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那现在,萧伯瑀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辞官?!赵从煊惊愕,眼中满是不可置信,他下意识以为萧伯瑀要离他而去,脸上的笑意骤然消失,我不许!
说罢,他又觉得自己的语气太重,不由地放缓了许多,为什么要辞官,是我......哪里做得不好?
萧伯瑀看着赵从煊骤然紧绷的神色,他上前一步,将人拥入怀中,温声道:陛下做得很好,比我想象中更好。
那你为何要辞官?赵从煊不安道。
我想办一间书院。萧伯瑀轻声道:历年来,寒门学子苦于无人指点,往往空有才华却不得其法;而世家子弟虽有良师,却多囿于门户之见。
他要开一家书院,不论出身,为大晟培养人才。
听到他的解释,赵从煊这才稍稍安心,但仍紧紧抓住萧伯瑀的衣袖,低声道:可你若辞官,我们......
书院就设在长安城外,我每日都能回来。萧伯瑀温声哄道。
赵从煊久久没有说话,若这是萧伯瑀所愿,他自然不会阻拦。可他们才和好没多久,他更想萧伯瑀天天在宫里陪他,哪怕他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地陪在他身边......
萧伯瑀轻抚着他的发丝,他缓缓抬起手,轻轻扯了扯赵从煊下耷的嘴角,轻声笑道:怎么,陛下是怕我这一走,就再也不回来了?
赵从煊别过脸去,闷声道:......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萧伯瑀的手滑落到他下颌,轻轻将他的脸转回来,那陛下在担心什么?
赵从煊抿了抿唇,半晌才低声道:......我只是......习惯了每日下朝后,抬眼就能看见你。
萧伯瑀将人拉近,二人额头相抵,他的声音温柔得近乎蛊惑:无论何时,只要陛下想见我,我都在。
赵从煊一怔。
萧伯瑀的指尖已轻轻抚上他的脸颊,灯火映照下,萧伯瑀的眸色深邃而柔和,仿佛回到了多年前,他眼中的眸光从未变过,是那令人心颤的温柔。
他微微低头,气息温热,缓缓贴近。
唇齿相触,赵从煊搂上他的肩膀,缓缓闭上了眼睛,气息交融间,酥麻感从脊背窜上来,耳畔却只余彼此交融的呼吸声。
良久,二人缓缓退开,赵从煊将脸埋进他颈窝,又故意扭过头去,闷声道:那萧先生可要好好教书,莫要误人子弟。
萧伯瑀笑着应下,二人相视一笑,十指相扣。
漫天烟花盛于长安城的夜空,赵从煊忽然想起什么,侧首问道:书院名字想好了吗?
萧伯瑀沉吟片刻,就叫......见山书院如何?
见山?
嗯。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只愿天下学子明心净性,不忘初心。
第91章 双鹤凌云
永昌十二年。
朝堂局势渐渐定了下来, 宰相萧伯瑀辞官,宰相府改为尚书台。相权三分,王横任尚书令, 另着贤明之才任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中书拟诏, 门下审议,尚书执行, 三者协作制衡。
其中, 尚书令仍保留着从前宰相的权力, 统领九卿,只不过受中书与门下制约。
对于萧伯瑀的辞官, 萧母担心他是不是和陛下有了矛盾, 一番询问下来, 才知道, 他是要办一间书院。
萧母沉默了好久, 这天下,谁不是为了权势。有了权势, 才有话事的权力。
你就那么相信他?萧母低声道,她很难去相信一个天子的情意。当初赵从煊为了召萧伯瑀回朝,将兵权交给了他, 也就相当于将自己的命脉交给了他。
可如今萧伯瑀将权势奉还,那倘若有一天,帝王变心了......
萧伯瑀轻声道:长则还在朝堂上,母亲不必担忧。
萧家的荣光会世代延续下去, 而他今时所做的决定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大晟。
对于母亲的话,萧伯瑀没有动摇自己的决定, 可内心却也难免多了一丝波澜,倘若有一天,赵从煊变心了......
一向对诸事看得开的萧伯瑀,此时却好像不能接受这一设想。
夜里。
皇帝寝宫的灯火还亮着,殿内熏香缭绕,赵从煊正倚在榻上看书,听到脚步声便抬起头来,看清来人后,神色惊喜。
这么晚了,你怎么来了?赵从煊放下书,起身相迎。
两人本约定好了,至少三日一见,可这些天,萧伯瑀忙于书院之事,没有空入宫来见他。而赵从煊也因尚书台一事分身乏术。
萧伯瑀缓步走近,将他拥入怀中,我想陛下了。
赵从煊耳根微红,哼唧了一声,旋即小声回应:我也想你。
话音,萧伯瑀便已经将他抱了起来,赵从煊轻呼一声,还未反应过来,已被萧伯瑀压在身下。
赵从煊呼吸微乱,眼中却满是信任。
萧伯瑀低头,吻住了那双唇,这个吻来得又急又深,带着不容拒绝的强势。赵从煊眉头微蹙,但很快便顺从地张开了唇,双手不自觉地攀上了他的肩膀。
怎么了,是不是书院的事......赵从煊在换气的间隙低声问道。
萧伯瑀轻声否认,而后又俯身覆上了他的唇,手指缓缓解开了赵从煊的衣带,衣衫半褪,露出里面雪白的中衣。他的手掌顺着腰线滑入,触到温热的肌肤,指尖微顿,旋即轻轻摩挲着。
赵从煊身子微颤,只能紧紧搂住他的肩膀。
萧伯瑀缓缓退开,吻沿着唇角一路向下,在他喉结处轻轻一咬,听到赵从煊压抑的轻吟。温热的吻游移至他的颈侧,在那浅淡的咬痕处流连。
劳烦陛下替我宽衣。萧伯瑀在他耳边低语,嗓音暗哑。
赵从煊轻嗯了一声,指尖微颤,摸索着去解他的腰带。
可此时,萧伯瑀的手掌抚过他的胸膛,指尖轻捻,不轻不重,却引得赵从煊喉间溢出细碎的呜咽,身体发软,连手指也不知所措了起来。
你......过分!赵从煊低声控诉着。
萧伯瑀一把握住他的手腕,交叉按在枕边,低头吻向方才指尖流连之处,骤然间,引得赵从煊呼吸一滞。
萧萧伯瑀赵从煊低喘着唤他,眼角泛红,却仍毫无保留地信任着他。
萧伯瑀眸色更深,俯身,微微轻扫而过,忽地重重一吮,便听得身下人一声急促的低吟。
赵从煊浑身一颤,仰起脖颈,喉结滚动,呼吸愈发急促,他挣脱双手,却是紧紧地攀着身上的始作俑者。
而后又羞赧地别过脸,却被萧伯瑀捏住下巴转回来,四目相对,萧伯瑀眸中的神色深邃得如一汪深潭。
赵从煊心尖一颤,他微微倾身,主动启唇贴上萧伯瑀的唇角,温柔轻吻着。
忽然,唇齿交缠间,赵从煊浑身紧绷,他闷哼一声,脚趾难耐地蜷缩起来。
萧伯瑀吻去他眼角的湿意,托起他的腰,将他抱在怀中。赵从煊呼吸几乎停滞,他仰起头,露出纤长的脖颈,指尖无法控制地在他背上抓出几道红痕。
看着我萧伯瑀哑声道,手中的力道微微松懈。
赵从煊急促地发出一声轻吟,他颤巍巍地睁开眼睛,眸光湿润地望着他,唇瓣微张,溢出的轻喘支离破碎。
他不知道萧伯瑀今晚是怎么了,便像从前那般,轻轻亲了一下他的下颌示好,将身心交付出来。
萧伯瑀搂住他的腰的手收紧,时而轻缓,时而急切。
烛火摇曳,呼吸交织。萧伯瑀俯身将他整个笼罩在身下,温柔地吻着他的唇,可动作却截然相反,像是要将他拆吃入腹。
赵从煊身体又热又软,眼前一片空白,意识沉浮,似乎只剩下眼前之人。
月上中天,萧伯瑀将他转过身来,从背后将他抱入怀中。赵从煊轻声呜咽着,身体微颤,他摇着头,似是抗拒,声音破碎:这样......看不见你......
萧伯瑀一怔。
意识到他停了下来,赵从煊又妥协般道:只要你喜欢......也没有关系。
辞官?!赵从煊惊愕,眼中满是不可置信,他下意识以为萧伯瑀要离他而去,脸上的笑意骤然消失,我不许!
说罢,他又觉得自己的语气太重,不由地放缓了许多,为什么要辞官,是我......哪里做得不好?
萧伯瑀看着赵从煊骤然紧绷的神色,他上前一步,将人拥入怀中,温声道:陛下做得很好,比我想象中更好。
那你为何要辞官?赵从煊不安道。
我想办一间书院。萧伯瑀轻声道:历年来,寒门学子苦于无人指点,往往空有才华却不得其法;而世家子弟虽有良师,却多囿于门户之见。
他要开一家书院,不论出身,为大晟培养人才。
听到他的解释,赵从煊这才稍稍安心,但仍紧紧抓住萧伯瑀的衣袖,低声道:可你若辞官,我们......
书院就设在长安城外,我每日都能回来。萧伯瑀温声哄道。
赵从煊久久没有说话,若这是萧伯瑀所愿,他自然不会阻拦。可他们才和好没多久,他更想萧伯瑀天天在宫里陪他,哪怕他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地陪在他身边......
萧伯瑀轻抚着他的发丝,他缓缓抬起手,轻轻扯了扯赵从煊下耷的嘴角,轻声笑道:怎么,陛下是怕我这一走,就再也不回来了?
赵从煊别过脸去,闷声道:......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萧伯瑀的手滑落到他下颌,轻轻将他的脸转回来,那陛下在担心什么?
赵从煊抿了抿唇,半晌才低声道:......我只是......习惯了每日下朝后,抬眼就能看见你。
萧伯瑀将人拉近,二人额头相抵,他的声音温柔得近乎蛊惑:无论何时,只要陛下想见我,我都在。
赵从煊一怔。
萧伯瑀的指尖已轻轻抚上他的脸颊,灯火映照下,萧伯瑀的眸色深邃而柔和,仿佛回到了多年前,他眼中的眸光从未变过,是那令人心颤的温柔。
他微微低头,气息温热,缓缓贴近。
唇齿相触,赵从煊搂上他的肩膀,缓缓闭上了眼睛,气息交融间,酥麻感从脊背窜上来,耳畔却只余彼此交融的呼吸声。
良久,二人缓缓退开,赵从煊将脸埋进他颈窝,又故意扭过头去,闷声道:那萧先生可要好好教书,莫要误人子弟。
萧伯瑀笑着应下,二人相视一笑,十指相扣。
漫天烟花盛于长安城的夜空,赵从煊忽然想起什么,侧首问道:书院名字想好了吗?
萧伯瑀沉吟片刻,就叫......见山书院如何?
见山?
嗯。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只愿天下学子明心净性,不忘初心。
第91章 双鹤凌云
永昌十二年。
朝堂局势渐渐定了下来, 宰相萧伯瑀辞官,宰相府改为尚书台。相权三分,王横任尚书令, 另着贤明之才任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中书拟诏, 门下审议,尚书执行, 三者协作制衡。
其中, 尚书令仍保留着从前宰相的权力, 统领九卿,只不过受中书与门下制约。
对于萧伯瑀的辞官, 萧母担心他是不是和陛下有了矛盾, 一番询问下来, 才知道, 他是要办一间书院。
萧母沉默了好久, 这天下,谁不是为了权势。有了权势, 才有话事的权力。
你就那么相信他?萧母低声道,她很难去相信一个天子的情意。当初赵从煊为了召萧伯瑀回朝,将兵权交给了他, 也就相当于将自己的命脉交给了他。
可如今萧伯瑀将权势奉还,那倘若有一天,帝王变心了......
萧伯瑀轻声道:长则还在朝堂上,母亲不必担忧。
萧家的荣光会世代延续下去, 而他今时所做的决定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大晟。
对于母亲的话,萧伯瑀没有动摇自己的决定, 可内心却也难免多了一丝波澜,倘若有一天,赵从煊变心了......
一向对诸事看得开的萧伯瑀,此时却好像不能接受这一设想。
夜里。
皇帝寝宫的灯火还亮着,殿内熏香缭绕,赵从煊正倚在榻上看书,听到脚步声便抬起头来,看清来人后,神色惊喜。
这么晚了,你怎么来了?赵从煊放下书,起身相迎。
两人本约定好了,至少三日一见,可这些天,萧伯瑀忙于书院之事,没有空入宫来见他。而赵从煊也因尚书台一事分身乏术。
萧伯瑀缓步走近,将他拥入怀中,我想陛下了。
赵从煊耳根微红,哼唧了一声,旋即小声回应:我也想你。
话音,萧伯瑀便已经将他抱了起来,赵从煊轻呼一声,还未反应过来,已被萧伯瑀压在身下。
赵从煊呼吸微乱,眼中却满是信任。
萧伯瑀低头,吻住了那双唇,这个吻来得又急又深,带着不容拒绝的强势。赵从煊眉头微蹙,但很快便顺从地张开了唇,双手不自觉地攀上了他的肩膀。
怎么了,是不是书院的事......赵从煊在换气的间隙低声问道。
萧伯瑀轻声否认,而后又俯身覆上了他的唇,手指缓缓解开了赵从煊的衣带,衣衫半褪,露出里面雪白的中衣。他的手掌顺着腰线滑入,触到温热的肌肤,指尖微顿,旋即轻轻摩挲着。
赵从煊身子微颤,只能紧紧搂住他的肩膀。
萧伯瑀缓缓退开,吻沿着唇角一路向下,在他喉结处轻轻一咬,听到赵从煊压抑的轻吟。温热的吻游移至他的颈侧,在那浅淡的咬痕处流连。
劳烦陛下替我宽衣。萧伯瑀在他耳边低语,嗓音暗哑。
赵从煊轻嗯了一声,指尖微颤,摸索着去解他的腰带。
可此时,萧伯瑀的手掌抚过他的胸膛,指尖轻捻,不轻不重,却引得赵从煊喉间溢出细碎的呜咽,身体发软,连手指也不知所措了起来。
你......过分!赵从煊低声控诉着。
萧伯瑀一把握住他的手腕,交叉按在枕边,低头吻向方才指尖流连之处,骤然间,引得赵从煊呼吸一滞。
萧萧伯瑀赵从煊低喘着唤他,眼角泛红,却仍毫无保留地信任着他。
萧伯瑀眸色更深,俯身,微微轻扫而过,忽地重重一吮,便听得身下人一声急促的低吟。
赵从煊浑身一颤,仰起脖颈,喉结滚动,呼吸愈发急促,他挣脱双手,却是紧紧地攀着身上的始作俑者。
而后又羞赧地别过脸,却被萧伯瑀捏住下巴转回来,四目相对,萧伯瑀眸中的神色深邃得如一汪深潭。
赵从煊心尖一颤,他微微倾身,主动启唇贴上萧伯瑀的唇角,温柔轻吻着。
忽然,唇齿交缠间,赵从煊浑身紧绷,他闷哼一声,脚趾难耐地蜷缩起来。
萧伯瑀吻去他眼角的湿意,托起他的腰,将他抱在怀中。赵从煊呼吸几乎停滞,他仰起头,露出纤长的脖颈,指尖无法控制地在他背上抓出几道红痕。
看着我萧伯瑀哑声道,手中的力道微微松懈。
赵从煊急促地发出一声轻吟,他颤巍巍地睁开眼睛,眸光湿润地望着他,唇瓣微张,溢出的轻喘支离破碎。
他不知道萧伯瑀今晚是怎么了,便像从前那般,轻轻亲了一下他的下颌示好,将身心交付出来。
萧伯瑀搂住他的腰的手收紧,时而轻缓,时而急切。
烛火摇曳,呼吸交织。萧伯瑀俯身将他整个笼罩在身下,温柔地吻着他的唇,可动作却截然相反,像是要将他拆吃入腹。
赵从煊身体又热又软,眼前一片空白,意识沉浮,似乎只剩下眼前之人。
月上中天,萧伯瑀将他转过身来,从背后将他抱入怀中。赵从煊轻声呜咽着,身体微颤,他摇着头,似是抗拒,声音破碎:这样......看不见你......
萧伯瑀一怔。
意识到他停了下来,赵从煊又妥协般道:只要你喜欢......也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