您家在嘉年华开幕之前拿到书契。至于费用,每三月为一期,依正月、四月、七月、十月之期纳费。我寻思着如果白水村不租门面,就只摆摊儿,不超过十摊位的话,一共顶多交个二两、三两足矣。”
  这钱数若是没有嘉年华这么大排场,苏榛是觉得有些贵的。但一来进了行会可以拿第一手货源,随便买点儿什么也比在外头零买的便宜;二来嘉年华上虽说有安保坐镇,有项大哥跟柳嫣的维护,但在嘉年华之外呢?白水村做了整整十辆拖挂房车,不可能就只在兴盛湖摆这十五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