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大宝也只好追了上去:“二宝,你等等我,咱回去认个错,往后还能一块儿玩,一起吃萧家炖的肉。咱家吃的一点儿都不好啊!”
边跑边气喘吁吁地喊,脚下一个不稳,“啪嗒”摔了个狗啃泥,手掌、膝盖都磕破了皮,可咬咬牙,立马爬起来接着追。
苏榛将乔家兄弟这场闹剧尽收眼底——大宝的气急败坏、二宝的负气出走,还有大宝那慌里慌张的追赶,无一遗漏。
这这毕竟是乔家的事儿,既已告一段落,便暂且搁在脑后。
直到叶氏从灶间出来喊:“吃——午——食——啦!”
午食是在天幕帐底下吃的。
昨晚那么大的雪,算是给天幕做了次实地质检。
几角是用粗绳系在周围粗壮的树干上,绳索已经更紧了,显然是昨夜风雪拉扯的明证。
天幕杆旁边的积雪堆积,化了又上冻,成了天然的屏障,让根基愈发牢固。
帐篷布也是苏榛亲自处理的,最厚的帆布刷了两层的桐油,未被积雪压垮,也未被寒风撕裂,足见妥当。
棚子中央置了炭火盆,火苗舔舐着盆沿,通红的炭火不时发出轻微的“噼啪”声,暖烘烘的热气呈环状弥漫开来,让棚内的温度迅速攀升。
众人围坐于蛋卷桌周遭,身上的寒意一点点抽离。忙活了一上午,早已饥肠辘辘。
几大盆酸菜炖猪大骨稳稳搁在蛋卷桌上,厚实的陶盆边缘还氤氲着腾腾热气。
盆里,色泽诱人的猪大骨炖煮得软烂脱骨,丝丝缕缕的嫩肉在汤汁里若隐若现,轻轻一扯便能分离下来;
酸菜保留着那股酸香馥郁的劲儿,吸饱了猪骨的醇厚肉香与浓郁汤汁,愈发显得诱人。
最是点睛之笔的,当属叶氏还搁了好几勺“就酱”,褐红透亮,裹挟着酸菜的酸、猪骨的鲜,香气霸道得很,丝丝缕缕飘散出去,直钻众人鼻腔,惹得肚子里的馋虫瞬间闹腾起来。
白面馒头也是码放得整整齐齐,个个蓬松柔软,麦香混合着淡淡的甜意。
众人还未动筷,喉间便不自觉滚动吞咽着口水。
急性子的小顺率先伸手,抓起一个馒头从中间掰开,热气腾腾涌出,也顾不上烫手,狠狠蘸了一大勺汤汁,饱满的馒头瞬间被染成诱人的酱色。
迫不及待咬上一大口,软糯的馒头裹挟着鲜香浓稠的汤汁,小顺吃得双眼放光,腮帮子鼓鼓囊囊,含糊不清嘟囔:“这也太香了!”
一旁的工匠们也不客气了,纷纷捞起硕大的猪大骨。那肉入口即化,鲜嫩多汁,混着酸菜与酱料一同吃下去,满足感从舌尖一路蔓延至全身。
柳师傅忍不住砸吧砸吧嘴:“忙活大半辈子,就没吃过这么香的炖骨头,今个这一顿能顶平日里好几顿嘞!”
萧容手一挥,“敞开了吃,管饱的!”
其实哪用主家相让,泥瓦匠们本就不是客套的性子,娃们们更是吃得毫无形象,小脸沾满汤汁,小手油渍麻花,时不时为争抢一块软糯的猪骨嬉笑打闹一番。
席间唯有符秀才吃得斯文,但碗里也被叶氏挟了不少的肉和菜,一张瘦黄的脸也终于吃出了些许红气。
一餐饭又是宾主尽欢,略休息了一下,消了食便又各自开工。
苏榛跟符秀才都加入到面包窑的建造中,想着最好今天就能搭完。
而窑体下头的地,已经挖出了深度足有九寸多的圆坑,边缘也让萧容跟寒酥两个平整得笔直顺滑,坑底还均匀铺了碎石,夯实奠基,以防窑体下沉。
下午便是砌砖,几人里面唯有萧容算是略熟些泥瓦手艺,好在柳师傅承主家的情、时不时的过来瞄上几眼,见到差错便会提醒。
于是几人虽说手法生疏、但格外认真,每块耐火砖都在手中摩挲、比对,蘸水湿润边角利于贴合。
第108章
砌第一层砖时,苏榛负责紧盯水平仪,保证砖面齐平,稍有偏差便返工重砌;
符秀才更是心细到大概有强迫症的程度,砖缝都控制得几乎不见,再用小抹刀仔细填入耐火泥,压实填平,给窑体做了精细的“勾缝”。
随着层数攀升,寒酥搬来简易木梯,站在上头作业,每砌三层,柳师傅就主动过来拿吊线锤检测垂直度,确保窑壁笔直,歪了一丝都不行。
人手充足、又有“专家”辅助,不过两个时辰的忙碌,圆形窑壁初见雏形。
唯剩最后一步穹顶搭建是难点,也必须请柳师傅亲自出马了。
他带着他徒弟仔细看了一会儿苏榛给画的拱形图,边搭边尝试,窑内先用萧容早就烘好的木头拱架支撑,随后把耐火泥和砖逐块斜向、环形砌上。
要不咋说人家是专家呢,苏榛瞧着每块砖的受力点都精准落在下方砖块与拱架交会处,且还一边砌一边微调角度。
待最后一块封顶砖嵌入,在场所有人都长舒一口气,轻拆拱架,穹顶稳稳挺立,宛如倒扣大碗!
最后,柳师傅围着窖转了一圈儿,神情满意:“成了,接下来的活儿不难,把里头用耐水泥抹平了就是。”
“多谢柳师傅,若没有您在,我们几个都不知道搭得多粗糙呢。”萧容拱手致谢,说得是实话,“这忙不让您白帮,榛娘啊,你去拿些银钱。”
他的意思是取些报酬,起码也得二十、三十文铜板意思意思。
柳师傅一听这话,赶忙抬手打断,脸上满是质*朴与憨厚,连连摆手道:“这点儿活就手就做了,可千万莫再提什么银钱。”
柳师傅这番诚恳的推辞,让众人都愣了一下。
萧容还欲再劝,柳师傅目光顺势落到苏榛身上,脸上带着些腼腆的笑意,搓了搓粗糙的手,略显局促地开口道:“实不相瞒,我在城里吃过行商客栈卖的“就酱”,没成想就是您家熬的,那叫一个香!我平日里吃饭就好口重,能不能……能不能走的时候卖我一坛子?否则去行商客栈抢都抢不到,排队都抢不到!”
苏榛一听便笑了,“那还不容易吗,甭说一坛,二坛三坛也是行的。往后您再想吃,直接找我买,保准给您一个最实惠的价!”
柳师傅听得眼睛都亮了,连连道谢,便又继续忙围墙的活儿去了。
瞧着时辰也差不多了,苏榛折回暖棚,上午腌的肉已经入了味儿,可以抓紧做肉脯了。
而窑壁内部就由寒酥来填补,萧容跟符秀才在右侧搭灶台。
寒酥和了耐火黏土,用手掌、刮板细细涂抹,泥层厚度稳稳控制在十二分,让窑壁如铜镜般光滑平整。
窑门是铸铁的,不大的一片嵌入预留门洞,严丝合缝。
还回灶间拿了猪油过来,在门轴处涂抹得厚厚的,开合数次,直到顺滑无声。又沿门沿贴上一圈火浣布的密封条,就可以在烤窖的时候,把热气被牢牢锁在窑内。
至于烟囱,也是在村中铁匠家买回来的铁皮做的管子。
窑顶留有孔洞,寒酥将烟囱稳稳插入,接口处最后裹满耐火泥,密封加固。
最后又裹了手,拿刷子把石灰浆子刷在了窑体外,待其干燥后,就能形成白色的涂层,为面包窑完美收尾。
当夕阳余晖洒下,崭新的面包窑终于静静伫立,寒酥满身泥灰,却想着榛娘见了一定喜欢,他便也心生欢喜。
刚准备歇一歇,一丝若有若无、勾人馋虫的香气悠悠飘来,他起初还以为是叶氏开始做晚食了。
可瞧了眼灶间,不像啊,又嗅到那馥郁甜香是前所未曾有过的,格外浓烈。
这才想起来,应是苏榛做的肉脯烘好了!
苏榛也是在后院儿忙了一个下午了,还喊了平安跟妮儿来帮手。
俩娃娃负责把腌好的肉片用竹签或细木棍串起来,当中留一定的间隙。
她则在炭火上架起一个简易的架子,把串好的肉片挂在架子上烘。
过程不难,但漫长,三人得时不时的换个班儿,否则真是无聊透顶。
直到肉片表面变得金黄,质地变硬,干肉脯终于成了。
苏榛将肉脯从热气腾腾的烤架上小心取下,色泽诱人至极,表面泛着一层晶亮的油光。
她刚想撕一片尝尝,又瞧见平安跟妮儿俩丫头像被施了定身咒,眼睛瞪得溜圆,小嘴微张,哈喇子都快淌到衣襟上了。
苏榛看着俩丫头馋猫似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儿,揪下两片蜜汁味儿的吹凉,先递到她俩嘴边。
妮儿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下,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腮帮子一鼓一鼓的,像只囤食的小松鼠含糊不清地嘟囔:“太好吃啦!”
平安则先是放在鼻下深深嗅了嗅,这才小口咬下去,脸上满是沉醉之色:“苏姐姐,这肉脯子咋这么甜呀,还有股子果香呢,吃着一点都不腻,跟我娘烤的一点儿都不一样!”
丽娘每年都在家烘肉脯的,但都是原味直接晒或烘,确实口感大不相同。
更何况苏榛在腌制时加了些碾碎的果干,烘干后,果香融入肉香之中,肉脯里多添了清甜。
边跑边气喘吁吁地喊,脚下一个不稳,“啪嗒”摔了个狗啃泥,手掌、膝盖都磕破了皮,可咬咬牙,立马爬起来接着追。
苏榛将乔家兄弟这场闹剧尽收眼底——大宝的气急败坏、二宝的负气出走,还有大宝那慌里慌张的追赶,无一遗漏。
这这毕竟是乔家的事儿,既已告一段落,便暂且搁在脑后。
直到叶氏从灶间出来喊:“吃——午——食——啦!”
午食是在天幕帐底下吃的。
昨晚那么大的雪,算是给天幕做了次实地质检。
几角是用粗绳系在周围粗壮的树干上,绳索已经更紧了,显然是昨夜风雪拉扯的明证。
天幕杆旁边的积雪堆积,化了又上冻,成了天然的屏障,让根基愈发牢固。
帐篷布也是苏榛亲自处理的,最厚的帆布刷了两层的桐油,未被积雪压垮,也未被寒风撕裂,足见妥当。
棚子中央置了炭火盆,火苗舔舐着盆沿,通红的炭火不时发出轻微的“噼啪”声,暖烘烘的热气呈环状弥漫开来,让棚内的温度迅速攀升。
众人围坐于蛋卷桌周遭,身上的寒意一点点抽离。忙活了一上午,早已饥肠辘辘。
几大盆酸菜炖猪大骨稳稳搁在蛋卷桌上,厚实的陶盆边缘还氤氲着腾腾热气。
盆里,色泽诱人的猪大骨炖煮得软烂脱骨,丝丝缕缕的嫩肉在汤汁里若隐若现,轻轻一扯便能分离下来;
酸菜保留着那股酸香馥郁的劲儿,吸饱了猪骨的醇厚肉香与浓郁汤汁,愈发显得诱人。
最是点睛之笔的,当属叶氏还搁了好几勺“就酱”,褐红透亮,裹挟着酸菜的酸、猪骨的鲜,香气霸道得很,丝丝缕缕飘散出去,直钻众人鼻腔,惹得肚子里的馋虫瞬间闹腾起来。
白面馒头也是码放得整整齐齐,个个蓬松柔软,麦香混合着淡淡的甜意。
众人还未动筷,喉间便不自觉滚动吞咽着口水。
急性子的小顺率先伸手,抓起一个馒头从中间掰开,热气腾腾涌出,也顾不上烫手,狠狠蘸了一大勺汤汁,饱满的馒头瞬间被染成诱人的酱色。
迫不及待咬上一大口,软糯的馒头裹挟着鲜香浓稠的汤汁,小顺吃得双眼放光,腮帮子鼓鼓囊囊,含糊不清嘟囔:“这也太香了!”
一旁的工匠们也不客气了,纷纷捞起硕大的猪大骨。那肉入口即化,鲜嫩多汁,混着酸菜与酱料一同吃下去,满足感从舌尖一路蔓延至全身。
柳师傅忍不住砸吧砸吧嘴:“忙活大半辈子,就没吃过这么香的炖骨头,今个这一顿能顶平日里好几顿嘞!”
萧容手一挥,“敞开了吃,管饱的!”
其实哪用主家相让,泥瓦匠们本就不是客套的性子,娃们们更是吃得毫无形象,小脸沾满汤汁,小手油渍麻花,时不时为争抢一块软糯的猪骨嬉笑打闹一番。
席间唯有符秀才吃得斯文,但碗里也被叶氏挟了不少的肉和菜,一张瘦黄的脸也终于吃出了些许红气。
一餐饭又是宾主尽欢,略休息了一下,消了食便又各自开工。
苏榛跟符秀才都加入到面包窑的建造中,想着最好今天就能搭完。
而窑体下头的地,已经挖出了深度足有九寸多的圆坑,边缘也让萧容跟寒酥两个平整得笔直顺滑,坑底还均匀铺了碎石,夯实奠基,以防窑体下沉。
下午便是砌砖,几人里面唯有萧容算是略熟些泥瓦手艺,好在柳师傅承主家的情、时不时的过来瞄上几眼,见到差错便会提醒。
于是几人虽说手法生疏、但格外认真,每块耐火砖都在手中摩挲、比对,蘸水湿润边角利于贴合。
第108章
砌第一层砖时,苏榛负责紧盯水平仪,保证砖面齐平,稍有偏差便返工重砌;
符秀才更是心细到大概有强迫症的程度,砖缝都控制得几乎不见,再用小抹刀仔细填入耐火泥,压实填平,给窑体做了精细的“勾缝”。
随着层数攀升,寒酥搬来简易木梯,站在上头作业,每砌三层,柳师傅就主动过来拿吊线锤检测垂直度,确保窑壁笔直,歪了一丝都不行。
人手充足、又有“专家”辅助,不过两个时辰的忙碌,圆形窑壁初见雏形。
唯剩最后一步穹顶搭建是难点,也必须请柳师傅亲自出马了。
他带着他徒弟仔细看了一会儿苏榛给画的拱形图,边搭边尝试,窑内先用萧容早就烘好的木头拱架支撑,随后把耐火泥和砖逐块斜向、环形砌上。
要不咋说人家是专家呢,苏榛瞧着每块砖的受力点都精准落在下方砖块与拱架交会处,且还一边砌一边微调角度。
待最后一块封顶砖嵌入,在场所有人都长舒一口气,轻拆拱架,穹顶稳稳挺立,宛如倒扣大碗!
最后,柳师傅围着窖转了一圈儿,神情满意:“成了,接下来的活儿不难,把里头用耐水泥抹平了就是。”
“多谢柳师傅,若没有您在,我们几个都不知道搭得多粗糙呢。”萧容拱手致谢,说得是实话,“这忙不让您白帮,榛娘啊,你去拿些银钱。”
他的意思是取些报酬,起码也得二十、三十文铜板意思意思。
柳师傅一听这话,赶忙抬手打断,脸上满是质*朴与憨厚,连连摆手道:“这点儿活就手就做了,可千万莫再提什么银钱。”
柳师傅这番诚恳的推辞,让众人都愣了一下。
萧容还欲再劝,柳师傅目光顺势落到苏榛身上,脸上带着些腼腆的笑意,搓了搓粗糙的手,略显局促地开口道:“实不相瞒,我在城里吃过行商客栈卖的“就酱”,没成想就是您家熬的,那叫一个香!我平日里吃饭就好口重,能不能……能不能走的时候卖我一坛子?否则去行商客栈抢都抢不到,排队都抢不到!”
苏榛一听便笑了,“那还不容易吗,甭说一坛,二坛三坛也是行的。往后您再想吃,直接找我买,保准给您一个最实惠的价!”
柳师傅听得眼睛都亮了,连连道谢,便又继续忙围墙的活儿去了。
瞧着时辰也差不多了,苏榛折回暖棚,上午腌的肉已经入了味儿,可以抓紧做肉脯了。
而窑壁内部就由寒酥来填补,萧容跟符秀才在右侧搭灶台。
寒酥和了耐火黏土,用手掌、刮板细细涂抹,泥层厚度稳稳控制在十二分,让窑壁如铜镜般光滑平整。
窑门是铸铁的,不大的一片嵌入预留门洞,严丝合缝。
还回灶间拿了猪油过来,在门轴处涂抹得厚厚的,开合数次,直到顺滑无声。又沿门沿贴上一圈火浣布的密封条,就可以在烤窖的时候,把热气被牢牢锁在窑内。
至于烟囱,也是在村中铁匠家买回来的铁皮做的管子。
窑顶留有孔洞,寒酥将烟囱稳稳插入,接口处最后裹满耐火泥,密封加固。
最后又裹了手,拿刷子把石灰浆子刷在了窑体外,待其干燥后,就能形成白色的涂层,为面包窑完美收尾。
当夕阳余晖洒下,崭新的面包窑终于静静伫立,寒酥满身泥灰,却想着榛娘见了一定喜欢,他便也心生欢喜。
刚准备歇一歇,一丝若有若无、勾人馋虫的香气悠悠飘来,他起初还以为是叶氏开始做晚食了。
可瞧了眼灶间,不像啊,又嗅到那馥郁甜香是前所未曾有过的,格外浓烈。
这才想起来,应是苏榛做的肉脯烘好了!
苏榛也是在后院儿忙了一个下午了,还喊了平安跟妮儿来帮手。
俩娃娃负责把腌好的肉片用竹签或细木棍串起来,当中留一定的间隙。
她则在炭火上架起一个简易的架子,把串好的肉片挂在架子上烘。
过程不难,但漫长,三人得时不时的换个班儿,否则真是无聊透顶。
直到肉片表面变得金黄,质地变硬,干肉脯终于成了。
苏榛将肉脯从热气腾腾的烤架上小心取下,色泽诱人至极,表面泛着一层晶亮的油光。
她刚想撕一片尝尝,又瞧见平安跟妮儿俩丫头像被施了定身咒,眼睛瞪得溜圆,小嘴微张,哈喇子都快淌到衣襟上了。
苏榛看着俩丫头馋猫似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儿,揪下两片蜜汁味儿的吹凉,先递到她俩嘴边。
妮儿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下,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腮帮子一鼓一鼓的,像只囤食的小松鼠含糊不清地嘟囔:“太好吃啦!”
平安则先是放在鼻下深深嗅了嗅,这才小口咬下去,脸上满是沉醉之色:“苏姐姐,这肉脯子咋这么甜呀,还有股子果香呢,吃着一点都不腻,跟我娘烤的一点儿都不一样!”
丽娘每年都在家烘肉脯的,但都是原味直接晒或烘,确实口感大不相同。
更何况苏榛在腌制时加了些碾碎的果干,烘干后,果香融入肉香之中,肉脯里多添了清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