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行,那我晚些便去。”
  正说着,酒楼伙*计端了茶盘和果子上来,帮客人们都倒上,茶配果子碟也直接放在了苏楱面前,倒是个有眼力的。
  苏榛瞧着其中那碟蜜煎金桔,记忆中是原身的最爱。做法倒不难,金桔切开去籽,加水加糖熬软再烘干,上面撒糖粉。
  总之一个字:甜。
  其实并不是苏榛本人的口味,但即然用了原主的身子,就当圆了她的心思,便捻起颗最大的一点点吃着,并听着寒酥跟项松的闲聊。
  盛重云倒是一直没开口,他实在不知道该用什么态度去面对拒绝了自己两次的姑娘。
  方才,苏榛跟寒酥经过酒楼楼下的时候,盛重云并非偶然站到窗边,他是听到隔壁包厢的人在赞:哪里来的两个美人胚子。
  这世间,当你心中有了“美人”的标准时,无谁提到“美”,你第一时间都会想到自认为的那个人。
  而今日盛重云的“自认为”就这么大肆的出现了。
  她站在楼下,穿着一身无论面料还是裁剪都十分别致的裙袄,头上还戴了一顶俏皮、毛绒绒的暖帽。
  眸子左顾右盼、顾盼生辉。白晳得近乎透明的脸颊、耳垂上,因寒冷而泛着红粉。
  而下一刻,萧寒酥的双手已经捂上那两片红粉。
  几乎没有迟疑,盛重云直接把窗挡拔下了楼,落在了地上。
  这才有了后面的事。
  他不动声色的打量着苏榛跟萧寒酥,他们俩人身上连衣着都那般相似、举手投足间亦是旁人插不进去的默契、熟悉。
  尤其萧寒酥,表面上在跟项松谈笑风声,其实时时刻刻都关注着苏榛的一举一动。
  苏榛吃完一颗糖果子,他立刻就会递上另外一颗。
  原来如此。
  但苏榛呢?
  她正在认真的……吃。
  伙计已经把新点的菜端了上来,苏榛一样样的尝,或露出赞许的神色、或露出疑惑的样子。
  可以说,她吃的心无旁骛。
  盛重云唇边不知觉的轻扬,视线侧移了些许,便捕捉到了萧寒酥静静地、同样在观察着他的目光。
  他跟他目光相接、彼此心知肚明、又心照不宣的移开,客气依旧。
  项松突然开口:“诶?我突然发现重云公子跟寒酥兄弟长得有几分相像。”
  苏榛眼中一亮,“对吧,我也这么说,而且何止面目相像,性格也都是——”
  话没说完,脑袋里忽感一纵即逝的晕眩。
  “怎么了?”寒酥轻声问。
  苏榛缓了缓,“没事,大概是困了,昨晚上睡得少。”
  “那我们下午抓紧办事,然后早点回家。”
  “嗯,也好。”
  项松人看着莽,心却是细的,问:“萧兄弟,苏娘子,你们今天进城来要办什么事儿?不妨说一说,有我能帮的没?”
  苏榛认真思考片刻,点点头:“还真有。”
  她不是个客套的性子,直说了想法:“我跟寒酥要去围猎了,要做些准备,想买一种布料,要比棉麻布硬挺、结实,还要比皮子轻、好缝。想来想去,好像就类似船上用的风帆面料。但我不知道这种专门的船布,东坊或是草市可有卖的?”
  项松听完,哈哈大笑:“苏娘子,你可真是问对人了,不过不是问对了我,而是……”
  目光看向盛重云。
  苏榛:???
  项松一看苏榛和寒酥的神色都有些怔忡,也是有些意外:“你们不知道吗,盛家眼下是白川府最大的海船商。那些个海帆布在普通坊市上没有,盛府也肯定有啊。”
  苏榛瞪着盛重云:“你家还航海???”
  盛重云无奈又好笑,摇了摇头:“并无,盛家只是制了些海船,但雇请水手之事艰难,贩海乏力,所以才找项兄商议。”
  寒酥先懂了。
  萧容没被贬之前,也辖管大宁朝市舶司。寒酥作为世子,时常跟在萧容身边,听了些这方面的政务。
  想必,盛家产业中包括了海船。海船商户没有自己的水手,将船租赁给其他海商,抽取“船脚糜费”。
  苏榛却在想,大宁朝、甚至前朝,果然都是相对开明的时代。有开放的市舶制度、参与渠道也多,商业利润自不用说,一定是极其诱人。
  可惜白川府海的那边是经济落后的小国,出海口建的也马马虎虎,不似东海那边贩海更盛。
  但苏榛考虑的问题却也是盛重云一直以来的理想。
  白川府依山伴海,如此好的地理位置,不该是如今这样的凋零。
  苏榛直接问了:“不知重云公子府上可有帆布存余?能否匀我一匹,愿以市价购买。”
  “有。”盛重云言简意骇。
  苏榛:“那……我们自己去取,方便吗?”
  “不方便。”
  苏榛:……
  “我会安排人送至白水村。”
  苏榛腹诽:你安排的人不会是你自己吧。
  当然,这仅仅是腹诽,当着项松和寒酥的面儿,她不会让盛重云下不来台。
  四人一起用过了午食,苏榛跟寒酥就先行告辞,他们还要去草市采买些东西,以及跟白老汉汇合。
  盛重云没说什么,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吩咐了伙计打包了一小匣的各类蜜果子点心,拿给苏榛,说是给谨哥儿吃。
  “这……”苏榛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盛重云平静而温和的语气:“就当是作为冰灯的回礼,你收下便好。”
  苏榛一脸费解:“啥?”
  寒酥唇边一抹微笑,不动声色的拉开了苏榛,接过点心收下。又同样也是平静而温和的对盛重云回应:“多谢重云公子的回礼。不过那灯出自我粗糙的手艺,本是给谨哥儿玩的。”
  说完,牵着苏榛的袖角下了楼。
  项松瞧着盛重云逐渐凝重的脸,气氛仿佛冻得比外头的冰壳子还硬……
  盛重云:小司!!!!
  东坊市距离草市还有一段脚程,寒酥怕苏榛冷、苏榛怕寒酥累,两人不约而同选择了雇车,毕竟此时钱袋子里有一两八钱的“巨款”,该花就花,好在也只需十文。
  等到了草市,就瞧见白老汉已经等在牌坊外头了,车上是黄豆酱、大大小小的坛子和鲜菜。
  见苏榛跟寒酥来了,白老汉赶紧摸出十文铜板还给苏榛。他午食舍不得吃贵的,寻便宜的只花了十文。
  苏榛瞧着白老汉冻得通红的脸,心中无奈,想着家里有碎皮子再给他做一副护膝。
  钱袋子里余下一两八钱零十文,苏榛便想买些石炭和做杂酱的肉就回村,就先去了炭铺。
  眼下愈发进了冬,越来越冷,炭铺外头居然也排起了长队,说是还限了购,每人最多买五秤,价格也从一百文涨到一百五十文每秤。
  涨这么多,让苏榛始料未及,正盘算着买多少,却见炭铺外头多摆出个架子,专门卖炭罄。就是把碎煤末按一定比例加上黄土和水调成泥状,制作成煤砖、煤饼、煤球类,炭不纯,自然价格也就便宜了许多,每秤只要八十文。
  寒酥便提议买炭罄。反正家里有足够的木柴,石炭只是作为晚上烧炕、懒得起夜的备用燃料,不必买得太贵。
  苏榛本来也觉得可以,但当她看到了煤球,心中大为高兴。
  对啊,她怎么忘记这回事,她可以自己制蜂窝煤啊!
  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做圆柱体,上面布局12到19个通孔,增加了通风量,还可以增大煤的表面积,能节约不少银子,说不定还能赚钱啊!
  起码省到就是赚到,越想越开心,苏榛拉住寒酥小声嘱咐:“咱就买最好的石炭,回家敲了做蜂窝煤!”
  寒酥想问何为蜂窝煤,但见苏榛的表情活像一个要去偷吃的小松鼠,可爱得紧,一时间竟看得入神,就也没问,反正她总是有许多的奇思妙想,跟着做便是了。
  俩人排队排了小半个时辰,顶格买了足足的五秤石炭花了七百五十文,用麻袋装好扔进白老汉的车上。又去相熟的肉铺依旧挑了三肥七瘦的猪后腿肉十斤、汤大骨四根,一共花了两百八十文。
  钱花了,满足了,趁黄昏之前打道回府!
  一路上哪怕风雪交杂,苏榛脸上也洋溢着收都不收不住的笑容。
  寒酥终于发现了:榛娘赚钱的时候没见多开心,但花钱的时候一定最开心……
  太阳落山后不久,萧家便到了。
  按说好的车资付了白老汉五十文,苏榛进屋第一件事先抱着谨哥儿香了一会儿,又把盛重云送的糖果子选不特别甜的给谨哥儿吃。
  其余的先让叶氏收进冰屋慢慢吃。
  “姐姐,重云哥哥还啥时候来?我想他了。”
  苏榛啼笑皆非:“你啥时候跟他有感情了?是想他,还是想他给你带糖吃?”
  谨哥儿突然羞涩了,在苏榛怀里拧着撒娇。
  叶氏一边瞧着苏家姐俩笑、一边让寒酥把房梁上的钱箱拿下来,以及火炉上衣柜里的钱袋子还有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