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随泱拿起笔刷刷签字:“人一旦被逼到那份上,脑子容易不清醒。”
“不过”,她把文件推回来,身子往后一靠,探究地看着温焰,“这案子跟你有什么关系?”
温焰看着屏幕上那张年轻焦虑的脸,莫名就和刚才江远舟电话里强自镇定的样子重叠了。
她揉了揉眉心:“随泱,你说江远舟他,是不是对我有点别的意思?”
随泱一口水差点喷出来,笑得肩膀直抖,“我的温警官,您是出现场把观察力也丢现场了吗?吕希跟我说你俩现在就是差个官宣。大半年的时间,天天一个屋檐下,人家一日三餐给你变着花样伺候着。你冬天怕冷,人家去超市兼职,赚来的钱一分没花,就为了考个车牌接送你上下班。这待遇,你跟我说他只是个房客?瞎子都看得明白!”
温焰没笑。办公室的空调嗡嗡响,冷气吹得她胳膊起了一层细小的疙瘩。
“他很快就要去读研了。那个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生,是他大学期间熬了多少夜才换来的保送名额。南方的顶尖学府,导师是国内这领域的权威”,她停顿了很久,目光落在桌角磨掉漆的地方,“这是他唯一,也是最好的翻身机会了。”
随泱脸上的调侃收了回去,“所以呢?你担心异地恋影响他?现在交通多方便,视频电话也随时能打。”
“我比他大,他才二十二”,温焰抬起头,眼神很静,“他现在读研,以后说不定还要出去读博,毕业以后是什么光景,谁也不知道。他的世界好不容易打开一道缝,现在正是需要把所有力气都用在往上爬的时候。”
她想起江远舟和母亲被高利贷逼上门的光景,想起他到处打工碰壁的绝望,想起宋丞那些恶劣的逼迫。所有的挣扎和脆弱,都源于那条过于陡峭的上坡路。
随泱默了默,问:“那你自己呢?就这么推开他了,舍得?”
温焰没吭声。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缝隙,在她脸上投下几道明暗相间的条纹。她望向墙上挂着的警徽,金属的冷光映在她眼底。*
舍得吗?当然舍不得。
推开家门闻到饭菜香的踏实感,深夜归来客厅那盏为她留的小灯,甚至两人在沙发两端各自看书时那种无需言语的静谧……这些细微的温暖,早已沁透了她疲惫的生活。
但正是这份不舍,她的脑子才更清醒。
喜欢一个人,得把他往高处推才对。
她的房子能给他一张安稳的书桌,但给不了他翱翔的翅膀。
他破案时有着近乎本能的犯罪心理画像天赋,而那张保研通知书,是他唯一能稳稳攥住、把自己从泥潭里拔出来的绳索。
他应该心无旁骛地钻进书本里、课题里、那个能发挥他天赋的领域里,而不是困在房租水电和别人的闲言碎语里,更不该被一点点温情就绊住脚步。
他那么好,值得一个真正属于他自己的前程。
他值得。
22
第22章
◎铁石心肠◎
温焰把车停在社会学院侧门的路边,隔着铁栅栏望向礼堂方向。
毕业季的校园很热闹,穿学士服的学生们聚成团团簇簇,家长们的相机镜头追着子女移动,空气里有股热烘烘的青春味。
她没告诉江远舟要来,穿了件最普通的白t恤牛仔裤,混在陆续进场的家长堆里,毫不起眼。
礼堂门口乌泱泱的全是人,毕业生们像一群兴奋的鸟儿。
温焰绕过人群,找了个礼堂侧门角落的位置站着,后背贴着冰凉的墙砖,视野正好能瞥见台上的一角。
典礼进程漫长又热闹。
先是校长讲话,然后是院领导致辞,底下嗡嗡的交谈声没怎么停过。
温焰看到前排一个女生把脑袋歪在爸爸肩膀上,他笨拙地调整坐姿让她靠得更舒服些。她喉咙有点发紧,掏出手机划拉着毫无新意的消息。
有个环节是优秀毕业生代表讲话,她听到主持人字正腔圆地念出了江远舟的名字,重新抬起了头。
一道挺拔的身影从侧幕稳步走上台。那身宽大的黑色学士袍,穿在别人身上可能像借来的戏服,但套在江远舟身上,竟莫名地合适。
他肩线平直,身形有种青竹似的韧劲儿,侧脸的线条在灯光下尤为清晰俊朗。
温焰的心跳突兀地漏了一拍,脑子里不受控制地闪回第一次见他的样子。
那时的他,站在酒吧迷离的灯光下,像一张被生活揉皱了的纸;而此刻的他站在聚光灯下,整个人脱胎换骨般耀眼。
他接过话筒,指尖在那金属杆上叩了一下,台下渐渐安静下来。
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各位老师、同学们,我今天能站在这里,真的挺意外的。”
底下响起善意的哄笑,江远舟的嘴角跟着弯了一下。
“一年前这时候,我还在为下学期的生活费发愁,想着是不是得彻底休学去打工。我妈躺在医院等着救命,我爸不知所踪”,礼堂里彻底安静了,只有他平静得像在讲别人故事的声音回荡,“那时候我觉得,老天爷大概是把我所有的路都堵死了。”
温焰的后背也离开了冰凉的瓷砖,在人群中站直了看他。
“后来,我遇到一个人,她帮了我一把”,他顿了顿,眼神扫过台下攒动的人头,“她跟我说,饿着肚子读不好书,问我能不能去她家做饭赚钱。”
他的声音里染上真切的暖意,连带着眉宇间的线条都柔和了许多,“她给我硬生生踹开一条路。虽然她今天没来,但我还是想说,谢谢。谢谢你能让我把书念完,谢谢你让我有机会穿着这身袍子,站在这里。”
他的双眼似乎望向了更高更远的地方,“也想跟和我一样,觉得前头没路的同学说一声,别放弃。有时候,可能就是再撑一下的事儿。”
下面的掌声如同滚雷骤起,持续良久。
温焰抬手抹了下眼角。她觉得礼堂侧门灌进来的风,带着夏日的燥热,吹得她眼眶发烫。
散场的人潮像开闸的水,呼啦啦涌出来。
温焰没动,依旧缩在侧门那个角落的阴影里,看着江远舟被一群同学围着,推搡着,肩膀挨了好几下祝贺的巴掌。
他应付着闹哄哄的合影要求,脸上笑容明亮,是温焰从未见过的意气风发。
他眼神却时不时地飘向礼堂出口的方向。温焰知道他在找什么,她手指蜷了蜷,还是没动。
一个穿宝蓝色学士袍的女生挤到他面前,马尾辫甩得高高的,看着他的眼神像星星。
隔着一段距离,温焰听不清他们的话,只看到那女生笑容灿烂,比划着什么。江远舟微微低下头听,姿态专注而礼貌。
没说几句,女生忽然张开手臂,笑着往前凑了一步,显然是在索抱。
江远舟愣了一下,身体有点僵硬,但还是礼貌地张开手臂,短暂地虚拢了一下女生的肩膀,几乎在她靠过来的同时就撤开了。
女生的笑容有点挂不住了,她再说了两句,江远舟只是客气地点点头。
等江远舟被几个男生簇拥着去拍照时,温焰才从阴影里走出来。
她找到自己的车子坐进去。隔着车窗,校园里依然洋溢着毕业的喧嚣。她没再看,汇入了校外的车流。
——————————
江远舟在公交站等车回家的时候,手指隔着牛仔裤,按在兜里的凸起上——那是一条他存了很久钱才买到的银链子。
在那些辗转难眠的夜晚里,他无数次想象过把它送给温焰的场景:或许是某个她破获大案后归家的夜晚,灯光温暖;又或许是她今年的生日,气氛正好。
他反复推敲着说辞,想让它郑重而不刻意。
但今天不同。
他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站上发言台,聚光灯打在身上,台下掌声雷动,那一刻的肯定和荣耀,是他这个在泥泞里挣扎的人从未奢望过的。
巨大的喜悦像浪潮冲垮了所有预设的堤坝。他迫切地想和她分享,想立刻让她感受到这份因为他自身努力而获得的荣光。
“择日不如撞日吧”,心底有个声音在喧嚣。
他下了公交,带着典礼未散的亢奋和一腔孤勇,几乎是跑着回家的。
——————————
江远舟到家的时候,客厅窗帘拉着,光线昏沉,温焰整个人陷在沙发里,像一尊没有生气的雕塑。
他愣了愣,反手关上门:“怎么没去上班?”
温焰没起身,只是抬手指了指旁边的沙发:“坐。”
江远舟放下装着毕业证书的纸袋,依言坐下,背挺得有些直。
温焰的视线落在茶几上,问:“前几天你说,研究生导师催你早点去新学校报到。你打算什么时候动身?”
江远舟没回答这个问题。他掏出一个深蓝色的丝绒盒子,打开盒盖,推到温焰面前。
里面是一条细细的银链子,坠着一粒切割简单的吊坠,在昏暗的光线下努力闪着一点微光。
“不过”,她把文件推回来,身子往后一靠,探究地看着温焰,“这案子跟你有什么关系?”
温焰看着屏幕上那张年轻焦虑的脸,莫名就和刚才江远舟电话里强自镇定的样子重叠了。
她揉了揉眉心:“随泱,你说江远舟他,是不是对我有点别的意思?”
随泱一口水差点喷出来,笑得肩膀直抖,“我的温警官,您是出现场把观察力也丢现场了吗?吕希跟我说你俩现在就是差个官宣。大半年的时间,天天一个屋檐下,人家一日三餐给你变着花样伺候着。你冬天怕冷,人家去超市兼职,赚来的钱一分没花,就为了考个车牌接送你上下班。这待遇,你跟我说他只是个房客?瞎子都看得明白!”
温焰没笑。办公室的空调嗡嗡响,冷气吹得她胳膊起了一层细小的疙瘩。
“他很快就要去读研了。那个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生,是他大学期间熬了多少夜才换来的保送名额。南方的顶尖学府,导师是国内这领域的权威”,她停顿了很久,目光落在桌角磨掉漆的地方,“这是他唯一,也是最好的翻身机会了。”
随泱脸上的调侃收了回去,“所以呢?你担心异地恋影响他?现在交通多方便,视频电话也随时能打。”
“我比他大,他才二十二”,温焰抬起头,眼神很静,“他现在读研,以后说不定还要出去读博,毕业以后是什么光景,谁也不知道。他的世界好不容易打开一道缝,现在正是需要把所有力气都用在往上爬的时候。”
她想起江远舟和母亲被高利贷逼上门的光景,想起他到处打工碰壁的绝望,想起宋丞那些恶劣的逼迫。所有的挣扎和脆弱,都源于那条过于陡峭的上坡路。
随泱默了默,问:“那你自己呢?就这么推开他了,舍得?”
温焰没吭声。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缝隙,在她脸上投下几道明暗相间的条纹。她望向墙上挂着的警徽,金属的冷光映在她眼底。*
舍得吗?当然舍不得。
推开家门闻到饭菜香的踏实感,深夜归来客厅那盏为她留的小灯,甚至两人在沙发两端各自看书时那种无需言语的静谧……这些细微的温暖,早已沁透了她疲惫的生活。
但正是这份不舍,她的脑子才更清醒。
喜欢一个人,得把他往高处推才对。
她的房子能给他一张安稳的书桌,但给不了他翱翔的翅膀。
他破案时有着近乎本能的犯罪心理画像天赋,而那张保研通知书,是他唯一能稳稳攥住、把自己从泥潭里拔出来的绳索。
他应该心无旁骛地钻进书本里、课题里、那个能发挥他天赋的领域里,而不是困在房租水电和别人的闲言碎语里,更不该被一点点温情就绊住脚步。
他那么好,值得一个真正属于他自己的前程。
他值得。
22
第22章
◎铁石心肠◎
温焰把车停在社会学院侧门的路边,隔着铁栅栏望向礼堂方向。
毕业季的校园很热闹,穿学士服的学生们聚成团团簇簇,家长们的相机镜头追着子女移动,空气里有股热烘烘的青春味。
她没告诉江远舟要来,穿了件最普通的白t恤牛仔裤,混在陆续进场的家长堆里,毫不起眼。
礼堂门口乌泱泱的全是人,毕业生们像一群兴奋的鸟儿。
温焰绕过人群,找了个礼堂侧门角落的位置站着,后背贴着冰凉的墙砖,视野正好能瞥见台上的一角。
典礼进程漫长又热闹。
先是校长讲话,然后是院领导致辞,底下嗡嗡的交谈声没怎么停过。
温焰看到前排一个女生把脑袋歪在爸爸肩膀上,他笨拙地调整坐姿让她靠得更舒服些。她喉咙有点发紧,掏出手机划拉着毫无新意的消息。
有个环节是优秀毕业生代表讲话,她听到主持人字正腔圆地念出了江远舟的名字,重新抬起了头。
一道挺拔的身影从侧幕稳步走上台。那身宽大的黑色学士袍,穿在别人身上可能像借来的戏服,但套在江远舟身上,竟莫名地合适。
他肩线平直,身形有种青竹似的韧劲儿,侧脸的线条在灯光下尤为清晰俊朗。
温焰的心跳突兀地漏了一拍,脑子里不受控制地闪回第一次见他的样子。
那时的他,站在酒吧迷离的灯光下,像一张被生活揉皱了的纸;而此刻的他站在聚光灯下,整个人脱胎换骨般耀眼。
他接过话筒,指尖在那金属杆上叩了一下,台下渐渐安静下来。
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各位老师、同学们,我今天能站在这里,真的挺意外的。”
底下响起善意的哄笑,江远舟的嘴角跟着弯了一下。
“一年前这时候,我还在为下学期的生活费发愁,想着是不是得彻底休学去打工。我妈躺在医院等着救命,我爸不知所踪”,礼堂里彻底安静了,只有他平静得像在讲别人故事的声音回荡,“那时候我觉得,老天爷大概是把我所有的路都堵死了。”
温焰的后背也离开了冰凉的瓷砖,在人群中站直了看他。
“后来,我遇到一个人,她帮了我一把”,他顿了顿,眼神扫过台下攒动的人头,“她跟我说,饿着肚子读不好书,问我能不能去她家做饭赚钱。”
他的声音里染上真切的暖意,连带着眉宇间的线条都柔和了许多,“她给我硬生生踹开一条路。虽然她今天没来,但我还是想说,谢谢。谢谢你能让我把书念完,谢谢你让我有机会穿着这身袍子,站在这里。”
他的双眼似乎望向了更高更远的地方,“也想跟和我一样,觉得前头没路的同学说一声,别放弃。有时候,可能就是再撑一下的事儿。”
下面的掌声如同滚雷骤起,持续良久。
温焰抬手抹了下眼角。她觉得礼堂侧门灌进来的风,带着夏日的燥热,吹得她眼眶发烫。
散场的人潮像开闸的水,呼啦啦涌出来。
温焰没动,依旧缩在侧门那个角落的阴影里,看着江远舟被一群同学围着,推搡着,肩膀挨了好几下祝贺的巴掌。
他应付着闹哄哄的合影要求,脸上笑容明亮,是温焰从未见过的意气风发。
他眼神却时不时地飘向礼堂出口的方向。温焰知道他在找什么,她手指蜷了蜷,还是没动。
一个穿宝蓝色学士袍的女生挤到他面前,马尾辫甩得高高的,看着他的眼神像星星。
隔着一段距离,温焰听不清他们的话,只看到那女生笑容灿烂,比划着什么。江远舟微微低下头听,姿态专注而礼貌。
没说几句,女生忽然张开手臂,笑着往前凑了一步,显然是在索抱。
江远舟愣了一下,身体有点僵硬,但还是礼貌地张开手臂,短暂地虚拢了一下女生的肩膀,几乎在她靠过来的同时就撤开了。
女生的笑容有点挂不住了,她再说了两句,江远舟只是客气地点点头。
等江远舟被几个男生簇拥着去拍照时,温焰才从阴影里走出来。
她找到自己的车子坐进去。隔着车窗,校园里依然洋溢着毕业的喧嚣。她没再看,汇入了校外的车流。
——————————
江远舟在公交站等车回家的时候,手指隔着牛仔裤,按在兜里的凸起上——那是一条他存了很久钱才买到的银链子。
在那些辗转难眠的夜晚里,他无数次想象过把它送给温焰的场景:或许是某个她破获大案后归家的夜晚,灯光温暖;又或许是她今年的生日,气氛正好。
他反复推敲着说辞,想让它郑重而不刻意。
但今天不同。
他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站上发言台,聚光灯打在身上,台下掌声雷动,那一刻的肯定和荣耀,是他这个在泥泞里挣扎的人从未奢望过的。
巨大的喜悦像浪潮冲垮了所有预设的堤坝。他迫切地想和她分享,想立刻让她感受到这份因为他自身努力而获得的荣光。
“择日不如撞日吧”,心底有个声音在喧嚣。
他下了公交,带着典礼未散的亢奋和一腔孤勇,几乎是跑着回家的。
——————————
江远舟到家的时候,客厅窗帘拉着,光线昏沉,温焰整个人陷在沙发里,像一尊没有生气的雕塑。
他愣了愣,反手关上门:“怎么没去上班?”
温焰没起身,只是抬手指了指旁边的沙发:“坐。”
江远舟放下装着毕业证书的纸袋,依言坐下,背挺得有些直。
温焰的视线落在茶几上,问:“前几天你说,研究生导师催你早点去新学校报到。你打算什么时候动身?”
江远舟没回答这个问题。他掏出一个深蓝色的丝绒盒子,打开盒盖,推到温焰面前。
里面是一条细细的银链子,坠着一粒切割简单的吊坠,在昏暗的光线下努力闪着一点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