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这十文钱虽说不多,但也能攒着买些纸笔,往后读书识字有个花销,或是给家里添置点油盐都成。
婶子们平日里为家中生计奔波不易,孩子们能凭自己本事挣些小钱,既是历练,又实实在在添了进项,不耽误他们玩耍,也不耽搁课业。
榛娘是真心疼孩子,才想着这么个法子,不知婶子们可应允,若允了,便从今日就开始算。”
这么一说,点明手工锻炼孩子、有钱拿、还顾念家中生计的好处,还有礼有节。
寒酥说完,俩婶子连连点头。
说是孩子,其实除了谨哥儿,都是七、八岁大了。
猎户村的娃比不得城里的少爷们,哪个不是从小就劈柴挑水的帮家里做事了,就萧家给安排那点所谓的活儿,在她们看来就是个玩耍。
眼下不止能领着玩耍,还管饭,还给十文钱,这也给得太多了!
同意同意,立刻同意。
而站在一旁、一向好口才的苏榛都震惊了,心道寒酥这家伙要是想哄谁,谁能跑得掉……
于是寒酥一转身,视线就直直撞进苏榛那双笑意盈盈却又透着狡黠的眸子里。
她的笑容像是春日里藏了钩子的柔风,看似和煦,实则把“往后这种事儿都你来说哦”的意思,全都写在了弯弯的眼角里。
寒酥表面佯装了无奈,可心里却是高兴的。毕竟这个家不是榛娘一个人的,他能扛起一分、榛娘就能轻松一分。
值得。
等两家婶子们走了,苏榛就把谨哥儿也叫过来,一共是六个娃。
四个男孩、两个姑娘,首先就是教他们做吸盘镖。
两个力气大些的负责做镖体,拿小手锯把木棍锯成标准长度,再拿石头打磨光滑。
谨哥儿跟虎威负责去村里人家要羽毛、以及软化皮子。
平安跟妮儿负责把软皮剪成圆形以及缝成吸盘。
待镖体全部打磨完,谁力气大,谁就安装。
但后面要削成流线型的活儿,就还是交由寒酥来做。
一来难度大,二来也怕孩子们伤了手。
全交待完,符秀才刚好也从家回来了,带回了染布用的几种料,有蓝靛、茜草跟槐花。处理一下、泡水分别可以做成蓝色、红色、黄色的颜料。
这方面苏榛便是外行了,全部交由符秀才去弄。她则先去暖棚把晾着的羽绒都收起来又用秆枰称了重,五只麻鸭出了十二两的绒、两只雁鹅出绒十两。
搁现代的话,有近两斤的绒了,这份量倒是让苏榛很满意。
她本来以为出的绒顶多作个薄被,但现在一算,若做成现代的那种轻薄型的羽绒贴身内胆服,小娃或女眷每件的充绒量不过需要二到三两左右。
而萧伯跟寒酥的身材,也顶多需要四两、五两足矣。
如此一来,干脆做五件,全家五人都能穿上!冬天代替又重又鼓的棉袄,穿猎皮夹克里头保暖还轻便。
可想法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
苏榛“搜索”了一下原主记忆中也买过充绒的衣服,但都以不喜欢告终。
一是因为时下充绒都是靠手抓、手塞,绒在内胆里分布得不够均匀、甚至还会成团儿、发霉。
二是因为缝针技巧跟布料密度都差,穿着穿着,绒会自己钻出来满天飞。
这也就是为啥在大宁朝羽绒服很少人穿的原因了。要不就算了?
可是但是可但是,这绒都有了,不做个成品出来,苏榛只觉得抓耳挠腮的难受。
若说缝针的技法,舒娘跟叶氏应该能琢磨琢磨。但谈及布料方面的改进……
苏榛脑海里把现成的、有可能会有办法的“人脉”想了个底儿朝天,突然有个形象就蹦了出来,且越来越清晰。
要不去问问?
苏榛掀了棉帘子就往外头走,去了冰屋把这事儿跟符秀才说了,并问他家娘子可好些了,是否能琢磨琢磨织布的事儿。她想要一种特别密实的面料,以及面料怎么处理一下,能让里面的填充绒不会成团发霉。
符秀才一听,苦笑一声:“若说岚娘的织布技艺,没病之前在十里八村也是最好的。但眼下……您也去我家瞧过,织布机都快散架了。”
苏榛有些不解,“但她现在都能编帘子了,说明神智也清晰了不少,为何偏偏不肯织布?”
“她说织的布,会被外面的狐狸精买了去,穿上就……就勾搭我……”
苏榛:……
行吧。
苏榛不甘心,眼睛转了几番儿,就出了个不知道是不是馊主意的主意,招唤着谨哥儿过来,同他交待着:“你领两三个小朋友,跟秀才公回他家一趟。切记,进门之前把小脸搓红,进去就哆嗦,显得很冷很冷、穿不暖的样子。
然后秀才公会同他娘子说,请他娘子给娃娃们织布做羽绒服。
你就跟着提要求,说要织最密的,让绒绒们都飞不出来,且还能防霉防虫就最好了。重点是,你还要强调家里穷,织布的线得挑便宜的,不能是像丝啊、绢啊那么贵。听懂了没?”
谨哥儿眨巴眨巴圆溜溜的眼睛,迅速提炼出了重点:“就是想请秀才娘子织布,还不想出太多钱呗,懂了。”
苏榛一听,这话倒是对,就是怎么听起来那么别扭呢……
算了不计较了,反正早晚自己也得是个奸商。
符秀才倒是无所谓的,倘若真能“骗”得娘子重新拾回织布技艺,她能有个营生,总比她在家闲着、捆在灶间只能发疯强。便点头应了。
谨哥儿也着实机灵,特意挑了小伙伴中最瘦最矮的妮儿跟她同去,主要是想愈发显得可怜吧……
苏榛心下好笑,深觉不愧是她弟!
等谨哥儿、妮儿跟着符秀才走了,苏榛就去灶间,拖了一木橇的肉回到暖棚。
从山上打猎回来,兽肉就全部在冰屋冻着的。
昨儿全家商量了,留三成仍旧冻着。另七成放灶间一晚就化开了,今天全部做了它。
有些做干肉脯、还有些做叉烧。小部分留着自家猫冬吃,更多的是预备在年岁集上卖了,肯定比卖鲜肉赚得多。
主要有兔、狍子、野猪、野鸡、鱼,另外还有三十几斤寻常猪肉是做酱余下来的。
暖棚虽然面积一般,但分层收纳跟分层晾晒规划的好。苏榛也已经逐渐把原本堆在灶间的东西都挪了进来。
米面粮油搁最靠里的架子,不挨地,底下还有防水的桐油帆布。以及苏榛所有的烹饪香料也放了进来。
像八角、桂皮之类的需要干燥,放暖棚里香味更浓郁。
左侧架子,底层搁重的比如番薯、上层搁轻些的,比如干果、豆类。
往前头,光照最好的部分放了一个七层的简易竹架子,每层间隔一尺多近两尺的高度,专门用来发豆芽儿跟豌豆苗之类的绿菜。
所以萧家的伙食永远能荤素搭配,不必日日啃白菘跟芦菔。
再往里,是晾晒着的菜干、果干。还有盛重云拿来的落苏、豇豆。以及山上采的冬蘑、香菇、荠菜、冬寒菜等;
随后便是腊肉类的架子,挂得满满当当的全是腊排骨香肠以及腊肉,每天要翻几次面就成,看干燥程度起码还得个七八天。
最左边的几排架子是空着的,可以放肉脯罐跟就酱的罐。
做肉脯方法不难,就是有点耗时。灶间跟冰屋都有人做活儿,苏榛就直接去拿了菜板跟桶,直接在暖棚做。
先是把解冻了的各种肉放在桶里一边泡一边搓洗,把表面的血水、杂毛跟污垢洗得干干净净。今天只拿了二十斤的各类鲜肉,当个口感尝试之用。
包括兔肉、野鸡肉、野猪肉、狍子肉,有的切成一分左右的薄片、有的切成二分的厚片,两种厚度烤完口感也是不同的。
切好之后就是腌制。苏榛打算腌四种:原味、香辛味、蜜汁味以及胡椒味。
用的料都包括了盐、糖、酱油、蜂蜜、黄酒、花椒粉、香辛粉、孜然粉、胡椒粉、寒姜末和蒜末。
分种类跟肉片充分搅拌均匀了,确保每一片肉都裹满调料,然后在桶上盖上帘子,起码得腌一两个时辰。
眼下面包窖还没建完,等会儿烘烤肉片就打算直接用炭火。
苏榛先就把需要的果木炭以及挂肉的细木条准备出来,寻了一圈儿合适的地儿,放到了风向最合适的后院儿空地。
都准备完,就瞧见符秀才领着谨哥儿跟妮儿回来了。
仨人脸上的喜色就已经说明了成果。
见到苏榛,谨哥儿立刻跑来,小嘴儿一通说,说是把岚娘姨姨心疼哭了,立刻开始擦织布机呢。
符秀才赶紧补充:“苏娘子,岚娘已经几年没织过了,我也不知道她技艺生疏了没,倘若织不出……”
苏榛笑着摇了摇头:“无妨,织不出就织不出呗。你回家也别催她,慢慢来,今年冬天研不出来,不还有明年?咱也不懂织技,耐心等了便是。”
婶子们平日里为家中生计奔波不易,孩子们能凭自己本事挣些小钱,既是历练,又实实在在添了进项,不耽误他们玩耍,也不耽搁课业。
榛娘是真心疼孩子,才想着这么个法子,不知婶子们可应允,若允了,便从今日就开始算。”
这么一说,点明手工锻炼孩子、有钱拿、还顾念家中生计的好处,还有礼有节。
寒酥说完,俩婶子连连点头。
说是孩子,其实除了谨哥儿,都是七、八岁大了。
猎户村的娃比不得城里的少爷们,哪个不是从小就劈柴挑水的帮家里做事了,就萧家给安排那点所谓的活儿,在她们看来就是个玩耍。
眼下不止能领着玩耍,还管饭,还给十文钱,这也给得太多了!
同意同意,立刻同意。
而站在一旁、一向好口才的苏榛都震惊了,心道寒酥这家伙要是想哄谁,谁能跑得掉……
于是寒酥一转身,视线就直直撞进苏榛那双笑意盈盈却又透着狡黠的眸子里。
她的笑容像是春日里藏了钩子的柔风,看似和煦,实则把“往后这种事儿都你来说哦”的意思,全都写在了弯弯的眼角里。
寒酥表面佯装了无奈,可心里却是高兴的。毕竟这个家不是榛娘一个人的,他能扛起一分、榛娘就能轻松一分。
值得。
等两家婶子们走了,苏榛就把谨哥儿也叫过来,一共是六个娃。
四个男孩、两个姑娘,首先就是教他们做吸盘镖。
两个力气大些的负责做镖体,拿小手锯把木棍锯成标准长度,再拿石头打磨光滑。
谨哥儿跟虎威负责去村里人家要羽毛、以及软化皮子。
平安跟妮儿负责把软皮剪成圆形以及缝成吸盘。
待镖体全部打磨完,谁力气大,谁就安装。
但后面要削成流线型的活儿,就还是交由寒酥来做。
一来难度大,二来也怕孩子们伤了手。
全交待完,符秀才刚好也从家回来了,带回了染布用的几种料,有蓝靛、茜草跟槐花。处理一下、泡水分别可以做成蓝色、红色、黄色的颜料。
这方面苏榛便是外行了,全部交由符秀才去弄。她则先去暖棚把晾着的羽绒都收起来又用秆枰称了重,五只麻鸭出了十二两的绒、两只雁鹅出绒十两。
搁现代的话,有近两斤的绒了,这份量倒是让苏榛很满意。
她本来以为出的绒顶多作个薄被,但现在一算,若做成现代的那种轻薄型的羽绒贴身内胆服,小娃或女眷每件的充绒量不过需要二到三两左右。
而萧伯跟寒酥的身材,也顶多需要四两、五两足矣。
如此一来,干脆做五件,全家五人都能穿上!冬天代替又重又鼓的棉袄,穿猎皮夹克里头保暖还轻便。
可想法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
苏榛“搜索”了一下原主记忆中也买过充绒的衣服,但都以不喜欢告终。
一是因为时下充绒都是靠手抓、手塞,绒在内胆里分布得不够均匀、甚至还会成团儿、发霉。
二是因为缝针技巧跟布料密度都差,穿着穿着,绒会自己钻出来满天飞。
这也就是为啥在大宁朝羽绒服很少人穿的原因了。要不就算了?
可是但是可但是,这绒都有了,不做个成品出来,苏榛只觉得抓耳挠腮的难受。
若说缝针的技法,舒娘跟叶氏应该能琢磨琢磨。但谈及布料方面的改进……
苏榛脑海里把现成的、有可能会有办法的“人脉”想了个底儿朝天,突然有个形象就蹦了出来,且越来越清晰。
要不去问问?
苏榛掀了棉帘子就往外头走,去了冰屋把这事儿跟符秀才说了,并问他家娘子可好些了,是否能琢磨琢磨织布的事儿。她想要一种特别密实的面料,以及面料怎么处理一下,能让里面的填充绒不会成团发霉。
符秀才一听,苦笑一声:“若说岚娘的织布技艺,没病之前在十里八村也是最好的。但眼下……您也去我家瞧过,织布机都快散架了。”
苏榛有些不解,“但她现在都能编帘子了,说明神智也清晰了不少,为何偏偏不肯织布?”
“她说织的布,会被外面的狐狸精买了去,穿上就……就勾搭我……”
苏榛:……
行吧。
苏榛不甘心,眼睛转了几番儿,就出了个不知道是不是馊主意的主意,招唤着谨哥儿过来,同他交待着:“你领两三个小朋友,跟秀才公回他家一趟。切记,进门之前把小脸搓红,进去就哆嗦,显得很冷很冷、穿不暖的样子。
然后秀才公会同他娘子说,请他娘子给娃娃们织布做羽绒服。
你就跟着提要求,说要织最密的,让绒绒们都飞不出来,且还能防霉防虫就最好了。重点是,你还要强调家里穷,织布的线得挑便宜的,不能是像丝啊、绢啊那么贵。听懂了没?”
谨哥儿眨巴眨巴圆溜溜的眼睛,迅速提炼出了重点:“就是想请秀才娘子织布,还不想出太多钱呗,懂了。”
苏榛一听,这话倒是对,就是怎么听起来那么别扭呢……
算了不计较了,反正早晚自己也得是个奸商。
符秀才倒是无所谓的,倘若真能“骗”得娘子重新拾回织布技艺,她能有个营生,总比她在家闲着、捆在灶间只能发疯强。便点头应了。
谨哥儿也着实机灵,特意挑了小伙伴中最瘦最矮的妮儿跟她同去,主要是想愈发显得可怜吧……
苏榛心下好笑,深觉不愧是她弟!
等谨哥儿、妮儿跟着符秀才走了,苏榛就去灶间,拖了一木橇的肉回到暖棚。
从山上打猎回来,兽肉就全部在冰屋冻着的。
昨儿全家商量了,留三成仍旧冻着。另七成放灶间一晚就化开了,今天全部做了它。
有些做干肉脯、还有些做叉烧。小部分留着自家猫冬吃,更多的是预备在年岁集上卖了,肯定比卖鲜肉赚得多。
主要有兔、狍子、野猪、野鸡、鱼,另外还有三十几斤寻常猪肉是做酱余下来的。
暖棚虽然面积一般,但分层收纳跟分层晾晒规划的好。苏榛也已经逐渐把原本堆在灶间的东西都挪了进来。
米面粮油搁最靠里的架子,不挨地,底下还有防水的桐油帆布。以及苏榛所有的烹饪香料也放了进来。
像八角、桂皮之类的需要干燥,放暖棚里香味更浓郁。
左侧架子,底层搁重的比如番薯、上层搁轻些的,比如干果、豆类。
往前头,光照最好的部分放了一个七层的简易竹架子,每层间隔一尺多近两尺的高度,专门用来发豆芽儿跟豌豆苗之类的绿菜。
所以萧家的伙食永远能荤素搭配,不必日日啃白菘跟芦菔。
再往里,是晾晒着的菜干、果干。还有盛重云拿来的落苏、豇豆。以及山上采的冬蘑、香菇、荠菜、冬寒菜等;
随后便是腊肉类的架子,挂得满满当当的全是腊排骨香肠以及腊肉,每天要翻几次面就成,看干燥程度起码还得个七八天。
最左边的几排架子是空着的,可以放肉脯罐跟就酱的罐。
做肉脯方法不难,就是有点耗时。灶间跟冰屋都有人做活儿,苏榛就直接去拿了菜板跟桶,直接在暖棚做。
先是把解冻了的各种肉放在桶里一边泡一边搓洗,把表面的血水、杂毛跟污垢洗得干干净净。今天只拿了二十斤的各类鲜肉,当个口感尝试之用。
包括兔肉、野鸡肉、野猪肉、狍子肉,有的切成一分左右的薄片、有的切成二分的厚片,两种厚度烤完口感也是不同的。
切好之后就是腌制。苏榛打算腌四种:原味、香辛味、蜜汁味以及胡椒味。
用的料都包括了盐、糖、酱油、蜂蜜、黄酒、花椒粉、香辛粉、孜然粉、胡椒粉、寒姜末和蒜末。
分种类跟肉片充分搅拌均匀了,确保每一片肉都裹满调料,然后在桶上盖上帘子,起码得腌一两个时辰。
眼下面包窖还没建完,等会儿烘烤肉片就打算直接用炭火。
苏榛先就把需要的果木炭以及挂肉的细木条准备出来,寻了一圈儿合适的地儿,放到了风向最合适的后院儿空地。
都准备完,就瞧见符秀才领着谨哥儿跟妮儿回来了。
仨人脸上的喜色就已经说明了成果。
见到苏榛,谨哥儿立刻跑来,小嘴儿一通说,说是把岚娘姨姨心疼哭了,立刻开始擦织布机呢。
符秀才赶紧补充:“苏娘子,岚娘已经几年没织过了,我也不知道她技艺生疏了没,倘若织不出……”
苏榛笑着摇了摇头:“无妨,织不出就织不出呗。你回家也别催她,慢慢来,今年冬天研不出来,不还有明年?咱也不懂织技,耐心等了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