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赫连图继续道:别忘了你的身份,你是北狄人,生来便与晟朝势不两立。
赫连叱攥紧了手,手中弯刀不知何时已经出鞘。
见状,赫连图怒火中烧,他大喝一声:来人,将赫连叱拿下!
侍卫见状,一时不敢轻举妄动。
一个是北狄可汗,一个是北狄的左贤王,而且两人还是兄弟。
赫连图却觉得连侍卫都不把他这个可汗放在眼里,怒火顿时涌上心头,他拔出佩剑,猛地捅穿了一个侍卫的身体。
赫连叱见状,眉头紧蹙,声音夹杂着怒气,王兄!
拿下赫连叱!赫连图神色癫狂。
恰在这时,外面赫连叱的心腹却闯了进来,他挡在赫连叱身前,不让任何人动左贤王。
赫连图目眦欲裂,命令道:再有阻拦者,杀无赦!
王兄,你疯了。赫连叱沉声道:为了你的野心,已经死了太多北狄的勇士。
赫连图狞笑着拔出佩剑,剑刃上还滴着侍卫的血,你要拦我?
我只是不想再有更多的人伤亡。赫连叱道。
说罢,他转身就走。
赫连图暴喝一声:拦住他!
然而,无人敢动。赫连叱的心腹骑兵已控制王庭各处要道,在赫连图亲征这短短的时间内,北狄王庭已经发生了政变。
二月末,北狄可汗赫连图死于王庭帐内,死因不详。
三月初二,北狄投降。
第58章 奖赏
永昌七年, 长安的三月,桃红柳绿、莺啼燕语。
大军自漠北凯旋,此次与北狄之战, 晟朝犹如苏醒的雄狮,一举击溃北狄, 迫使其俯首称臣。
此等功绩,堪称晟朝百年未有之功绩。
为庆贺漠北大捷, 皇帝赵从煊在紫宸殿大摆宴席, 犒劳三军将士。
宴上, 皇帝赵从煊端坐在龙椅上,他的面色愈加沉稳冷静, 他微微抬手, 殿内乐声戛然而止。
诸卿。赵从煊声音不高, 却字字清晰, 此战大捷, 北狄归降,乃我晟朝百年未有之功, 今日,朕当论功行赏,以彰将士忠勇。
话音一落, 殿内众将纷纷挺直脊背,目光灼灼地望向座上。
范明。赵从煊缓缓开口,此战你率军深入漠北,直捣王庭, 功不可没。&
范明眉间难掩喜意,他单膝跪地,朗声道:臣不过尽本分, 全赖陛下天威,以及三军将士用命。
赵从煊微微颔首,眸中神色未变,令人看不出喜怒,范明听旨。
殿内瞬间寂静无声。
臣在!
范明封为安世侯,食邑三千,世袭罔替,赐千金,锦缎八百。赵从煊道。
范明深深叩首:臣,谢陛下隆恩!
赵从煊目光微转,唤道:李晏。
末将在!
众人目光看向了李晏,神色中多了几分探究。
赵从煊道:朕听闻,你率骑射营突袭北狄后方,断其退路,又斩下北狄亲王头颅数十,此战当记首功。
李晏低头:末将奉命行事,不敢居功。
赵从煊道:擢升李晏为骁骑将军,赐宅邸一座,良田千顷。
末将,叩谢陛下隆恩。
封赏继续,从主将到校尉,皇帝一一过问,赏赐分明。
直至赵从煊唤道:萧长则。
萧长则出列,单膝跪地,声音清朗:末将在!
赵从煊顿了顿,目光落在军功簿册上良久,才缓缓道:漠南之战,你成了北狄的战俘?
萧长则的脊背微微一僵,殿内霎时落针可闻,朝臣的目光如芒在背,他的背脊稍稍弯了下来,末将......惭愧......
陛下!李晏忽地跪下身来,为萧长则解释道:副将萧长则是为了拖延敌军才不幸被俘,请陛下明鉴!
赵从煊合上军功簿册,道:朕亦听闻,你于重伤之下,仍反杀北狄大将阿史那罗延,忠勇可嘉。
说罢,他抬手示意小酉子上前,小酉子手捧一锦盒,恭敬奉至御前。
萧长则听旨。
末将在!
朕念你忠勇,特赐丹书铁券,以彰其功。
此言一出,满殿震动。
丹书铁券,相当于免死金牌,晟朝开国以来,能得此封赏者,不过寥寥几人。
殿内,萧伯瑀抬眸看向座上的赵从煊,以萧长则的功绩,还不足以受赏丹书铁券。
陛下此举,是为何意?
宴至一半,皇帝先行退席,殿内众臣还沉浸在方才的受赏中,或功名或利禄。
殿内中心自然便是几名年轻的将军,萧长则、孔岑、李晏,均二十出头,他们都是大晟年轻一辈的能臣将才。
趁着众人的目光落在他们几人身上时,萧伯瑀悄然离席。
未央宫,皇帝寝宫。
萧伯瑀缓步入殿,只见赵从煊半倚在榻上,双目轻闭,似在养神。
陛下。萧伯瑀轻声唤道。
赵从煊轻嗯了一声,也不知听没听见。
萧伯瑀轻轻笑着,他还记得,陛下酒量并不好,今日怕是喝多了几杯。
小酉子。萧伯瑀唤道:去煮一碗醒酒汤来。
小酉子躬身应是,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殿内只剩下赵从煊与萧伯瑀二人。
萧伯瑀走近几步,低声道:陛下今日饮了不少酒,可是醉了?
赵从煊缓缓睁开眼,眸中清明如许,他盯着萧伯瑀看了片刻,旋即认真地摇了摇头。
萧伯瑀失笑,酒醉之人都以为自己没有醉。
见他不信,赵从煊开口道:我没醉。
嗯,陛下没醉。萧伯瑀顺着他的话说着,又上前几步,伸手抚向他微微发烫的脸颊,指尖触碰之处,带着酒意的温热。
酒气已经涌上脸颊,还说没醉呢。
既然再如何解释,萧伯瑀都只当他是醉了,赵从煊便闭上了眼睛。
有些事情,早已成定局,再多的解释都不过是徒劳罢了。
就像是,赵从煊的酒量明明很好,可他早已习惯了装醉,有时候连他自己都分不清,自己到底是真醉还是假醉。
又好像,他明明一开始对萧伯瑀是利用在先,可渐渐地,好像有什么东西变了......
以致于,他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萧伯瑀见他阖眼,便取过一旁的毯子,轻轻盖在他的身上,动作轻柔而又小心翼翼,而后又忍不住在他额间落在一吻。
小酉子从御膳房取来醒酒汤,再回到殿内时,殿内只剩下皇帝赵从煊一人。
陛下......小酉子轻声唤道。
赵从煊睁开了眼睛,他看向那碗醒酒汤,迟疑片刻后,他只道:拿下去吧。
陛下,这是醒酒汤,您多少喝一点吧?小酉子劝道。
从前,赵从煊不得已喝了酒,过后必定要喝些醒酒汤来解酒。
但这一次,赵从煊不需要醒酒汤了,淡淡道:拿下去。
............
萧府内,一片热闹。
萧长则将手中的丹书铁券递给萧母,咧着嘴角笑道:娘,这是陛下赐给我的!
萧母笑得合不拢嘴,她反复端详着这御赐的免死金牌,又将其递给萧父,口中念叨着:长则出息了......
萧父笑着拍了拍她的手,随声附和。
忽地,萧母像是想起了什么,她神色一变,着急道:你什么时候被北狄的人俘虏了?他们没把你怎么样吧?快给娘看看!
说罢,萧母便抓着萧长则的手,上下打量。
萧长则被俘虏一事,早在去年便传回了长安,萧伯瑀身为宰相,此事他自然是知情的,只不过,他不愿母亲担忧,便一直将这件事瞒了下去。
直至今天皇帝嘉赏萧长则,萧母坐在家眷席上,才第一次听说这件事。
萧长则身上的伤大多在背上,而且伤疤狰狞可怖,他是万万不敢让母亲看见,便连忙扯开了话题,这些都是小伤,娘你不用担心,我这不是好好活着回来了吗。对了,哥呢,他怎么还没回来?
赫连叱攥紧了手,手中弯刀不知何时已经出鞘。
见状,赫连图怒火中烧,他大喝一声:来人,将赫连叱拿下!
侍卫见状,一时不敢轻举妄动。
一个是北狄可汗,一个是北狄的左贤王,而且两人还是兄弟。
赫连图却觉得连侍卫都不把他这个可汗放在眼里,怒火顿时涌上心头,他拔出佩剑,猛地捅穿了一个侍卫的身体。
赫连叱见状,眉头紧蹙,声音夹杂着怒气,王兄!
拿下赫连叱!赫连图神色癫狂。
恰在这时,外面赫连叱的心腹却闯了进来,他挡在赫连叱身前,不让任何人动左贤王。
赫连图目眦欲裂,命令道:再有阻拦者,杀无赦!
王兄,你疯了。赫连叱沉声道:为了你的野心,已经死了太多北狄的勇士。
赫连图狞笑着拔出佩剑,剑刃上还滴着侍卫的血,你要拦我?
我只是不想再有更多的人伤亡。赫连叱道。
说罢,他转身就走。
赫连图暴喝一声:拦住他!
然而,无人敢动。赫连叱的心腹骑兵已控制王庭各处要道,在赫连图亲征这短短的时间内,北狄王庭已经发生了政变。
二月末,北狄可汗赫连图死于王庭帐内,死因不详。
三月初二,北狄投降。
第58章 奖赏
永昌七年, 长安的三月,桃红柳绿、莺啼燕语。
大军自漠北凯旋,此次与北狄之战, 晟朝犹如苏醒的雄狮,一举击溃北狄, 迫使其俯首称臣。
此等功绩,堪称晟朝百年未有之功绩。
为庆贺漠北大捷, 皇帝赵从煊在紫宸殿大摆宴席, 犒劳三军将士。
宴上, 皇帝赵从煊端坐在龙椅上,他的面色愈加沉稳冷静, 他微微抬手, 殿内乐声戛然而止。
诸卿。赵从煊声音不高, 却字字清晰, 此战大捷, 北狄归降,乃我晟朝百年未有之功, 今日,朕当论功行赏,以彰将士忠勇。
话音一落, 殿内众将纷纷挺直脊背,目光灼灼地望向座上。
范明。赵从煊缓缓开口,此战你率军深入漠北,直捣王庭, 功不可没。&
范明眉间难掩喜意,他单膝跪地,朗声道:臣不过尽本分, 全赖陛下天威,以及三军将士用命。
赵从煊微微颔首,眸中神色未变,令人看不出喜怒,范明听旨。
殿内瞬间寂静无声。
臣在!
范明封为安世侯,食邑三千,世袭罔替,赐千金,锦缎八百。赵从煊道。
范明深深叩首:臣,谢陛下隆恩!
赵从煊目光微转,唤道:李晏。
末将在!
众人目光看向了李晏,神色中多了几分探究。
赵从煊道:朕听闻,你率骑射营突袭北狄后方,断其退路,又斩下北狄亲王头颅数十,此战当记首功。
李晏低头:末将奉命行事,不敢居功。
赵从煊道:擢升李晏为骁骑将军,赐宅邸一座,良田千顷。
末将,叩谢陛下隆恩。
封赏继续,从主将到校尉,皇帝一一过问,赏赐分明。
直至赵从煊唤道:萧长则。
萧长则出列,单膝跪地,声音清朗:末将在!
赵从煊顿了顿,目光落在军功簿册上良久,才缓缓道:漠南之战,你成了北狄的战俘?
萧长则的脊背微微一僵,殿内霎时落针可闻,朝臣的目光如芒在背,他的背脊稍稍弯了下来,末将......惭愧......
陛下!李晏忽地跪下身来,为萧长则解释道:副将萧长则是为了拖延敌军才不幸被俘,请陛下明鉴!
赵从煊合上军功簿册,道:朕亦听闻,你于重伤之下,仍反杀北狄大将阿史那罗延,忠勇可嘉。
说罢,他抬手示意小酉子上前,小酉子手捧一锦盒,恭敬奉至御前。
萧长则听旨。
末将在!
朕念你忠勇,特赐丹书铁券,以彰其功。
此言一出,满殿震动。
丹书铁券,相当于免死金牌,晟朝开国以来,能得此封赏者,不过寥寥几人。
殿内,萧伯瑀抬眸看向座上的赵从煊,以萧长则的功绩,还不足以受赏丹书铁券。
陛下此举,是为何意?
宴至一半,皇帝先行退席,殿内众臣还沉浸在方才的受赏中,或功名或利禄。
殿内中心自然便是几名年轻的将军,萧长则、孔岑、李晏,均二十出头,他们都是大晟年轻一辈的能臣将才。
趁着众人的目光落在他们几人身上时,萧伯瑀悄然离席。
未央宫,皇帝寝宫。
萧伯瑀缓步入殿,只见赵从煊半倚在榻上,双目轻闭,似在养神。
陛下。萧伯瑀轻声唤道。
赵从煊轻嗯了一声,也不知听没听见。
萧伯瑀轻轻笑着,他还记得,陛下酒量并不好,今日怕是喝多了几杯。
小酉子。萧伯瑀唤道:去煮一碗醒酒汤来。
小酉子躬身应是,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殿内只剩下赵从煊与萧伯瑀二人。
萧伯瑀走近几步,低声道:陛下今日饮了不少酒,可是醉了?
赵从煊缓缓睁开眼,眸中清明如许,他盯着萧伯瑀看了片刻,旋即认真地摇了摇头。
萧伯瑀失笑,酒醉之人都以为自己没有醉。
见他不信,赵从煊开口道:我没醉。
嗯,陛下没醉。萧伯瑀顺着他的话说着,又上前几步,伸手抚向他微微发烫的脸颊,指尖触碰之处,带着酒意的温热。
酒气已经涌上脸颊,还说没醉呢。
既然再如何解释,萧伯瑀都只当他是醉了,赵从煊便闭上了眼睛。
有些事情,早已成定局,再多的解释都不过是徒劳罢了。
就像是,赵从煊的酒量明明很好,可他早已习惯了装醉,有时候连他自己都分不清,自己到底是真醉还是假醉。
又好像,他明明一开始对萧伯瑀是利用在先,可渐渐地,好像有什么东西变了......
以致于,他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萧伯瑀见他阖眼,便取过一旁的毯子,轻轻盖在他的身上,动作轻柔而又小心翼翼,而后又忍不住在他额间落在一吻。
小酉子从御膳房取来醒酒汤,再回到殿内时,殿内只剩下皇帝赵从煊一人。
陛下......小酉子轻声唤道。
赵从煊睁开了眼睛,他看向那碗醒酒汤,迟疑片刻后,他只道:拿下去吧。
陛下,这是醒酒汤,您多少喝一点吧?小酉子劝道。
从前,赵从煊不得已喝了酒,过后必定要喝些醒酒汤来解酒。
但这一次,赵从煊不需要醒酒汤了,淡淡道:拿下去。
............
萧府内,一片热闹。
萧长则将手中的丹书铁券递给萧母,咧着嘴角笑道:娘,这是陛下赐给我的!
萧母笑得合不拢嘴,她反复端详着这御赐的免死金牌,又将其递给萧父,口中念叨着:长则出息了......
萧父笑着拍了拍她的手,随声附和。
忽地,萧母像是想起了什么,她神色一变,着急道:你什么时候被北狄的人俘虏了?他们没把你怎么样吧?快给娘看看!
说罢,萧母便抓着萧长则的手,上下打量。
萧长则被俘虏一事,早在去年便传回了长安,萧伯瑀身为宰相,此事他自然是知情的,只不过,他不愿母亲担忧,便一直将这件事瞒了下去。
直至今天皇帝嘉赏萧长则,萧母坐在家眷席上,才第一次听说这件事。
萧长则身上的伤大多在背上,而且伤疤狰狞可怖,他是万万不敢让母亲看见,便连忙扯开了话题,这些都是小伤,娘你不用担心,我这不是好好活着回来了吗。对了,哥呢,他怎么还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