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江梨担心的还是质量,“这内衣杯型有弧度,你们能保证针脚平整吗?”普通缝纫机全靠裁缝手眼配合控制弧度,容易出现针脚歪扭、杯面不对称的问题。
王荣升自信道:“我们踩了这么多年缝纫机,现在敢出来自己干,手艺还是拿得出手的。”
他的哥哥道:“如果用棉布料子缝合容易一点,你选乔其纱做杯面,这种细面料轻薄易滑,缝合要更仔细,进度就要慢了。”
他又说了制作工序,主要强调这两款文胸的制作难度,“乔其纱这种面料太软了,我们还要在杯面加一层薄棉衬,用熨斗反复压出弧度,尼龙托底会滑,锁边时容易卷起来,所以要先抹点米汤粘住布边……”
江梨点点头,他们才看到样品,之前也没有做过文胸代加工,能一眼看出关键问题,确实是有点手艺和见识在的,江梨不怕他们提价格,就怕他们没这本事,把活揽下来了,又做不好。
江梨道:“我要的量比较大,如果只是你们两个人做,我怕赶不出来。”
兄弟俩都笑了起来,“我们会找人帮忙,我们接到大单子的时候,都是要请人的,像一些简单的工序交给帮工做,锁边缝合我们兄弟俩自己来,就这内衣,我们两个人一天就能踩出上百个。”
江梨点点头,“那你们报一个价格,我看看能不能接受。”
两人又商量了一下,“如果用棉布面料,加工费3毛,要用尼龙和乔其纱,这工序会增加,缝合难度也高,所以至少要6毛一个。”
王荣升还补充一句:“至少要500个起我们才接,不然没什么赚头,我们也嫌麻烦。”
江梨在心里计算了一下成本,现在国产尼龙价格要低一点,但是质量要差许多,她还是打算找‘水客’买进口尼龙和涤纶乔其纱,那成本就上去了,一个胸罩布料成本大概就要两块,搭扣和肩带调节环三到五毛左右,再加上一些材料的损耗,她要把成本控制在两块五左右,加工费就不能太高,“普通款的先做1万件,代加工费5毛一个,你们看一下,要不要接这个单子?”
两人听到她要做1万件,眼睛都亮了起来,这是大单子了,他们能赚不少,两人正商量要不要给她降一毛下来,这边金惠英听了江梨报的数量,心跳都加速了,“阿梨,一下子做这么多,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要不先做一千个试试水?”
一千个文胸,她最多赚个几千块,为了这点钱,江梨哪还会费这功夫,她下了一万件订单,一方面是想探探市场行情,另一方面也是初次和王家兄弟合作,她也要看一下他们后期质量能不能跟上。
两人终于商量好了,接受5毛一个的加工费。
刚才谈的都是普通款的文胸,江梨还带来一个蕾丝文胸,这个成本更高,她打算先做两千个。
兄弟俩这次咬死,蕾丝款的做起来更麻烦,最少7毛一个,不能再低了,江梨也同意了。
过了两天,江梨带了材料过来让他们先做两个样品出来,兄弟俩花了半天功夫做好,虽然成品与港岛的内衣没办法比,但也很不错了,和江梨现在穿的广州货差不多。
江梨出于慎重,和王家兄弟签了正式的代加工协议,里面除常规条款外,对质量这一关她也写得很详细。
江梨还提出会找人过来抓品控,如果验收不过关,造成面料损耗太大,王家兄弟还要支付赔偿金。
她没提出保密是因为知道这种事防不住,慎州这几年经济活跃,一半是仿制商品作坊越开越多带起来的,文胸又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大家察觉出来它能赚钱,就有无数人想钻进来分一杯羹。江梨自己,也是买了港岛的内衣仿抄的。
王家兄弟这两年接了不少大单位的单子,对签协议没什么异议,很爽快就签了。
江梨这边联系做内衣,陈玉珠也在如火如荼的召集人手做服装剪裁加工。
陈玉珠要做的连衣裙,最后也采用了江梨的提议,打算找涤纶乔其纱的面料来做。
这种面料轻盈、耐皱性好、洗涤后不易变形,很适合做夏裙。陈玉珠找了一个有门路的亲戚,请他帮忙联系购买布料,后来从慎州一家作坊里买到了,虽然质量比起‘水货’差一些,但是价格也低了几毛,陈玉珠看了面料后也挺满意了。
她本来要找江梨搭股,后来林母给了她四百、林麦冬的一百,她去联系有手艺的裁缝时,对方也要搭股,这么一来本钱就够了,再加上上次娘家人来闹了一次,林父要江梨出钱,她当时没有作声,后来见到江梨就有些尴尬,生意张罗起来后,她也没再找江梨了。
江梨也不在意,她是看好陈玉珠这个事,如果她来要投资,江梨也可以顺便赚点零花,她没来问,她也不在差这点。
和王家兄弟谈的交货时限是20天后,江梨想找自己人去那边盯质量,就和二嫂商量。
金惠英上班的服装厂现在也不景气,做出来的衣服,因为样式老旧,一直积压在仓库里,就这样,厂领导也没有想过求变求新。
服装厂是挂靠在县纺织厂下面,规模也不大,总共几十号人,厂里职工现在都在外面接私活,帮人裁剪加工衣服,金惠英领着三十几元基本工资,日子也不好过。
江梨给她开了五十一天,让她去帮忙管品控,她当然愿意了,二十天下来,她能拿到一千块了!
江梨担心她一个人每天往返两地,还要在陌生的地方和一批人不熟悉的人打交道,不是很放心,干脆把工钱开到八十一天,让她可以再找一个人陪着,至于她给另一个人开多少,就他们自己再商量。
金惠英哪能让外人占了这便宜,干脆拉着江梨二哥梨果一起干。
江梨二哥开始还不愿意,他说自己在纸板厂上班好好的,请这么多天假领导要有意见,又说让他一个大老爷们,去盯着人家胸罩做得好不好,还要每个拿起来检查,他才不干这种事,让人知道了要被笑话死。
“阿梨开的一天的工钱,是你一个月工资了,你领导有意见有什么关系,他是能把你开了还是怎么地,大不了不干,出来跟着你妹去做生意,怎么也比在那破厂子里强吧。”
“胸罩怎么了,也没见人家王家兄弟嫌弃这是女人的东西!还怕别人笑话你?让人知道,有钱送你手上,你还往外推,才要笑话你是个大傻子!”
“这几年大家都往发财的道上奔,就你一点不知道上进,前怕狼后怕虎的,你们兄妹俩,怎么一点不像!你有你妹子十分之一的魄力,咱们家都已经是万元户了!前年阿梨找你去收兔毛,你也是拿上班做借口,就眼见着别人把钱全赚了,你错过一次机会,还不记教训?”
梨果被她这么一句句连说带骂后,也不敢再说什么,乖乖跟在金惠英身边,去婺江帮忙盯内衣质量去了。
有二哥二嫂帮忙管着加工,江梨就能投入精力去想怎么把东西给快速卖出去。
饭店的老顾客里,有一个常年跑供销的客人,江梨和他打听,有没有一些供销员介绍给她。
这个客人姓陈,是个老供销,主要做五金配件的,江梨之前找文胸的配件,就是联系他拿货。
慎州有十来万人在全国各地跑供销,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供销网络。
这些人原先都是在家务农,改革开放后才出来跑业务。他们都是找集体企业挂靠,绕过“投机倒把”罪名限制,由企业收取管理费和代缴税费。
凭着一本地图册、一双胶鞋、一本合同章,闯荡全国,为慎州的家庭作坊和私营企业推销小商品,还凭借企业介绍信和合同,从上海、东北等地的国营厂采购计划外物资,如本地生产小商品所需的金属、化纤布料、塑料颗粒原材料。
江梨就是想借助这些供销员,把那一万两千件文胸卖出去。
老陈听了江梨找他的事,很爽快的拿出随身带的小本本,把他知道的几个专营小商品业务的供销员的联系方式给了江梨。
江梨拿到联系方式后,第一时间和他们联系起来。
那些供销员人在外地的,就让江梨把样品寄过去,他们可以直接拿去向百货公司的服装柜台、供销社、批发市场推销。
人正好在本地的,还会特地跑苍平县一趟,和江梨当面谈。
江梨已经从二嫂那里拿到了一批完工的文胸,品质控制得还可以,她统一给这些供销员定价6元每个,蕾丝款的要多两块。从找上门和她谈的那几个供销员的反应来看,江梨知道这些内衣是被他们认可的,但谈生意都要压价,这些人都想她能再便宜一点下来。
“虽然用料和做工还可以,但是现在穿这东西的人少,我们推销起来也不容易啊。”
“我做这个之前,也了解过市场,从去年到现在,穿文胸的年轻女性一直在增加,之后只会越来越多,我预估两三年里,文胸就会在中青年女性中普及,以后可能不穿文胸,都不敢出门了。
王荣升自信道:“我们踩了这么多年缝纫机,现在敢出来自己干,手艺还是拿得出手的。”
他的哥哥道:“如果用棉布料子缝合容易一点,你选乔其纱做杯面,这种细面料轻薄易滑,缝合要更仔细,进度就要慢了。”
他又说了制作工序,主要强调这两款文胸的制作难度,“乔其纱这种面料太软了,我们还要在杯面加一层薄棉衬,用熨斗反复压出弧度,尼龙托底会滑,锁边时容易卷起来,所以要先抹点米汤粘住布边……”
江梨点点头,他们才看到样品,之前也没有做过文胸代加工,能一眼看出关键问题,确实是有点手艺和见识在的,江梨不怕他们提价格,就怕他们没这本事,把活揽下来了,又做不好。
江梨道:“我要的量比较大,如果只是你们两个人做,我怕赶不出来。”
兄弟俩都笑了起来,“我们会找人帮忙,我们接到大单子的时候,都是要请人的,像一些简单的工序交给帮工做,锁边缝合我们兄弟俩自己来,就这内衣,我们两个人一天就能踩出上百个。”
江梨点点头,“那你们报一个价格,我看看能不能接受。”
两人又商量了一下,“如果用棉布面料,加工费3毛,要用尼龙和乔其纱,这工序会增加,缝合难度也高,所以至少要6毛一个。”
王荣升还补充一句:“至少要500个起我们才接,不然没什么赚头,我们也嫌麻烦。”
江梨在心里计算了一下成本,现在国产尼龙价格要低一点,但是质量要差许多,她还是打算找‘水客’买进口尼龙和涤纶乔其纱,那成本就上去了,一个胸罩布料成本大概就要两块,搭扣和肩带调节环三到五毛左右,再加上一些材料的损耗,她要把成本控制在两块五左右,加工费就不能太高,“普通款的先做1万件,代加工费5毛一个,你们看一下,要不要接这个单子?”
两人听到她要做1万件,眼睛都亮了起来,这是大单子了,他们能赚不少,两人正商量要不要给她降一毛下来,这边金惠英听了江梨报的数量,心跳都加速了,“阿梨,一下子做这么多,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要不先做一千个试试水?”
一千个文胸,她最多赚个几千块,为了这点钱,江梨哪还会费这功夫,她下了一万件订单,一方面是想探探市场行情,另一方面也是初次和王家兄弟合作,她也要看一下他们后期质量能不能跟上。
两人终于商量好了,接受5毛一个的加工费。
刚才谈的都是普通款的文胸,江梨还带来一个蕾丝文胸,这个成本更高,她打算先做两千个。
兄弟俩这次咬死,蕾丝款的做起来更麻烦,最少7毛一个,不能再低了,江梨也同意了。
过了两天,江梨带了材料过来让他们先做两个样品出来,兄弟俩花了半天功夫做好,虽然成品与港岛的内衣没办法比,但也很不错了,和江梨现在穿的广州货差不多。
江梨出于慎重,和王家兄弟签了正式的代加工协议,里面除常规条款外,对质量这一关她也写得很详细。
江梨还提出会找人过来抓品控,如果验收不过关,造成面料损耗太大,王家兄弟还要支付赔偿金。
她没提出保密是因为知道这种事防不住,慎州这几年经济活跃,一半是仿制商品作坊越开越多带起来的,文胸又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大家察觉出来它能赚钱,就有无数人想钻进来分一杯羹。江梨自己,也是买了港岛的内衣仿抄的。
王家兄弟这两年接了不少大单位的单子,对签协议没什么异议,很爽快就签了。
江梨这边联系做内衣,陈玉珠也在如火如荼的召集人手做服装剪裁加工。
陈玉珠要做的连衣裙,最后也采用了江梨的提议,打算找涤纶乔其纱的面料来做。
这种面料轻盈、耐皱性好、洗涤后不易变形,很适合做夏裙。陈玉珠找了一个有门路的亲戚,请他帮忙联系购买布料,后来从慎州一家作坊里买到了,虽然质量比起‘水货’差一些,但是价格也低了几毛,陈玉珠看了面料后也挺满意了。
她本来要找江梨搭股,后来林母给了她四百、林麦冬的一百,她去联系有手艺的裁缝时,对方也要搭股,这么一来本钱就够了,再加上上次娘家人来闹了一次,林父要江梨出钱,她当时没有作声,后来见到江梨就有些尴尬,生意张罗起来后,她也没再找江梨了。
江梨也不在意,她是看好陈玉珠这个事,如果她来要投资,江梨也可以顺便赚点零花,她没来问,她也不在差这点。
和王家兄弟谈的交货时限是20天后,江梨想找自己人去那边盯质量,就和二嫂商量。
金惠英上班的服装厂现在也不景气,做出来的衣服,因为样式老旧,一直积压在仓库里,就这样,厂领导也没有想过求变求新。
服装厂是挂靠在县纺织厂下面,规模也不大,总共几十号人,厂里职工现在都在外面接私活,帮人裁剪加工衣服,金惠英领着三十几元基本工资,日子也不好过。
江梨给她开了五十一天,让她去帮忙管品控,她当然愿意了,二十天下来,她能拿到一千块了!
江梨担心她一个人每天往返两地,还要在陌生的地方和一批人不熟悉的人打交道,不是很放心,干脆把工钱开到八十一天,让她可以再找一个人陪着,至于她给另一个人开多少,就他们自己再商量。
金惠英哪能让外人占了这便宜,干脆拉着江梨二哥梨果一起干。
江梨二哥开始还不愿意,他说自己在纸板厂上班好好的,请这么多天假领导要有意见,又说让他一个大老爷们,去盯着人家胸罩做得好不好,还要每个拿起来检查,他才不干这种事,让人知道了要被笑话死。
“阿梨开的一天的工钱,是你一个月工资了,你领导有意见有什么关系,他是能把你开了还是怎么地,大不了不干,出来跟着你妹去做生意,怎么也比在那破厂子里强吧。”
“胸罩怎么了,也没见人家王家兄弟嫌弃这是女人的东西!还怕别人笑话你?让人知道,有钱送你手上,你还往外推,才要笑话你是个大傻子!”
“这几年大家都往发财的道上奔,就你一点不知道上进,前怕狼后怕虎的,你们兄妹俩,怎么一点不像!你有你妹子十分之一的魄力,咱们家都已经是万元户了!前年阿梨找你去收兔毛,你也是拿上班做借口,就眼见着别人把钱全赚了,你错过一次机会,还不记教训?”
梨果被她这么一句句连说带骂后,也不敢再说什么,乖乖跟在金惠英身边,去婺江帮忙盯内衣质量去了。
有二哥二嫂帮忙管着加工,江梨就能投入精力去想怎么把东西给快速卖出去。
饭店的老顾客里,有一个常年跑供销的客人,江梨和他打听,有没有一些供销员介绍给她。
这个客人姓陈,是个老供销,主要做五金配件的,江梨之前找文胸的配件,就是联系他拿货。
慎州有十来万人在全国各地跑供销,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供销网络。
这些人原先都是在家务农,改革开放后才出来跑业务。他们都是找集体企业挂靠,绕过“投机倒把”罪名限制,由企业收取管理费和代缴税费。
凭着一本地图册、一双胶鞋、一本合同章,闯荡全国,为慎州的家庭作坊和私营企业推销小商品,还凭借企业介绍信和合同,从上海、东北等地的国营厂采购计划外物资,如本地生产小商品所需的金属、化纤布料、塑料颗粒原材料。
江梨就是想借助这些供销员,把那一万两千件文胸卖出去。
老陈听了江梨找他的事,很爽快的拿出随身带的小本本,把他知道的几个专营小商品业务的供销员的联系方式给了江梨。
江梨拿到联系方式后,第一时间和他们联系起来。
那些供销员人在外地的,就让江梨把样品寄过去,他们可以直接拿去向百货公司的服装柜台、供销社、批发市场推销。
人正好在本地的,还会特地跑苍平县一趟,和江梨当面谈。
江梨已经从二嫂那里拿到了一批完工的文胸,品质控制得还可以,她统一给这些供销员定价6元每个,蕾丝款的要多两块。从找上门和她谈的那几个供销员的反应来看,江梨知道这些内衣是被他们认可的,但谈生意都要压价,这些人都想她能再便宜一点下来。
“虽然用料和做工还可以,但是现在穿这东西的人少,我们推销起来也不容易啊。”
“我做这个之前,也了解过市场,从去年到现在,穿文胸的年轻女性一直在增加,之后只会越来越多,我预估两三年里,文胸就会在中青年女性中普及,以后可能不穿文胸,都不敢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