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而内湖上,东西延展、南北眺望,长度宽度都是让苏榛默默赞叹的。
站在冰层上往下瞧,冰层厚度肉眼都看不透,按项松所言,足有一尺有余,坚实得如同古城墙。
这一幕将自小生在南国的寒酥都看得震惊了。
苏榛倒还好,毕竟她在现代最热爱的就是冰雪露营,满世界的冰雪节也去过不少。但此刻她也必须表现出跟寒酥一样的神情,免得引人怀疑。
尤其她更感兴趣的、是湖面上的采冰场景。
至少百余匠人,个个身手矫健,手中的冰镩高高扬起,再狠狠凿下,“咔嚓”一声,冰块崩裂,冰碴四溅。
紧接着,旁边的人拿着特制的冰钩,熟练地将裂开的冰块勾住,嘴里吆喝着响亮的号子,几人齐心协力,一起将那一块块巨大且晶莹剔透的冰块缓缓拖离冰面,放置到早已等候在一旁的冰橇上。
还有些匠人负责在岸边接应,指挥着拉雪橇的骡马,将满载冰块的雪橇拉到岸边的指定存放处。
而存放冰块的地方,已经整齐地码放了不少,在阳光下泛着蓝盈盈的光泽,散发着阵阵寒意。
项松在一旁颇自豪地说着:”咱这兴盛湖每年的采冰可是大事儿,除了用于年岁市集的冰雕、冰灯之外,城里的大户人家、酒楼,夏天全靠这冰解暑、保鲜呢。别看现在人不算特别多,再过几日,等城里的订单都下来了,那来采冰的人可就得翻倍了,热闹得很呐!”
苏榛笑着点头,认真听,且又顺势看向湖的南岸,那里地势微微起伏,恰似丘陵,积雪均匀地铺陈其上。
项松顺着苏榛的视线、兴致勃勃地抬手一指:“那边就是南岸,打算着再平整一番,专门用来安置年岁市集的吃食摊子。到时候,各种热气腾腾的美食都在那里摆。”
言罢,他的手臂顺势一转,指向了北岸。
北岸生长着一片郁郁葱葱的针叶林,墨绿的针叶上积着厚厚的雪,树挂仿若琼枝玉叶,美轮美奂。
项松接着说:“北岸景美,我们打算从冰面上凿几条观景小径。沿途再设几个休憩亭,就用树枝和冰块搭,也不用花啥银子,还好看。大伙游玩累了,就能歇歇脚“
苏榛一边听,一边赞许的点头,几人踩着冰面继续前行,虽说寒冷,但兴致不减。
不多时,便来到了宽阔的湖心最当中、最厚的冰层地带。
好家伙这里完全就是个巨大的、沸腾着的施工现场,至少百号人在干活儿。各司其职,正紧锣密鼓地搭建冰台。
项松快走几步,满脸兴奋地将寒酥和苏榛引至最前头,洪亮的声音穿透寒风:“寒酥兄弟、苏娘子,快瞧,这就是冰台!”
苏榛抬眼看去,冰台的底座是由一块块巨大且规整的冰块紧密拼接而成,水晶似的。
工匠们有的手持冰镐,精准地雕琢着冰块的边角,使其契合得严丝合缝,;有的几人一组,用粗绳捆绑住冰块,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地将其搬运至指定位置。
再往上看,冰台的主体结构已经显现,由纵横交错的冰梁搭建而起,为整个冰台提供了稳固的支撑。
还有不少工匠们沿着冰梁攀爬,小心翼翼地安置着每一块用作台面的冰。
甚至,已有工匠在冰台边缘围上了一圈雕花冰栏,冰栏上的吉祥花纹虽简单但不失精美,寓意着来年的风调雨顺。
项松的眼中满是自豪,一边走一边介绍:“这冰台可不单是用来拍卖头鱼的,等它大功告成,咱们还要邀请城里最好的戏班子来唱戏,还有杂耍班子,总之每天都有不同的、好看的。连着整整十五日,定要过得热热闹闹!”
苏榛听闻不禁眼前一亮,此刻虽还未见台子的雏形,但脑海中已然浮现出一幅热闹非凡的画面,便也提了些小建议,“这可以配合一些小型冰雕群,比如、以山海传说中的神兽、奇景为主题分布。让来市集的人也不光是吃个小吃、看个杂耍就走,光是这氛围都着迷。”
项松不住的点头,眼中满是兴奋与期待,“甚好,那可得抓紧筹备,定要让这湖心的台子成为点睛之笔。”
苏榛微微点头,目光始终未曾离开湖面,心想,或许可以在湖心打造一座以大宁传奇故事为主题的冰雕大观园,园内有各路英雄豪杰、神仙鬼怪;又或者在北岸美食区,用冰制作成别具一格的冰桌、冰凳、冰屋。
想着想着,愈发嘴角上扬,不过要实现这一切,前方还有漫漫长路的筹备工作……
而筹备伊始,一是要把总是会把“丑话”说在前头的。便转头对项松说着:“项大哥,若是我跟寒酥、甚至我们白水村参与进来,那得签个契约的,不是我不信您,毕竟在商言商,后续筹备中我无论是请人、还是采买,也得有个正式的由头。”
项松正色:“那是自然,不止是约定这些,咱们都好好想想,赚了银子要怎么分。”
苏榛笑着点头,“时间太紧,不如同步进行。另外我还需要一些实录。包括周边居住人口分布、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比如是靠渔业、农业,还是手工业;
还有,请您带我拜访咱这儿有威望的老者或乡绅,我想知道一些兴盛湖的历史变迁、传统习俗,特别是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的特殊讲究,比如禁忌的颜色、行为;
另外,您得收集一些气象……呃,就是天文占候方面的实录。
主要就是往年会有多冷、下多大的雪、会不会离奇降雨,甚至是风力情况。
咱毕竟是要办那么大的市集,湖面的好处是没限制,但缺点也是不如东市能遮风挡雨,这些全部要考量进去,做出预案准备。”
第128章
项松听着,眼神里透着几分迷茫,显然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复杂信息弄得有些发懵,一时半会儿还没回过味儿来。
好在寒酥心思细腻,及时出言安抚,说会将相关的关键信息整理成条理清晰的文字交付给他,让他后续慢慢参详。
项松这才松了一口气,字他也是认识不少的,就算他不懂,兴盛湖总找得到懂的人。赶紧又说:“苏娘子,后头还需要啥你只管跟我说,我一点一点备齐了给你。”
眼下距离年岁还有刚好一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苏榛也没指望一个月能建个天宫出来,但帮着出出主意是来得及的,便说晚上回去她再仔细列一列,再聊。
几人沿着冰面又巡看了好一会儿,寒酥始终跟在苏榛身旁,把苏榛时不时冒出来的新奇构思跟精细考量、集市细节,都认认真真地记下。
但此地跟白水村一样,天黑的早。
项松瞧瞧身旁略显疲态的客人,心下暗自思忖:人家才刚来第一天,可不能累着了。
这般想着,便热络地招呼大家上了驴车往回走。
还未进院门,欢声笑语与饭菜的香气便已飘然而至。
苏榛这一路着实累得够呛,双腿似灌了铅似的,可刚踏入项家院子,那股浓郁醇厚、勾人馋虫的香味便拽着她往后厨跑。
按说不该客人下厨,项松想拦,但寒酥笑意吟吟的解释,说榛娘定是好奇渔家整日与湖为伴,做鱼的手艺定有独到之处,想瞧瞧。
项松便也没拦了,反正自家做的家常小菜,也不存在什么秘方隐瞒。
而苏榛挽袖子一进灶间,热气便裹挟着鲜香扑面而来。
玉娘正站在灶台前,全神贯注地照料着一口砂锅,锅里的鱼汤已然熬成了奶白色,“咕噜咕噜”翻滚着,苏榛瞧着这家常菜,浑身的疲惫感竟消散了大半,只觉通体舒畅。
“嫂子,我来帮忙,有啥我能做的您只管说。”苏榛开口便带着笑,长得又美,惹得灶间一众女眷都心生喜欢,只说啥也不用她干,这便都要做好了。
苏榛四下张望了,只见紧邻鱼汤的小灶上,一道清蒸鱼也即将出炉。
鱼肯定也是兴盛湖里捞的,果然比白水河里的大出不少,鱼身完整无损。
项家二婶手法娴熟地在鱼身上铺陈着寒葱丝、姜丝等配菜,随后稳稳提起热油壶,往鱼身上轻轻一淋,“呲啦”一声脆响,香气如烟花绽放,四溢飘散。
案板上,一盘色泽红亮的红烧鱼已然烧好。盘中鱼块个个被煎得外皮焦脆,包裹着浓稠醇厚、如琥珀般的酱汁;
再看那边,还有一锅热气腾腾的鱼肉粥,正“噗噗”冒着热气,项家三婶儿将鱼肉细细剁碎跟米一起熬煮,其间还加入了些许嫩绿清新的白菘碎,质地浓稠似蜜。
苏榛望着粥,肚子也跟着不争气地咕咕叫了起来。
项家女眷里,当属玉娘心思细腻,她寻思苏榛与寒酥来自白水村,那可是猎户村,应是偏爱肉食,便还特意准备了一道红烧野鸭。
这野鸭是前些日子在兴盛湖捕获的,玉娘下午便把野鸭洗净切块、煸香了。若是往常,只需再加些盐、酱油炖煮一番就成。
可巧就巧在今儿苏榛送的“就酱”中,有一罐儿香气扑鼻,馥郁得让人挪不开眼。
站在冰层上往下瞧,冰层厚度肉眼都看不透,按项松所言,足有一尺有余,坚实得如同古城墙。
这一幕将自小生在南国的寒酥都看得震惊了。
苏榛倒还好,毕竟她在现代最热爱的就是冰雪露营,满世界的冰雪节也去过不少。但此刻她也必须表现出跟寒酥一样的神情,免得引人怀疑。
尤其她更感兴趣的、是湖面上的采冰场景。
至少百余匠人,个个身手矫健,手中的冰镩高高扬起,再狠狠凿下,“咔嚓”一声,冰块崩裂,冰碴四溅。
紧接着,旁边的人拿着特制的冰钩,熟练地将裂开的冰块勾住,嘴里吆喝着响亮的号子,几人齐心协力,一起将那一块块巨大且晶莹剔透的冰块缓缓拖离冰面,放置到早已等候在一旁的冰橇上。
还有些匠人负责在岸边接应,指挥着拉雪橇的骡马,将满载冰块的雪橇拉到岸边的指定存放处。
而存放冰块的地方,已经整齐地码放了不少,在阳光下泛着蓝盈盈的光泽,散发着阵阵寒意。
项松在一旁颇自豪地说着:”咱这兴盛湖每年的采冰可是大事儿,除了用于年岁市集的冰雕、冰灯之外,城里的大户人家、酒楼,夏天全靠这冰解暑、保鲜呢。别看现在人不算特别多,再过几日,等城里的订单都下来了,那来采冰的人可就得翻倍了,热闹得很呐!”
苏榛笑着点头,认真听,且又顺势看向湖的南岸,那里地势微微起伏,恰似丘陵,积雪均匀地铺陈其上。
项松顺着苏榛的视线、兴致勃勃地抬手一指:“那边就是南岸,打算着再平整一番,专门用来安置年岁市集的吃食摊子。到时候,各种热气腾腾的美食都在那里摆。”
言罢,他的手臂顺势一转,指向了北岸。
北岸生长着一片郁郁葱葱的针叶林,墨绿的针叶上积着厚厚的雪,树挂仿若琼枝玉叶,美轮美奂。
项松接着说:“北岸景美,我们打算从冰面上凿几条观景小径。沿途再设几个休憩亭,就用树枝和冰块搭,也不用花啥银子,还好看。大伙游玩累了,就能歇歇脚“
苏榛一边听,一边赞许的点头,几人踩着冰面继续前行,虽说寒冷,但兴致不减。
不多时,便来到了宽阔的湖心最当中、最厚的冰层地带。
好家伙这里完全就是个巨大的、沸腾着的施工现场,至少百号人在干活儿。各司其职,正紧锣密鼓地搭建冰台。
项松快走几步,满脸兴奋地将寒酥和苏榛引至最前头,洪亮的声音穿透寒风:“寒酥兄弟、苏娘子,快瞧,这就是冰台!”
苏榛抬眼看去,冰台的底座是由一块块巨大且规整的冰块紧密拼接而成,水晶似的。
工匠们有的手持冰镐,精准地雕琢着冰块的边角,使其契合得严丝合缝,;有的几人一组,用粗绳捆绑住冰块,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地将其搬运至指定位置。
再往上看,冰台的主体结构已经显现,由纵横交错的冰梁搭建而起,为整个冰台提供了稳固的支撑。
还有不少工匠们沿着冰梁攀爬,小心翼翼地安置着每一块用作台面的冰。
甚至,已有工匠在冰台边缘围上了一圈雕花冰栏,冰栏上的吉祥花纹虽简单但不失精美,寓意着来年的风调雨顺。
项松的眼中满是自豪,一边走一边介绍:“这冰台可不单是用来拍卖头鱼的,等它大功告成,咱们还要邀请城里最好的戏班子来唱戏,还有杂耍班子,总之每天都有不同的、好看的。连着整整十五日,定要过得热热闹闹!”
苏榛听闻不禁眼前一亮,此刻虽还未见台子的雏形,但脑海中已然浮现出一幅热闹非凡的画面,便也提了些小建议,“这可以配合一些小型冰雕群,比如、以山海传说中的神兽、奇景为主题分布。让来市集的人也不光是吃个小吃、看个杂耍就走,光是这氛围都着迷。”
项松不住的点头,眼中满是兴奋与期待,“甚好,那可得抓紧筹备,定要让这湖心的台子成为点睛之笔。”
苏榛微微点头,目光始终未曾离开湖面,心想,或许可以在湖心打造一座以大宁传奇故事为主题的冰雕大观园,园内有各路英雄豪杰、神仙鬼怪;又或者在北岸美食区,用冰制作成别具一格的冰桌、冰凳、冰屋。
想着想着,愈发嘴角上扬,不过要实现这一切,前方还有漫漫长路的筹备工作……
而筹备伊始,一是要把总是会把“丑话”说在前头的。便转头对项松说着:“项大哥,若是我跟寒酥、甚至我们白水村参与进来,那得签个契约的,不是我不信您,毕竟在商言商,后续筹备中我无论是请人、还是采买,也得有个正式的由头。”
项松正色:“那是自然,不止是约定这些,咱们都好好想想,赚了银子要怎么分。”
苏榛笑着点头,“时间太紧,不如同步进行。另外我还需要一些实录。包括周边居住人口分布、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比如是靠渔业、农业,还是手工业;
还有,请您带我拜访咱这儿有威望的老者或乡绅,我想知道一些兴盛湖的历史变迁、传统习俗,特别是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的特殊讲究,比如禁忌的颜色、行为;
另外,您得收集一些气象……呃,就是天文占候方面的实录。
主要就是往年会有多冷、下多大的雪、会不会离奇降雨,甚至是风力情况。
咱毕竟是要办那么大的市集,湖面的好处是没限制,但缺点也是不如东市能遮风挡雨,这些全部要考量进去,做出预案准备。”
第128章
项松听着,眼神里透着几分迷茫,显然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复杂信息弄得有些发懵,一时半会儿还没回过味儿来。
好在寒酥心思细腻,及时出言安抚,说会将相关的关键信息整理成条理清晰的文字交付给他,让他后续慢慢参详。
项松这才松了一口气,字他也是认识不少的,就算他不懂,兴盛湖总找得到懂的人。赶紧又说:“苏娘子,后头还需要啥你只管跟我说,我一点一点备齐了给你。”
眼下距离年岁还有刚好一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苏榛也没指望一个月能建个天宫出来,但帮着出出主意是来得及的,便说晚上回去她再仔细列一列,再聊。
几人沿着冰面又巡看了好一会儿,寒酥始终跟在苏榛身旁,把苏榛时不时冒出来的新奇构思跟精细考量、集市细节,都认认真真地记下。
但此地跟白水村一样,天黑的早。
项松瞧瞧身旁略显疲态的客人,心下暗自思忖:人家才刚来第一天,可不能累着了。
这般想着,便热络地招呼大家上了驴车往回走。
还未进院门,欢声笑语与饭菜的香气便已飘然而至。
苏榛这一路着实累得够呛,双腿似灌了铅似的,可刚踏入项家院子,那股浓郁醇厚、勾人馋虫的香味便拽着她往后厨跑。
按说不该客人下厨,项松想拦,但寒酥笑意吟吟的解释,说榛娘定是好奇渔家整日与湖为伴,做鱼的手艺定有独到之处,想瞧瞧。
项松便也没拦了,反正自家做的家常小菜,也不存在什么秘方隐瞒。
而苏榛挽袖子一进灶间,热气便裹挟着鲜香扑面而来。
玉娘正站在灶台前,全神贯注地照料着一口砂锅,锅里的鱼汤已然熬成了奶白色,“咕噜咕噜”翻滚着,苏榛瞧着这家常菜,浑身的疲惫感竟消散了大半,只觉通体舒畅。
“嫂子,我来帮忙,有啥我能做的您只管说。”苏榛开口便带着笑,长得又美,惹得灶间一众女眷都心生喜欢,只说啥也不用她干,这便都要做好了。
苏榛四下张望了,只见紧邻鱼汤的小灶上,一道清蒸鱼也即将出炉。
鱼肯定也是兴盛湖里捞的,果然比白水河里的大出不少,鱼身完整无损。
项家二婶手法娴熟地在鱼身上铺陈着寒葱丝、姜丝等配菜,随后稳稳提起热油壶,往鱼身上轻轻一淋,“呲啦”一声脆响,香气如烟花绽放,四溢飘散。
案板上,一盘色泽红亮的红烧鱼已然烧好。盘中鱼块个个被煎得外皮焦脆,包裹着浓稠醇厚、如琥珀般的酱汁;
再看那边,还有一锅热气腾腾的鱼肉粥,正“噗噗”冒着热气,项家三婶儿将鱼肉细细剁碎跟米一起熬煮,其间还加入了些许嫩绿清新的白菘碎,质地浓稠似蜜。
苏榛望着粥,肚子也跟着不争气地咕咕叫了起来。
项家女眷里,当属玉娘心思细腻,她寻思苏榛与寒酥来自白水村,那可是猎户村,应是偏爱肉食,便还特意准备了一道红烧野鸭。
这野鸭是前些日子在兴盛湖捕获的,玉娘下午便把野鸭洗净切块、煸香了。若是往常,只需再加些盐、酱油炖煮一番就成。
可巧就巧在今儿苏榛送的“就酱”中,有一罐儿香气扑鼻,馥郁得让人挪不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