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王启明手里拿着展会上拿回来的几幅画,他一边看画,一边偷瞄前面座位的林麦冬,不相信这么好的画是出自她手,着实没有想到她有这样的艺术才能。
  江梨等人回到宾馆后,还交待了前台一句,如果有日化厂的女工们找他们,请帮忙通知他们一下。
  晚上六七点的时候,江梨三人刚在旁边的饭店吃了饭回来,就有几十名叽叽喳喳的女工等在前厅了。
  前台的服务人员脸色都不怎么好,估计是觉得她们这么多人吵吵嚷嚷,有碍于宾馆形象。
  江梨见状,偷偷塞进了十块钱过去,想借用一下宾馆的小会议室。
  王启明把剩下的一百多个文胸搬到会议室时,一群女工蜂拥上去,他吓得差点夺腿要逃,好不容易放下袋子,从她们中挤出来,已经是面红耳赤,头发散乱了。
  林麦冬在旁边嗤笑了一声。
  “真的是妍美,你看这里有标签,我几个月前在报纸上看到过报道,后来去商场和供销社问,都没有货。”
  “我表姐买过一个,价格还要八块,我们现在直接从厂家拿,只要6块钱,便宜了2块!”
  展览馆中交易的商品,一般都会比市场价便宜一些,江梨也是直接给了之前的女工批发价,这才是她们又找了一批小姐妹过来买货的原因。
  便宜两块钱,可以买不少东西。而且她们不止一人买一件,都想多拿几件回去,看身边女性亲戚朋友要不要,转个手还能再赚一点。
  一百多件文胸,被她们瓜分完了,剩的一些尺寸偏大或是有些脏污了的产品,江梨也干脆降价出清,让她们一块带走了。
  林麦冬倒是偷偷松了一口气,这样他们回去的时候,不用再背着文胸了,可以轻装上路。
  晚上江梨回到房间,拿着一沓订单合同,在那里划划算算,看看自己卖了多少货,能赚多少钱。
  最终算出来的数字,此这次展会签下的销售订单有一万八千件,税前利润五万左右,还可以了,不枉辛苦跑过来一趟,再说这些都可以转化成稳定的经销商,以后还会再进货。
  不过她这次在展销会上也花了不少钱,又是添设备又是进材料,钱赚得多,花得也多。
  江梨回忆这两天展销会的经历,看到那些把产品卖给外商的企业,十分羡慕,现在只要能创汇,政府都能大开方便之门,她要是能赚外汇就好了。
  她本来想明天大家在宾馆休息一天,后天就回去了,睡前翻当天的省城日报,看到明天有首届住宅展销会在工人文化宫开幕,她顿时来了兴趣。
  最近省城的展销会还挺多的呀,她之前还和林川柏讨论过来省城的事,如果他们明年真要上来,那是不是得先买一间房子?
  第57章 买房知道江梨想去参……
  知道江梨想去参观住宅展销会,林麦冬放弃去这个年代观光点打卡的打算,要陪她一起去。
  林麦冬可是知道,几十年后,江州的房价是在全国能排进前五的,现在就开始投资房产,几十年后能翻n倍,虽然她现在没钱投资,但她也想去凑这个热闹。
  王启明对这个展销会没有兴趣,他又不可能在省城买房子,他今天仍旧选择继续去省城其他大学校园参观。
  报纸上说这次的住宅展销会历时七天,今天是第一天,参展的群众比轻纺工业品展销会时要多得多,毕竟买房是头等大事,几乎都是全家一起出动。
  住房难问题困扰着城市居民几十年,以前只能靠着单位福利分房,许多家庭都是几代人挤在狭小房子里,子女成年后,结婚生子更是住不开。
  随着国家新建一些住宅出售给了私人,再加上特殊时期被挤占、接管的私房逐渐发还,省城的私房数量大为增加,前两年本市房管局也恢复了房产交易所,这次的住宅展销会,也是房管局牵头主办的。
  展销会主要展出的是商品房,有现房和期房,约有1000多套,现场来参观和咨询的人太多,江梨和林麦冬到了后都挤不进去。
  这些商品房的位置不在市中心的地段,都是围着市中心延伸建成的,也是城市接下来住宅区集中开发的位置,江梨好不容易挤进去,拿了资料出来看。
  这些商品房面积有四十几方到八十几方,以两室一厅的六七十方为主,三室一厅八十方以上的极少,单价在每平方两三百区间。
  “大嫂,这些房子都好便宜啊,要不你多买几套?”跟着过来的林麦冬知道价格后,眼睛都亮了。
  一两万一套的房子,简直跟捡来的没两样,当然,这是因为她知道大嫂有这实力,才这么说。
  这些房子以后都是能涨到两三百万以上的,如果有商铺,她还会鼓励大嫂也买一些,有这些固定资产在,以后直接可以躺平。
  她这话被旁边的人听到,立刻引来他们的不满——
  什么叫好便宜?一两万的房子,不是一两百,一家人要几年不吃不喝才能攒下来,买这么一套房,几乎是倾全家之力,还要负些外债才可以,他们真是听不得有人吹这牛皮。
  “小姑娘,听你口音勿是本地人嘛,个么会跑到我们江州来买房子?”
  “看你年纪,也不像已经工作了,是跟父母工作调动过来的吗?如果没有江州户口,不好在这买房的。”
  林麦冬听了旁边人的话,心里疑惑,既然是商品房,那就是自由交易了,难道现在也有限购政策?
  江梨去咨询了现场的工作人员,发现确实有买房限制,有部份房源是优先面向单位集体购买,剩下其他的也是本市户口和本地住房困难家庭优先。
  工作人员就说:“虽然没有严格的户籍限制,但我们肯定优先解决本市居民住房问题,另外外地购房者,买了房子也不能在本地落户,粮油配给、子女入学、医疗福利等,你们都没办法享受,这个你们要自己先考虑清楚的呀。”
  虽然江梨也没有多囤住房的打算,她现在虽然有钱,都要用在投资生意上面,买那么多房子有什么用,放着还容易破败,她暂时是不考虑,只是她没想到,不仅不能多买,想买一套合适的都困难。
  倒是有几个地段和楼层房型都不太受欢迎的特殊房源,可以接受外地户口购买,江梨也没有看上。
  林麦冬又想了一个主意,“大嫂,这种商品房过几年会越来越多,越盖越好,如果没合适的,也不用急着买,我觉得你可以找找有没有景区旁边的小别墅,那个以后肯定是有市无价,现在先买上一套放着,可以自己住,也可以投资。”
  林麦冬的大言不惭,仍旧要被身边经过的人听到,这回倒是没人对她的话给予评论,都是摇摇头走开,心里就嘀咕一句,“这个姑娘儿脑子不灵清!”
  工作人员听到她的话,也是轻轻一笑,“年纪不大,志向倒不小,都想买小别墅了,告诉你呀,不是以后有价无市,现在也没人卖老别墅,那些房子大部份都是国家资产,怎么可能会对私人出售。”
  江梨也没想过能在省城买别墅,她现在能买到一套合适的商品房就很好了。
  她终于挑到了一套八十几方三室一厅的房子,在城西地段,这种大面积的房源极少,还有购房限制,她都想着要不要以林川柏的名义购买,林川柏和双胞胎的户口还有省城,他工作调动到县城后,还没有办迁户,现在在县城办的是暂住证,领取的还是省城的粮票供应和副食品补贴。
  双胞胎要在县一小读书,因为不是本地户口,也是要办借读手续的。
  “你是……江同志?”展销会上有个穿白衬衫带工作牌的男人认出江梨,脸上有些惊奇,但一时又不知道怎么称呼好,他来到江梨面前,带着一脸笑容打招呼。
  江梨也一眼就认出对方了,她惊喜道:“月月舅舅,你好你好,怎么这么巧,在这里碰到了。”
  林麦冬也过来了,她没有见过纪博文,听了江梨介绍,也笑着和前大嫂的弟弟打了一个招呼。
  纪博文是房管局的干事,今天来展销会帮忙,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了双胞胎的继母和小姑,他还记得自己去慎州时,江梨待他也十分热情,临走还送了他好多当地特产,他拿回来后,还被父母说了一顿,怪他拿了人家这么多贵重的海产品,让他下次过去,一定带点东西作为回礼。
  这次见到江梨两人,他表现得也很是热情,还请两个人去后面职工休息室坐坐,他拿过来两瓶开了盖的汽水,还细心地插上吸管递过去。
  江梨两人连忙道谢接过,天气本来就热,展销会里人多空气不流通,就更加闷热了,现在来这里休息一会儿,纪博文不仅给她们开了风扇,又送来汽水,两人终于觉得能缓口气。
  “姐……”夫字硬生生的咽了回去,纪博文有些尴尬地改口道,“月月爸爸也没有说你们要来省城,早知道我去接你们了,你们这次过来,是办事还是旅游?”
  江梨笑着把自己参加展销会的事和他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