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援军?!他们又是哪来的援军?!”乌尔迪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汗,惊疑不定地望向东方,他的心猛地一沉。
烟尘越来越近,渐渐能看清是大队骑兵,旗帜在烟尘中翻卷,隐约可见一面陌生的旗幡。
“是…是风师!风师回来了!还带回了援兵!”城楼上一个眼尖的赤荥守军突然狂喜地尖叫起来。
仿佛一剂强心针打入守军体内,原本摇摇欲坠的士气竟为之一振,“援军来了!大伙顶住!风师带人回来了!”
呼喊声在城头此起彼伏。
联军将士的心则沉了下去,萧凌恒握剑的手青筋暴起,眼神瞬间变得决绝而冰冷,他猛地拔出佩剑,指向南门。
正要发出决死冲锋的命令之际,异变再生。
联军后方,一支规模不大、却异常精悍的黑甲骑兵如幽灵般出现,悄无声息地切入了战场。
他们没有冲锋的号角,没有震天的呐喊,只有沉默而致命的迅疾。
为首一人,正是风尘仆仆的花千岁,他身边,是目光如电的老将封翊。
“影卫听令!”花千岁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战场喧嚣,“南门!东门!西门!三路齐发,一个不留!”
“是。”六千名黑甲影卫齐声低喝,声音冰冷如同刀锋摩擦。
他们瞬间分成三股,如同三道无声的黑色闪电,借着战场混乱的掩护,目标极其明确地扑向各自的目标,他们行动如鬼魅,攀爬城墙如履平地,手中短弩和淬毒短刃闪烁着致命的寒光。
“是浮生阁的影卫!是我们的援军!”联军中有人认出了那独特的黑甲,绝望中爆发出狂喜。
几乎在影卫行动的同时,东方那支打着陌生旗号的骑兵也冲到了近前。
肎迦勒马,看着城下惨烈的景象,嘴角勾起一丝冷酷的弧度。
他猛地抽出弯刀,刀锋却不是指向联军,而是高高举起,发出震天的咆哮:“勇士们!随我——诛杀叛逆乌尔迪!”
“诛杀叛逆!!!”他身后的骑兵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怒吼,这股生力军,如同烧红的尖刀,狠狠捅进了鸿滇守军的侧翼,他们直指南门城楼上的乌尔迪。
战场局势,瞬间天翻地覆。
乌尔迪脸上的狂喜瞬间凝固,变成了难以置信的惊骇:“肎迦!你…你怎么…”
他身边的亲兵也懵了,完全搞不清状况。
“全军!入城!”萧凌恒虽然也搞不明白,但战场上没有那么多时间思考,他压抑住狂跳的心脏,嘶哑着嗓子发出了最后的命令,声音里带着一种浴血淬炼后的沉稳与力量。
联军如同决堤的洪水,从洞开的南门、突破的西门和东门,汹涌地冲进了鸿滇王城,最后的抵抗在绝望的哀嚎中被迅速碾碎。
战斗在次日黎明前基本平息,鸿滇王宫燃起了大火,黑烟滚滚,映照着初升的朝阳,一片凄艳。
鸿滇帝都月勒城的街道上狼藉不堪,倒塌的房屋,散落的兵器,凝固的血泊,还有蜷缩在角落瑟瑟发抖的百姓,几具尸体横在路中央,血已经凝固成暗红色。
萧凌恒走在还弥漫着硝烟和血腥味的街道上,靴子踩在碎瓦片上发出咯吱声响,铠甲上沾满了血污和尘土,右臂的护甲被砍出一道裂口,隐约可见里面渗血的绷带。
他走得很慢,每一步都像是拖着千斤重量。
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躲在墙角,怀里紧紧抱着一只死去的母鸡,脏兮兮的小脸上满是泪痕。
他刚想上前,突然听见前方传来老妇人凄厉的哭喊,只见三个联军士兵正粗暴地扯着一个粗布包袱,老妇人死死抱住包袱不放,被拖得踉跄几步摔倒在地。
“住手!”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士兵们一愣,看清是主将,慌忙松开手,立正行礼:“将军!”
萧凌恒走到近前,目光扫过三人胸前的番号:“你们古娅没教过军规?”他声音很轻,很冷。
老妇人还趴在地上发抖,包袱散开,露出几件粗布衣裳和一个小小的木梳。
萧凌恒蹲下身,铠甲发出轻微的碰撞声,尽量放缓语气:“老人家,别怕,仗打完了,联军入城不伤百姓。”
他从怀里摸出半块硬邦邦的干粮,塞到老妇人冰凉颤抖的手里,“拿着,先垫垫肚子,很快会有人来安置大家。”
老妇人这才敢抬头,浑浊的眼睛里映出年轻将军疲惫却温和的脸,她突然伸手打翻馍馍,突然嚎啕大哭:“你们、我儿子就是死在你们手里!你们是恶鬼!!”
周围的废墟后,渐渐探出几个脑袋,一个断了胳膊的中年男人,一个抱着婴儿的妇人,几个面黄肌瘦的孩子,他们的眼睛里除了恐惧,还有憎恨。
萧凌恒被这句话说得无地自容,他眼神躲闪了一下,随后深呼吸一口,缓缓站起身环顾四周,幸存下来的鸿滇百姓,或躲在残垣断壁后,或瑟缩在街角,都用一种混合着恐惧、麻木和仇恶的目光看着他。
他再次深吸了一口带着焦糊味的空气,提高了声音,声音穿透清晨的寂静,清晰地传到附近每一个角落:
“鸿滇的百姓们,战争结束了,联军入城只为讨伐无道,非为屠戮。我们将尽快肃清残敌,恢复秩序开仓放粮,你们不会再受战火之苦。”
他的声音并不洪亮,也没底气,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沉稳力量,恐慌的骚动渐渐平息,那些麻木的眼神中,终于有了一丝活气。
他指了指自己铠甲上的伤痕,“我和你们一样,知道战争的残酷,也痛恨战火硝烟,我——”
就在这时,墙角那个孩子从断墙后探出头打断:“你会杀我们吗?”
萧凌恒摇摇头,走到孩子面前蹲下:“不会,战争已经结束了。”
他从怀里掏出一块糖,“吃吧,甜的。”
孩子的母亲冲出来要阻拦,萧凌恒却已经把糖放在孩子手心:“联军只会做三件事,开仓放粮、救治伤患,还有帮你们重建家园。”
人群开始窃窃私语,一个老者颤巍巍地骂道:“你别在这里假惺惺!”
萧凌恒解下千嶂沉,重重插进泥土:“以剑为誓。”他指向城门方向,“粮车已经到了,能走动的可以去领粥,伤者留在原地,军医马上就到。”
他转向自己的亲兵,“传令下去,各营抽调半成人手,帮助百姓清理废墟,再派人去周边村庄采购药材和粮食。”
正当萧凌恒转身要走,衣袖却被拽住,是那个拿糖的孩子:“将军...我爹还能回来吗?”
这个问题极快地刺痛了萧凌恒,他看着衣袖上孩子脏兮兮的小手,又看了看孩子可怜兮兮的小脏脸,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里盛满了天真的希冀。
萧凌恒感觉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他无法无视战争给无辜百姓带来的苦难,他也无法不认目光所及之处是出自他的双手,他更加无法亲口告诉眼前这个孩子残酷的现实。
萧凌恒沉默片刻,他缓缓蹲下身,平视着孩子的眼睛“你父亲...是守城的士兵吗?”他声音很轻。
孩子用力点头:“他们说爹是我们鸿滇的英雄...可英雄为什么还不回家?”
萧凌恒的指尖几不可察地颤了一下,他想起攻城时那些拼死抵抗的守军,想起城破时那些宁死不降的面孔,那些都是别人的父亲、丈夫和儿子。
他深吸一口气,拇指轻轻擦去孩子脸上的污渍,“我会派人去查所有俘…所有鸿滇勇士的名册,也会让人去伤兵营寻找。”
这话说得艰难,每个字都像在心上划了一刀,“如果...如果可以,我一定把你爹带回来。”
孩子眼中的光暗了暗,似乎听懂了话里的意思,他松开萧凌恒的衣袖,小声问:“那要是...要是爹变成星星了呢?”
周围的啜泣声突然大了起来,萧凌恒感觉胸口一阵刺痛,他伸手将孩子搂进怀里,铠甲硌着孩子瘦弱的身子:“那他就是天上最亮的那颗,永远看着你长大。”
孩子终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滚烫的泪水浸湿了萧凌恒的肩甲,将军宽厚的手掌一下下轻拍着孩子的背,目光却越过废墟,望向远处还在冒烟的城墙。
日出高升,粮车周围渐渐排起长队,军医的白布条在废墟间格外显眼。
萧凌恒站在街心看着这一幕,就在这时,他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他缓缓地,几乎是下意识地转过身,抬头望向王宫方向的高高城墙。
残破的城垛旁,静静地立着一个身影。
年逍依旧穿着战袍,但没有披甲,清晨的日光勾勒出他挺拔而略显沧桑的轮廓,风吹动他斑白的鬓角。
他就那样静静地站着,目光穿过弥漫的硝烟和满目疮痍的城池,精准地落在了下方街道中央的萧凌恒身上。
一瞬间,周围的喧嚣仿佛都消失了。
萧凌恒仰着头,隔着不算近的距离,清晰地看到了年逍的脸。那张熟悉的、严厉的、教导了他无数次的脸上,此刻没有任何表情,没有赞许,没有激动,甚至没有一丝笑意,只有一种深沉的、仿佛能穿透一切表象的平静。
烟尘越来越近,渐渐能看清是大队骑兵,旗帜在烟尘中翻卷,隐约可见一面陌生的旗幡。
“是…是风师!风师回来了!还带回了援兵!”城楼上一个眼尖的赤荥守军突然狂喜地尖叫起来。
仿佛一剂强心针打入守军体内,原本摇摇欲坠的士气竟为之一振,“援军来了!大伙顶住!风师带人回来了!”
呼喊声在城头此起彼伏。
联军将士的心则沉了下去,萧凌恒握剑的手青筋暴起,眼神瞬间变得决绝而冰冷,他猛地拔出佩剑,指向南门。
正要发出决死冲锋的命令之际,异变再生。
联军后方,一支规模不大、却异常精悍的黑甲骑兵如幽灵般出现,悄无声息地切入了战场。
他们没有冲锋的号角,没有震天的呐喊,只有沉默而致命的迅疾。
为首一人,正是风尘仆仆的花千岁,他身边,是目光如电的老将封翊。
“影卫听令!”花千岁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战场喧嚣,“南门!东门!西门!三路齐发,一个不留!”
“是。”六千名黑甲影卫齐声低喝,声音冰冷如同刀锋摩擦。
他们瞬间分成三股,如同三道无声的黑色闪电,借着战场混乱的掩护,目标极其明确地扑向各自的目标,他们行动如鬼魅,攀爬城墙如履平地,手中短弩和淬毒短刃闪烁着致命的寒光。
“是浮生阁的影卫!是我们的援军!”联军中有人认出了那独特的黑甲,绝望中爆发出狂喜。
几乎在影卫行动的同时,东方那支打着陌生旗号的骑兵也冲到了近前。
肎迦勒马,看着城下惨烈的景象,嘴角勾起一丝冷酷的弧度。
他猛地抽出弯刀,刀锋却不是指向联军,而是高高举起,发出震天的咆哮:“勇士们!随我——诛杀叛逆乌尔迪!”
“诛杀叛逆!!!”他身后的骑兵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怒吼,这股生力军,如同烧红的尖刀,狠狠捅进了鸿滇守军的侧翼,他们直指南门城楼上的乌尔迪。
战场局势,瞬间天翻地覆。
乌尔迪脸上的狂喜瞬间凝固,变成了难以置信的惊骇:“肎迦!你…你怎么…”
他身边的亲兵也懵了,完全搞不清状况。
“全军!入城!”萧凌恒虽然也搞不明白,但战场上没有那么多时间思考,他压抑住狂跳的心脏,嘶哑着嗓子发出了最后的命令,声音里带着一种浴血淬炼后的沉稳与力量。
联军如同决堤的洪水,从洞开的南门、突破的西门和东门,汹涌地冲进了鸿滇王城,最后的抵抗在绝望的哀嚎中被迅速碾碎。
战斗在次日黎明前基本平息,鸿滇王宫燃起了大火,黑烟滚滚,映照着初升的朝阳,一片凄艳。
鸿滇帝都月勒城的街道上狼藉不堪,倒塌的房屋,散落的兵器,凝固的血泊,还有蜷缩在角落瑟瑟发抖的百姓,几具尸体横在路中央,血已经凝固成暗红色。
萧凌恒走在还弥漫着硝烟和血腥味的街道上,靴子踩在碎瓦片上发出咯吱声响,铠甲上沾满了血污和尘土,右臂的护甲被砍出一道裂口,隐约可见里面渗血的绷带。
他走得很慢,每一步都像是拖着千斤重量。
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躲在墙角,怀里紧紧抱着一只死去的母鸡,脏兮兮的小脸上满是泪痕。
他刚想上前,突然听见前方传来老妇人凄厉的哭喊,只见三个联军士兵正粗暴地扯着一个粗布包袱,老妇人死死抱住包袱不放,被拖得踉跄几步摔倒在地。
“住手!”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士兵们一愣,看清是主将,慌忙松开手,立正行礼:“将军!”
萧凌恒走到近前,目光扫过三人胸前的番号:“你们古娅没教过军规?”他声音很轻,很冷。
老妇人还趴在地上发抖,包袱散开,露出几件粗布衣裳和一个小小的木梳。
萧凌恒蹲下身,铠甲发出轻微的碰撞声,尽量放缓语气:“老人家,别怕,仗打完了,联军入城不伤百姓。”
他从怀里摸出半块硬邦邦的干粮,塞到老妇人冰凉颤抖的手里,“拿着,先垫垫肚子,很快会有人来安置大家。”
老妇人这才敢抬头,浑浊的眼睛里映出年轻将军疲惫却温和的脸,她突然伸手打翻馍馍,突然嚎啕大哭:“你们、我儿子就是死在你们手里!你们是恶鬼!!”
周围的废墟后,渐渐探出几个脑袋,一个断了胳膊的中年男人,一个抱着婴儿的妇人,几个面黄肌瘦的孩子,他们的眼睛里除了恐惧,还有憎恨。
萧凌恒被这句话说得无地自容,他眼神躲闪了一下,随后深呼吸一口,缓缓站起身环顾四周,幸存下来的鸿滇百姓,或躲在残垣断壁后,或瑟缩在街角,都用一种混合着恐惧、麻木和仇恶的目光看着他。
他再次深吸了一口带着焦糊味的空气,提高了声音,声音穿透清晨的寂静,清晰地传到附近每一个角落:
“鸿滇的百姓们,战争结束了,联军入城只为讨伐无道,非为屠戮。我们将尽快肃清残敌,恢复秩序开仓放粮,你们不会再受战火之苦。”
他的声音并不洪亮,也没底气,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沉稳力量,恐慌的骚动渐渐平息,那些麻木的眼神中,终于有了一丝活气。
他指了指自己铠甲上的伤痕,“我和你们一样,知道战争的残酷,也痛恨战火硝烟,我——”
就在这时,墙角那个孩子从断墙后探出头打断:“你会杀我们吗?”
萧凌恒摇摇头,走到孩子面前蹲下:“不会,战争已经结束了。”
他从怀里掏出一块糖,“吃吧,甜的。”
孩子的母亲冲出来要阻拦,萧凌恒却已经把糖放在孩子手心:“联军只会做三件事,开仓放粮、救治伤患,还有帮你们重建家园。”
人群开始窃窃私语,一个老者颤巍巍地骂道:“你别在这里假惺惺!”
萧凌恒解下千嶂沉,重重插进泥土:“以剑为誓。”他指向城门方向,“粮车已经到了,能走动的可以去领粥,伤者留在原地,军医马上就到。”
他转向自己的亲兵,“传令下去,各营抽调半成人手,帮助百姓清理废墟,再派人去周边村庄采购药材和粮食。”
正当萧凌恒转身要走,衣袖却被拽住,是那个拿糖的孩子:“将军...我爹还能回来吗?”
这个问题极快地刺痛了萧凌恒,他看着衣袖上孩子脏兮兮的小手,又看了看孩子可怜兮兮的小脏脸,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里盛满了天真的希冀。
萧凌恒感觉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他无法无视战争给无辜百姓带来的苦难,他也无法不认目光所及之处是出自他的双手,他更加无法亲口告诉眼前这个孩子残酷的现实。
萧凌恒沉默片刻,他缓缓蹲下身,平视着孩子的眼睛“你父亲...是守城的士兵吗?”他声音很轻。
孩子用力点头:“他们说爹是我们鸿滇的英雄...可英雄为什么还不回家?”
萧凌恒的指尖几不可察地颤了一下,他想起攻城时那些拼死抵抗的守军,想起城破时那些宁死不降的面孔,那些都是别人的父亲、丈夫和儿子。
他深吸一口气,拇指轻轻擦去孩子脸上的污渍,“我会派人去查所有俘…所有鸿滇勇士的名册,也会让人去伤兵营寻找。”
这话说得艰难,每个字都像在心上划了一刀,“如果...如果可以,我一定把你爹带回来。”
孩子眼中的光暗了暗,似乎听懂了话里的意思,他松开萧凌恒的衣袖,小声问:“那要是...要是爹变成星星了呢?”
周围的啜泣声突然大了起来,萧凌恒感觉胸口一阵刺痛,他伸手将孩子搂进怀里,铠甲硌着孩子瘦弱的身子:“那他就是天上最亮的那颗,永远看着你长大。”
孩子终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滚烫的泪水浸湿了萧凌恒的肩甲,将军宽厚的手掌一下下轻拍着孩子的背,目光却越过废墟,望向远处还在冒烟的城墙。
日出高升,粮车周围渐渐排起长队,军医的白布条在废墟间格外显眼。
萧凌恒站在街心看着这一幕,就在这时,他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他缓缓地,几乎是下意识地转过身,抬头望向王宫方向的高高城墙。
残破的城垛旁,静静地立着一个身影。
年逍依旧穿着战袍,但没有披甲,清晨的日光勾勒出他挺拔而略显沧桑的轮廓,风吹动他斑白的鬓角。
他就那样静静地站着,目光穿过弥漫的硝烟和满目疮痍的城池,精准地落在了下方街道中央的萧凌恒身上。
一瞬间,周围的喧嚣仿佛都消失了。
萧凌恒仰着头,隔着不算近的距离,清晰地看到了年逍的脸。那张熟悉的、严厉的、教导了他无数次的脸上,此刻没有任何表情,没有赞许,没有激动,甚至没有一丝笑意,只有一种深沉的、仿佛能穿透一切表象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