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但就是这平静的目光,却像一道无声的惊雷,狠狠劈中了萧凌恒的心脏,一年多的卯时苦练,无数次演武场上的呵斥,这九十多个日夜的运筹帷幄…
还有昨日那血与火的炼狱,同袍倒下的惨烈,指挥若定的决断,以及最终破城时那混杂着狂喜、疲惫和沉痛的复杂心绪…
所有的所有,都在这无声的对视中翻涌奔腾。
在这座燃烧的王城下,他萧凌恒成为了真正的将军,这一仗,是他独立指挥、独立承担、独立打赢的。
年逍没有言语,但姿态却胜过了千言万语,那是一种确认,一种无声的交接,一种对徒弟的最终审视与认可。
萧凌恒迫使自己挺直了早已疲惫不堪的脊梁,迎着师父的目光,没有激动的话语,没有热泪盈眶,只有一个疲惫又说不清道不明的眼神。
年逍的眼神也谈不上纯粹,有理解,有无奈,也有悲悯。
没有办法,每一个将军都是这么过来的,第一次见这幅场景谁都会自责和痛苦,固然知晓战争无情,可当对家血淋淋的残破实打实的砸在眼前时难免愧疚。
随后,年逍缓缓地点了一下头,动作轻微,却重若千钧。
紧接着他不再看萧凌恒,而是将目光投向远方,投向那渐渐明亮起来的天空,以及这片刚刚经历过血火洗礼、百废待兴的土地。
老将军的身影在初升的朝阳下,显得格外沉静而悠远。
萧凌恒收回目光,深吸一口气,转身,继续走向那些需要安抚的百姓,走向这座等待重建的城池。
第120章
鸿滇联军此次败的彻底,喀尔族长在西门缺口处被乱箭射成了刺猬,燮硰族长在东城墙上被一柄长矛贯穿了咽喉,而乌尔迪更是惨烈,这位猛将的头颅被自己最信任的人亲手砍下,此刻还挂在鸿滇南门的旗杆上示众。
鸿滇王被五花大绑地押进了联军大营,关在一间阴暗潮湿的地牢里。
联军将领们轮番上阵,年逍来过,萧凌恒来过,连花千岁都亲自来了一趟,可这老国王就像块石头似的,盘腿坐在草堆上闭目养神,任凭谁说什么都充耳不闻,饭送来了就吃,水端来了就喝,可就是连眼皮都不抬一下。
那副油盐不进的模样,愣是让见多识广的年逍都拿他没办法。
日头正当高空,年逍、封翊、花千岁和乔烟辰四人挤在一处临时搭建的破棚子里用午膳。
这棚子简陋得很,几根木棍支着块破布,阳光温吞地照在临时搭建的破棚子上,漏下的光斑在四人中间晃晃悠悠。
年逍盘腿坐在一块磨得发亮的石头上,手里捧着个粗陶碗,正往嘴里扒拉粟米饭。
封翊靠在棚子口,就着半块咸菜啃馍,胡须上沾着馍渣。
“这破棚子搭得不错,”花千岁用筷子尖戳了戳摇摇欲坠的木棍,“竟然没塌。”
乔烟辰正专心挑着鱼刺,闻言抬头笑了笑:“将就着用吧,总比蹲在沙地里吃土强。”他顺手把挑好的鱼肉拨到花千岁碗里,“趁热。”
年逍咽下最后一口饭,抹了抹嘴:“前线来报,那边快收尾了。”他顿了顿,“述律然那小子,倒是没让人失望。”
封翊把最后一点馍渣倒进嘴里,嚼了两下咽下去:“渥丹人打仗确实够猛,就是太莽撞。”
他拍拍手上的碎屑站起来,掸了掸衣服上的土,“那小子人呢?”
年逍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往南边去了,说是要去接人,拦都拦不住。”
花千岁听了忍不住笑出声:“任久言又不是小孩子,身边带着那么多兵,还能被狼叼走了不成?
“随他去吧。”年逍摆摆手,把空碗放到一边,“仗都打完了,爱接谁接谁去。”
话音落地,花千岁和封翊对视一眼,两人的眼神在半空里推搡,来回推了几个回合。
半晌,封翊重重地坐回年逍对面,搓了搓手:“老年啊...有件事儿...”
年逍闻声抬起头,没吭声,就那么直勾勾地盯着他。
封翊支支吾吾了半天,话在嘴边转了好几圈就是说不出来。
年逍不耐烦地“啧”了一声:“你吃馍噎着了?能说说,不能说换人说。”
封翊一听这话,顿时松了口气,他求救似的看向花千岁,挤了挤眼睛,拼了命地表达着:你看你看,他说了,让换个人说。
花千岁可不怕,不只是因为性格,更因为眼前这两位都是他父亲花太空的生死之交,说是他的半个父亲也不为过。
他轻轻放下碗,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陈叔父那边得了份军报,何廷雨的军饷预算比往常多了三两成。”
他顿了顿,眼神在两人脸上扫过。
年逍听完,眉头都没皱一下,直接一巴掌拍在桌上:“老沈这儿子想干什么?要造反吗?”
声音大得把棚顶的破布都震得簌簌作响。
封翊吓得差点从石头上滑下来,赶紧摆手:“没提五殿下!谁也没说五殿下,是何将军何将军。”
也是,即便是昭然若揭的事情,可这没证据的事儿谁敢贸然咬皇子啊?
乔烟辰在一旁低头喝粥,死死把脸埋在碗里不敢抬头。
年逍斜眼瞥了封翊一下,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没再接话。
棚子里一时安静下来,只剩下外头风吹茅草的沙沙声。
花千岁慢条斯理地又给自己倒了碗茶,慢悠悠地吹了吹茶碗上飘着的茶叶沫子:“老五这算盘打得精啊,既想捞军功,又惦记着储位。”
他抿了口茶,“一箭双雕。”
封翊急得直搓手:“哎呦我的小祖宗,这话可不敢乱说——”
“计划倒是周全。”年逍根本不管封翊说什么,直接打断他,接上花千岁的话头,“他要是敢动,老夫亲手把他拎到他老子跟前,让沈明堂好好看看自己养出来的'好儿子'。”
封翊张了张嘴,最终一个字也没敢再说,他算是看明白了,眼前这两位一个比一个横,根本拦不住。
乔烟辰只能低头猛灌茶水,假装自己不存在。
棚子里一时只剩下茶水吞咽的声响,和外面偶尔传来的马匹嘶鸣。
“这事不能不防,”年逍摸着下巴沉思了一会儿:“可他们究竟是打算在哪儿下手呢…”
“老五看重的无非就是一个储位,谁挡他他就会从哪下手呗,”花千岁歪了歪头,不屑的说道。
无人回应间,他突然想起什么,继续问:“那个带头杀了赤荥族长的人,是什么来路?”
“据说是赤荥族的参军。”年逍皱眉,“我也觉得蹊跷,怎么突然就把乌尔迪给杀了?”
“倒戈的这么绝然,”花千岁轻笑一声:“杀完人就跑,仗还没打完就溜了,倒是挺利索。”
封翊也纳闷这件事,没人能不纳闷儿,这传说中深得乌尔迪信任战无不胜的“风师”,何故会突然将刺尖指向自家人呢?
“这帮小崽子究竟在做什么呢…”年逍眯着眼睛低语。
大漠上的局势越来越混沌,原本清晰的阵营界限早已模糊,他们几人都像蒙着眼睛在沙暴中行走,分不清谁是谁的人,表面上看是三方势力对垒,可暗地里究竟有多少股力量在角力,谁也说不清。
肎迦、辛,、沈清珏、何廷雨,包括萧凌恒与任久言,每个人都在下棋,但同时自己也是别人棋盘上的棋子。
信任一直都是最奢侈的东西,这片大漠上的风究竟从哪里来的,又往哪个方向吹,没人能看得明白。
而荒漠依旧沉默,冷眼注视着这群自诩聪明的赌徒,等待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被自己亲手放出的野兽反噬。
它看过太多这样的戏码,野心家们来了又走,算计着别人,也被别人算计。最终,黄沙会掩埋一切输家的尸骨,而胜利者也不过是暂时站在尸堆上罢了。
几人正沉吟间,一个侍卫慌慌张张地冲了过来,踉跄着几乎是摔在地上,他单膝跪地,气喘吁吁地喊道:“将军!边关急报!库兰人犯境,何将军已经带兵赶过去了!”
“什么?!”年逍和封翊同时从座位上弹了起来,“库兰?!”
乔烟辰脸色骤变,手里的茶碗掉在地上摔得粉碎,茶水溅了一地,年逍和封翊的脸色瞬间阴沉,拳头不自觉地攥紧了。
花千岁倒是还坐着,但眼神已经冷了下来,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着。
这莫名其妙杀出来的库兰让几人都大吃一惊,谁也没想到在屠戮鸿滇这场大战中始终明哲保身的库兰族竟在此时突然对褚国动手。
年逍一把抓过军报,“库兰不是一直躲在后面看戏吗?”
封翊急得直拍大腿:“坏了坏了!何廷雨带了大部分人来前线,边关现在就是个空壳子。”
“这不是就知道了老五打算往哪里使劲了?”花千岁嗤笑一声,眯起眼睛,“鸿滇刚破,库兰就来了,他们一动手,何廷雨就带兵走了…”他轻轻挑眉,“安排得真好。”
还有昨日那血与火的炼狱,同袍倒下的惨烈,指挥若定的决断,以及最终破城时那混杂着狂喜、疲惫和沉痛的复杂心绪…
所有的所有,都在这无声的对视中翻涌奔腾。
在这座燃烧的王城下,他萧凌恒成为了真正的将军,这一仗,是他独立指挥、独立承担、独立打赢的。
年逍没有言语,但姿态却胜过了千言万语,那是一种确认,一种无声的交接,一种对徒弟的最终审视与认可。
萧凌恒迫使自己挺直了早已疲惫不堪的脊梁,迎着师父的目光,没有激动的话语,没有热泪盈眶,只有一个疲惫又说不清道不明的眼神。
年逍的眼神也谈不上纯粹,有理解,有无奈,也有悲悯。
没有办法,每一个将军都是这么过来的,第一次见这幅场景谁都会自责和痛苦,固然知晓战争无情,可当对家血淋淋的残破实打实的砸在眼前时难免愧疚。
随后,年逍缓缓地点了一下头,动作轻微,却重若千钧。
紧接着他不再看萧凌恒,而是将目光投向远方,投向那渐渐明亮起来的天空,以及这片刚刚经历过血火洗礼、百废待兴的土地。
老将军的身影在初升的朝阳下,显得格外沉静而悠远。
萧凌恒收回目光,深吸一口气,转身,继续走向那些需要安抚的百姓,走向这座等待重建的城池。
第120章
鸿滇联军此次败的彻底,喀尔族长在西门缺口处被乱箭射成了刺猬,燮硰族长在东城墙上被一柄长矛贯穿了咽喉,而乌尔迪更是惨烈,这位猛将的头颅被自己最信任的人亲手砍下,此刻还挂在鸿滇南门的旗杆上示众。
鸿滇王被五花大绑地押进了联军大营,关在一间阴暗潮湿的地牢里。
联军将领们轮番上阵,年逍来过,萧凌恒来过,连花千岁都亲自来了一趟,可这老国王就像块石头似的,盘腿坐在草堆上闭目养神,任凭谁说什么都充耳不闻,饭送来了就吃,水端来了就喝,可就是连眼皮都不抬一下。
那副油盐不进的模样,愣是让见多识广的年逍都拿他没办法。
日头正当高空,年逍、封翊、花千岁和乔烟辰四人挤在一处临时搭建的破棚子里用午膳。
这棚子简陋得很,几根木棍支着块破布,阳光温吞地照在临时搭建的破棚子上,漏下的光斑在四人中间晃晃悠悠。
年逍盘腿坐在一块磨得发亮的石头上,手里捧着个粗陶碗,正往嘴里扒拉粟米饭。
封翊靠在棚子口,就着半块咸菜啃馍,胡须上沾着馍渣。
“这破棚子搭得不错,”花千岁用筷子尖戳了戳摇摇欲坠的木棍,“竟然没塌。”
乔烟辰正专心挑着鱼刺,闻言抬头笑了笑:“将就着用吧,总比蹲在沙地里吃土强。”他顺手把挑好的鱼肉拨到花千岁碗里,“趁热。”
年逍咽下最后一口饭,抹了抹嘴:“前线来报,那边快收尾了。”他顿了顿,“述律然那小子,倒是没让人失望。”
封翊把最后一点馍渣倒进嘴里,嚼了两下咽下去:“渥丹人打仗确实够猛,就是太莽撞。”
他拍拍手上的碎屑站起来,掸了掸衣服上的土,“那小子人呢?”
年逍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往南边去了,说是要去接人,拦都拦不住。”
花千岁听了忍不住笑出声:“任久言又不是小孩子,身边带着那么多兵,还能被狼叼走了不成?
“随他去吧。”年逍摆摆手,把空碗放到一边,“仗都打完了,爱接谁接谁去。”
话音落地,花千岁和封翊对视一眼,两人的眼神在半空里推搡,来回推了几个回合。
半晌,封翊重重地坐回年逍对面,搓了搓手:“老年啊...有件事儿...”
年逍闻声抬起头,没吭声,就那么直勾勾地盯着他。
封翊支支吾吾了半天,话在嘴边转了好几圈就是说不出来。
年逍不耐烦地“啧”了一声:“你吃馍噎着了?能说说,不能说换人说。”
封翊一听这话,顿时松了口气,他求救似的看向花千岁,挤了挤眼睛,拼了命地表达着:你看你看,他说了,让换个人说。
花千岁可不怕,不只是因为性格,更因为眼前这两位都是他父亲花太空的生死之交,说是他的半个父亲也不为过。
他轻轻放下碗,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陈叔父那边得了份军报,何廷雨的军饷预算比往常多了三两成。”
他顿了顿,眼神在两人脸上扫过。
年逍听完,眉头都没皱一下,直接一巴掌拍在桌上:“老沈这儿子想干什么?要造反吗?”
声音大得把棚顶的破布都震得簌簌作响。
封翊吓得差点从石头上滑下来,赶紧摆手:“没提五殿下!谁也没说五殿下,是何将军何将军。”
也是,即便是昭然若揭的事情,可这没证据的事儿谁敢贸然咬皇子啊?
乔烟辰在一旁低头喝粥,死死把脸埋在碗里不敢抬头。
年逍斜眼瞥了封翊一下,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没再接话。
棚子里一时安静下来,只剩下外头风吹茅草的沙沙声。
花千岁慢条斯理地又给自己倒了碗茶,慢悠悠地吹了吹茶碗上飘着的茶叶沫子:“老五这算盘打得精啊,既想捞军功,又惦记着储位。”
他抿了口茶,“一箭双雕。”
封翊急得直搓手:“哎呦我的小祖宗,这话可不敢乱说——”
“计划倒是周全。”年逍根本不管封翊说什么,直接打断他,接上花千岁的话头,“他要是敢动,老夫亲手把他拎到他老子跟前,让沈明堂好好看看自己养出来的'好儿子'。”
封翊张了张嘴,最终一个字也没敢再说,他算是看明白了,眼前这两位一个比一个横,根本拦不住。
乔烟辰只能低头猛灌茶水,假装自己不存在。
棚子里一时只剩下茶水吞咽的声响,和外面偶尔传来的马匹嘶鸣。
“这事不能不防,”年逍摸着下巴沉思了一会儿:“可他们究竟是打算在哪儿下手呢…”
“老五看重的无非就是一个储位,谁挡他他就会从哪下手呗,”花千岁歪了歪头,不屑的说道。
无人回应间,他突然想起什么,继续问:“那个带头杀了赤荥族长的人,是什么来路?”
“据说是赤荥族的参军。”年逍皱眉,“我也觉得蹊跷,怎么突然就把乌尔迪给杀了?”
“倒戈的这么绝然,”花千岁轻笑一声:“杀完人就跑,仗还没打完就溜了,倒是挺利索。”
封翊也纳闷这件事,没人能不纳闷儿,这传说中深得乌尔迪信任战无不胜的“风师”,何故会突然将刺尖指向自家人呢?
“这帮小崽子究竟在做什么呢…”年逍眯着眼睛低语。
大漠上的局势越来越混沌,原本清晰的阵营界限早已模糊,他们几人都像蒙着眼睛在沙暴中行走,分不清谁是谁的人,表面上看是三方势力对垒,可暗地里究竟有多少股力量在角力,谁也说不清。
肎迦、辛,、沈清珏、何廷雨,包括萧凌恒与任久言,每个人都在下棋,但同时自己也是别人棋盘上的棋子。
信任一直都是最奢侈的东西,这片大漠上的风究竟从哪里来的,又往哪个方向吹,没人能看得明白。
而荒漠依旧沉默,冷眼注视着这群自诩聪明的赌徒,等待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被自己亲手放出的野兽反噬。
它看过太多这样的戏码,野心家们来了又走,算计着别人,也被别人算计。最终,黄沙会掩埋一切输家的尸骨,而胜利者也不过是暂时站在尸堆上罢了。
几人正沉吟间,一个侍卫慌慌张张地冲了过来,踉跄着几乎是摔在地上,他单膝跪地,气喘吁吁地喊道:“将军!边关急报!库兰人犯境,何将军已经带兵赶过去了!”
“什么?!”年逍和封翊同时从座位上弹了起来,“库兰?!”
乔烟辰脸色骤变,手里的茶碗掉在地上摔得粉碎,茶水溅了一地,年逍和封翊的脸色瞬间阴沉,拳头不自觉地攥紧了。
花千岁倒是还坐着,但眼神已经冷了下来,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着。
这莫名其妙杀出来的库兰让几人都大吃一惊,谁也没想到在屠戮鸿滇这场大战中始终明哲保身的库兰族竟在此时突然对褚国动手。
年逍一把抓过军报,“库兰不是一直躲在后面看戏吗?”
封翊急得直拍大腿:“坏了坏了!何廷雨带了大部分人来前线,边关现在就是个空壳子。”
“这不是就知道了老五打算往哪里使劲了?”花千岁嗤笑一声,眯起眼睛,“鸿滇刚破,库兰就来了,他们一动手,何廷雨就带兵走了…”他轻轻挑眉,“安排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