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闻言,萧母的脸上微微一怔,神色黯淡下来,自上次她怒而打了他一巴掌后,萧伯瑀便极少回府了。
  萧母移开了眼神,没有说话。
  娘,你怎么了?萧长则不解地问道。
  萧母摇了摇头,可泪水已经不受控制地落了下来,她掩袖擦去。
  萧长则见状,便以为是兄长忙于政务,都没时间陪陪母亲,他安慰道:哥平日里忙,我这就去相府叫他回来,明日正好休沐呢。
  说罢,便转身离去。
  萧母想喊住他,可萧长则实在是跑得太快。
  一旁的萧父扶她坐下,他微叹道:夫人,你和伯瑀之间到底怎么了,这都快一年了,什么事情也该有个了结。
  萧母拂去眼角的泪水,她看了看萧父,只见他鬓角又多出了几缕白发,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深。
  他们两人都老了,连长子都到而立之年了。旁人在他们这个年纪,恐怕孙女都要出嫁了。
  萧母唇角翕张,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长叹了一口气,你迟早会知道的......
  萧父笑了笑,你是为伯瑀的婚事忧心?
  萧母一愣,你怎么知道?
  你想什么,我还不知道吗?萧父握紧了她的手,继续道:前几日伯瑀说,再过一段时间,他就带一个人回来让我们见一见。
  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萧母心头忧虑更重。
  萧父解释道:那日你刚好去了一趟慈恩寺,我本想让伯瑀等你回来,再亲自跟你说的。只不过,相府恰好出了急事,就没等到你回来。
  是吗......萧母勉强笑了笑,心中的不安越发沉重。
  日头西沉,萧长则满脸沮丧地回了府,见到萧母后,他又咧起嘴角,强颜欢笑道:哥他......哥他太忙了,他说明日再回来......
  萧母没有说什么,只吩咐下人,明日多备些好菜。
  次日。
  萧伯瑀入宫面圣,一早上,他便准备了诸多措辞,邀陛下赴去年之约。
  陛下曾答应了他一件事,待北狄之患解决后,他便随自己去见一个人,或者,不止一个人......
  听闻皇帝在养心殿,萧伯瑀便加快了脚步,可靠近后才发觉,殿内传来一阵悠悠乐声,还有女子的声音。
  从前,萧伯瑀不必通传,就能直接入殿。
  然而,今日小酉子却趋步走了过来,萧大人宁耐片刻,奴才这就去通传陛下!
  萧伯瑀问道:里面是谁?
  小酉子如实回答:陛下和嘉嫔娘娘,还有......
  嘉嫔,即御史中丞宋百鸿的妹妹宋书涵。
  话音未落,萧伯瑀便打断了他,既如此,便不必通传了。
  说罢,他便转身离去,脚步甚至有些急促。
  小酉子一怔,他连忙追了上去,萧大人若是有什么要事,奴才这就去禀报陛下。
  没什么,一些小事罢了。萧伯瑀的声音和从前一般,听不出情绪来。
  小酉子挠了挠头,什么小事还要亲自跑一趟......
  待萧伯瑀离开后,他趋步入殿,将方才萧大人前来一事如实禀报。
  赵从煊垂下了眼眸,低声问道:他还说什么了?
  小酉子摇头道:没有,萧大人只在外面逗留了片刻便离开了。
  嗯。赵从煊看向殿内抚琴的宋书涵,吩咐道:传旨,嘉嫔晋升妃位,赏绸缎百匹、明珠十斛......
  小酉子一愣,随即躬身应道:奴才遵旨。
  宋书涵更是惊愕不已,指尖一颤,琴音戛然而止,她错愕道:陛下......
  一大早糊里糊涂被召来,结果就只是抚琴,宋书涵自认为琴技尚佳,可陛下越听,眉头皱得越紧,惊慌之下,她还多次弹漏了音。
  奇怪的是,赵从煊什么都没说,还要封她为妃。
  嫔位到妃位,一字之差,地位却是天差地别。
  从前,萧氏与陈氏相斗时,后宫就只有贤妃陈巧儿和淑妃萧芷嫣,后来,陈氏倒台后,陈巧儿被贬为庶民,后不知所踪。
  赵从煊淡淡扫了她一眼,目光却似透过她看向远处,只道:退下吧。
  宋书涵心头纳闷,但还是规规矩矩跪领旨谢恩,臣妾,谢陛下隆恩。
  第59章 危机
  萧府。
  这是自萧长则征战回来后的第一场家宴, 从一早,萧家上下便忙了起来。
  萧母在庭院内静静坐着,时不时朝院外看去。
  直至宴辰将近, 萧伯瑀才从相府回来,他的脸色如常, 甚至比平日更加平静。
  哥,你总算是回来了。萧长则笑着上前。
  嗯。萧伯瑀轻轻颔首, 神色看不出情绪。
  萧母的目光看向萧伯瑀, 她抿了抿唇, 到底是什么都没问。
  一家人吃完饭后,萧伯瑀如往常一样去了书房, 他手中拿着一本书, 目光低垂, 似在凝神细读, 又似神游太虚。
  不知何时, 萧母缓步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盏温热的参茶。
  萧母将茶盏放在案边, 萧伯瑀才恍然回过神来。
  萧伯瑀垂眸接过茶,低声唤道:母亲......
  屋内一时沉寂。
  萧母望着他的神色,终是轻叹一声, 声音晦涩:田安说,你今日......去了一趟宫中......
  萧伯瑀的手指微微一顿,他抬眸看向母亲,沉默片刻后, 他应道:是。
  萧母勉强扬起笑容,声音却难掩颤抖:是......朝中出了什么事?
  只要萧伯瑀点头应是就行了,她的猜测还是太荒唐了......
  看着萧伯瑀的眼神, 萧母踉跄后退一步,她勉强笑着,朝中的事情我也不懂,你若是不想说,那便不说了。
  说罢,萧母便想要转身离开。
  忽地,萧伯瑀喊了一声:母亲。
  萧母的脚步一顿,她微微闭上了眼睛。
  萧伯瑀起身走到她的身前,旋即郑重跪了下来,我今日入宫,并非为朝堂之事,实则是为......
  不要说了,不要再说了......萧母的声音哽咽,她摇着头,泪水便如断线的珍珠般沿着脸颊滑落。
  她早该猜到了......
  从前萧伯瑀休沐日在长安城内外走动,可自皇帝赵从煊继位后,萧伯瑀便时常入宫。
  她早该猜到的,那颗南海明月珠,哪是平常人能得到的。
  萧伯瑀跪得挺直,终于将这个藏了数年的秘密坦白出来,我心悦之人,是陛下。
  屋内安静得可怕。
  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萧母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那是天子,是当今圣上啊......
  我知道。
  话音一落,萧母的双腿几乎一软,她只能紧紧地攥着衣袖,才勉强让自己稳住身形。
  望着跪在地上的长子,那个从小便沉稳持重、从未让他操过半分心的儿子,此时却像是一把锋利的刀,生生剖开了她竭力想要维持的平静假象。
  你......萧母的声音艰难晦涩,你只是一时糊涂了,是吗?
  那可是皇帝啊......
  萧伯瑀抬起眼眸,神情端肃,这些年来,我所思所想,唯有陛下一人......
  够了!萧母伸出手,重重地打了他一巴掌,荒唐,这简直是荒唐......
  萧母的脸色苍白如纸,她步步后退,几乎难以稳住身形。
  泪水再次夺眶而出,她摇着头,似乎这样就能否定眼前的一切。
  屋内陷入长久的沉默。
  良久,萧母终于深吸一口气,她缓缓走来,声音沙哑带着恳求,伯瑀,断了这份心思吧,就当母亲求你了......
  萧家世代清廉正直,是朝廷的中流砥柱,此事若传出去,毁掉了又岂是萧伯瑀一人的前程,更关乎着萧氏上下几百人的性命。
  伴君如伴虎,萧母活了这么多年,历经三代帝王,对这个道理再清楚不过了。皇家的亲情尚且凉薄,又何况这虚无缥缈的情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