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办?我爹是奸臣! 第39节
陈敬时:“还没写。”
陈老爷咋舌摇头:“实在是太缺德了,话说一半会憋死人的。”
“可我没有灵感。”陈敬时道。
陈老爷道:“知道是为什么吗?你的主角都是少年人,而你已经老了。”
陈敬时:??
你才老了!你全家都老了!!
陈老爷又道:“你需要跟年轻人相处一段时日,汲取点灵感。”
陈敬时道:“陈平继他们几个,也配跟我的主人公比?”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你需要保持少年感,少年感懂吗?热情可爱,勇敢无畏,清澈愚蠢……呸,清澈纯粹。”
陈敬时沉默片刻,哼一声:“我考虑考虑。”
“还考虑什么,就这么定了。”陈老爷道。
“有什么好处?”
“每月三两束脩。”
陈敬时“嗤”一声:“我画废了的画稿都比这值钱。”
“知道你不缺钱,这不是钱的问题。”陈老爷道:“都是你的侄孙,他们走正道,阿琰才没有后顾之忧。”
陈敬时没接话茬,只说:“我这几天住在阿琰书房,没事别吵我啊。”
卡文的作者最怕打扰。
……
书房里,平安将下巴垫在书案上。
“小叔公,你渴不渴,饿不饿,想不想吃东西?”
吵得陈敬时一个字也写不下去。
“小叔公,你又卡文了叭?”
“的确。”
“我有办法!”
“别闹。”
“没闹!我真有办法,你去学堂当先生,我就告诉你。”平安道。
“小小的孩子,每天操那么多心。”
“我过完年就五岁了,虚六岁,晃七岁,毛八岁……”
“你明年八十。”陈敬时不胜其烦道:“去去去!祸害你爹去!”
平安和阿吉一起被陈敬时轰出书房,听说老爹被孙知县叫去了县衙,不知道有什么要紧事,又见娘亲把算盘珠子拨的直冒烟,不敢轻易靠近,抱着虎头枕去暖阁的软榻上晒太阳,不知怎么就睡了过去。
……
陈琰回来时,林月白将食指竖在唇边,指指榻上的平安,睡着以后就是天使。
天使还是被陈琰脚步声吵醒了,原地拱了几下,一骨碌坐起来,睡眼惺忪地看着爹娘。
陈琰道:“快起来,有两个好消息。”
平安揉揉眼睛,打起精神:“快说快说。”
“小叔公同意去学堂教书了。”陈琰道。
平安欢呼一声,又问:“还有呢?”
陈琰收敛笑容,轻声道:“孟婉的案子,圣上下了旨意,九岁少年既能调谑长嫂致自尽,其淫荒恶逆可见一斑,若因其年少辄行免死,岂为律法之平?着令盛安县不得罚银赎罪,判绞监候,其余一干人犯,从拟定判决,遇赦不赦。”
言罢,陈琰又问他:“能听懂吗?”
平安点点头:“能的。”
朝廷同意判陈平德绞监候,相当于死缓,监禁起来等候明年秋审之后实施绞刑。
除非刑部翻案,陈平德是一定要为孟婉偿命的,而圣上的裁决,谁又敢轻易推翻呢?
那句“遇赦不赦”,更是堵死了陈平德最后的生路,今年新帝即位,明年改元,定会大赦天下,而参与本案的人犯不会得到赦免。
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他此前一直担心,圣天子为表慈悲为怀,会饶陈平德一命呢。
听上去是个很英明的皇帝啊!
盛安县天高皇帝远,极少听到京城的消息,平安只记得年初时皇帝驾崩,天下举哀,民间严禁一切娱乐宴饮活动,小姑姑的婚期也延后了一个多月。
平安也听说了新皇帝的一些传闻,他是四皇子,行伍出身,戍守边关多年,平定过七次叛乱,使北疆稳固百姓安定,立下赫赫战功。
后来太子病逝,他被急召回京,紧接着老皇帝圣体不豫,在正旦大朝时突然晕厥,没几日便驾崩了。
听说老皇帝晚年昏聩,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临终前还下旨让民间选送初潮的少女作为“天女”,与妃嫔宫人一起殉葬。而且先皇长寿,享年八十九岁,在位四十八年,熬死了自己的三个儿子,这才轮到四皇子,新皇帝登基时也已年过不惑了。
新皇帝登基这一年里,叫停了所有未完工的奢华殿宇、皇家园林,发还了强占的民田,惩办了采办官员,废止了殉葬制度,听说最近忙着收拾锦衣卫和东厂呢。
平安不禁疑惑,如此英明的皇帝治下,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奸臣呢?
……
次日,是南陈家的失学儿童第四次重回校园的日子。
听说又要上学了,孩子们无不怨声载道,卯时就被人从被窝里拽起了,穿衣洗漱吃早饭,各个打着哈欠没睡醒的样子,被父母“押送”至陈敬时家的抱厦之中。
不料陈敬时却更加懒散,半个时辰后才从后宅出来,伸着懒腰来到抱厦门外,“砰”的一脚踹开门,装满墨汁的砚台从门扇顶部翻下来,扣在脚边的地面上,陈敬时抖抖衣摆,仅有几点墨汁溅到了鞋面上,视若无睹的跨过砚台,走进课堂。
孩子们这时才得知新先生是陈敬时,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他离开陈家巷两年之久,真可谓是“儿童相见不相识”了,五六岁的孩子,几乎都不认识他,只有陈平继这样大一些的,对这个小叔公还有些印象。
陈平继捂着额头:“完了完了。”
捣蛋的祖宗回来了。
陈敬时面无表情的扫一眼众人,一共十二个孩子,六个小的看上去还不太识字,六个大的看上去识字不多,他回想起兄长陈敬堂的话,心中暗哂,什么少年感,不太聪明的样子。
他扫一眼讲台后的官帽椅,掀开椅子上的坐垫,果不其然,有一把带刺的蒺藜,接着一脚踹翻了椅子,捡起断裂的椅子腿,截面平整,果然是被人锯过的。
他哂笑:“你们这些小伎俩,未免太过时了。是谁干的,自己站出来,我酌情宽免,若是被我查出来,所有人一起去院子里罚跪,跪到散学。”
此言一出,孩子们面面相觑,这位小叔公,凶名赫赫,有人欲言又止,似乎是想告状,却又害怕被报复,紧张地低下头去。
好在陈平继没让大家为难太久,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
陈敬时也没说什么,拎着戒尺狠狠打了他二十下,陈平继的双手瞬间肿成了水晶猪蹄。
不过这孩子早被打皮了,要是怕挨打,也不会成为南陈家的孩子王,带领一干小弟到处捣乱。
陈敬时将一耷写满文字的稿纸拍到他面前:“这是学规,发下去,回去抄五十遍,今晚的功课。”
陈平继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直发晕,伸出两只“猪蹄”问道:“这怎么写?”
“用嘴叼着写。”陈敬时道:“你要是敢不写,我明天把你捆到树上去。”
陈平继翻了个白眼,还就不信了……
一大清早,平安就听三叔婆对他说:“听说了吗,你小叔公把陈平继捆到树上去啦。”
“啊?!”平安兴奋道:“太过分了,我得去看看!”
第38章 这法子真管用啊!
他一溜烟跑到小叔公家门外,祖父和二叔公已经闻讯赶来,已有不少叔伯姑婆们挤在门外瞧热闹。
平安身量小,在外面跳了几下,喊了几声祖父,才被祖父拉到前排最佳观看位。
“放!我!下!去!”陈平继在院子里扯着嗓子大喊:“来人啊!!有人绑架!!”
“大点声。”陈敬时奚落道:“再大点声。”
陈平继被捆在银杏树上一动不能动,寒风像小刀一样刺骨,他试图用背着的手去撕扯绳结,蹭到受伤的伤,疼的龇牙咧嘴,怒腾腾地看着陈敬时:“你敢这么对我,你等着,我祖父会来救我的!”
“是么?”陈敬时往大敞着的院门外看,陈家二老爷陈敬仁果然在人群里探头探脑,十分显眼。
“有人要来救他吗?”陈敬时问。
“没有没有没有……”陈敬仁慌忙摆手,一溜烟跑没了影。
陈平继彻底绝望了。
“我昨天说什么来着,你要是敢不写,我就把你捆到树上去,我这人一贯说到做到,你慢慢就习惯了。”
陈敬时言罢,起身回抱厦,让其余的孩子自己背书,搬了个杌子搁在银杏树下,给陈平继讲起了《论语》。
陈平继冷的鼻涕都流下来了,他往日里不喜欢臃肿,只穿一件薄夹袄,如今冷得直哆嗦,半个字也听不进去。
陈敬时裹着厚厚的毳毛大氅,慢悠悠地说:“平继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古人讲动心忍性,怎么能因为一点寒冷就不用心读书呢?”
陈平继冷的上下牙来回碰撞:“你管这叫一点寒冷?”
陈敬时笑道:“把这段背下来,放你回去烤火。”
陈平继在心里骂了一万句变态!谁寒冬腊月被捆在树上背书?脑子都冻僵了。
陈敬时才不管他僵不僵的,再次拿起书本,慢条斯理地念着。
陈平继只好拼命往脑子里装,强烈的求生欲最是激发潜能,不到两刻钟,他竟将平时磨蹭一天也背不完的内容流畅地背出来,非但如此,还将经义复述了个大概。
看热闹的都不嫌事大,门外有个小娃一声惊呼:“这法子真管用啊!”
两人一同侧头,对上平安惊讶的目光。
陈平继牙根痒痒。
陈敬时觉得挺有道理,转头看向学堂里的其他人。
正扒着窗户往外看的大小孩子一哄而散,纷纷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捂着耳朵大声背书。
擒贼先擒王,第一回 合算是大获全胜。
陈老爷咋舌摇头:“实在是太缺德了,话说一半会憋死人的。”
“可我没有灵感。”陈敬时道。
陈老爷道:“知道是为什么吗?你的主角都是少年人,而你已经老了。”
陈敬时:??
你才老了!你全家都老了!!
陈老爷又道:“你需要跟年轻人相处一段时日,汲取点灵感。”
陈敬时道:“陈平继他们几个,也配跟我的主人公比?”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你需要保持少年感,少年感懂吗?热情可爱,勇敢无畏,清澈愚蠢……呸,清澈纯粹。”
陈敬时沉默片刻,哼一声:“我考虑考虑。”
“还考虑什么,就这么定了。”陈老爷道。
“有什么好处?”
“每月三两束脩。”
陈敬时“嗤”一声:“我画废了的画稿都比这值钱。”
“知道你不缺钱,这不是钱的问题。”陈老爷道:“都是你的侄孙,他们走正道,阿琰才没有后顾之忧。”
陈敬时没接话茬,只说:“我这几天住在阿琰书房,没事别吵我啊。”
卡文的作者最怕打扰。
……
书房里,平安将下巴垫在书案上。
“小叔公,你渴不渴,饿不饿,想不想吃东西?”
吵得陈敬时一个字也写不下去。
“小叔公,你又卡文了叭?”
“的确。”
“我有办法!”
“别闹。”
“没闹!我真有办法,你去学堂当先生,我就告诉你。”平安道。
“小小的孩子,每天操那么多心。”
“我过完年就五岁了,虚六岁,晃七岁,毛八岁……”
“你明年八十。”陈敬时不胜其烦道:“去去去!祸害你爹去!”
平安和阿吉一起被陈敬时轰出书房,听说老爹被孙知县叫去了县衙,不知道有什么要紧事,又见娘亲把算盘珠子拨的直冒烟,不敢轻易靠近,抱着虎头枕去暖阁的软榻上晒太阳,不知怎么就睡了过去。
……
陈琰回来时,林月白将食指竖在唇边,指指榻上的平安,睡着以后就是天使。
天使还是被陈琰脚步声吵醒了,原地拱了几下,一骨碌坐起来,睡眼惺忪地看着爹娘。
陈琰道:“快起来,有两个好消息。”
平安揉揉眼睛,打起精神:“快说快说。”
“小叔公同意去学堂教书了。”陈琰道。
平安欢呼一声,又问:“还有呢?”
陈琰收敛笑容,轻声道:“孟婉的案子,圣上下了旨意,九岁少年既能调谑长嫂致自尽,其淫荒恶逆可见一斑,若因其年少辄行免死,岂为律法之平?着令盛安县不得罚银赎罪,判绞监候,其余一干人犯,从拟定判决,遇赦不赦。”
言罢,陈琰又问他:“能听懂吗?”
平安点点头:“能的。”
朝廷同意判陈平德绞监候,相当于死缓,监禁起来等候明年秋审之后实施绞刑。
除非刑部翻案,陈平德是一定要为孟婉偿命的,而圣上的裁决,谁又敢轻易推翻呢?
那句“遇赦不赦”,更是堵死了陈平德最后的生路,今年新帝即位,明年改元,定会大赦天下,而参与本案的人犯不会得到赦免。
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他此前一直担心,圣天子为表慈悲为怀,会饶陈平德一命呢。
听上去是个很英明的皇帝啊!
盛安县天高皇帝远,极少听到京城的消息,平安只记得年初时皇帝驾崩,天下举哀,民间严禁一切娱乐宴饮活动,小姑姑的婚期也延后了一个多月。
平安也听说了新皇帝的一些传闻,他是四皇子,行伍出身,戍守边关多年,平定过七次叛乱,使北疆稳固百姓安定,立下赫赫战功。
后来太子病逝,他被急召回京,紧接着老皇帝圣体不豫,在正旦大朝时突然晕厥,没几日便驾崩了。
听说老皇帝晚年昏聩,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临终前还下旨让民间选送初潮的少女作为“天女”,与妃嫔宫人一起殉葬。而且先皇长寿,享年八十九岁,在位四十八年,熬死了自己的三个儿子,这才轮到四皇子,新皇帝登基时也已年过不惑了。
新皇帝登基这一年里,叫停了所有未完工的奢华殿宇、皇家园林,发还了强占的民田,惩办了采办官员,废止了殉葬制度,听说最近忙着收拾锦衣卫和东厂呢。
平安不禁疑惑,如此英明的皇帝治下,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奸臣呢?
……
次日,是南陈家的失学儿童第四次重回校园的日子。
听说又要上学了,孩子们无不怨声载道,卯时就被人从被窝里拽起了,穿衣洗漱吃早饭,各个打着哈欠没睡醒的样子,被父母“押送”至陈敬时家的抱厦之中。
不料陈敬时却更加懒散,半个时辰后才从后宅出来,伸着懒腰来到抱厦门外,“砰”的一脚踹开门,装满墨汁的砚台从门扇顶部翻下来,扣在脚边的地面上,陈敬时抖抖衣摆,仅有几点墨汁溅到了鞋面上,视若无睹的跨过砚台,走进课堂。
孩子们这时才得知新先生是陈敬时,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他离开陈家巷两年之久,真可谓是“儿童相见不相识”了,五六岁的孩子,几乎都不认识他,只有陈平继这样大一些的,对这个小叔公还有些印象。
陈平继捂着额头:“完了完了。”
捣蛋的祖宗回来了。
陈敬时面无表情的扫一眼众人,一共十二个孩子,六个小的看上去还不太识字,六个大的看上去识字不多,他回想起兄长陈敬堂的话,心中暗哂,什么少年感,不太聪明的样子。
他扫一眼讲台后的官帽椅,掀开椅子上的坐垫,果不其然,有一把带刺的蒺藜,接着一脚踹翻了椅子,捡起断裂的椅子腿,截面平整,果然是被人锯过的。
他哂笑:“你们这些小伎俩,未免太过时了。是谁干的,自己站出来,我酌情宽免,若是被我查出来,所有人一起去院子里罚跪,跪到散学。”
此言一出,孩子们面面相觑,这位小叔公,凶名赫赫,有人欲言又止,似乎是想告状,却又害怕被报复,紧张地低下头去。
好在陈平继没让大家为难太久,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
陈敬时也没说什么,拎着戒尺狠狠打了他二十下,陈平继的双手瞬间肿成了水晶猪蹄。
不过这孩子早被打皮了,要是怕挨打,也不会成为南陈家的孩子王,带领一干小弟到处捣乱。
陈敬时将一耷写满文字的稿纸拍到他面前:“这是学规,发下去,回去抄五十遍,今晚的功课。”
陈平继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直发晕,伸出两只“猪蹄”问道:“这怎么写?”
“用嘴叼着写。”陈敬时道:“你要是敢不写,我明天把你捆到树上去。”
陈平继翻了个白眼,还就不信了……
一大清早,平安就听三叔婆对他说:“听说了吗,你小叔公把陈平继捆到树上去啦。”
“啊?!”平安兴奋道:“太过分了,我得去看看!”
第38章 这法子真管用啊!
他一溜烟跑到小叔公家门外,祖父和二叔公已经闻讯赶来,已有不少叔伯姑婆们挤在门外瞧热闹。
平安身量小,在外面跳了几下,喊了几声祖父,才被祖父拉到前排最佳观看位。
“放!我!下!去!”陈平继在院子里扯着嗓子大喊:“来人啊!!有人绑架!!”
“大点声。”陈敬时奚落道:“再大点声。”
陈平继被捆在银杏树上一动不能动,寒风像小刀一样刺骨,他试图用背着的手去撕扯绳结,蹭到受伤的伤,疼的龇牙咧嘴,怒腾腾地看着陈敬时:“你敢这么对我,你等着,我祖父会来救我的!”
“是么?”陈敬时往大敞着的院门外看,陈家二老爷陈敬仁果然在人群里探头探脑,十分显眼。
“有人要来救他吗?”陈敬时问。
“没有没有没有……”陈敬仁慌忙摆手,一溜烟跑没了影。
陈平继彻底绝望了。
“我昨天说什么来着,你要是敢不写,我就把你捆到树上去,我这人一贯说到做到,你慢慢就习惯了。”
陈敬时言罢,起身回抱厦,让其余的孩子自己背书,搬了个杌子搁在银杏树下,给陈平继讲起了《论语》。
陈平继冷的鼻涕都流下来了,他往日里不喜欢臃肿,只穿一件薄夹袄,如今冷得直哆嗦,半个字也听不进去。
陈敬时裹着厚厚的毳毛大氅,慢悠悠地说:“平继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古人讲动心忍性,怎么能因为一点寒冷就不用心读书呢?”
陈平继冷的上下牙来回碰撞:“你管这叫一点寒冷?”
陈敬时笑道:“把这段背下来,放你回去烤火。”
陈平继在心里骂了一万句变态!谁寒冬腊月被捆在树上背书?脑子都冻僵了。
陈敬时才不管他僵不僵的,再次拿起书本,慢条斯理地念着。
陈平继只好拼命往脑子里装,强烈的求生欲最是激发潜能,不到两刻钟,他竟将平时磨蹭一天也背不完的内容流畅地背出来,非但如此,还将经义复述了个大概。
看热闹的都不嫌事大,门外有个小娃一声惊呼:“这法子真管用啊!”
两人一同侧头,对上平安惊讶的目光。
陈平继牙根痒痒。
陈敬时觉得挺有道理,转头看向学堂里的其他人。
正扒着窗户往外看的大小孩子一哄而散,纷纷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捂着耳朵大声背书。
擒贼先擒王,第一回 合算是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