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还有那些平日里擅长采摘山果、挖掘草药的,也可以在林子里多走走,采些好货,换些银钱,过年也能给家里添置些新物件。
萧家房前屋后,同样是一片忙碌景象。
柳师傅四个也是习惯了睡醒就过来,一起或是扫雪,或是整理,主家待他们好,他们也就不计较一日多干了多少功夫。
苏榛跟叶氏也早就起了,在灶间忙活早食、烧大锅的水。
这水,盛重云也出了不少力,他一个人拖着木橇往返了两趟水井,打回来的水灌满了萧家所有的水缸、冰桶。
萧容本来觉得让“客人”做事不合规矩,但盛重云提水回来,就郑重的跟萧容和叶氏进屋说了好一会儿。
等仨人出来的时候,苏榛瞧着萧氏夫妇都是眼眶泛红、却透着藏都藏不住的喜气,看向苏榛的眼神也全是“我们的女儿要嫁了”,是明晃晃的高兴。
苏榛瞬间就也知道了盛重云跟他们说了些啥,这家伙是一点儿都等不得啊!!!!
她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脊背,手上的动作也恢复了利落,决定坦然面对这份天降的姻缘。
盛重云站在一旁,看似漫不经心地整理着衣袖,眼角的余光却一刻也没离开过苏榛。
从屋内出来的那一刻,他表面平静,内心却像被悬在了半空。
他心里清楚,苏榛冰雪聪明,定是瞬间就洞悉了自己与萧氏夫妇的谈话内容。
直到发现苏榛不止没骂他、居然也没瞪他,他悬着的心这才悄然落地,嘴角抑制不住地微微上扬,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迅速在眼底闪过。
因今日要庆祝盛重云跟寒酥平安归来,也是心疼他俩在下马沟多日寒风露宿的清减了不少,苏榛便跟叶氏商量着,早食简单点,午食做顿丰富的大餐。
吃过午食,再让盛重云下山回城。
而早食过后,盛重云也真真体会到了萧家有多热闹、以及苏榛昨晚说的“大伙儿都等她开工”是什么概念。
先就是符秀才一卷新布过来了。
新布是他家娘子织的,格外密实,说是时间不够,就先织了二十尺。
符秀才笑着说,脸上带着几分质朴的自豪,边说边将布展开一角,请苏榛查看:“苏娘子,你之前提及布帛防虫防霉一事,我回去后琢磨许久,试着用苍术汁涂抹了这布,估摸着能有些成效。”
苏榛一听就来了兴致,认真同他聊了不少如何提取苍术汁,是浸泡好、还是蒸馏好。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探讨得热闹,全然没注意到一旁默默倾听的盛重云嘴角微微上扬。
他瞧着榛娘这般认真的模样,比任何美景都更让他心动。
苏榛盘算了一下,二十尺布足够给家中五口做羽绒内胆的。上回是给了符秀才三百文当订金,那眼下就得把全款都付了,便问符秀才一共多少钱。
符秀才一通推脱,苏榛也不跟他磨蹭,直接说了想法:“这金额你还真得同我说,因为恐怕不止我会买,往后有可能是你家娘子的一份固定收入呢。总之呢,若是织得好,我只管销售,我也拿分成。”
符秀才一听,哪还有再藏着掖着的道理,便跟苏榛讲了实情。
岚娘是用丝棉织的、类似于绢,但比普通的绢要密实许多,原料成本约花了四百文。
而市集上,一匹绢的卖价大概在一两银子左右,岚娘织的这种成本会更高,卖价至少一两六钱。
也就是说,这二十尺绢布,卖价至少八百文。
但给苏榛肯定是不能按市价,符秀才不肯收手工钱,就收原料费,减去之前付的三百文订金,只再要一百五十文。
好说歹说也说不通,还是萧容出面过来把符秀才骂了一通,骂他要在商言商,否则以后就是不想让榛娘再找他织布了。
符秀才这才开了窍,苏榛趁机便把日后的价格也说妥了,免得每次都要这般浪费唇舌。
每匹布,苏榛的“提货价”,就为一两二钱银子。今日这二十尺,只需再付符秀才两百五十文即可。
这笔买卖方才谈妥,没一会儿,盛重云又瞧见外头跑来五个孩子,大大小小的都有,一进来就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甚至管谨哥儿叫“苏屯长”。
而谨哥儿也小大人似的给他们安排了今日要做的活儿,竟也是“正经”活儿。
说是叫什么制作“多元宣传物料”?
不用问,这肯定又是榛娘的主意。一共六个娃,二个由符秀才带着,负责绘制“海报”、“宣传单”、“菜谱图”;
二个负责叠油纸袋子,说叫“打包袋”,且打包袋叠好,也要往上头绘“楼狗”;
最后两个则灵活岗位,跑腿儿、调颜料、打水、铺画纸,以及做榛娘安排的其它零碎活儿,俨然最合格的小帮手。
待孩子们都各司其职,忙碌开工,喧闹声渐被纸笔摩挲、轻声低语取代,盛重云的目光再度追随苏榛。
又见她开始一拨接一拨接待前来售卖山货、野味的村里人。
但她只管看一眼,拍板定夺收与不收。
她一旦点头,寒酥会负责仔细查看成色、称重,配合默契;
符秀才则在旁摊开账本,拨弄算盘,记账、算账、付账,一气呵成;
而萧容跟叶氏自然也没闲着。
萧容跟着柳师傅等一众泥瓦匠忙得热火朝天。叶氏则心细如发,不时递上茶水、毛巾,时不时地给劳作之人送去慰藉。
放眼望去,整个房前、屋后,所有人各司其职,忙碌而不慌乱,井然有序又生机勃勃。
盛重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完,终于明白了榛娘昨晚所说的“白水村一堆人等着开工呢。”是什么概念。
而自己却要娶走她,无异于把她从这用心浇灌的土地上连根拔起?
没来由的有些心虚,但这心虚之意片刻即散。
抱歉了白水村,榛娘是我的……
盛重云的走神儿也止于他想通的这一刻。
苏榛回头一瞧,这萧家大地上居然还有盛重云这么大一只闲人,那必须立刻抓了壮丁。
“走,跟我洗鸭子去。”
即然午食是做大餐,又有了户外厨房跟烤炉了,苏榛就打算制个大伙儿都没尝过的:烤鸭。
大宁朝虽说也有烤鸭,但食用方式很直接,腌制加火烤,然后斩成块儿,加些简单的蘸料,如盐、醋等食用。
苏榛打算做现代的京式烤鸭。
她带盛重云进了冰屋挑鸭,就用从丽娘家买的那批,今儿人多,便挑了两只最肥的,每只都有五、六斤的份量。
这批鸭子早就拔干净毛、净了膛了。
但搁在冰屋这么多天,上头多少也会有些浮尘草灰之类的。苏榛便指使盛重云拿了把软刷、把两只鸭子里里外外的再次洗涮干净。
她只负责在一旁换水、递帕子,嘴甜甜的、笑意吟吟的给情绪价值。
瞧着洗得差不多了,她又跑回暖棚取了自己的宝贝调料粉末陶罐。
这是不加香辛的一罐,里头有八角、桂皮、香叶、花椒、丁香等香料,她也怕被别人偷学了去,全部研磨得细细的。
拿木勺舀出足够腌两只鸭子的粉末,另外又加了些盐、糖、酱油、黄酒一并搅拌了,直至香气扑鼻。才跟盛重云一人涂一只鸭子,边涂边嘱咐:“涂仔细些哦,腌制可是关键,得让香料的味道渗进鸭肉的每一寸,这样烤出来才够味。”
这活儿简单,盛重云瞧一眼就懂,做得比苏榛还妥还快。
两只全部涂好后,一并放进大陶罐腌着去。
趁着腌制的时间,苏榛又指使着盛重云把面包窖清理了一番,还去仓库抱了一捧梨木出来。
这些梨木已经风干过了,燃烧起来果香四溢,很适合做烤鸭。
总之,以往围在苏榛身边的帮手由寒酥换成了盛重云。
数月前的盛重云,还是那个身处繁华喧嚣、周旋于世家应酬的贵公子,整日被家族事务缠身,心中满是高远的抱负与对世俗名利的追逐。
那时,若有人说:未来,你会在山村生火、烧水、洗鸭子。
他定会付之一笑,只觉荒诞不经。
可如今这一忙一碌间,竟意外地觉得很平静、踏实、且享受。
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身边有个榛娘。
差不多都准备好了,苏榛便想请叶氏来和面做烤鸭的面饼。
家里的面食一向都是叶氏做的好。
叶氏闻言,手中的动作顿了一顿,抬起头来,目光在苏榛和不远处的盛重云身上来回一扫,嘴角泛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我得拾掇鱼去,午食不是要做个铁锅炖嘛。要不,你还是请重云公子做?我瞧着你俩配合得多好啊。”
苏榛:????伯娘你要不要这么明显……
行吧行吧。
苏榛无奈,领着盛重云又开启了制作面饼的工序。先得是和面,等面团初成,苏榛抬眸看向盛重云,脆生生地:“这揉面可得费些力气,你来!”
萧家房前屋后,同样是一片忙碌景象。
柳师傅四个也是习惯了睡醒就过来,一起或是扫雪,或是整理,主家待他们好,他们也就不计较一日多干了多少功夫。
苏榛跟叶氏也早就起了,在灶间忙活早食、烧大锅的水。
这水,盛重云也出了不少力,他一个人拖着木橇往返了两趟水井,打回来的水灌满了萧家所有的水缸、冰桶。
萧容本来觉得让“客人”做事不合规矩,但盛重云提水回来,就郑重的跟萧容和叶氏进屋说了好一会儿。
等仨人出来的时候,苏榛瞧着萧氏夫妇都是眼眶泛红、却透着藏都藏不住的喜气,看向苏榛的眼神也全是“我们的女儿要嫁了”,是明晃晃的高兴。
苏榛瞬间就也知道了盛重云跟他们说了些啥,这家伙是一点儿都等不得啊!!!!
她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脊背,手上的动作也恢复了利落,决定坦然面对这份天降的姻缘。
盛重云站在一旁,看似漫不经心地整理着衣袖,眼角的余光却一刻也没离开过苏榛。
从屋内出来的那一刻,他表面平静,内心却像被悬在了半空。
他心里清楚,苏榛冰雪聪明,定是瞬间就洞悉了自己与萧氏夫妇的谈话内容。
直到发现苏榛不止没骂他、居然也没瞪他,他悬着的心这才悄然落地,嘴角抑制不住地微微上扬,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迅速在眼底闪过。
因今日要庆祝盛重云跟寒酥平安归来,也是心疼他俩在下马沟多日寒风露宿的清减了不少,苏榛便跟叶氏商量着,早食简单点,午食做顿丰富的大餐。
吃过午食,再让盛重云下山回城。
而早食过后,盛重云也真真体会到了萧家有多热闹、以及苏榛昨晚说的“大伙儿都等她开工”是什么概念。
先就是符秀才一卷新布过来了。
新布是他家娘子织的,格外密实,说是时间不够,就先织了二十尺。
符秀才笑着说,脸上带着几分质朴的自豪,边说边将布展开一角,请苏榛查看:“苏娘子,你之前提及布帛防虫防霉一事,我回去后琢磨许久,试着用苍术汁涂抹了这布,估摸着能有些成效。”
苏榛一听就来了兴致,认真同他聊了不少如何提取苍术汁,是浸泡好、还是蒸馏好。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探讨得热闹,全然没注意到一旁默默倾听的盛重云嘴角微微上扬。
他瞧着榛娘这般认真的模样,比任何美景都更让他心动。
苏榛盘算了一下,二十尺布足够给家中五口做羽绒内胆的。上回是给了符秀才三百文当订金,那眼下就得把全款都付了,便问符秀才一共多少钱。
符秀才一通推脱,苏榛也不跟他磨蹭,直接说了想法:“这金额你还真得同我说,因为恐怕不止我会买,往后有可能是你家娘子的一份固定收入呢。总之呢,若是织得好,我只管销售,我也拿分成。”
符秀才一听,哪还有再藏着掖着的道理,便跟苏榛讲了实情。
岚娘是用丝棉织的、类似于绢,但比普通的绢要密实许多,原料成本约花了四百文。
而市集上,一匹绢的卖价大概在一两银子左右,岚娘织的这种成本会更高,卖价至少一两六钱。
也就是说,这二十尺绢布,卖价至少八百文。
但给苏榛肯定是不能按市价,符秀才不肯收手工钱,就收原料费,减去之前付的三百文订金,只再要一百五十文。
好说歹说也说不通,还是萧容出面过来把符秀才骂了一通,骂他要在商言商,否则以后就是不想让榛娘再找他织布了。
符秀才这才开了窍,苏榛趁机便把日后的价格也说妥了,免得每次都要这般浪费唇舌。
每匹布,苏榛的“提货价”,就为一两二钱银子。今日这二十尺,只需再付符秀才两百五十文即可。
这笔买卖方才谈妥,没一会儿,盛重云又瞧见外头跑来五个孩子,大大小小的都有,一进来就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甚至管谨哥儿叫“苏屯长”。
而谨哥儿也小大人似的给他们安排了今日要做的活儿,竟也是“正经”活儿。
说是叫什么制作“多元宣传物料”?
不用问,这肯定又是榛娘的主意。一共六个娃,二个由符秀才带着,负责绘制“海报”、“宣传单”、“菜谱图”;
二个负责叠油纸袋子,说叫“打包袋”,且打包袋叠好,也要往上头绘“楼狗”;
最后两个则灵活岗位,跑腿儿、调颜料、打水、铺画纸,以及做榛娘安排的其它零碎活儿,俨然最合格的小帮手。
待孩子们都各司其职,忙碌开工,喧闹声渐被纸笔摩挲、轻声低语取代,盛重云的目光再度追随苏榛。
又见她开始一拨接一拨接待前来售卖山货、野味的村里人。
但她只管看一眼,拍板定夺收与不收。
她一旦点头,寒酥会负责仔细查看成色、称重,配合默契;
符秀才则在旁摊开账本,拨弄算盘,记账、算账、付账,一气呵成;
而萧容跟叶氏自然也没闲着。
萧容跟着柳师傅等一众泥瓦匠忙得热火朝天。叶氏则心细如发,不时递上茶水、毛巾,时不时地给劳作之人送去慰藉。
放眼望去,整个房前、屋后,所有人各司其职,忙碌而不慌乱,井然有序又生机勃勃。
盛重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完,终于明白了榛娘昨晚所说的“白水村一堆人等着开工呢。”是什么概念。
而自己却要娶走她,无异于把她从这用心浇灌的土地上连根拔起?
没来由的有些心虚,但这心虚之意片刻即散。
抱歉了白水村,榛娘是我的……
盛重云的走神儿也止于他想通的这一刻。
苏榛回头一瞧,这萧家大地上居然还有盛重云这么大一只闲人,那必须立刻抓了壮丁。
“走,跟我洗鸭子去。”
即然午食是做大餐,又有了户外厨房跟烤炉了,苏榛就打算制个大伙儿都没尝过的:烤鸭。
大宁朝虽说也有烤鸭,但食用方式很直接,腌制加火烤,然后斩成块儿,加些简单的蘸料,如盐、醋等食用。
苏榛打算做现代的京式烤鸭。
她带盛重云进了冰屋挑鸭,就用从丽娘家买的那批,今儿人多,便挑了两只最肥的,每只都有五、六斤的份量。
这批鸭子早就拔干净毛、净了膛了。
但搁在冰屋这么多天,上头多少也会有些浮尘草灰之类的。苏榛便指使盛重云拿了把软刷、把两只鸭子里里外外的再次洗涮干净。
她只负责在一旁换水、递帕子,嘴甜甜的、笑意吟吟的给情绪价值。
瞧着洗得差不多了,她又跑回暖棚取了自己的宝贝调料粉末陶罐。
这是不加香辛的一罐,里头有八角、桂皮、香叶、花椒、丁香等香料,她也怕被别人偷学了去,全部研磨得细细的。
拿木勺舀出足够腌两只鸭子的粉末,另外又加了些盐、糖、酱油、黄酒一并搅拌了,直至香气扑鼻。才跟盛重云一人涂一只鸭子,边涂边嘱咐:“涂仔细些哦,腌制可是关键,得让香料的味道渗进鸭肉的每一寸,这样烤出来才够味。”
这活儿简单,盛重云瞧一眼就懂,做得比苏榛还妥还快。
两只全部涂好后,一并放进大陶罐腌着去。
趁着腌制的时间,苏榛又指使着盛重云把面包窖清理了一番,还去仓库抱了一捧梨木出来。
这些梨木已经风干过了,燃烧起来果香四溢,很适合做烤鸭。
总之,以往围在苏榛身边的帮手由寒酥换成了盛重云。
数月前的盛重云,还是那个身处繁华喧嚣、周旋于世家应酬的贵公子,整日被家族事务缠身,心中满是高远的抱负与对世俗名利的追逐。
那时,若有人说:未来,你会在山村生火、烧水、洗鸭子。
他定会付之一笑,只觉荒诞不经。
可如今这一忙一碌间,竟意外地觉得很平静、踏实、且享受。
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身边有个榛娘。
差不多都准备好了,苏榛便想请叶氏来和面做烤鸭的面饼。
家里的面食一向都是叶氏做的好。
叶氏闻言,手中的动作顿了一顿,抬起头来,目光在苏榛和不远处的盛重云身上来回一扫,嘴角泛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我得拾掇鱼去,午食不是要做个铁锅炖嘛。要不,你还是请重云公子做?我瞧着你俩配合得多好啊。”
苏榛:????伯娘你要不要这么明显……
行吧行吧。
苏榛无奈,领着盛重云又开启了制作面饼的工序。先得是和面,等面团初成,苏榛抬眸看向盛重云,脆生生地:“这揉面可得费些力气,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