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应是够用,便放心了。临走时还去伙食棚瞧了下,见棚里米面粮油一俱应全,木工坊伙食开得不差,苏榛也甚是满意。
毕竟民以食为天。
贮木场的事儿安排完,苏榛又赶紧往萧家回,符秀才则去了皮毛制品组。
自打苏榛对符秀才“委以重任”,他的精气神眼见的一日比一日好,一扫之前颓疲之气,忙成这样、居然还胖了些。另外他家娘子手上有了事儿做,也有日子没再发病了,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在发展。
他对苏榛心怀感恩,也盼着白水村的买卖能做得更大。
苏榛回到萧家,美食组已经把牛下水都清理、分装完成了。称出牛肠六十五斤、牛肝二十一斤、牛心十二斤。
全部都搁进了冰屋囤着,大伙儿正继续熏制缠丝兔。
其实按照苏榛的预估,若嘉年华人流达到每日两千,那么十五日之内,就算仅有一成的人买缠丝兔,量也能达到五、六千只。
可惜这数量仅能想像一下,毕竟时下没有养兔场。光凭白水村以及周边几个村子的打猎情况来看,在嘉年华之前,顶多能收购上来三百至四百只。
这还已经是不错的情况了。
其实开春之后,找乔里正跟孟坨子商量一下。孟坨子不是擅长饲喂吗?不知道他对开个兔舍有无兴趣呢。
苏榛心里想着,便把这思路记到随身的小本本上,这也是后话了。
正忙着,本应在毛皮制品组查验的符秀才回来了,还带了组长李和一起。
苏榛一见,便明白这定是有事要商量,便带人进了冰屋。
童创组的娃娃们正在冰屋里画价签跟海报,给苏榛开会腾了些地方出来,符秀才熟练的组装了个蛋卷桌,铺上纸笔做记录。
李和是来问到底收多少鸡鸭的。
因这数量跟交易服务组也息息相关,苏榛便把山梅也喊了进来一起商量。
其实最早的时候,皮毛组收野味跟家禽都是按照手头上有多少银两来。毕竟全村凑银子也没凑出多少来。
但眼下情况大不相同了,一是苏榛等人凑了八十两出来,分到皮毛组有二十两。最重要的是,李和去靠山村收鸡鸭的时候、靠山村的费里正也提了个想法,说在他村里买的鸡鸭鹅都可以先只付个订银,甚至靠山村可以出人来清理鸡鸭鹅。
苏榛直接问:“条件是什么?”
李和:“靠山村想分成,分家禽利润的三成。”
苏榛也不急着表态,看向符秀才:“秀才公觉得呢?”
符秀才拿起算盘一通拔,一边算一边说着:“先说这收购价,一只鸡六十五文,鸭七十五文,鹅一百文。按之前预估的算,鸡至少能卖出去四百只,鸭三百只,鹅两百只。那光采购这些家禽,鸡就得花费二十六两、鸭需二十二两零五百文,鹅要二十两,总计六十八两零五百文,而咱们眼下只能拿得出二十两。”
苏榛想了想,又问李和:“人手方面如何?”
李和作为组长自是有第一手信息的,直接便说:“人手不够,眼下不算处理野味儿的皮毛,光是清理足够量的家禽,也至少需要六个到八人。”
符秀才放下算盘,认真地看向苏榛:“苏娘子,靠山村若只收订银以及派人手打杂,倒是能缓解咱当下的困境。但从利润方面考量,让出这三成利润着实不低。”
“利润的三成肯定是不成。”苏榛并不纠结,也着实没时间再纠结。她也清楚是怎么回事,眼下这是各方都看到了肥肉,想来啃一口呢。
但一是和气生财、二是多条朋友多条路,在自己不亏的情况下、扩大一下经营也未尝不可。
想了想,苏榛直接就说了,“烦请李组长去同费里正先谈。主要是说这嘉年华咱村已经投入了不少精力进去。所有的路都谈通了,所有的环节也都订了契,若靠山村仅仅就让步个订金、或是出几个人手就想得三成利润。你就说,苏娘子这关定是过不去的。
但大家同一片属地住着、互相帮衬一下也是应当。若真有心参与,先就是订金得免,活禽就算靠山村的入股。
再者,分成的比例最高也只能两成,并且这比例可不是针对靠山村少给,是但凡入了股的都这么算。
可相应的,若最后的销量高于基本订量,比如我们要四百只柴鸡,靠山村最后能寻来六百只、且全销光了,那多出的两百只,可按利润三成这么算,靠山村绝对不会亏,且做得愈多、就赚得愈多。”
李和一边听一边使劲往脑子里记,他也清楚自己是组长、最后得的钱比旁人多、相当的就得比旁人更使力。
可越想使力就越紧张,苏榛的话他是听明白了,可再让他复述,就开始结结巴巴的不知从哪句开始说。
苏榛暗想这是要一句一句的教?心中无奈,开口:“要不,我——”
“要不,我去试试?”久没说话的山梅打断了苏榛的话,轻言细语的:“辛苦李大哥送我过去便是。”
众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在山梅身上。
苏榛有些诧异,山梅鲜少主动揽事,如今着实让她意外。
李和听闻倒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忙不迭点头:“好啊,山梅妹子你愿意去那可太好了,我这脑子一紧张就乱,肯定不如你能说会道。”
符秀才有些犹豫:“此事棘手,山梅娘子还需多多思量。”
苏榛看向山梅,认真问:“这事儿可不简单,靠山村要分利润三成,咱们不止要压价、主要还得让他们愿意多出力、多提供家禽,你可有把握?”
山梅不紧不慢的解释:“榛娘,你去自然是最好的,可你眼下一是事情太多走不开、二是你‘能干’的名声早就传至十里八乡。你去,人家心中先就防备上,寻思着一定是场硬仗要打。
但我就不同了,我一介新寡,人家瞧我也不机灵,戒备心会放到最低。那我就可以跟他们慢慢的磨呗,左右就是说好话。
我寻思着,能不能跟费里正讲,就说咱也不是只做这一年的买卖,往后集市说不定每月都摆,到时候两村可以一直合作,对大家都有好处。
苏榛听着山梅的话,心中倒是很有些欣慰。
也对,自己不能事无巨细什么都做。想了想,索性利落地点头应了,“那你就放心去谈,也不必有太多顾虑。若是费里正又有新想法,你拿不定主意了就先稳住局面,回来咱们商量一下再说。”
李和在一旁摩拳擦掌,兴奋地:“山梅妹子,我在旁边给你当帮手,要是他们有什么刁难,咱俩一起想办法应对!”
山梅便笑着点头,面颊都比寻常红润了不少,亦是信心满满。
众人便又细细商讨了一番细节,将可能出现的情况都预想了一遍,山梅默默把要点一一牢记于心。
符秀才本来心中也踏实了,但不知为何,瞧着李和的神情似乎有些不大对劲。一说安排他跟山梅同去,好像连眼神都比平常亮了三分。
但仔细再看,李和跟山梅俩人坦坦然然的又像并无其他。
符秀才在心里暗骂自己是不是龌龊了,更何况就算他俩心中有意也无妨吧,男未婚女未……女新寡。
李家不知会作何感想。
可此事事关两家清白,自己还是不要去乱想才好。符秀才摇了摇头,把心底那点儿怀疑深埋。
***
深夜,京城、颐国府。
国舅爷高康才从宫里回来,忙了整日疲惫不已,入府就直接进了后宅歇着去了。
但这也是自打他得了三品宫观官闲职后的“首忙”。
起因是新帝登基两年多,政局终稳、民生复常,便下令恢复四年未曾举办的金箓斋祈福。
就是由天子亲持的仪式,祈求上天庇佑,消除灾祸,保佑大宁太平。
金箓斋的日子是钦天监测的,就在元宵后的第一个月圆日,也就是农历二月十五当天。
即是要举办仪式了,那么高康这个宫观官自然也就“来活儿”了。总之就是寻道观、寻物品、定人员之类的,全是琐事。
高康倒也没抱怨,默默的完成。直至回了府、入了后宅,日常伪装的平善和气终于可以卸下片刻,阴着脸问管家:“解樱人呢?”
“回大人的话,二小姐才从乾宁观回来一个时辰,说是事情已经安排妥当。”
高康眉头紧皱:“细细说来,她安排了些什么?”
管家连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回话:“二小姐到了乾宁观后,先是与观主详细商讨了坛场的布置。还亲自查看了道观的法器库,说是诸多法器陈旧破损,命人从咱府中库房挑选了一些全新的送去了。”
“府中库房为何会有法器?”
“回大人,都是二小姐购置的。”管家声音抖得厉害,目光闪躲。
高康脸上的阴霾愈浓,“这丫头还做了什么?”
话音才落,一道脆甜得诡异的声音从门口传入:“我做了什么,父亲不必知道。”
毕竟民以食为天。
贮木场的事儿安排完,苏榛又赶紧往萧家回,符秀才则去了皮毛制品组。
自打苏榛对符秀才“委以重任”,他的精气神眼见的一日比一日好,一扫之前颓疲之气,忙成这样、居然还胖了些。另外他家娘子手上有了事儿做,也有日子没再发病了,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在发展。
他对苏榛心怀感恩,也盼着白水村的买卖能做得更大。
苏榛回到萧家,美食组已经把牛下水都清理、分装完成了。称出牛肠六十五斤、牛肝二十一斤、牛心十二斤。
全部都搁进了冰屋囤着,大伙儿正继续熏制缠丝兔。
其实按照苏榛的预估,若嘉年华人流达到每日两千,那么十五日之内,就算仅有一成的人买缠丝兔,量也能达到五、六千只。
可惜这数量仅能想像一下,毕竟时下没有养兔场。光凭白水村以及周边几个村子的打猎情况来看,在嘉年华之前,顶多能收购上来三百至四百只。
这还已经是不错的情况了。
其实开春之后,找乔里正跟孟坨子商量一下。孟坨子不是擅长饲喂吗?不知道他对开个兔舍有无兴趣呢。
苏榛心里想着,便把这思路记到随身的小本本上,这也是后话了。
正忙着,本应在毛皮制品组查验的符秀才回来了,还带了组长李和一起。
苏榛一见,便明白这定是有事要商量,便带人进了冰屋。
童创组的娃娃们正在冰屋里画价签跟海报,给苏榛开会腾了些地方出来,符秀才熟练的组装了个蛋卷桌,铺上纸笔做记录。
李和是来问到底收多少鸡鸭的。
因这数量跟交易服务组也息息相关,苏榛便把山梅也喊了进来一起商量。
其实最早的时候,皮毛组收野味跟家禽都是按照手头上有多少银两来。毕竟全村凑银子也没凑出多少来。
但眼下情况大不相同了,一是苏榛等人凑了八十两出来,分到皮毛组有二十两。最重要的是,李和去靠山村收鸡鸭的时候、靠山村的费里正也提了个想法,说在他村里买的鸡鸭鹅都可以先只付个订银,甚至靠山村可以出人来清理鸡鸭鹅。
苏榛直接问:“条件是什么?”
李和:“靠山村想分成,分家禽利润的三成。”
苏榛也不急着表态,看向符秀才:“秀才公觉得呢?”
符秀才拿起算盘一通拔,一边算一边说着:“先说这收购价,一只鸡六十五文,鸭七十五文,鹅一百文。按之前预估的算,鸡至少能卖出去四百只,鸭三百只,鹅两百只。那光采购这些家禽,鸡就得花费二十六两、鸭需二十二两零五百文,鹅要二十两,总计六十八两零五百文,而咱们眼下只能拿得出二十两。”
苏榛想了想,又问李和:“人手方面如何?”
李和作为组长自是有第一手信息的,直接便说:“人手不够,眼下不算处理野味儿的皮毛,光是清理足够量的家禽,也至少需要六个到八人。”
符秀才放下算盘,认真地看向苏榛:“苏娘子,靠山村若只收订银以及派人手打杂,倒是能缓解咱当下的困境。但从利润方面考量,让出这三成利润着实不低。”
“利润的三成肯定是不成。”苏榛并不纠结,也着实没时间再纠结。她也清楚是怎么回事,眼下这是各方都看到了肥肉,想来啃一口呢。
但一是和气生财、二是多条朋友多条路,在自己不亏的情况下、扩大一下经营也未尝不可。
想了想,苏榛直接就说了,“烦请李组长去同费里正先谈。主要是说这嘉年华咱村已经投入了不少精力进去。所有的路都谈通了,所有的环节也都订了契,若靠山村仅仅就让步个订金、或是出几个人手就想得三成利润。你就说,苏娘子这关定是过不去的。
但大家同一片属地住着、互相帮衬一下也是应当。若真有心参与,先就是订金得免,活禽就算靠山村的入股。
再者,分成的比例最高也只能两成,并且这比例可不是针对靠山村少给,是但凡入了股的都这么算。
可相应的,若最后的销量高于基本订量,比如我们要四百只柴鸡,靠山村最后能寻来六百只、且全销光了,那多出的两百只,可按利润三成这么算,靠山村绝对不会亏,且做得愈多、就赚得愈多。”
李和一边听一边使劲往脑子里记,他也清楚自己是组长、最后得的钱比旁人多、相当的就得比旁人更使力。
可越想使力就越紧张,苏榛的话他是听明白了,可再让他复述,就开始结结巴巴的不知从哪句开始说。
苏榛暗想这是要一句一句的教?心中无奈,开口:“要不,我——”
“要不,我去试试?”久没说话的山梅打断了苏榛的话,轻言细语的:“辛苦李大哥送我过去便是。”
众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在山梅身上。
苏榛有些诧异,山梅鲜少主动揽事,如今着实让她意外。
李和听闻倒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忙不迭点头:“好啊,山梅妹子你愿意去那可太好了,我这脑子一紧张就乱,肯定不如你能说会道。”
符秀才有些犹豫:“此事棘手,山梅娘子还需多多思量。”
苏榛看向山梅,认真问:“这事儿可不简单,靠山村要分利润三成,咱们不止要压价、主要还得让他们愿意多出力、多提供家禽,你可有把握?”
山梅不紧不慢的解释:“榛娘,你去自然是最好的,可你眼下一是事情太多走不开、二是你‘能干’的名声早就传至十里八乡。你去,人家心中先就防备上,寻思着一定是场硬仗要打。
但我就不同了,我一介新寡,人家瞧我也不机灵,戒备心会放到最低。那我就可以跟他们慢慢的磨呗,左右就是说好话。
我寻思着,能不能跟费里正讲,就说咱也不是只做这一年的买卖,往后集市说不定每月都摆,到时候两村可以一直合作,对大家都有好处。
苏榛听着山梅的话,心中倒是很有些欣慰。
也对,自己不能事无巨细什么都做。想了想,索性利落地点头应了,“那你就放心去谈,也不必有太多顾虑。若是费里正又有新想法,你拿不定主意了就先稳住局面,回来咱们商量一下再说。”
李和在一旁摩拳擦掌,兴奋地:“山梅妹子,我在旁边给你当帮手,要是他们有什么刁难,咱俩一起想办法应对!”
山梅便笑着点头,面颊都比寻常红润了不少,亦是信心满满。
众人便又细细商讨了一番细节,将可能出现的情况都预想了一遍,山梅默默把要点一一牢记于心。
符秀才本来心中也踏实了,但不知为何,瞧着李和的神情似乎有些不大对劲。一说安排他跟山梅同去,好像连眼神都比平常亮了三分。
但仔细再看,李和跟山梅俩人坦坦然然的又像并无其他。
符秀才在心里暗骂自己是不是龌龊了,更何况就算他俩心中有意也无妨吧,男未婚女未……女新寡。
李家不知会作何感想。
可此事事关两家清白,自己还是不要去乱想才好。符秀才摇了摇头,把心底那点儿怀疑深埋。
***
深夜,京城、颐国府。
国舅爷高康才从宫里回来,忙了整日疲惫不已,入府就直接进了后宅歇着去了。
但这也是自打他得了三品宫观官闲职后的“首忙”。
起因是新帝登基两年多,政局终稳、民生复常,便下令恢复四年未曾举办的金箓斋祈福。
就是由天子亲持的仪式,祈求上天庇佑,消除灾祸,保佑大宁太平。
金箓斋的日子是钦天监测的,就在元宵后的第一个月圆日,也就是农历二月十五当天。
即是要举办仪式了,那么高康这个宫观官自然也就“来活儿”了。总之就是寻道观、寻物品、定人员之类的,全是琐事。
高康倒也没抱怨,默默的完成。直至回了府、入了后宅,日常伪装的平善和气终于可以卸下片刻,阴着脸问管家:“解樱人呢?”
“回大人的话,二小姐才从乾宁观回来一个时辰,说是事情已经安排妥当。”
高康眉头紧皱:“细细说来,她安排了些什么?”
管家连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回话:“二小姐到了乾宁观后,先是与观主详细商讨了坛场的布置。还亲自查看了道观的法器库,说是诸多法器陈旧破损,命人从咱府中库房挑选了一些全新的送去了。”
“府中库房为何会有法器?”
“回大人,都是二小姐购置的。”管家声音抖得厉害,目光闪躲。
高康脸上的阴霾愈浓,“这丫头还做了什么?”
话音才落,一道脆甜得诡异的声音从门口传入:“我做了什么,父亲不必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