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围裙一摘,头发一抿,苏榛打开灶间门,朝外头脆声声的喊:“寒酥,来端菜啦!”
寒酥她倒是没瞧见,风雪中立在冰屋前的是盛重云。
他听到她的声音便侧过身来,眸子含了藏不住的喜悦和笑意。笑得苏榛似乎心脏都漏跳了半拍,突然都忘了饿。
苏榛:秀色可餐原来是这种感觉……
菜摆好,人挤着坐好,萧容跟叶氏几句招呼,开动!
冰屋内的晚食“大餐”,美味程度超出了在座人的想像,每个人第一筷都朝向自己最感兴趣的那道。
猎户人家冬天其实不太缺馋肉,反倒是青菜豆腐最为珍贵。那浇汁爆浆小豆腐就甭说了,豆腐表皮酥脆,内里又细又嫩、一口咬下去就在嘴里爆开了浆、感觉都不用嚼入口即化,尤其酱汁也是浓郁鲜香,乔大江在心里感慨着这要是在乔家,酱汁可以直接是道菜!
小山最爱的仍旧是苕皮做的那道,色泽红亮的苕皮炒回锅肉。他本来不太吃猪肉的,总觉得有股子腥臊,但苏榛做的猪肉无论是炖还是煮还是炒还是炸都只有香味儿。回锅肉里浸满了红油汁水,肥而不腻,还煎出了酥边儿,再加上嚼劲十足的苕皮,这道菜味道格外醇厚。小山忍不住挟了一大筷子拌进手抓饭里,没想到一口下去……妈呀这手抓饭更好吃!!
手抓饭被萧容给出了“惊为天饭”的评价。以往他只知道这是道西域菜色,现在他只恨自己没住在西域。其实他本来不爱甜食的,尤其果脯在他看来是女娃才吃的东西,却没想到手抓饭里的果脯成了点睛之笔。而且饭里有肉还有菜,哪里还需要再吃别的,萧容一口气干掉一大碗。
叶氏和谨哥儿“爱好广泛”,她俩在苏榛做的时候就跟着蹭到了不*少,此刻原则就是只要是苏榛做的,都好吃。一边吃一边夸,把苏榛的厨艺夸得天上没有地上就一个她。
本来席间最为安静的是寒酥和盛重云,他俩是挨着坐的。一个芝兰玉树一个美如雪狐。吃饭的样子本也都是斯文有礼,不紧不慢,可眼瞧着其他人的“筷速”愈发惊人,盆子里的好东西有瞬间快见底的架势,俩人终于不约而同的提了速,博爱,每样都挟,直吃得高挺的鼻梁浸出一层微汗。
尤其盛重云,他在盛家表面上是个“高不可攀”的存在,其实那也代表着“无人问津”。
日常吃饭永远在他自己的见山别院解决,年节庆祝会去主屋,可盛家上上下下一堆主子,除了盛老爷子之外,不会有半个人对他说半句暖话。
他甚至羡慕小司和小山,起码他俩身边都有一堆的伙伴,哪怕吃得差一些,也是开开心心的。
而萧家这种互相依靠、彼此扶持的画面,更是他梦里都求不来的温暖。他也看得出来维系这一切的人是苏榛。
若苏榛是他的家人……
苏榛作为掌勺的,油烟吃得最多,菜反倒吃的最少。但看到大家吃成这样她也是成就感满满,笑意吟吟的不停给大家布菜、添饭。
寒酥忍不住开口:“榛娘,你也吃啊。”
苏榛:“在吃在吃。”
乔大江:“苏娘子,你这手艺要是在城里能开个酒楼了。”
苏榛笑着摇头:“开酒楼那可差得远了,我做的全是家常菜,比不得真正的大厨。一次两次吃个新鲜罢了。但是,我其实后面有个想法,慢慢再商量。”
盛重云此刻的想法就是:你有什么想法是我不能听的?
但他没立场问,也不能问,他怕问了之后榛娘直接把他轰走。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觉得榛娘干得出来。
吃饱喝足,大家伙儿一齐动手把桌子抬回了主屋,寒酥带着谨哥儿包揽了刷锅洗碗的活儿。
萧容又在黄泥灶里添了柴,拿出盛重云送的茶叶给大家沏得浓浓的,冰屋里暖得人不想动弹,极适合饭后闲聊。
等消食消得差不多,寒酥也忙完了,乔大江就迫不及待的提出要去白水河的冰面上试试冰橇车。
可眼瞧着天色将要黑透,盛重云再不下山就怕有危险了,便只能跟小山一同离开。但这一走……
盛重云知道自己再无理由回来,想再见榛娘,恐怕就是长达半月之久围猎之后,若是萧家住在府城多好。
得想个办法让他们迁居?
这念头在盛重云脑海中闪出就再也不会消散。
他上了马车,却在进入车厢的最后一刻转过头看向苏榛。
苏榛压根也没目送,而是笑意吟吟的抱着他送来的那匹帆布往冰屋里走。反倒是叶氏注意到了他的视线,下意识喊了声:“榛娘,快送送客人呀。”
苏榛这才意识到自己好歹该有些“礼貌”,扬头朝盛家马车的方向胡乱说了声:“一路平安哦!”
盛重云差点被气笑,因为苏榛说一路平安的时候甚至连眼神儿都没舍得扫过来!!
无奈,刚要吩咐小山出发。
离得老远,风雪中就听到乔里正的声音:“萧兄弟,盛家公子走了没?没走可先别动啊,山腰上雪崩了!”
哈?
苏榛下意识往盛家马车方向瞧,瞬时被冷风呛眯了眼。
等眼睛好不容易避开了雪,却看到月光下的盛重云已经下了车、长身玉立,跟那日在千锦庄外第一次见到他时一样。
唯一不同的是,那晚的盛重云仅有清清冷冷、高高在上的目光。而此刻看到她的一瞬间,唇角的紧绷融化开来,眼里就再也没有别人,仅有两次拒绝了他的小娘子。
苏榛:???
路上确实雪崩了,但不算严重,陷了附近村庄几辆马车。
其实盛重云如果硬要走,可以把车先卸在萧家,跟小山各骑一匹马回去,但……
与其去行商客栈住,倒不如……
↑上面那句是小山说的。
苏榛:……
脑仁儿疼。
人即然不走了,当务之急就是安排今晚怎么住的问题。
寻了一圈儿,小山去白老汉家最合适。他子女都在城里,屋子空着、烧暖就能住人。更何况他家还有草料棚能安置两匹马儿。
小山自然同意。
“我家公子肯定住不惯陌生人家,伯娘,您能不能帮帮忙?”
↑上面这句还是小山说的,对叶氏。
他倒总是能在重要节点说出重要的话,盛重云不动声色,眉梢轻扬,表示很满意。
于是叶氏搬去跟苏榛和谨哥儿住,男丁们住另一间。
屋里的人都在搬床褥,苏榛觉得跟自己没多大关系,便还是按原本的计划,另外,她确实也没想到盛重云会走不成。
但自己听到“雪崩”的时候,会担心纯属正常啊,哪怕普通朋友也该担心啊。
可瞧着盛重云那个得意的表情,满脸都写着“我就知道你关心我”。
苏榛心里即无语、又无奈。心说这年头这么多抖m,不得了不得了。
一通折腾完,萧容父子本来打算跟乔里正、乔大江去白水河冰面试木橇车,被叶氏制止了。
这黑灯瞎火的,又这么冷,试车的事儿有什么可着急的,眼下苏榛有其它的东西要给乔里正瞧,比如踏雪鞋。
冰屋宽敞,灶里的柴又还没烧尽,大家就仍旧聚在冰屋里。趁着萧容给乔家父子试踏雪鞋的功夫儿,苏榛把帆布也抱进来开始剪裁了。同时,她也发现盛重云有个最大的优点:不打扰别人做事。
这倒是跟寒酥一样,但寒酥起码能剥个蒜,盛重云眼下大概只能起个造型的作用。
她都想好了,用这帆布可以做好多户外装备。比如最需要的之一:防水雪鞋套。
时下也没有塑料或是橡胶这种化工产物,苏榛就想到用这种土办法。
之前让寒酥买的熟桐油就在冰屋搁着的,苏榛剪一片、叶氏就直接放油桶里浸一片,浸透了再拿出来搭在简易的树枝架上晾着,等它干了就是一片防雨布。再缝在之前做的踏雪鞋帮上,那么无论如何,穿在脚上的鞋靴也不会被雪打湿了。
苏榛一口气剪了十双鞋样儿,一边做一边给乔家父子也讲着。
盛重云坐在一旁也跟着静静的听,不插话不多言,但若仔细看他,他的眼中全是榛娘。
其实乔家父子每年都去冬狩,自然是体会过棉鞋被雪水打湿的滋味儿,仅是想想都不寒而栗。
眼下瞧着这踏雪鞋和油帆布就眼热得不行,感慨说这桐油的法子一般是用来做油纸伞的,他们咋就没想到还能做鞋套呢?
尤其用帆布还结实、扛风,这东西好!
“苏娘子,婶子,您家这帆布还够用不?要是有富余的,可否给我家也做几双?我们出钱买。”
叶氏便看向苏榛。
苏榛笑意吟吟的:“我即然今天就拿给里正看,意思就是有富余的,而且不止能给您家做。有二匹帆布呢,咱全村围猎的人都用上都用不完。
至于价钱……先跟您说说成本,一匹帆布是二百五十文,熟桐油买了十升花了二百七十文。
寒酥她倒是没瞧见,风雪中立在冰屋前的是盛重云。
他听到她的声音便侧过身来,眸子含了藏不住的喜悦和笑意。笑得苏榛似乎心脏都漏跳了半拍,突然都忘了饿。
苏榛:秀色可餐原来是这种感觉……
菜摆好,人挤着坐好,萧容跟叶氏几句招呼,开动!
冰屋内的晚食“大餐”,美味程度超出了在座人的想像,每个人第一筷都朝向自己最感兴趣的那道。
猎户人家冬天其实不太缺馋肉,反倒是青菜豆腐最为珍贵。那浇汁爆浆小豆腐就甭说了,豆腐表皮酥脆,内里又细又嫩、一口咬下去就在嘴里爆开了浆、感觉都不用嚼入口即化,尤其酱汁也是浓郁鲜香,乔大江在心里感慨着这要是在乔家,酱汁可以直接是道菜!
小山最爱的仍旧是苕皮做的那道,色泽红亮的苕皮炒回锅肉。他本来不太吃猪肉的,总觉得有股子腥臊,但苏榛做的猪肉无论是炖还是煮还是炒还是炸都只有香味儿。回锅肉里浸满了红油汁水,肥而不腻,还煎出了酥边儿,再加上嚼劲十足的苕皮,这道菜味道格外醇厚。小山忍不住挟了一大筷子拌进手抓饭里,没想到一口下去……妈呀这手抓饭更好吃!!
手抓饭被萧容给出了“惊为天饭”的评价。以往他只知道这是道西域菜色,现在他只恨自己没住在西域。其实他本来不爱甜食的,尤其果脯在他看来是女娃才吃的东西,却没想到手抓饭里的果脯成了点睛之笔。而且饭里有肉还有菜,哪里还需要再吃别的,萧容一口气干掉一大碗。
叶氏和谨哥儿“爱好广泛”,她俩在苏榛做的时候就跟着蹭到了不*少,此刻原则就是只要是苏榛做的,都好吃。一边吃一边夸,把苏榛的厨艺夸得天上没有地上就一个她。
本来席间最为安静的是寒酥和盛重云,他俩是挨着坐的。一个芝兰玉树一个美如雪狐。吃饭的样子本也都是斯文有礼,不紧不慢,可眼瞧着其他人的“筷速”愈发惊人,盆子里的好东西有瞬间快见底的架势,俩人终于不约而同的提了速,博爱,每样都挟,直吃得高挺的鼻梁浸出一层微汗。
尤其盛重云,他在盛家表面上是个“高不可攀”的存在,其实那也代表着“无人问津”。
日常吃饭永远在他自己的见山别院解决,年节庆祝会去主屋,可盛家上上下下一堆主子,除了盛老爷子之外,不会有半个人对他说半句暖话。
他甚至羡慕小司和小山,起码他俩身边都有一堆的伙伴,哪怕吃得差一些,也是开开心心的。
而萧家这种互相依靠、彼此扶持的画面,更是他梦里都求不来的温暖。他也看得出来维系这一切的人是苏榛。
若苏榛是他的家人……
苏榛作为掌勺的,油烟吃得最多,菜反倒吃的最少。但看到大家吃成这样她也是成就感满满,笑意吟吟的不停给大家布菜、添饭。
寒酥忍不住开口:“榛娘,你也吃啊。”
苏榛:“在吃在吃。”
乔大江:“苏娘子,你这手艺要是在城里能开个酒楼了。”
苏榛笑着摇头:“开酒楼那可差得远了,我做的全是家常菜,比不得真正的大厨。一次两次吃个新鲜罢了。但是,我其实后面有个想法,慢慢再商量。”
盛重云此刻的想法就是:你有什么想法是我不能听的?
但他没立场问,也不能问,他怕问了之后榛娘直接把他轰走。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觉得榛娘干得出来。
吃饱喝足,大家伙儿一齐动手把桌子抬回了主屋,寒酥带着谨哥儿包揽了刷锅洗碗的活儿。
萧容又在黄泥灶里添了柴,拿出盛重云送的茶叶给大家沏得浓浓的,冰屋里暖得人不想动弹,极适合饭后闲聊。
等消食消得差不多,寒酥也忙完了,乔大江就迫不及待的提出要去白水河的冰面上试试冰橇车。
可眼瞧着天色将要黑透,盛重云再不下山就怕有危险了,便只能跟小山一同离开。但这一走……
盛重云知道自己再无理由回来,想再见榛娘,恐怕就是长达半月之久围猎之后,若是萧家住在府城多好。
得想个办法让他们迁居?
这念头在盛重云脑海中闪出就再也不会消散。
他上了马车,却在进入车厢的最后一刻转过头看向苏榛。
苏榛压根也没目送,而是笑意吟吟的抱着他送来的那匹帆布往冰屋里走。反倒是叶氏注意到了他的视线,下意识喊了声:“榛娘,快送送客人呀。”
苏榛这才意识到自己好歹该有些“礼貌”,扬头朝盛家马车的方向胡乱说了声:“一路平安哦!”
盛重云差点被气笑,因为苏榛说一路平安的时候甚至连眼神儿都没舍得扫过来!!
无奈,刚要吩咐小山出发。
离得老远,风雪中就听到乔里正的声音:“萧兄弟,盛家公子走了没?没走可先别动啊,山腰上雪崩了!”
哈?
苏榛下意识往盛家马车方向瞧,瞬时被冷风呛眯了眼。
等眼睛好不容易避开了雪,却看到月光下的盛重云已经下了车、长身玉立,跟那日在千锦庄外第一次见到他时一样。
唯一不同的是,那晚的盛重云仅有清清冷冷、高高在上的目光。而此刻看到她的一瞬间,唇角的紧绷融化开来,眼里就再也没有别人,仅有两次拒绝了他的小娘子。
苏榛:???
路上确实雪崩了,但不算严重,陷了附近村庄几辆马车。
其实盛重云如果硬要走,可以把车先卸在萧家,跟小山各骑一匹马回去,但……
与其去行商客栈住,倒不如……
↑上面那句是小山说的。
苏榛:……
脑仁儿疼。
人即然不走了,当务之急就是安排今晚怎么住的问题。
寻了一圈儿,小山去白老汉家最合适。他子女都在城里,屋子空着、烧暖就能住人。更何况他家还有草料棚能安置两匹马儿。
小山自然同意。
“我家公子肯定住不惯陌生人家,伯娘,您能不能帮帮忙?”
↑上面这句还是小山说的,对叶氏。
他倒总是能在重要节点说出重要的话,盛重云不动声色,眉梢轻扬,表示很满意。
于是叶氏搬去跟苏榛和谨哥儿住,男丁们住另一间。
屋里的人都在搬床褥,苏榛觉得跟自己没多大关系,便还是按原本的计划,另外,她确实也没想到盛重云会走不成。
但自己听到“雪崩”的时候,会担心纯属正常啊,哪怕普通朋友也该担心啊。
可瞧着盛重云那个得意的表情,满脸都写着“我就知道你关心我”。
苏榛心里即无语、又无奈。心说这年头这么多抖m,不得了不得了。
一通折腾完,萧容父子本来打算跟乔里正、乔大江去白水河冰面试木橇车,被叶氏制止了。
这黑灯瞎火的,又这么冷,试车的事儿有什么可着急的,眼下苏榛有其它的东西要给乔里正瞧,比如踏雪鞋。
冰屋宽敞,灶里的柴又还没烧尽,大家就仍旧聚在冰屋里。趁着萧容给乔家父子试踏雪鞋的功夫儿,苏榛把帆布也抱进来开始剪裁了。同时,她也发现盛重云有个最大的优点:不打扰别人做事。
这倒是跟寒酥一样,但寒酥起码能剥个蒜,盛重云眼下大概只能起个造型的作用。
她都想好了,用这帆布可以做好多户外装备。比如最需要的之一:防水雪鞋套。
时下也没有塑料或是橡胶这种化工产物,苏榛就想到用这种土办法。
之前让寒酥买的熟桐油就在冰屋搁着的,苏榛剪一片、叶氏就直接放油桶里浸一片,浸透了再拿出来搭在简易的树枝架上晾着,等它干了就是一片防雨布。再缝在之前做的踏雪鞋帮上,那么无论如何,穿在脚上的鞋靴也不会被雪打湿了。
苏榛一口气剪了十双鞋样儿,一边做一边给乔家父子也讲着。
盛重云坐在一旁也跟着静静的听,不插话不多言,但若仔细看他,他的眼中全是榛娘。
其实乔家父子每年都去冬狩,自然是体会过棉鞋被雪水打湿的滋味儿,仅是想想都不寒而栗。
眼下瞧着这踏雪鞋和油帆布就眼热得不行,感慨说这桐油的法子一般是用来做油纸伞的,他们咋就没想到还能做鞋套呢?
尤其用帆布还结实、扛风,这东西好!
“苏娘子,婶子,您家这帆布还够用不?要是有富余的,可否给我家也做几双?我们出钱买。”
叶氏便看向苏榛。
苏榛笑意吟吟的:“我即然今天就拿给里正看,意思就是有富余的,而且不止能给您家做。有二匹帆布呢,咱全村围猎的人都用上都用不完。
至于价钱……先跟您说说成本,一匹帆布是二百五十文,熟桐油买了十升花了二百七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