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周先生点头:我才收到京城的消息,东宫太子想出征,真要是来了可好,只要能把他斩于马下,那可就是天大的功劳啊!
  一旦把新朝太子弄死,那这事影响不是一般大。
  要是弄好了,直接把新朝推翻都可能。
  反正这个时候起兵的人,本来也不在乎百姓。
  这跟当年独孤翀起兵完全不是一回事。
  哈哈哈哈,那是,那是!孙将军摸胡子:先生不爱见生人,不然我真想把先生推荐给众人啊。
  周先生摇头:算了,将军善待我,能叫我有个容身之处就很好了。别的,小人没有所求。
  孙将军也不坚持。
  这位周先生孑然一身,当年幼帝在世的时候,他跟着吴将军,是保皇的。
  后来吴将军死了,他也不知所踪。
  估摸是逃命去了,后来又回来临州。此人确实足智多谋,不过估摸着身份不好说。
  应该是家里人全死在新朝手里了。
  不然也不会藏头露尾的。
  说起他们那个太子,倒也是个骁勇的。不过如今真想叫他出来,只怕也难。孙将军亲自给周先生斟酒。
  周先生客气谢过后道:是难,不过咱们也要使劲儿。这一次起兵,如我预料,要么就重新洗牌。就算不能,至少将军将来也要有个异姓王才是。
  孙将军冷哼一声,他不服气就不服气在这里了。
  他们这几个降将,也个个都是英雄。
  既然降了,朝廷就该给高一点的待遇。
  如今这不上不下,算什么?
  孙将军人马最多,也算是领头人。
  周先生这几年来持续不断的输出终究有用。
  朝中的消息,将军也收到了吧?太子的老丈人死了,如今皇帝对太子也有了些猜忌。要是这个时候,太子坚持要出来打仗,只怕老皇帝不允许。他们父子内斗起来,就是咱们的机会啊。
  孙将军点头:你说的是啊!来来来,喝酒!
  你说,这狗皇帝两个嫡子,一个还被赶去西河了,嘿,皇家也真绝情啊。
  周先生点头:是啊,所以将军不能再耽误时间,要尽快。
  孙将军点头:放心,不出三日,出兵嘉城!
  两个人喝酒喝的很开心,孙将军最喜欢与这位周先生说话,可惜这位先生一般都是深居简出。
  所以每次请来,他都要说个尽兴。
  等周先生回去的时候,已经是深夜,雨还没停。
  不大不小的下着。
  连城扶着他坐在椅子上:姓孙的就是个蠢货!打仗不见得多厉害,脑子还不好。
  第197章 陛下知道了
  这样的人,偏偏手里有兵权,朝廷一时还不能杀他。周先生笑了笑,将领口撑开一些。
  喝了酒,有些热。
  连城却拿来毯子给他盖在肚子上:别晾着了,一会着凉了,我去点火,等着。
  说话间,他就跑出去,不过一会就把火盆子端进来。
  屋子里暖和起来,周先生也舒服了许多。
  他叹口气:我还是不喜欢这里。
  不喜欢就走,隐姓埋名了,住哪里不好?不行就去京城呗。连城给他倒茶。
  快了。接过热茶,他缓缓出口气。
  我还是不懂,就算能叫这几个自不量力的被除掉还真能把太子钓出来?连城知道,如果先生能设计杀死太子,他肯定会做。
  但是刺杀太子,那不是简单的事。
  做不好,就连累了姑娘。
  不能。周先生往后靠:不过,我料想晋王距离回京不远了。来年就第五年了吧,五年正好,再久一点,京城里的人就该忘记他了。
  太后七十多了,这个年岁的老人,一场病就可能没了。如果失去太后的支持,晋王的路就不会太好走了。
  太后这个位置,换做任何时候都不会如现在这样。
  她是开国皇帝的母亲,她的地位不会低。
  不懂。连城摇头。
  周先生大概是寂寞了吧,他知道连城不懂,还是笑着解释:晋王不会甘心,其他皇子也不会甘心。孙世勇敢造反,也不会一点消息也没有,这时候,总有人搅动风云。太子出不来没关系,他想不想叫他自己的人来挣这个军功?
  如果皇帝厌恶了太子,废了太子,但是也不叫晋王做太子,怎么办?连城问。
  周先生沉默了一会:那他就是个废物,配不上我妹妹。
  连城耸肩:姑娘现在很厉害,在晋王府很重要。
  她的性格,随了父亲,却又远胜于父亲。父亲太纯粹,但是她,她更灵活。她懂得放下身段,也懂得低头。大概经历过国破家亡后,她也懂得了狠心。周先生深吸一口气:所以,晋王不能这么不争气。
  他情不自禁想起小时候。
  那时候,真的每一次都是他被妹妹气的不轻,打又下不去手,骂她又是女孩子。
  当时是不懂,只觉得谁家的妹妹能有这么烦人?
  也疼她,可爱漂亮的妹妹,就是特别烦人。
  可如今回忆起来,他才看懂那些以前注意不到的细节。
  其实每一次,妹妹都是一边故意气他,又让着他。
  说起来很难理解,但就是这种感觉。
  她总是笑,被他瞪了,被他嫌弃了也还是笑。
  实在是见自己生气极了,就哎呀一声,说美人哥哥真的气坏了,快跑哦。
  然后就带着几个丫头呼啦啦的跑了。
  如今回忆起来,当年的不悦早就烟消云散。
  只恨那时候的岁月不够长。
  被人嫌弃的晋王刚接到线报的时候,孙世勇与其他几路人马已经对嘉城开始攻击。
  太子不能亲自出战,最后陛下派出去的将军与哪一方都没关系。只是他的臣子。
  信是韩宁派人送的,韩宁送完信之后,也启程了。
  只能说赶得好不如赶得巧。
  刚好年底南边造反,这个年就过不好。
  这会子,独孤钺再送什么年礼,就算陛下还能高兴,也没那么高兴了。
  但是他提前送了厨子
  谁能想到呢,这真是运气好。
  独孤钺看完了信,就把众人召集到了银安殿。
  众人看过信后,李先生蹙眉:看着信的意思,陛下这阵子身子不适?
  独孤钺点头,显然心情不好。
  这意思是陛下本来就有些身子不适,然后被太子气到了?虞铮最后一个看的信。
  她也是为了表示尊重,信就先给其他人看了。
  这会子,她收起信:陛下和太子一向是政见不太合,对于这件事,更是各持己见。叫我说,就是太子心急了,老平北王才去了不久,他想急着推出他大舅子,这就不好看了。
  如今的平北王也不是草包,一样是杀出来的。
  但是辈分就在那,他老子在一天,就不会有人把他放在第一梯队。
  他老子如今刚死,他就急着想要去打仗,别人怎么想?
  朝中如今人才济济,能打的人多了去,委实不缺他一个。
  太子推荐的人里,十个有八个都是他自己人。
  确实骁勇善战,只是他不该先把他大舅子推出来。
  这么一来,就给陛下一个横竖都是他的人的感觉。
  虽然,太子确实是这么个意思,他本身是想亲自去的。
  但陛下断然不许,他就推荐自己人。
  这份军功太要紧了。
  但是做了太子,一般情况下,就不可能出去打仗了。
  真要是出个事,那真的是难看。
  陛下身子不适,大王眼下既然收到消息,就送家书回去问候一下好。其他的事,咱们还是静观其变。李先生道。
  虞铮听着他们说话,独孤钺不怎么开口。
  等差不多了,她才道:我这里,倒也有个消息,诸位也听听。
  众人忙看向她。
  前些日子,我收到了昭瑞公主的信,公主与我闲话家常时候提起了先皇后的忌日。太后娘娘某一日梦见了先皇后,就特地召了陛下和太子在她那用膳。宫中如今有传,来年先皇后忌辰,要好好办。
  众人面面相觑,只一瞬间就都明白了。
  陛下与先皇后是少年夫妻,到底鹣鲽情深。陛下不肯续娶,心中自然是念着先皇后的。如今要好好办一场,也是应该的。邹先生道。
  是啊,如此这般,大王是无论如何也要回去祭拜,这才是一个做儿子的孝心啊。李先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