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还有时刻粘着他的学生独孤也。
  独孤也真是狗皮膏药一样,他恨不得把老师的脑子抠开,把里头有用的全都塞自己脑子里。
  清河王看了一眼,叫了孩子一声。
  独孤也答应是答应了,但是屁股不动。
  虞铮看见这一幕就笑了:随他吧,难得咱们独孤氏还有这般好学的孩子。
  宗亲们都笑了,确实皇家这一脉没什么读书的种子。
  从根上说,这独孤也也不是德武皇帝亲孙子。
  那这么一说的话,至今还是没有啊!
  有些亲王就惦记着回去催促自家子弟上进些,显然太后娘娘喜欢读书,她更喜欢有学问的孩子。
  瞧着自家孩子一个个骑马射箭就开心,叫读书就不行了,这怎么能行?
  宴会热闹的很,司农卿一辈子也没想到自己还有如此风光。
  本来他这个官职就是个冷灶,完全是被丢一边的衙门。
  全靠俸禄过日子。
  如今可不一样了,太后娘娘看重,他也想做出个样儿!
  如今见了真章,果然大不同。
  陛下也夸赞了几句,到现在,他也不得不感慨,母后做的事,跟他想的事真的不一样。
  他现在就在想,假如他亲政了要做什么?
  边境肯定是要好好防护的,然后呢?
  母后没有摄政的话,舅舅大概不会回来。那么突厥的分裂他大概不会插手。
  那他还做什么?
  将朝中的官员换一下?换成自己亲近的人吗?
  可他此刻看着众人,却想不出哪一些才算是他亲近信得过的人。
  不知道,就要走很多弯路。
  但是无论哪一条,他都要承认,他没想过叫司农卿改进粮食种植。
  他脑子里以前完全没有想过这一条。
  他大概也会想着农桑,但不是这样想。
  他此刻甚至想如果是他来亲政,他太年轻,是否还能稳住父皇在世时候的税法?
  他不知道。
  但是有一点他很确定,他一定不会有母后那样关注百姓。
  也不会很早就想到叫民间多设立一些学堂,给那些穷苦人家的孩子读书识字。
  他离开西河太早,什么都没记住。但是听说西河如今大不一样了,都是母后的功劳。
  此刻,他想起的是父皇去之前与他说的话。
  父皇说日后你觉得你与她处处想的不一样的时候,就听她的。
  父皇看的远啊。
  皇帝举杯:母后,儿子敬您,天下有您,是天下人的福气。
  他终其一生只能如此了,可对于天下人来说,这个局面没什么不好。
  从这一刻开始,他真正开始长大,也真正明白了自己的命运。
  原来他不光是输给了母后,也输给了父皇。
  早在多年前,父皇就做好了选择。
  父皇选了天下人。
  而今他也只好选天下人。
  父皇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富庶,母后正在做的就是这些。
  那么他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他只好低头,只要他肯低头,那天下太平和百姓富庶就也有他的一份不是吗?
  虞铮喝了他敬的酒,与以往任何一杯酒都没什么区别。
  只是皇帝那一个年轻的心,真正变了。
  酒席还在继续,太后娘娘和虞侯先走了一步。
  桂花已经谢了,秋菊却还开的好。
  清宁宫中很多菊花。
  金雕在架子上挪动了几下,虞铮伸手摸摸它的翅膀。
  你这鸟养的真好。虞鹿鸣坐在椅子上。
  天已经黑透了,漫天星斗。
  陛下如今应该想通了。
  虞铮笑了:那最好,我从一开始就想好了将来,我只会允许他低头。
  三妹妹如今,真正是主宰天下的人了。虞鹿鸣笑道:父亲要是见到今日,定然也是震惊。
  唉。虞铮轻轻叹气:人这一辈子,只能往前走,不能回头。
  是,只能往前走,我也不想回头。虞鹿鸣轻叹:人生如此,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无法后悔,也无法弥补什么。
  你我二人将来总会见到家人。
  四哥,你如今过得舒服吗?我怕你过得不开心,你是不是还想去浪迹天涯?
  怎么会!我也这个年岁了,腿又不好。连城成天起来抱怨我不好好热敷。虞鹿鸣笑:京城才是咱们的家,你我都出生在这里,不管是气候还是物产,都是最习惯的。我早就想回来了。
  只是前些年,一直不能。
  那就好,我希望你真心能快活,哪怕没有那么快活,至少也要过的舒服。
  我过得很好,倒是你,你会想他吗?
  会。虞铮回答的毫不迟疑:我从不掩藏心意,我很喜欢他,他去世我很舍不得,也会时常思念他。
  虞鹿鸣笑出声来:这真是你。
  确实是他妹妹能说出来的话。
  她毫不手软的算计他,却也真心实意的思念他。
  其实他也都明白,也许一开始没那么明白,后来还有什么不懂的?
  第360章 新后
  虞鹿鸣仰头看着天,许久后道:这样最好。
  是啊,这样最好。
  这一夜,太后娘娘与虞侯聊了许久,很多年没有这样畅谈。
  他们并不说过去,他们谈的都是未来。
  就着星空,天南地北的闲聊。
  能与一个人畅谈古今,也是一件快意的事啊。
  两个月后,贤妃生下了陛下的长女,次年春初,贤妃被立为皇后。
  说出身,她当然够格了。
  章慧大长公主的孙女,虽说娘家如今没什么得用的人,但是血脉尊贵。
  本来虞铮更看好的是卫氏,不过陛下显然不是这么想的。
  这样也好。
  姚氏是个聪明人,她办事没有刘氏那么周全,但是她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她没有刘氏那样绝佳的容貌,但是长得也很漂亮。
  陛下将来还会有诸多嫔妃,他永远有的选。
  虞铮看着来给她请安的皇后和淑妃:都起来吧,来年就要大选,后宫里人就多起来了,那时候你们就要辛苦了。
  不敢说辛苦,都听母后的。皇后道。
  虞铮看着她点点头:那就好。
  后宫的事,皇后你该负责,但是你年轻,许多事还不知道。要叫贤太妃好好帮着你。这宫里长辈众多,不要轻忽。
  皇后这个位置不好坐。
  先不必说太后压着她一头,就是后宫里诸位太妃,很多还是祖父那一辈的,她就都要小心。
  皇后是国母,可国母更要注重规矩,也要顾着礼数。
  一旦哪里照顾的不周全,那都是麻烦事。
  儿臣明白,母后放心吧。皇后也知道,自己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全管了,她自己心里也没底。
  好了,我还有事,就回去吧。
  虞铮今日确实有事,她要见人。
  宣政殿中,谢广跪在那:臣叩见太后娘娘!
  起来。虞铮对他笑:一别经年,谢卿这些年做的好,我都知道。
  臣叩谢娘娘!谢广站起来,又是激动又是感动。
  他双鬓已经见了白,但是却精神矍铄。
  这些年,他从地方上一路升,如今终于得以回京。
  他还不知道,虞铮给他安排的是中书令的位置。
  当然,这还有一些时间,刚回京,总要再看看。
  谢卿是个能臣,吾一直知道。这些年,我也总是想起谢卿,终于回来了,日后可不要浪费了你的才华。
  是,臣谨遵娘娘的旨意,多谢娘娘夸赞臣。谢广又弯腰行礼。
  谢广之后,林布和韩宁也回来了。
  前些年林布去了南边镇守,韩宁也去了地方上历练。
  如今都回来了。
  他俩见了虞铮也很激动,虽然都是满面风霜,但是眼神倒还像是过去一样的亮。
  京城中兵力本就不少,如今一些年迈的将军该换下来,所以虞铮把他们召回。
  当初把他们撒出去,就为了防止边关生乱。
  尤其是南方。
  如今四海太平了,以他们跟随先帝的出身,也不能一直就在地方上。
  回来就好,这些日子就好好歇息,等年后都留在京城吧。虞铮笑道。
  多谢娘娘。俩人都高兴。
  家小都在京城呢,当然想留下了。
  好了,你们也累了,先回府去休息,跟你们的兄弟们也都见见面喝喝酒。等过几天过年,咱们再一起摆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