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119节
二阿哥弘昀的妻子人选,胤禛也看准了一个,是如今的内务府总管,喜塔拉氏—来保的女儿。
喜塔拉氏虽说不像是佟佳氏、富察氏、那拉氏这些著姓大族一样名气大,但是也是满洲旧族贵勋。
往上追溯,喜塔拉氏是“舅氏子孙”,怎么说呢?——努尔哈赤的生母就是喜塔拉氏。
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王朝后,他的母族喜塔拉氏也就随之崛起,太祖和太宗两朝,喜塔拉氏都深受厚爱,子孙分散各地驻防,几十上百年下来,这个古老的氏族已经和满洲王朝紧密结合在一起。
一开始听说丈夫给儿子选了这么个媳妇,李氏是很有些不大乐意的:喜塔拉氏虽说也是大族,但大部分势力都在地方上,在京中的族人比较少,且眼下有个很重要的减分项:喜塔拉氏仍在包衣之列。
胤禛跟她好生分说了一回,喜塔拉氏确实是个实惠的人选,声名不显但家底儿厚实,且地方上不少儿孙是领着兵的,至于包衣这个问题,是可以被解决的嘛,这些年来抬旗的氏族还少吗?将来若有契机,也不过是上头一句话的事儿。
且胤禛冷眼瞧着,来保办事勤谨严正,是个难得的能干实事儿的人,只怕前途还不止于此。
被四爷和福晋劝解了一回,李氏这才想明白。
当初雍亲王府和马佳氏两家定下后,面上就走动起来,但小儿女却不好多见。
——狗狗才不管这些!
李盛第二天就逛着去了马佳氏的府邸,还专门带了一枚小印章挂上,蹲在人家门口冲着守门的人咧嘴吐舌头卖萌。
脖子上的黑曜石珠链和中央缀着的红宝石、红绳挂着的小印章、油亮滑顺的毛发、头顶上被三格格编的毛毛小辫子、干净清洁一点脏污不沾的狗狗脸、还有后面躲得不是很认真的侍卫——这一看就是贵人家养的狗狗嘛。
再往后看一眼那侍卫的服色,守门的人很有眼色地进去上报了。
没一会儿,马尔赛的管家就跑出来了,他试探着慢慢挪过来蹲下,看着狗子很友好,他就一点一点地伸手过来拿着那枚小印章看了看,底下刻了四个字:圆明居士。
他赶紧跑回去请示,没一会儿又气喘吁吁地跑回来——他们家老爷说这是四爷雍亲王家的狗!
狗子很不客气地进门了,也不按着他的领路走,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自己走到他们家格格院子里去了——就是跟雍亲王家大阿哥订了亲的格格。
李盛如愿见到了马佳氏的小姑娘,圆脸大眼睛,皮肤很白,身高大概有个一米六五?
李盛蹲在月亮门下面看了一会儿,觉得这是个珠圆玉润的漂亮甜妹!
旁边帮忙捧着花瓶的丫鬟惊讶地往这边看了一眼,西马佳氏的格格刚转过头来,大狗狗冲着她歪头咧嘴笑了一下,转头跑掉了。
就这样,李盛轻车熟路地给小夫妻两个传递东西,就像是当年给朱厚熜和孙念传书信一样,今天叼了一支桃花,明天挂了一块蓝宝,后天带回来一个荷包......
就这样过了多半年,康熙四十四年的春天,弘晖正式迎娶自己的妻子马佳氏。
四福晋宽和,马佳氏的新婚时光过得很愉快,且她也逐渐认识到了大狗狗元福在雍亲王府的特殊地位——连她都不敢在正院里多说话,对婆母身边的大宫女都得笑脸迎人,温柔和气,但元福进了福晋的院子就大摇大摆地翘起来两只爪爪示意人家给它擦擦,一蹿就上了炕,还伸爪子扒拉桌子上的点心。
大阿哥就亲自拿了点心托在手心里喂它!还端过水碗来喂水。
就连府里的其他阿哥格格们,对元福也都很宠爱,她还在花园里看见元福一脚就把五阿哥弘昼踹到花丛里了,大阿哥就在旁边笑哈哈地看着。
真是开了眼了!
外面可都说四王爷是个冷面王,可她明明看见四爷在正院拿着一只大球球逗狗,跟元福玩得有来有回。
——当时她进来给四福晋送点心,看得都愣住了,被身边的丫鬟碰了碰才反应过来过去请安。
总之,虽然有各种神奇的经历,但马佳氏在雍亲王府的生活还是很舒服的,非常愉快地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胤禛看着小夫妻和乐,也挺开心,弘晖是长子,她的妻子懂事,对整个王府都是一件好事。
但他很快就开心不起来了——康熙又开始折腾儿子们了。
五十五年九月,康熙从热河回銮,打算去西郊的畅春园住一阵子,从热河到畅春园的路上,是他给几个儿子赏赐的园子,老八胤禩的园子也在其中。
老八最近得了伤寒,病得很严重,“大有离世之态”。
此事胤禛正随侍康熙身侧,一天,康熙问他是否去探望过胤禩的病?
满朝文武只要长眼睛的就看得出来,皇上这几年是特别厌恶老八,胤禛就算有心去看望,也不敢有任何动作啊!
于是他揣摩着皇帝的意思,就说还没去。
康熙道,胤禩病重,应该派人去看看。
老爹都这么说了,胤禛当然是听从啊,虽然想不明白为啥皇上转了性忽然关心起老八了,但他还是即刻请示,说自己回京探望八弟。
康熙表示可以,你先走就行。
然而胤禛刚走,康熙转头就说,“四阿哥置随扈之事不顾,忙忙地去看望胤禩“,“观此关切之意,亦似党庇胤禩”。
于是就让胤禛干脆去照看胤禩的医药事务。
——这老登简直是不讲理啊!
胤禛被皇帝搞得满头包,又是怕又是怨,只能再转头回去,在皇帝面前请罪说儿子愚钝,理会错了父皇您的意思,请皇阿玛宽恕。
“臣未审轻重,实属错误,罪所难免”。
于是康熙看着儿子还算是懂事,大度地原谅了他。
胤禛晚上自己憋着生闷气,自己气得肝疼。
这还不算完,因为回畅春园的路上要经过老八的园子,康熙就很担心,老八这病这么严重,我从那儿过,给我传染上可咋整啊?
当时是老四胤禛和老十四胤这一对兄弟奉命照管老八,于是康熙传旨给他们俩:“将胤禩移回家中之事,着诸皇子议奏。”
这还议论个鬼啊!你都说了“将胤禩移回家中”,要是不想让老八挪动,老爷子您别说这话啊!
简直是难为人。
胤禛只能硬着头皮叫来老九胤禟和他商量这件事,老九很愤怒:“八阿哥如今病重,若挪动家中,万一不测,谁即承当?”
对着胤禛就是一顿阴阳怪气的输出,说他公报私仇心胸狭窄之类的。
搞得胤禛也很不高兴,他跟老八也没有深仇大恨,虽说这些年来交情淡了,但是早年间也是能共用一堵墙修花园的好兄弟,他就算是有夺嫡之心,跟老八竞争关系,那也不至于要把弟弟弄死啊!
再说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皇上要让老八挪动,你有胆子冲着皇上吼去啊!
那边康熙听说了,道:“八阿哥已不省人事,若欲移回,断不可推诿朕躬令其回家。”
——我是让你们拿主意,回头老八有事,你们别推到我头上来啊。
但是转头就又教育诸位皇子道:“汝等皆系皇子王阿哥,富贵之人,当思各自保重身体,诸凡宜忌之处,必当忌之,譬如出行,所经行之地,倘遇不祥不洁之物,当遮掩躲避,古人云,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况于尔等身为皇子者乎?”
——这都不是暗示了,这几乎明示了。
你们这些皇子都要避免不祥不洁之物,我身为皇帝,天下至尊至贵,他老八给我让路不是应当的吗?
有此可见康熙晚年之昏聩冷酷,连亲生儿子的命都丝毫不顾了。
胤禛眼看如此,只能做出决断,令胤禩移回京中,虽然心里也不忍,但是他首先要保全自己,他甚至都不敢多关心些病重的胤禩。
——在得罪康熙和得罪老八之间,他只能对不住老八了。
八福晋得知此事,满怀悲愤地带着胤禩回家,谁知,刚上路不久,就在路上遇到了四福晋派来的人,还带了两辆极为宽大的马车,铺了厚厚的棉被皮垫子,能让人在里面舒服地躺下,还有随着的大夫和吃食药品。
——李盛知道这件事不可避免,皇帝的意志无法违背,他只能尽力缓和这种矛盾。
于是,他连夜前往西郊,而后带着胤禛的手写信回了雍亲王府,按照信上的指示,还有元福的提示,四福晋做出了这些安排。
胤禛还嘱咐她不能露面——刚被康熙怀疑他亲近老八,好不容易把自己摘清楚了,可不能在明面上太过显眼。
尽管如此,八福晋还是鼻子一酸,她低头用帕子抹掉眼泪,哑着嗓子让人把八爷用被子裹着抬进这个大马车来躺下休息。
谁知道眼看着就要不行的老八胤禩,回京后好生调养,硬是慢慢好起来了。
等胤禩病愈,康熙可能也觉得自己之前是有点不近人情,太不慈爱了,于是又找补,补偿似的恢复了老八的俸银俸米,并问他病后可有想吃的东西。
“朕此处无物不有,但不知与你是否相宜,故而不敢送去。”
胤禩怎敢承受“不敢”二字,于是到宫门外跪求免用此二字。
可能是觉得胤禩在宫门跪着求这件事搞得他很没面子?康熙又责备他“往往多疑,每用心于无用之处”、“于无事中故生事端”。
康熙对胤禩,实在是芥蒂太深,总存疑心。
可是,明明是康熙你自己先搞事的啊!
且不说被皇父这样说,胤禩心中如何体会。
只说李盛自己,他还是胤禛一边的,看着这样场景,都不由得替胤禩心里难受。
——怪不得古人骂人的时候说“老而不死是为贼”,康熙这老登,真是越来越过分了!
第178章
在弘晖大阿哥娶妻之后,弘昀在父亲的安排下也和喜塔拉氏定下婚约,在康熙五十六年的春日,喜塔拉氏嫁进了雍亲王府。
喜塔拉氏是一个很开朗活泼的姑娘,她的陪嫁庄子上养了好几匹马,她会射箭会马术,还经常跟着家里的兄弟们出去打猎玩乐,长大后就被家里额娘拘着开始学规矩学管家理财针黹厨炊,但是还没学两年,就病了,病好后便定了雍亲王家的次子。
家中额娘揽着她感慨这也是缘分,据说是当年四爷求当日的废太子为十三爷进言,十三爷才能从养蜂夹道里出来,十三爷阴差阳错地救了自家姑娘,也是他给四爷牵线,才有了自家姑娘跟四爷家孩子的这番姻缘。
“额音珠,额娘的好乖乖,你还好嫁的是次子,你不用操心太多,你嫁过去要好好的,孝敬长辈爱护弟妹关心丈夫,四福晋一向是宽和大度,他们家的李侧福晋据说也是省事儿的人,你上边的两个婆婆都好相处,孩子,这是你的运气。”
额音珠依偎在额娘的怀里点点头,但即将嫁进别人家的紧张焦虑还是让她心中不安。
直到她在雍王府开始生活,这种不安才被抚平。
弘昀的院子跟弘晖挨着,就隔着一道石子路和一溜儿花树。
当年胤禛封了亲王,府邸扩修的时候,他就为几个儿子都安排好了自己的院子。
弘晖的院子在王府的正中轴线上,是小辈里最大最好的一个,毕竟嫡长子身份不同。
但弘昀的院子也很不错,三进小院儿,阔朗精致,自从定亲,连这院子里的地砖李氏都派嬷嬷来瞧过一个遍,生怕委屈了儿子。
额音珠嫁进来的第二天中午,得知不用去婆母跟前伺候,她们小夫妻自己在院子里里用膳,高兴得不得了,扒着弘昀的胳膊不住地问道:“真的吗?我真的不用去吗?嫡额娘说的吗?”
弘昀扶着她坐下,让人把膳提上来,跟她细说府里的习惯。
“逢五逢十的日子晚上去正院用饭,平时都是在自家院子里吃,嫡额娘不喜欢一堆人围着她闹腾,大嫂嫁进来一年了,都是这样的,你放心吃饭吧,昨天见了一天的长辈,行礼问安,去宫里见娘娘又不能坐轿子,全靠两条腿走那么远,在那连坐都不敢坐实了,你肯定累坏了吧。”
额音珠看着眼前的菜色,酒酿鸭子珍珠丸子松鼠鳜鱼,还有好几样青菜时蔬,最中央是一锅羊肉当归汤,也是有些馋了,天可怜见,她从前天早上就没好生吃过一顿饭啊!
身边的丫鬟机灵地给她夹了两块鱼肚子肉,额音珠刚要开动,就听见外面门帘一响,门口进来一只大黑狗狗。
“元福!”弘昀拿了个碟子,从盘子里夹了几个丸子和两块羊肉给狗狗放在一个小矮凳上。
额音珠也认识这只大狗子,她在家待嫁的时候,元福就去她们家门口蹲着,她阿玛来保在内务府认识的人多,知道当初马佳氏家的门口也被蹲过,一点都不慌地把狗子带到她院子里了。
然后第二天大狗狗来的时候,脖子里就挂了一个荷包,里面是一对珍珠耳环还有一封短信。
她今天早上给府里的哥嫂姐弟们送礼物的时候,还给元福送了一个小荷包呢,黑底金丝的缎子,她用小米珠拼出来一只狗头的样子钉在上面。
听说大嫂进门的时候也给元福送了一件小马甲,她女工不太好,只能这样取巧了,好在元福很喜欢,还过来蹭蹭她的手心。
喜塔拉氏虽说不像是佟佳氏、富察氏、那拉氏这些著姓大族一样名气大,但是也是满洲旧族贵勋。
往上追溯,喜塔拉氏是“舅氏子孙”,怎么说呢?——努尔哈赤的生母就是喜塔拉氏。
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王朝后,他的母族喜塔拉氏也就随之崛起,太祖和太宗两朝,喜塔拉氏都深受厚爱,子孙分散各地驻防,几十上百年下来,这个古老的氏族已经和满洲王朝紧密结合在一起。
一开始听说丈夫给儿子选了这么个媳妇,李氏是很有些不大乐意的:喜塔拉氏虽说也是大族,但大部分势力都在地方上,在京中的族人比较少,且眼下有个很重要的减分项:喜塔拉氏仍在包衣之列。
胤禛跟她好生分说了一回,喜塔拉氏确实是个实惠的人选,声名不显但家底儿厚实,且地方上不少儿孙是领着兵的,至于包衣这个问题,是可以被解决的嘛,这些年来抬旗的氏族还少吗?将来若有契机,也不过是上头一句话的事儿。
且胤禛冷眼瞧着,来保办事勤谨严正,是个难得的能干实事儿的人,只怕前途还不止于此。
被四爷和福晋劝解了一回,李氏这才想明白。
当初雍亲王府和马佳氏两家定下后,面上就走动起来,但小儿女却不好多见。
——狗狗才不管这些!
李盛第二天就逛着去了马佳氏的府邸,还专门带了一枚小印章挂上,蹲在人家门口冲着守门的人咧嘴吐舌头卖萌。
脖子上的黑曜石珠链和中央缀着的红宝石、红绳挂着的小印章、油亮滑顺的毛发、头顶上被三格格编的毛毛小辫子、干净清洁一点脏污不沾的狗狗脸、还有后面躲得不是很认真的侍卫——这一看就是贵人家养的狗狗嘛。
再往后看一眼那侍卫的服色,守门的人很有眼色地进去上报了。
没一会儿,马尔赛的管家就跑出来了,他试探着慢慢挪过来蹲下,看着狗子很友好,他就一点一点地伸手过来拿着那枚小印章看了看,底下刻了四个字:圆明居士。
他赶紧跑回去请示,没一会儿又气喘吁吁地跑回来——他们家老爷说这是四爷雍亲王家的狗!
狗子很不客气地进门了,也不按着他的领路走,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自己走到他们家格格院子里去了——就是跟雍亲王家大阿哥订了亲的格格。
李盛如愿见到了马佳氏的小姑娘,圆脸大眼睛,皮肤很白,身高大概有个一米六五?
李盛蹲在月亮门下面看了一会儿,觉得这是个珠圆玉润的漂亮甜妹!
旁边帮忙捧着花瓶的丫鬟惊讶地往这边看了一眼,西马佳氏的格格刚转过头来,大狗狗冲着她歪头咧嘴笑了一下,转头跑掉了。
就这样,李盛轻车熟路地给小夫妻两个传递东西,就像是当年给朱厚熜和孙念传书信一样,今天叼了一支桃花,明天挂了一块蓝宝,后天带回来一个荷包......
就这样过了多半年,康熙四十四年的春天,弘晖正式迎娶自己的妻子马佳氏。
四福晋宽和,马佳氏的新婚时光过得很愉快,且她也逐渐认识到了大狗狗元福在雍亲王府的特殊地位——连她都不敢在正院里多说话,对婆母身边的大宫女都得笑脸迎人,温柔和气,但元福进了福晋的院子就大摇大摆地翘起来两只爪爪示意人家给它擦擦,一蹿就上了炕,还伸爪子扒拉桌子上的点心。
大阿哥就亲自拿了点心托在手心里喂它!还端过水碗来喂水。
就连府里的其他阿哥格格们,对元福也都很宠爱,她还在花园里看见元福一脚就把五阿哥弘昼踹到花丛里了,大阿哥就在旁边笑哈哈地看着。
真是开了眼了!
外面可都说四王爷是个冷面王,可她明明看见四爷在正院拿着一只大球球逗狗,跟元福玩得有来有回。
——当时她进来给四福晋送点心,看得都愣住了,被身边的丫鬟碰了碰才反应过来过去请安。
总之,虽然有各种神奇的经历,但马佳氏在雍亲王府的生活还是很舒服的,非常愉快地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胤禛看着小夫妻和乐,也挺开心,弘晖是长子,她的妻子懂事,对整个王府都是一件好事。
但他很快就开心不起来了——康熙又开始折腾儿子们了。
五十五年九月,康熙从热河回銮,打算去西郊的畅春园住一阵子,从热河到畅春园的路上,是他给几个儿子赏赐的园子,老八胤禩的园子也在其中。
老八最近得了伤寒,病得很严重,“大有离世之态”。
此事胤禛正随侍康熙身侧,一天,康熙问他是否去探望过胤禩的病?
满朝文武只要长眼睛的就看得出来,皇上这几年是特别厌恶老八,胤禛就算有心去看望,也不敢有任何动作啊!
于是他揣摩着皇帝的意思,就说还没去。
康熙道,胤禩病重,应该派人去看看。
老爹都这么说了,胤禛当然是听从啊,虽然想不明白为啥皇上转了性忽然关心起老八了,但他还是即刻请示,说自己回京探望八弟。
康熙表示可以,你先走就行。
然而胤禛刚走,康熙转头就说,“四阿哥置随扈之事不顾,忙忙地去看望胤禩“,“观此关切之意,亦似党庇胤禩”。
于是就让胤禛干脆去照看胤禩的医药事务。
——这老登简直是不讲理啊!
胤禛被皇帝搞得满头包,又是怕又是怨,只能再转头回去,在皇帝面前请罪说儿子愚钝,理会错了父皇您的意思,请皇阿玛宽恕。
“臣未审轻重,实属错误,罪所难免”。
于是康熙看着儿子还算是懂事,大度地原谅了他。
胤禛晚上自己憋着生闷气,自己气得肝疼。
这还不算完,因为回畅春园的路上要经过老八的园子,康熙就很担心,老八这病这么严重,我从那儿过,给我传染上可咋整啊?
当时是老四胤禛和老十四胤这一对兄弟奉命照管老八,于是康熙传旨给他们俩:“将胤禩移回家中之事,着诸皇子议奏。”
这还议论个鬼啊!你都说了“将胤禩移回家中”,要是不想让老八挪动,老爷子您别说这话啊!
简直是难为人。
胤禛只能硬着头皮叫来老九胤禟和他商量这件事,老九很愤怒:“八阿哥如今病重,若挪动家中,万一不测,谁即承当?”
对着胤禛就是一顿阴阳怪气的输出,说他公报私仇心胸狭窄之类的。
搞得胤禛也很不高兴,他跟老八也没有深仇大恨,虽说这些年来交情淡了,但是早年间也是能共用一堵墙修花园的好兄弟,他就算是有夺嫡之心,跟老八竞争关系,那也不至于要把弟弟弄死啊!
再说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皇上要让老八挪动,你有胆子冲着皇上吼去啊!
那边康熙听说了,道:“八阿哥已不省人事,若欲移回,断不可推诿朕躬令其回家。”
——我是让你们拿主意,回头老八有事,你们别推到我头上来啊。
但是转头就又教育诸位皇子道:“汝等皆系皇子王阿哥,富贵之人,当思各自保重身体,诸凡宜忌之处,必当忌之,譬如出行,所经行之地,倘遇不祥不洁之物,当遮掩躲避,古人云,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况于尔等身为皇子者乎?”
——这都不是暗示了,这几乎明示了。
你们这些皇子都要避免不祥不洁之物,我身为皇帝,天下至尊至贵,他老八给我让路不是应当的吗?
有此可见康熙晚年之昏聩冷酷,连亲生儿子的命都丝毫不顾了。
胤禛眼看如此,只能做出决断,令胤禩移回京中,虽然心里也不忍,但是他首先要保全自己,他甚至都不敢多关心些病重的胤禩。
——在得罪康熙和得罪老八之间,他只能对不住老八了。
八福晋得知此事,满怀悲愤地带着胤禩回家,谁知,刚上路不久,就在路上遇到了四福晋派来的人,还带了两辆极为宽大的马车,铺了厚厚的棉被皮垫子,能让人在里面舒服地躺下,还有随着的大夫和吃食药品。
——李盛知道这件事不可避免,皇帝的意志无法违背,他只能尽力缓和这种矛盾。
于是,他连夜前往西郊,而后带着胤禛的手写信回了雍亲王府,按照信上的指示,还有元福的提示,四福晋做出了这些安排。
胤禛还嘱咐她不能露面——刚被康熙怀疑他亲近老八,好不容易把自己摘清楚了,可不能在明面上太过显眼。
尽管如此,八福晋还是鼻子一酸,她低头用帕子抹掉眼泪,哑着嗓子让人把八爷用被子裹着抬进这个大马车来躺下休息。
谁知道眼看着就要不行的老八胤禩,回京后好生调养,硬是慢慢好起来了。
等胤禩病愈,康熙可能也觉得自己之前是有点不近人情,太不慈爱了,于是又找补,补偿似的恢复了老八的俸银俸米,并问他病后可有想吃的东西。
“朕此处无物不有,但不知与你是否相宜,故而不敢送去。”
胤禩怎敢承受“不敢”二字,于是到宫门外跪求免用此二字。
可能是觉得胤禩在宫门跪着求这件事搞得他很没面子?康熙又责备他“往往多疑,每用心于无用之处”、“于无事中故生事端”。
康熙对胤禩,实在是芥蒂太深,总存疑心。
可是,明明是康熙你自己先搞事的啊!
且不说被皇父这样说,胤禩心中如何体会。
只说李盛自己,他还是胤禛一边的,看着这样场景,都不由得替胤禩心里难受。
——怪不得古人骂人的时候说“老而不死是为贼”,康熙这老登,真是越来越过分了!
第178章
在弘晖大阿哥娶妻之后,弘昀在父亲的安排下也和喜塔拉氏定下婚约,在康熙五十六年的春日,喜塔拉氏嫁进了雍亲王府。
喜塔拉氏是一个很开朗活泼的姑娘,她的陪嫁庄子上养了好几匹马,她会射箭会马术,还经常跟着家里的兄弟们出去打猎玩乐,长大后就被家里额娘拘着开始学规矩学管家理财针黹厨炊,但是还没学两年,就病了,病好后便定了雍亲王家的次子。
家中额娘揽着她感慨这也是缘分,据说是当年四爷求当日的废太子为十三爷进言,十三爷才能从养蜂夹道里出来,十三爷阴差阳错地救了自家姑娘,也是他给四爷牵线,才有了自家姑娘跟四爷家孩子的这番姻缘。
“额音珠,额娘的好乖乖,你还好嫁的是次子,你不用操心太多,你嫁过去要好好的,孝敬长辈爱护弟妹关心丈夫,四福晋一向是宽和大度,他们家的李侧福晋据说也是省事儿的人,你上边的两个婆婆都好相处,孩子,这是你的运气。”
额音珠依偎在额娘的怀里点点头,但即将嫁进别人家的紧张焦虑还是让她心中不安。
直到她在雍王府开始生活,这种不安才被抚平。
弘昀的院子跟弘晖挨着,就隔着一道石子路和一溜儿花树。
当年胤禛封了亲王,府邸扩修的时候,他就为几个儿子都安排好了自己的院子。
弘晖的院子在王府的正中轴线上,是小辈里最大最好的一个,毕竟嫡长子身份不同。
但弘昀的院子也很不错,三进小院儿,阔朗精致,自从定亲,连这院子里的地砖李氏都派嬷嬷来瞧过一个遍,生怕委屈了儿子。
额音珠嫁进来的第二天中午,得知不用去婆母跟前伺候,她们小夫妻自己在院子里里用膳,高兴得不得了,扒着弘昀的胳膊不住地问道:“真的吗?我真的不用去吗?嫡额娘说的吗?”
弘昀扶着她坐下,让人把膳提上来,跟她细说府里的习惯。
“逢五逢十的日子晚上去正院用饭,平时都是在自家院子里吃,嫡额娘不喜欢一堆人围着她闹腾,大嫂嫁进来一年了,都是这样的,你放心吃饭吧,昨天见了一天的长辈,行礼问安,去宫里见娘娘又不能坐轿子,全靠两条腿走那么远,在那连坐都不敢坐实了,你肯定累坏了吧。”
额音珠看着眼前的菜色,酒酿鸭子珍珠丸子松鼠鳜鱼,还有好几样青菜时蔬,最中央是一锅羊肉当归汤,也是有些馋了,天可怜见,她从前天早上就没好生吃过一顿饭啊!
身边的丫鬟机灵地给她夹了两块鱼肚子肉,额音珠刚要开动,就听见外面门帘一响,门口进来一只大黑狗狗。
“元福!”弘昀拿了个碟子,从盘子里夹了几个丸子和两块羊肉给狗狗放在一个小矮凳上。
额音珠也认识这只大狗子,她在家待嫁的时候,元福就去她们家门口蹲着,她阿玛来保在内务府认识的人多,知道当初马佳氏家的门口也被蹲过,一点都不慌地把狗子带到她院子里了。
然后第二天大狗狗来的时候,脖子里就挂了一个荷包,里面是一对珍珠耳环还有一封短信。
她今天早上给府里的哥嫂姐弟们送礼物的时候,还给元福送了一个小荷包呢,黑底金丝的缎子,她用小米珠拼出来一只狗头的样子钉在上面。
听说大嫂进门的时候也给元福送了一件小马甲,她女工不太好,只能这样取巧了,好在元福很喜欢,还过来蹭蹭她的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