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他向前一步,继续说道:“我确实是爱琴,但一张琴如何能比得过殿下当初对我的救命之恩?如何能抹得去这八年殿下对我倾囊相授的栽培?况且,萧羽杉是什么样的人我很清楚,”
他顿了顿,“他对我只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
沈清珏目光如钩,他其实也明白这件事的脉络,他此刻仅仅只是想让任顷舟亲口说出来,倘若没有隐瞒,那他也并不会上纲上线,
“久言啊,本王知道萧羽杉这是在离间你我二人,本王也知道你是个聪明人,定能明白他的计谋。”
“殿下放心。”
“既然你说你去百香阁是为了查林昀之死,那可有查到什么?”
“那个小贩已经死了,飞云散的线索断了,不过…”
任顷舟不急不缓的说,“我抓住了另一条线,”
他拿出昨晚写下的那封信,“听闻刑部郑大人前几日高升…”
沈清珏看了一眼信的内容,说道:“你想从刑部撬开老二的党羽?”
“林昀之死与刑部绝对有关系,不一定是亲自动手,但一定是他们善后的。”
“哦?”沈清珏微微眯眼,饶有兴致,“久言有何打算?”
“我想请殿下派人将此信送到刑部的郑大人手上,并且一定要交代送信者,不必隐藏行迹,最好让更多的人知道郑大人收到了出自殿下府上的信笺。”
任顷舟微微一顿,“而且一定要跟郑大人强调,此信务必他独自查阅。”
“这是为何?”
“大张旗鼓地送信是为种下猜忌的种子。当信使大白天登门,刑部的门房、同僚都会看见,郭永元的眼线必定上报。若偷偷送信,郑大人反而能私下处理。可这般众目睽睽,他就必须向郭永元自证清白,而解释本身就是裂痕的开端。”
“久言是要公开制造压力、反向排除嫌疑?”沈清珏微微点头,“那又为何务必他独自看呢?”
任顷舟依旧不急不缓的,温和的解释道:“越是强调私密,越会让郑大人怀疑咱们是否已掌握更多,届时他必然会坐立不安,而这种焦虑则会摧毁他的判断力。”
任顷舟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我是要逼郑大人主动露破绽,届时他一定会为了自保做出反应。要么,他会立即销毁信件,但如此以来,在郭永元眼里郑大人就是跟咱们私下有密谋,所以除非他吓疯了,否则不会这么做的。要么……”
任顷舟压低声音,“他会原封不动呈给郭永元,这也是我最想看到的,因为这样就暴露了郭永元是幕后主使,而当郑大人匆忙求见郭永元时,咱们的暗卫会‘恰好’在刑部门口撞见他们…”
沈清珏大笑,“久言啊,你这是要让他们自乱阵脚,咱们才好将他们一同挖出来?”
“不,不需要我们挖,”任顷舟继续说道,“我打算在这之后,殿下再派人散布郑大人暗中搜集郭永元罪证的谣言,逼郭永元灭口,当郭永元开始清洗郑大人之际,就是咱们的收网之时,一则‘刑部侍郎灭口同僚’的丑闻,足以让二皇子断臂求生了。”
“你是要借刀杀人?”
任顷舟微笑着轻轻颔首,“如此一来,咱们根本不需要伪造证据,更不需要亲自下场动手,我们只要让郑大人和郭永元互相怀疑对方会背叛自己,他们自己就会制造出真实的罪证,也会替咱们做完咱们想做的事情。”
他又向前一步,“就像在黑暗森林里点燃一支火把,所有人都会因恐惧而自相残杀。”
沈清珏眯着眼睛笑的狡诈,“先利用姓郑的恐惧,再利用姓郭的猜忌,最终使他们内部分裂…哈!最妙的是完全不需要咱们直接指控!整个计划兵不血刃,阴狠!狡诈!周全!”
沈清珏缓缓起身,走到任顷舟面前,轻轻拍着他的肩膀,“久言啊,得你是我之幸啊!”
“殿下谬赞了。”
“倘若老二真的已经把手伸到刑部了,那借此机会断他羽翼岂不是大快人心?啊——?哈哈!”
任顷舟微微点头示意,“我们不必急于求成,只需要跟着事态发展的节奏推波助澜,就可以让他们内部因猜忌而自行瓦解。”
无论阴谋阳谋,能达到目的的就是好谋!况且“离间计”又不是他萧羽杉独有的,任顷舟这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算是给萧羽杉的一个“回礼”。
任顷舟从府内出来时已是辰时,因为今晨的献策,沈清珏定要留他一同用早膳,直至他去上朝后任顷舟才得以放下筷子。不是他不想与沈清珏一同用膳,只是任顷舟本身就没有用早膳的习惯,而且…他胃口很小,他不爱吃东西。
任顷舟来到了东街的国子监寻人,他的计划可不止于打掉沈清安的党羽这么简单。他手里握着刚刚从沈清珏那里讨来了五皇子府的令牌,站在国子监门前。
“劳烦通传,我寻穆天池。”他与守门的青衫文士说道,并将令牌示与对方。
“啊,好的,公子稍等片刻,我这就进去寻他。”那文士温雅的行礼说道。
“有劳了。”
不过半盏茶时间,石径尽头出现一道瘦削身影。来人一袭洗得发白的蓝布直裰,眉目清朗,气质儒雅,来人正是国子监寒门学子穆天池。
“任先生?”穆天池拱手行礼,指节处还沾着墨渍,“不知...”
“东街新开了家茶楼。”任顷舟微微颔首,“穆公子可愿赏光品鉴?”
“啊——”穆天池又作揖说道,“劳烦任先生带路。”
茶楼二楼雅间,任顷舟执壶斟茶。水雾氤氲间,他忽然推过一册卷宗:“郭永元受贿的实证。”
穆天池指尖刚触到纸页便猛地缩回:“先生这是何意?”
“一年前陇西旱灾。”任顷舟轻叩案几,“朝廷拨的赈灾银两,经户部核销时发现少了三万两,陛下震怒,严令彻查此事,而最终的结果却只是草草处决了运银官。而当时督办此案的——”
他突然抬眸直视着穆天池,压低声音道:“正是郭永元。”
窗外传来不合时宜的商贩吆喝声,穆天池的呼吸明显急促起来,因为…他兄长就死在陇西那场饥荒里。
但穆天池是一个非常正直且聪明的人,他明白,任顷舟代表的就是五皇子,任顷舟来寻他五皇子必是知情的,所以,这不光光是打贪官,更是…
“任先生抬举了,”穆天池拱手,“穆某没有那么大的志向,我本一介寒门而已,党争之事,穆某无心参与。”
任顷舟早就打听清楚了这个穆天池的性格和为人,他猜到了穆天池是一定会看穿他的目的的,所以他丝毫不慌,“穆公子,在下早就听闻你正直不屈、光明磊落,我也知道穆公子无心党争,只是不知穆公子是否也无心为百姓谋福?”
“这个自然是心系的!”
任顷舟闻言,唇角微扬,指尖轻轻摩挲着茶盏边缘,“穆公子心系百姓,当真令人钦佩,只是——”
他话音一转,“不知公子可曾想过,以你如今白身,要如何为陇西那样的灾民讨一个公道?”
此话一出,穆天池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任顷舟不疾不徐地续道:“郭永元之流稳坐刑部,贪墨的银两足以养活三县灾民。而像穆公子这般真正心系苍生之人,却只能在国子监著书立说...”
他轻轻放下茶盏,特意放缓语气的说:“眼睁睁看着他们继续鱼肉百姓。”
任顷舟的切入点太精准了,你穆天池不在乎名利、不在乎职权,但你在乎百姓、在乎公正。可你如今无官无职,无权无名,你拿什么去为百姓谋福?而朝堂上掌权的那伙人肆意妄为,作践百姓,你又拿什么阻止?
“穆公子,”任顷舟的声音忽然放轻,却字字如针,“你说无心党争,可这天下苍生,等的就是一个肯为他们争一争的人。”
他抬眸,目光灼灼,“还是说,穆公子宁愿守着清名,也不愿伸手拉一把那些正在受苦的百姓?”
穆天池闻言,喉结滚动了一下,眼底闪过一丝挣扎,他被说动了。
任顷舟见状,忽然话锋一转,给其致命一击:“法之不公,始于蠹吏,当真字字泣血。”
任顷舟熟知人心,太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什么人吃哪套他可太清楚了。面对萧羽杉那种人他不接招,无论对方用软的还是来硬的都让对方陷进棉花里。
而对穆天池这种人,利用对方的大义之心引导对方以达成自己的目的——我不怕你知道我的图谋,你哪怕知道我的心思也会心甘情愿的配合我,此乃阳谋。
茶汤在盏中渐渐冷去,片刻后穆天池方开口,“先生想要我做什么?”
他抬头,任顷舟能看到学子眼底燃着压抑的火光。
任顷舟从袖中取出一份任命文书:“五殿下欲举荐你入刑部任主事。”指尖在文书上轻轻一划,“当然,需等些时日。*”
“为何选我?”
他顿了顿,“他对我只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
沈清珏目光如钩,他其实也明白这件事的脉络,他此刻仅仅只是想让任顷舟亲口说出来,倘若没有隐瞒,那他也并不会上纲上线,
“久言啊,本王知道萧羽杉这是在离间你我二人,本王也知道你是个聪明人,定能明白他的计谋。”
“殿下放心。”
“既然你说你去百香阁是为了查林昀之死,那可有查到什么?”
“那个小贩已经死了,飞云散的线索断了,不过…”
任顷舟不急不缓的说,“我抓住了另一条线,”
他拿出昨晚写下的那封信,“听闻刑部郑大人前几日高升…”
沈清珏看了一眼信的内容,说道:“你想从刑部撬开老二的党羽?”
“林昀之死与刑部绝对有关系,不一定是亲自动手,但一定是他们善后的。”
“哦?”沈清珏微微眯眼,饶有兴致,“久言有何打算?”
“我想请殿下派人将此信送到刑部的郑大人手上,并且一定要交代送信者,不必隐藏行迹,最好让更多的人知道郑大人收到了出自殿下府上的信笺。”
任顷舟微微一顿,“而且一定要跟郑大人强调,此信务必他独自查阅。”
“这是为何?”
“大张旗鼓地送信是为种下猜忌的种子。当信使大白天登门,刑部的门房、同僚都会看见,郭永元的眼线必定上报。若偷偷送信,郑大人反而能私下处理。可这般众目睽睽,他就必须向郭永元自证清白,而解释本身就是裂痕的开端。”
“久言是要公开制造压力、反向排除嫌疑?”沈清珏微微点头,“那又为何务必他独自看呢?”
任顷舟依旧不急不缓的,温和的解释道:“越是强调私密,越会让郑大人怀疑咱们是否已掌握更多,届时他必然会坐立不安,而这种焦虑则会摧毁他的判断力。”
任顷舟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我是要逼郑大人主动露破绽,届时他一定会为了自保做出反应。要么,他会立即销毁信件,但如此以来,在郭永元眼里郑大人就是跟咱们私下有密谋,所以除非他吓疯了,否则不会这么做的。要么……”
任顷舟压低声音,“他会原封不动呈给郭永元,这也是我最想看到的,因为这样就暴露了郭永元是幕后主使,而当郑大人匆忙求见郭永元时,咱们的暗卫会‘恰好’在刑部门口撞见他们…”
沈清珏大笑,“久言啊,你这是要让他们自乱阵脚,咱们才好将他们一同挖出来?”
“不,不需要我们挖,”任顷舟继续说道,“我打算在这之后,殿下再派人散布郑大人暗中搜集郭永元罪证的谣言,逼郭永元灭口,当郭永元开始清洗郑大人之际,就是咱们的收网之时,一则‘刑部侍郎灭口同僚’的丑闻,足以让二皇子断臂求生了。”
“你是要借刀杀人?”
任顷舟微笑着轻轻颔首,“如此一来,咱们根本不需要伪造证据,更不需要亲自下场动手,我们只要让郑大人和郭永元互相怀疑对方会背叛自己,他们自己就会制造出真实的罪证,也会替咱们做完咱们想做的事情。”
他又向前一步,“就像在黑暗森林里点燃一支火把,所有人都会因恐惧而自相残杀。”
沈清珏眯着眼睛笑的狡诈,“先利用姓郑的恐惧,再利用姓郭的猜忌,最终使他们内部分裂…哈!最妙的是完全不需要咱们直接指控!整个计划兵不血刃,阴狠!狡诈!周全!”
沈清珏缓缓起身,走到任顷舟面前,轻轻拍着他的肩膀,“久言啊,得你是我之幸啊!”
“殿下谬赞了。”
“倘若老二真的已经把手伸到刑部了,那借此机会断他羽翼岂不是大快人心?啊——?哈哈!”
任顷舟微微点头示意,“我们不必急于求成,只需要跟着事态发展的节奏推波助澜,就可以让他们内部因猜忌而自行瓦解。”
无论阴谋阳谋,能达到目的的就是好谋!况且“离间计”又不是他萧羽杉独有的,任顷舟这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算是给萧羽杉的一个“回礼”。
任顷舟从府内出来时已是辰时,因为今晨的献策,沈清珏定要留他一同用早膳,直至他去上朝后任顷舟才得以放下筷子。不是他不想与沈清珏一同用膳,只是任顷舟本身就没有用早膳的习惯,而且…他胃口很小,他不爱吃东西。
任顷舟来到了东街的国子监寻人,他的计划可不止于打掉沈清安的党羽这么简单。他手里握着刚刚从沈清珏那里讨来了五皇子府的令牌,站在国子监门前。
“劳烦通传,我寻穆天池。”他与守门的青衫文士说道,并将令牌示与对方。
“啊,好的,公子稍等片刻,我这就进去寻他。”那文士温雅的行礼说道。
“有劳了。”
不过半盏茶时间,石径尽头出现一道瘦削身影。来人一袭洗得发白的蓝布直裰,眉目清朗,气质儒雅,来人正是国子监寒门学子穆天池。
“任先生?”穆天池拱手行礼,指节处还沾着墨渍,“不知...”
“东街新开了家茶楼。”任顷舟微微颔首,“穆公子可愿赏光品鉴?”
“啊——”穆天池又作揖说道,“劳烦任先生带路。”
茶楼二楼雅间,任顷舟执壶斟茶。水雾氤氲间,他忽然推过一册卷宗:“郭永元受贿的实证。”
穆天池指尖刚触到纸页便猛地缩回:“先生这是何意?”
“一年前陇西旱灾。”任顷舟轻叩案几,“朝廷拨的赈灾银两,经户部核销时发现少了三万两,陛下震怒,严令彻查此事,而最终的结果却只是草草处决了运银官。而当时督办此案的——”
他突然抬眸直视着穆天池,压低声音道:“正是郭永元。”
窗外传来不合时宜的商贩吆喝声,穆天池的呼吸明显急促起来,因为…他兄长就死在陇西那场饥荒里。
但穆天池是一个非常正直且聪明的人,他明白,任顷舟代表的就是五皇子,任顷舟来寻他五皇子必是知情的,所以,这不光光是打贪官,更是…
“任先生抬举了,”穆天池拱手,“穆某没有那么大的志向,我本一介寒门而已,党争之事,穆某无心参与。”
任顷舟早就打听清楚了这个穆天池的性格和为人,他猜到了穆天池是一定会看穿他的目的的,所以他丝毫不慌,“穆公子,在下早就听闻你正直不屈、光明磊落,我也知道穆公子无心党争,只是不知穆公子是否也无心为百姓谋福?”
“这个自然是心系的!”
任顷舟闻言,唇角微扬,指尖轻轻摩挲着茶盏边缘,“穆公子心系百姓,当真令人钦佩,只是——”
他话音一转,“不知公子可曾想过,以你如今白身,要如何为陇西那样的灾民讨一个公道?”
此话一出,穆天池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任顷舟不疾不徐地续道:“郭永元之流稳坐刑部,贪墨的银两足以养活三县灾民。而像穆公子这般真正心系苍生之人,却只能在国子监著书立说...”
他轻轻放下茶盏,特意放缓语气的说:“眼睁睁看着他们继续鱼肉百姓。”
任顷舟的切入点太精准了,你穆天池不在乎名利、不在乎职权,但你在乎百姓、在乎公正。可你如今无官无职,无权无名,你拿什么去为百姓谋福?而朝堂上掌权的那伙人肆意妄为,作践百姓,你又拿什么阻止?
“穆公子,”任顷舟的声音忽然放轻,却字字如针,“你说无心党争,可这天下苍生,等的就是一个肯为他们争一争的人。”
他抬眸,目光灼灼,“还是说,穆公子宁愿守着清名,也不愿伸手拉一把那些正在受苦的百姓?”
穆天池闻言,喉结滚动了一下,眼底闪过一丝挣扎,他被说动了。
任顷舟见状,忽然话锋一转,给其致命一击:“法之不公,始于蠹吏,当真字字泣血。”
任顷舟熟知人心,太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什么人吃哪套他可太清楚了。面对萧羽杉那种人他不接招,无论对方用软的还是来硬的都让对方陷进棉花里。
而对穆天池这种人,利用对方的大义之心引导对方以达成自己的目的——我不怕你知道我的图谋,你哪怕知道我的心思也会心甘情愿的配合我,此乃阳谋。
茶汤在盏中渐渐冷去,片刻后穆天池方开口,“先生想要我做什么?”
他抬头,任顷舟能看到学子眼底燃着压抑的火光。
任顷舟从袖中取出一份任命文书:“五殿下欲举荐你入刑部任主事。”指尖在文书上轻轻一划,“当然,需等些时日。*”
“为何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