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冰河距离窝棚区没多远,没走上一会儿就到了。
  小司正被舒娘和丽娘“喂食”,是昨晚剩的鲜肉锅盔,显然都把他当成子侄辈儿的。
  倒是山梅害羞避嫌,跑回了山洞跟春娘一起缝衣服做事。
  盛重云环顾周边,发现此地避风又僻静,甚至还有避兽的地窖。想来白水村猎户们经验十足,很会选地方,便也放下了心。
  小司则用桦树皮包了个刚刚烤热的锅盔,跑过来给盛重云献宝:“公子您快尝尝,这可太香了,苏娘子调的料!太香了真的太香了!”
  盛重云本来不饿,但听是苏榛调的,便接过来咬了一口。
  虽已放了一晚,但用火一烤又把鲜香给逼了出来,甚至比昨晚好吃,酥香的饼皮里还夹了孜然、胡椒,别有一番风味。
  小司趁机抱怨:“公子,咱新贮木场请的厨子还花了大价钱,您瞧瞧他每天做的那叫啥!”
  一边说,一边还对苏榛也诉苦:“苏娘子,我们吃了一天的粥子就烙饼,配小咸菜。倒也炖了些肉,但那肉又老又臊的,一股子咸味儿。要不,今天晚食您能不——”
  盛重云突然开口打断:“小司,话多了。”
  他语气虽温柔,小司却立刻闭了嘴,不敢造次。
  苏榛不明究里,看向盛重云。
  盛重云轻声答了:“你这里全是女眷,我们留下来不好。”
  ……苏榛倒是把这茬忘了,她不介意不代表别人不介意。尤其男丁们都在围猎,所以春娘跟山梅才会直接避去山洞的。
  盛重云不想因为自己带给陌生人困扰。
  苏榛点点头,便不再多说,心里却对盛重云的观察入微多了一份认同和敬意。
  “我们留下虽然不好,但……”盛重云话里有话。
  苏榛面无表情的看着他:收回方才对他的评价。
  盛重云不紧不慢的:“榛娘可还有精力,做林场吃食的包商?”
  “包商?”
  “这批上山来的伐工二十人、大掌柜一人、木把头一人,加上我跟小司,一共二十四人。每日三食,但早食可由我们自行负责,午食和晚食,可否请榛娘领人安排,若实在均不出时间,仅安排其中一食也可。”
  “我这里其实——”苏榛有些犹豫。
  盛重云连忙补充:“或者不用每日,隔两三日也可。”
  他低头注视着默不作声的苏榛,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此时的眼神中竟带着些恳求了。
  旁观者小司斜瞥了他家公子一眼,心中满满的:真是不争气啊……
  其实苏榛犹豫是在算钱,这要多少钱合适???不止算钱,还得征求其他女眷意见。
  最重要的,不能太累,赚钱是重要,不能为了赚钱不要命吧。
  想了想,索性就先把丑话说在前头:“重云公子,其实我们只有五个人,肯定是先顾着白水村猎户的吃食。而且您不知道,同时我们还要做一批战术背包和马甲,呃,就是我家萧伯跟寒酥穿戴的那种,不知您还有没有印象。”
  盛重云点点头,当然有印象。毕竟萧寒酥那一身英挺,可是故意在他面前秀了一下的。
  “而且白天我们还得采山货,实在是……”
  小司赶紧接话:“山货还不简单吗?苏娘子,盛家林场里头本就分了砍伐区和养护区。砍伐区的山货确实是给伐工们了,但养护区的可还是盛家的啊。我家公子肯定不介意你们去摘!或者都不用你亲自出马,我在山上也闲来无事,去帮你摘了就是!对吧,公子。”
  盛重云煞有其事的点头。
  “可还是——”
  小司苦着脸哀求:“苏娘子,你行行好,救救我吧,我上来两天快饿死了,你都不知道林场的饭菜有多难吃。”
  苏榛一看就知道他在夸张,心道小司可真不愧是盛重云的贴身护卫呢。
  “做,我们做,我们能做的。”丽娘闪现,说她是闪现都冤枉她,她偷听很久了!几个女眷里属她胆子大。
  “有银子干嘛不赚啊,榛娘,不就做个饭,我们几个有得是力气。敢问重云公子,能给多少银子啊?”
  盛重云脸上终于见了笑意,如清风朗月。
  半刻钟后,盛重云跟小司策马离开,丢下五两银子……
  其他四个女眷围着银子乐翻了天,唯独苏榛黑着一张脸。
  丽娘大大咧咧的过来拧了苏榛的脸一把,“哎呀莫担心莫担心,你就只管掌勺,其它的活儿全部我们四个包了。”
  苏榛实在哭笑不得:“丽娘姐姐,那不是一个人的饭,那是二十几个人的啊。再加上咱村里自己的,五十一口呢。”
  舒娘也是美滋滋的不当回事:“不是说每日只要做一顿吗?半个月下来咱每人能分到一两呢,那可是一两啊!十几天就能赚到一两!”
  山梅也不住的点头:“对对,而且那个叫小司的说,他还能给派两个伙计帮厨的。”
  苏榛愈发无奈:“我是怕你们太累,而且一两也不算多。”
  “咋不多,城里酒楼的掌柜整天上工,一个月也就赚三两银子。咱比掌柜的身价还高!”舒娘也是乐呵呵的满足。
  她倒没说假话,更何况城里的银子、跟村里的意义可不一样。在城里的银子还得买房买米买菜买肉买一切,银子不经花。
  村里除了买米,其它的都可以自己种自己摘,一两银子能花不少时日呢。
  “榛娘,我这是第一次摸到自己赚的银子。”山梅眼圈儿突然红了,“家里连铜板都不许我碰的。”
  苏榛:……
  还能说什么?被打败了。
  苏榛不想矫情,即然银子都收了,大家又这么高兴,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对得起这五两银子,让盛重云觉得物有所值。
  等晚上吧,她需要详细计算所有事情的流程、时间、人手,以及花销。
  哎迈,头疼。
  唯一让她感觉到高兴的,是贮木场驻地竟有黄泥焖窖炉。
  也就是古代版的烤箱,有这可是能省下大把时间,苏榛心里已经想到不少吃食可以做了。
  第61章
  这边女眷们忙到日头落山,仍不见白水村的男丁们回来。
  想必今天走得远,直接睡在山里。
  他们每人带了十个锅盔走的,更何况再差也能猎到些兔子、山鸡之类的,一两日内吃食倒不必替他们发愁。
  女眷们也是手脚不停的忙活,舒娘跟春娘仍旧赶制衣服和背包。
  山梅跟丽娘处理今天采摘的冬蘑和冻青、小火菇。
  长虚山通常冬蘑保鲜分四种,一种洗干净后用盐水泡一泡,然后捞出来挤干水份再冻上;第二种稍加整理便直接冷冻;第三种是清洗干净,放容器里搁一层冬蘑搁一层盐,腌上;最后一种便是清洗干净直接摊开来晒成干蘑菇。
  无论哪种方法,十斤冬蘑处理过后也就剩一、两斤,所以卖价才会三十文每斤那么高。
  按规矩,山货小组谁采的归谁,苏榛采的那些下午回来就先称了重:冬蘑八斤、小火菇五斤、冻青两捆。
  但冻青卖价一斤也只有八文,苏榛便不打算把太多的精力放上头。索性让山梅拿出一捆砍碎了,搁进桦树皮的锅子里熬水,晚上给大家泡泡手脚防冻疮。
  其它的也都拜托山梅一并弄了,苏榛就去做五人的晚食。
  午食的时候在外头的三个都只吃了耐饥丸和水煮蛋,留守的两个更是简单,每人吃了两个蒸番薯就对付了。
  也还是头一晚太累,备餐不足导致的。
  苏榛估计着明晚男丁们差不多也要回来一趟,不如今天就多做一些,后天他们再出去直接能拿走。
  那么今晚就按餐单烙一大批酱香饼,三份儿白面加一份儿番薯面,又省钱又软糯嚼劲儿。
  苏榛要做的酱香饼咸香松脆,但若想久放还能脆而不硬,和面的时候就得下功。要用开水和烫面,且开水里头还加了家里带上来的柿子树灰,权当代替现代的小苏打了。
  和好的面也不急着立刻擀,搁到了火堆旁醒着,苏榛先弄油酥,那也是酱香饼分层和酥香的关键。
  至于酱,也是苏榛从家里带来的香辣肉沫酱打底,又额外多切了三斤五花肉碎、胡葱碎、蒜末,用猪油加了豆瓣酱和甜面酱等作料,一并炒出一大盆。
  等酱炒完,面也就醒好了。苏榛便把面团擀成大饼,尺寸惊人,比铁锅还大了一圈儿,再往上头抹油酥、寒葱碎,以及刚炒好的酱。
  山梅跟丽娘那头儿刚好也把冬蘑清理完了,便过来跟苏榛一起弄吃食。
  丽娘力气大,由她来掌锅。锅入油,油热了便把大饼平铺在上头。
  苏榛直接用手指一点点的推饼沿儿,让油饼出一些纹路,直到烙得两面金黄、酱香扑鼻,最后再洒一层寒葱碎和白芝麻,搞定!
  这铁锅足有二尺四寸的口径,炒菜一次能炒十几、二十斤,烙饼自然也是烙得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