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听到声响,狸猫的耳朵动了动,而后伸了个懒腰,晃了晃脑袋便蹿出了殿外。
赵从煊缓缓抬起头,眼尾还带着几分倦意的红晕,嗓音微哑:现在什么时辰了?
未时。萧伯瑀执起茶壶,斟了一杯茶水递到他身前。
赵从煊接过茶盏,垂眸啜饮,水光润湿了淡色的唇。
今日休沐,萧大人怎么来了?赵从煊眸间还有些许困意。
萧伯瑀道:臣入宫为陛下讲学。
不学。赵从煊将双手放在脑袋后,又躺了下来。
萧伯瑀垂眸看向他,眼底浮起一丝无奈的笑意。他俯身拾起滑落在地的薄毯,轻轻搭在赵从煊腰间。
赵从煊半阖着眼,任由他动作,唇角却微微勾起,他攥着萧伯瑀的衣袖,稍稍用力。
萧伯瑀被他猝不及防的一拽,手掌下意识撑在案几边缘稳住身形。他俯身在赵从煊身侧,两人身影几乎交叠。
此时,赵从煊仰躺在软榻上,墨色长发铺散开来,几缕发丝凌乱地贴在脸颊。他微微仰头,眼尾那抹倦意的红晕更添几分旖旎。
萧伯瑀的手撑在他身侧,衣袖还被赵从煊攥着,力道不重,他忽而想起母亲的话,应好好说些软话。
陛下萧伯瑀低唤一声,今日不讲学了。
真的?赵从煊倏地睁开了眼眸,他仰起头亲了亲萧伯瑀的唇角。
双唇相触,带着淡淡的茶香。
嗯。萧伯瑀轻轻颔首,这个姿势让他不得不微微侧首,他的右手仍撑着软榻,左手却不由地抚上赵从煊的脸颊,而后俯身含住了他的唇。
两人的气息渐渐紊乱,赵从煊原本攥着衣袖的手不知何时已环上萧伯瑀的脖颈,将他拉得更近,放纵沉溺其中。
萧伯瑀的膝盖抵在软榻边缘,整个人几乎半压在赵从煊身上,却又小心地用臂膀支撑着重量,生怕压着他。
一吻终了,两人呼吸交错。
许久,萧伯瑀将人半抱在怀中,轻抚着他的发丝,忽而开口道:陛下应亲政了。
第36章 帝王之心
永昌二年, 十月,皇帝赵从煊亲政,宰相府的政务渐渐转移至宫中, 由此,萧伯瑀入宫辅政。
可皇帝身边的近臣都知道, 政务依旧堆在宰相身上,赵从煊坐在高位看着奏疏, 手中抚摸着怀中狸猫的脑袋, 余光却瞥向案下之人。
萧伯瑀梳理好各地的奏折, 今年粮食收成不错,且年初朝廷下令减免了各地赋税, 对百姓而言, 今年总算是能屯有余粮。
但对朝廷来说, 没有充盈的粮草, 那便没有足够的把握一举剿灭反叛军。
朝廷的军队在冀州外屯田, 眼看要入冬了,没有充足的粮草补给, 这仗肯定是打不了。
于是,便有官员请示,是否加征明年赋税。
依萧伯瑀所见, 自然是不能加税,他想听陛下是如何决断的。
可一抬眼,便见赵从煊笑意盈盈地看着他,案前堆着的奏折一动不动。
萧伯瑀无奈地笑了笑, 陛下可是累了?
赵从煊摇了摇头,似乎是不知如何处理面前的奏折,北狄这几个月来, 转而掳掠西域边境的大苑国金银和战马。
大苑国的战马高大壮硕,而北狄的战马矫健勇猛,若是两者交合,兴许繁衍出更强大的战马,到时北狄骑兵的威胁更甚。
这是大苑与北狄的恩怨,大晟王朝不好干预,可若任其壮大,必成大患。
萧伯瑀来到案前,思忖片刻后,问道:陛下以为,应该如何?
赵从煊的手撑着下颌,似认真地想了想,与大苑国结盟。
依长远之计,的确可行此举,但大晟疆土的西北还有一个赵铎的北晟。
北晟恰好夹在其中,若贸然与大苑结盟,赵铎恐怕先坐不住了。
萧伯瑀拿出一幅疆图,徐徐道:陛下可派人出使西域各国,绕开北晟,先入疏勒、乌兹、大食,最后到大苑
话虽如此,但做起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能胜任这件事的,朝中之人寥寥无几。
看样子,萧大人心中已经有了人选。赵从煊抬头看向他。
鸿胪寺少丞,萧回舟。
赵从煊欣然点头,便拿起一旁的朱笔写下批阅。
似生了乐趣般,赵从煊又批起下一份奏折,不过多是无关要紧的小事。
待案上一小堆奏折都快批阅完后,殿外传来小酉子的声音:陛下,王长史来了。
宣。赵从煊头也没抬。
是。
很快,王横捧着满满一案的奏疏进入殿内。
王横艰难地将奏疏放下,陛下,萧大人,这是太常寺和大理寺的奏疏。
嗯,知道了。萧伯瑀吩咐道:将这些处理过的奏疏下发各署。
是。王横在一旁轻手轻脚地整理奏疏。
萧伯瑀将方才那份关于加征赋税的奏疏呈上,问道:陛下
话音戛然而止。
王横疑惑地转过身来,只见萧伯瑀面色似乎有些僵硬,他小声道:陛下,萧大人,可还有其他吩咐?
赵从煊欲盖弥彰般抿了口茶水,旋即道:没有,你先下去吧。
是。王横又捧着满满一案奏疏缓步走了出去。
见赵从煊好整以暇地看着眼前的奏疏,仿佛方才偷偷亲了一下萧伯瑀唇角的人不是他。
萧伯瑀心头一笑,但面上故作严肃,继续道:关于加征赋税一事,陛下以为,应当如何?
赵从煊抬眸看向他,赋税之事,事关重大,由萧大人决断便是。
萧伯瑀想听的是陛下的想法,一个君主是否有贤明之兆,从他对政事的看法便可得知。
但赵从煊继位后,政务之事几乎都由宰相府决断,军事上也从不与太尉陈威起冲突,太尉想要调动武将,只要不是萧伯瑀反对,其余皆如他意。
萧伯瑀希望陛下有一颗仁政之心,他可以为陛下分担政务之忧,但他更想要的,是陛下成为一个心怀天下、励精图治的明君。
看着赵从煊清亮的眼眸,萧伯瑀的心软了下来,无妨,往后还有很多时间,不急于一时。
他缓缓道:减免赋税,百姓方得休养。若此时加征,恐失民心。
赵从煊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见状,萧伯瑀便回到案下,处理着王横呈上来的奏疏。
不知不觉,天色暗了下来,殿内点着烛火,萧伯瑀沉浸在政务之中,一时忘了时辰。
忽地,殿外传来一声闷雷。
萧伯瑀抬头朝殿外看去,原来不知何时,天色已经暗沉,黑云渐拢,看样子今天会有一场大雨。
他微微蹙起眉头,正想着要不要提前离宫。
下一刻,又一道震耳欲聋的雷声传来,与此同时,淅零的雨落了下来。
轻风夹杂着雨丝吹了进来,殿外的宫女和太监连忙阖上了窗棂,殿内一下子暗了下来。
很快,便又有宫女在殿内加点了灯火。
赵从煊轻柔地安抚着狸猫的脑袋,嘴里低喃着什么。
他忽而抬头看向萧伯瑀,道:这雨一时半会停不了,萧大人不如留宿宫中。
雨声渐密,敲打在殿外的青石板上,发出阵阵闷响。
萧伯瑀还在犹豫,赵从煊便吩咐道:小酉子,去通传一声,就说萧大人今日留宿宫中。
是!
小酉子退下后,赵从煊将怀中的狸猫轻轻放下,随即来到萧伯瑀身旁,顺势挨着他坐下,道:萧大人若是冒雨出宫,染了风寒,那这朝中的政务可怎么办?
萧伯瑀自然而然地为他整理着衣摆,而后轻声答应了下来,好。
下一刻,他便将旁边的奏折移了过去,示意陛下批阅。
天色太晚了,明天再说吧。赵从煊手臂环住他的腰身,耍赖般整个人埋在他的怀里。
可现在分明酉时未到,只不过天色昏沉了些许,萧伯瑀刚想劝阻,忽地一道惊雷劈下,原本想要推开的手,下意识便将人护在怀中。
赵从煊索性躺了下来,在他怀中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有恃无恐地闭上了眼睛。
赵从煊缓缓抬起头,眼尾还带着几分倦意的红晕,嗓音微哑:现在什么时辰了?
未时。萧伯瑀执起茶壶,斟了一杯茶水递到他身前。
赵从煊接过茶盏,垂眸啜饮,水光润湿了淡色的唇。
今日休沐,萧大人怎么来了?赵从煊眸间还有些许困意。
萧伯瑀道:臣入宫为陛下讲学。
不学。赵从煊将双手放在脑袋后,又躺了下来。
萧伯瑀垂眸看向他,眼底浮起一丝无奈的笑意。他俯身拾起滑落在地的薄毯,轻轻搭在赵从煊腰间。
赵从煊半阖着眼,任由他动作,唇角却微微勾起,他攥着萧伯瑀的衣袖,稍稍用力。
萧伯瑀被他猝不及防的一拽,手掌下意识撑在案几边缘稳住身形。他俯身在赵从煊身侧,两人身影几乎交叠。
此时,赵从煊仰躺在软榻上,墨色长发铺散开来,几缕发丝凌乱地贴在脸颊。他微微仰头,眼尾那抹倦意的红晕更添几分旖旎。
萧伯瑀的手撑在他身侧,衣袖还被赵从煊攥着,力道不重,他忽而想起母亲的话,应好好说些软话。
陛下萧伯瑀低唤一声,今日不讲学了。
真的?赵从煊倏地睁开了眼眸,他仰起头亲了亲萧伯瑀的唇角。
双唇相触,带着淡淡的茶香。
嗯。萧伯瑀轻轻颔首,这个姿势让他不得不微微侧首,他的右手仍撑着软榻,左手却不由地抚上赵从煊的脸颊,而后俯身含住了他的唇。
两人的气息渐渐紊乱,赵从煊原本攥着衣袖的手不知何时已环上萧伯瑀的脖颈,将他拉得更近,放纵沉溺其中。
萧伯瑀的膝盖抵在软榻边缘,整个人几乎半压在赵从煊身上,却又小心地用臂膀支撑着重量,生怕压着他。
一吻终了,两人呼吸交错。
许久,萧伯瑀将人半抱在怀中,轻抚着他的发丝,忽而开口道:陛下应亲政了。
第36章 帝王之心
永昌二年, 十月,皇帝赵从煊亲政,宰相府的政务渐渐转移至宫中, 由此,萧伯瑀入宫辅政。
可皇帝身边的近臣都知道, 政务依旧堆在宰相身上,赵从煊坐在高位看着奏疏, 手中抚摸着怀中狸猫的脑袋, 余光却瞥向案下之人。
萧伯瑀梳理好各地的奏折, 今年粮食收成不错,且年初朝廷下令减免了各地赋税, 对百姓而言, 今年总算是能屯有余粮。
但对朝廷来说, 没有充盈的粮草, 那便没有足够的把握一举剿灭反叛军。
朝廷的军队在冀州外屯田, 眼看要入冬了,没有充足的粮草补给, 这仗肯定是打不了。
于是,便有官员请示,是否加征明年赋税。
依萧伯瑀所见, 自然是不能加税,他想听陛下是如何决断的。
可一抬眼,便见赵从煊笑意盈盈地看着他,案前堆着的奏折一动不动。
萧伯瑀无奈地笑了笑, 陛下可是累了?
赵从煊摇了摇头,似乎是不知如何处理面前的奏折,北狄这几个月来, 转而掳掠西域边境的大苑国金银和战马。
大苑国的战马高大壮硕,而北狄的战马矫健勇猛,若是两者交合,兴许繁衍出更强大的战马,到时北狄骑兵的威胁更甚。
这是大苑与北狄的恩怨,大晟王朝不好干预,可若任其壮大,必成大患。
萧伯瑀来到案前,思忖片刻后,问道:陛下以为,应该如何?
赵从煊的手撑着下颌,似认真地想了想,与大苑国结盟。
依长远之计,的确可行此举,但大晟疆土的西北还有一个赵铎的北晟。
北晟恰好夹在其中,若贸然与大苑结盟,赵铎恐怕先坐不住了。
萧伯瑀拿出一幅疆图,徐徐道:陛下可派人出使西域各国,绕开北晟,先入疏勒、乌兹、大食,最后到大苑
话虽如此,但做起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能胜任这件事的,朝中之人寥寥无几。
看样子,萧大人心中已经有了人选。赵从煊抬头看向他。
鸿胪寺少丞,萧回舟。
赵从煊欣然点头,便拿起一旁的朱笔写下批阅。
似生了乐趣般,赵从煊又批起下一份奏折,不过多是无关要紧的小事。
待案上一小堆奏折都快批阅完后,殿外传来小酉子的声音:陛下,王长史来了。
宣。赵从煊头也没抬。
是。
很快,王横捧着满满一案的奏疏进入殿内。
王横艰难地将奏疏放下,陛下,萧大人,这是太常寺和大理寺的奏疏。
嗯,知道了。萧伯瑀吩咐道:将这些处理过的奏疏下发各署。
是。王横在一旁轻手轻脚地整理奏疏。
萧伯瑀将方才那份关于加征赋税的奏疏呈上,问道:陛下
话音戛然而止。
王横疑惑地转过身来,只见萧伯瑀面色似乎有些僵硬,他小声道:陛下,萧大人,可还有其他吩咐?
赵从煊欲盖弥彰般抿了口茶水,旋即道:没有,你先下去吧。
是。王横又捧着满满一案奏疏缓步走了出去。
见赵从煊好整以暇地看着眼前的奏疏,仿佛方才偷偷亲了一下萧伯瑀唇角的人不是他。
萧伯瑀心头一笑,但面上故作严肃,继续道:关于加征赋税一事,陛下以为,应当如何?
赵从煊抬眸看向他,赋税之事,事关重大,由萧大人决断便是。
萧伯瑀想听的是陛下的想法,一个君主是否有贤明之兆,从他对政事的看法便可得知。
但赵从煊继位后,政务之事几乎都由宰相府决断,军事上也从不与太尉陈威起冲突,太尉想要调动武将,只要不是萧伯瑀反对,其余皆如他意。
萧伯瑀希望陛下有一颗仁政之心,他可以为陛下分担政务之忧,但他更想要的,是陛下成为一个心怀天下、励精图治的明君。
看着赵从煊清亮的眼眸,萧伯瑀的心软了下来,无妨,往后还有很多时间,不急于一时。
他缓缓道:减免赋税,百姓方得休养。若此时加征,恐失民心。
赵从煊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见状,萧伯瑀便回到案下,处理着王横呈上来的奏疏。
不知不觉,天色暗了下来,殿内点着烛火,萧伯瑀沉浸在政务之中,一时忘了时辰。
忽地,殿外传来一声闷雷。
萧伯瑀抬头朝殿外看去,原来不知何时,天色已经暗沉,黑云渐拢,看样子今天会有一场大雨。
他微微蹙起眉头,正想着要不要提前离宫。
下一刻,又一道震耳欲聋的雷声传来,与此同时,淅零的雨落了下来。
轻风夹杂着雨丝吹了进来,殿外的宫女和太监连忙阖上了窗棂,殿内一下子暗了下来。
很快,便又有宫女在殿内加点了灯火。
赵从煊轻柔地安抚着狸猫的脑袋,嘴里低喃着什么。
他忽而抬头看向萧伯瑀,道:这雨一时半会停不了,萧大人不如留宿宫中。
雨声渐密,敲打在殿外的青石板上,发出阵阵闷响。
萧伯瑀还在犹豫,赵从煊便吩咐道:小酉子,去通传一声,就说萧大人今日留宿宫中。
是!
小酉子退下后,赵从煊将怀中的狸猫轻轻放下,随即来到萧伯瑀身旁,顺势挨着他坐下,道:萧大人若是冒雨出宫,染了风寒,那这朝中的政务可怎么办?
萧伯瑀自然而然地为他整理着衣摆,而后轻声答应了下来,好。
下一刻,他便将旁边的奏折移了过去,示意陛下批阅。
天色太晚了,明天再说吧。赵从煊手臂环住他的腰身,耍赖般整个人埋在他的怀里。
可现在分明酉时未到,只不过天色昏沉了些许,萧伯瑀刚想劝阻,忽地一道惊雷劈下,原本想要推开的手,下意识便将人护在怀中。
赵从煊索性躺了下来,在他怀中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有恃无恐地闭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