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办?我爹是奸臣! 第209节
  李宪笑道:“帮我谢过太子殿下,殿下有心了,臣很喜欢。”
  平安认真应下,又道:“太子说,殿下要是想家了,想祖父了,就修书回来,他找借口把你们召回京城小住。”
  李宪眼眶微红,点点头:“我记住了。”
  平安又掐了掐小老四的脸:“有日子不见,都长成肉包子了!”
  李寅鼓着嘴不说话。
  平安疑惑地问:“他怎么这么严肃?”
  小老四板着小脸道:“大哥说,我现在是郡王了,要不怒自威。”
  平安更觉得好笑:“肉包子郡王,更可爱了。”
  小老四掐腰:“哼!”
  逗得众人大笑,那点离别的伤感淹没在笑声中,随着运河的风轻轻飘散了。
  小老四从侍卫手中接过一柄小桃木剑,交给平安:“这是我亲手做的,送给李泊熙的生辰礼物,等不到他过生辰了,平安哥哥帮我转交给他,顺便告诉他,四侄子才是最疼他的人。”
  “没大没小,”李宪提醒道,“那是小五叔。”
  小老四不情不愿地说:“也行吧。”
  “什么叫‘也行吧’……”李宪哭笑不得。
  这时太监催促:“殿下,时辰已到,该上船了。”
  众人相互道别,目送巨大的官船离开码头,向南驶去,留下一道渐远的水痕,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
  ……
  送走李宪一家,平安回到家,只见宫里赐下了花糕,供过祖宗,重新放进笼屉里蒸得热腾腾的摆上食桌,家里忙忙碌碌的,糟瓜茄、晒衣被,为入冬做准备。
  放眼数个朝代,大雍官员假期最少,不过每逢太平年景,皇帝偶尔会有赐假,譬如这次的重阳节,便额外赐了三日假。
  难得有假期,平安趁着清儿不当值,约她去京郊庄园里看看。
  两家园子相隔不远,原本又是皇庄,经营的还算妥善,家里人相继接手后,一个种满了草药,一个种果蔬、养鸡鸭,秋日硕果累累,肉蛋蔬菜相继送到城内,鸡鸭果然比市面上的还要鲜嫩,瓜果蔬菜也更加可口。
  园子后面是一片枫叶林和开阔的草地,还有一条清浅的小溪,很适合放马遛狗,还能钓鱼、捉鸟,要是放在后世,平安非把它经营成一家“农家乐”不可,可惜京城的达官显贵,大多都有自己的“农家乐”,而普通百姓没人觉得农家有什么好乐。
  阿吉和陈红霞在小溪边肆意奔跑,蹄声如雨,飞快轻盈,两人架起烧烤架,在野地里撸串儿,在树林里荡秋千,好不快活。
  两人回到城里,后头还跟着两大车肉蛋蔬菜、米面粮油,平安特意分成了两份,一份从角门送回自己家后厨,一份送到沈家——自己种的更放心,今年收成又好,足够供应两家的吃食还有富余。
  白知微直夸他有心,谁知正好碰上沈太医下值回家,平安打了声招呼,狗狗祟祟地往自己家跑。
  “你跑什么?”沈太医奇怪地问。
  “我娘叫我回家吃饭!”平安道。
  沈太医更奇怪了,这也不是饭点啊……
  “早点把墙上的狗洞堵起来,听到没有?”沈太医道。
  “听到了!”平安撂下一句,人已经消失在大门外。
  沈太医很不习惯地说:“他打小在咱家进进出出不当外人,最近怎么总躲着我?”
  白知微让玩了一身泥点子的女儿先回房洗澡,才对丈夫道:“你当真看不出来?”
  沈太医愣了片刻:“不至于吧,还是小孩子。”
  “翻过年就十六了,还小孩子呢。”白知微道。
  沈太医登时有些无措:“我得找老陈通通气……你也快去跟她说说。”
  “说什么?”
  沈太医老脸急得通红:“自然是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白知微道:“你女儿近来专攻妇人科,比你懂得还要多,她会不知道?”
  “……”
  沈太医实话实说道:“十八岁之前,我没打算给她议亲,再说她是独女,可以招赘嘛。”
  “清儿八岁以后,哪件事是按照你的打算?”白知微反问。
  沈太医:“……”
  属实没有一件。
  看着坐立不安,满屋转圈儿的丈夫,白知微哭笑不得地劝道:“你别太紧张了,你女儿是什么性子,平安又是咱们看着长大的,堂叔拿他当亲孙子教导,日后必然是个正人君子,不会做出出格的事。”
  沈太医咕哝道:“什么正人君子偷人家闺女三回。”
  “两回。”白知微说了句公道话。
  沈太医:“……”
  区别大吗?
  白知微又道:“你说得也对,是要多叮嘱她几句,兹当是小孩子过家家,不可陷得深了,婚姻之事终究要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交冬之际,距离春闱还有四个月时间,郭恒便常将平安留在值房里温书了。
  平安的专注力强过幼时太多,虽不至于目不窥园,但当文渊阁殿前的腊梅一树树绽开的时候,还是有些错愕,时间过得真快啊。
  郭恒见状,便让他披上衣服去外面走走,歇歇眼。
  平安应一声,裹着毳毛披风去了庭院里,须臾间折回一把腊梅枝,插在条案上的花瓶里,对着梅花直发呆。
  “你有心事?”郭恒问他。
  平安点点头,支吾了半天,也不知该从何说起。
  郭恒反倒笑了:“别是相中了哪家女子。”
  平安没说话。
  郭恒笑容尽失:“你……没有逾矩吧?”
  “您想哪去了?”平安分辨道:“我们很规矩的。”
  郭恒松了口气,平安日常接触的女孩子就那么一个,他索性连问也没问,只是看着瓶子里的梅枝对他说:“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你若真有此意,早日禀告父母,托媒妁先把此事定下来,别这样不明不白的,有损人家的名声。”
  “可是我还没问过她,不确定她的想法。”平安道。
  “她的想法,自然有她父母去问,你切不可孟浪轻浮。”郭恒道。
  平安点点头,心里也有了底。
  ……
  春闱将至,有考生的人家连忙年都是蹑手蹑脚的,鞭炮都只在大年三十、正月初一随便放两挂图个吉利。
  到了年初五,平安一大清早就起来背书练字了。在陈老爷的监督下,门房小厮假意点上鞭炮,一左一右站在大门口,嘴里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就算迎过财神了。
  尤七哭笑不得:“老爷,这不是糊弄财神吗?”
  陈老爷笑呵呵地说:“你懂什么,财神他老人家眷顾咱南陈好些年了,今年正好让他歇歇,换文曲星来光顾。”
  天大地大,科举最大。
  平安早上背完了书,练完了字,大摇大摆地走进堂屋里。
  一年到头难得放假,夫妻俩正陪老夫妻俩下跳棋,战事正酣,听到平安出来,迅速将跳棋一收,每人换上一本书籍装模作样,营造一种书香门第的优雅氛围。
  平安背着手巡视一圈儿,在陈老爷身后停下来:“祖父,书拿反了。”
  第202章 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去……
  赵氏恨铁不成钢地瞥一眼丈夫:“你这德行,文曲星来了都得摇头。”
  陈老爷将书倒过来,尴尬地笑笑:“读个气氛罢了,不要太苛刻嘛。”
  “玩就玩呗,怎么还偷偷摸摸的。”平安道。
  赵氏亲手帮他倒上一杯咸樱桃茶:“你每天读书辛苦,我们在这里喝茶下棋,祖父怕你看着心里不舒服。”
  “我又不是小孩儿了。”平安道:“不过我确实有几件事,要交代一下。”
  陈老爷将自己的凳子让给平安,起身坐到一旁,道:“你有事尽管吩咐,爹娘祖父祖母一定帮你办好。”
  陈琰和林月白对视一眼,无奈摇头,瞧把孩子惯成什么样了。
  平安戳一口茶,道:“乔山堂新出了一款文端公同款紫毫笔,只在每月初十限量出售,一笔难求,祖父帮我弄一支来,我要拿去考试;周阁老二公子的文会,我不想去,爹帮我回一下,再跟清儿爹说说我俩的事;淑妃娘娘送了我一条考试用的上好的毛毯,娘记得递帖子谢谢她……”
  “等等!”陈琰抬起头。
  好像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去了。
  林月白也反应过来:“你又拐带清儿做了什么好事?”
  “什么也没做!”平安道。
  “那你让我跟沈伯伯说什么?”陈琰警觉地问:“你又把人家闺女偷哪去了?
  平安嘴里叽里咕噜的说一句话,谁也没听清。
  “大点声。”陈琰道。
  “男婚女嫁的事能叫偷吗?”平安道。
  话音一落,满室寂静,赵氏瞠目结舌,陈琰和林月白面面相觑。
  只有陈老爷朗声大笑:“来人,来人!放鞭,放一挂鞭!”
  “……”
  九环小声问道:“老爷,不是说今年不迎财神了吗?”
  “不迎财神,迎月老!”陈老爷笑得直不起腰,拍腿道:“我乖孙,开!窍!了!”
  “……”
  赵氏提醒他:“你小声一点,别惊着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