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裴砚忱从卧房出来,所有婢女齐齐跪身行礼。
裴砚忱沉眼扫过她们,只交代一句:
“看顾好夫人,再让夫人跑了,数罪并罚!”
春兰为首的众人连忙应声。
裴砚忱踏下长阶掠过她们,往外走去。
待他走远,跪伏在地上的一众婢女们才重重松了口气。
天一点点亮了起来,季弘亲自驾着马车随着裴砚忱离了府。
—
潮湿阴暗的刑部大牢。
容时箐被狱卒锁在刑架上。
因没有大夫能来医治,左胸上被剑刺穿的伤势逐渐恶化,藏青色的衣袍上干涸的在血迹中再次汩汩流出新的鲜红血液。
随着狱卒的动作,刺目的鲜红在藏青色的衣袍上晕开的面积更大。
冰冷的锁链声响在牢狱中。
容时箐面色苍白,扫过被紧紧缠在手臂上的链条,失去血色的唇抿紧。
对着这些小狱卒,他并未多做无谓的挣扎,只静静等着刑部的人过来。
直到半刻钟后,重重的牢门被从外面打开,一身官袍的刑部侍郎陈肃从外面进来。
“容大人,好久不见。”
容时箐抬眼看去,唇角扯出一点零星的弧度,他神情依旧平静,仿佛只是寻常的见面。
“是好久不见。”
“在下糊里糊涂被押至刑部,可否请陈大人给个明白,在下所犯何事?”
陈肃面容中其实是有些惋惜的。
容时箐入朝为官后,兢兢业业,凡涉及百姓与朝堂事,都亲力亲为,更是在邺城上任期间,屡立功绩。
兼之他出身簪缨世家,又连中三元,才华横溢,若是好好为官做事,将来必不愁加官封爵之日。
只是可惜。
这样的优秀才俊,暗中却是效命于大皇子。
陈肃先前对容时箐这种优秀的后辈很赏识,但自从他涉及大皇子叛党,这种赏识便淡了。
“邓漳,容大人可认识?”
一句话,让容时箐眸色几不可察地顿住。
他唇角弧度散去,直直看着陈肃。
“陈大人这是何意?”
陈肃也不拐弯抹角,邓漳迟迟未能抓捕,大皇子那边的余孽也久久未肃清完,他们需要容时箐这边打开一道缺口。
“邓漳,邺城有名的富商,暗中却为大皇子效命几十年的心腹,容大人可知情?”
容时箐眼底暗下来。
陈肃接着说,“自單阳城之乱后,陛下命首辅大人彻查大皇子叛党,十天前,藏身于市井的张郢与祁左被捕,招供出了大皇子身边的谋士邓漳。”
“如今海清河晏,社稷安康,大皇子的部下却时时想着弑君篡位,置天下于大乱,大皇子及余党不出,天下难安。”
“容大人是个聪明人,看在同在朝为官一载的情义上,本官不轻易动刑,希望容大人能自己交代。”
十天前……
容时箐想着这个日子。
那时正好,是他冷不丁被急召回京返回槐临的时候。
容时箐垂下眸子,好一会儿,才涩着嗓音开口:
“你们想知道什么?”
陈肃眯了眯眼,“邓漳此人,如今在何处。”
容时箐这次回得很快,但也只有一句:
“义父早已病故,不在人世。”
第129章 “孙儿选好了吉日,年后二月初六,孙儿与晚晚完婚”
巳时三刻,阳光从云层中溢出来,洒遍庭院中每一个角落。
紫藤院中,老夫人看着外面明媚的光线,放下手中的茶盏,问身旁侍奉的方嬷嬷。
“昨夜听着翠竹苑那边有些喧哗,可是砚忱回来了?”
方嬷嬷给老夫人按摩的动作一顿。
一刻钟前,她出去给老夫人备晨茶时,确实碰见过来传话的小厮提及翠竹苑,只是……
那传话中的内容,她还未想好该如何尽量委婉的向老夫人汇报。
见她吞吞吐吐的,老夫人皱了皱眉。
“有什么事,就说。”
“老身现在连府中的事都不配得知了?”
方嬷嬷忙停下给老夫人按揉手臂的动作,往前两步行礼请罪。
“老夫人息怒,一刻钟前院中下人过来禀报,说公子昨夜确实回了府,但……但公子似乎还带回来一位姑娘。”
老夫人诧异,“姑娘?”
“什么姑娘?那姑娘是谁?过来传话的人没说清楚?”
方嬷嬷低头,“昨晚公子深夜才回府,天色太晚,光线太暗,加之离得远看不清楚,公子又将那姑娘护得紧,旁人靠近不得,并不知那姑娘是何许人。”
老夫人面色凝重下来。
听到这话的第一时间,她心头就浮现了一个人。
只是又觉得应该不可能。
晚晚那孩子,素来杳无音信,这一年,她接连派了几十次人手,也没找到她的下落。
而且砚忱,这一年来,从未再提过晚晚一句,更是在没有公务在身时,日日居于府上,翠竹苑中的暗卫除了在晚晚刚离开的那一个月,其余时候一次也未再寻过晚晚踪迹。
按理来说,应该不会是那孩子才对。
但万事难保有万一。
这两个孩子在一起,不过是互相折磨。
老夫人是真心不希望他们再彼此困住。
更是希望,一切还能如过去那一年一样,回到正轨上去。
所以听完方嬷嬷的话后,她第一时间又问:
“可有命人去翠竹苑好好问问那姑娘是谁?”
方嬷嬷:“已经去过了,但什么都问不出来。”
老夫人脸色沉下来。
她担心是姜映晚重新被她那个死死攥着人不放手的孙儿找到,
又担心是什么不三不四的人用旁门左道的下作手段,像当年的姨娘崔氏那样混进了府。
见方嬷嬷这边什么有用的消息都问不出,她直接坐不住了,起身就要亲自去翠竹苑瞧瞧那被裴砚忱紧紧藏着的姑娘到底是谁。
但刚站起来,还未动身,就见外面小厮跑来传话:
“老夫人,公子回来了,正往紫藤院来。”
老夫人停住动作,压下去翠竹苑的念头,重新坐回了主位上。
很快,裴砚忱从外面进来。
对着老夫人请安后,不等她斟酌着问被他深夜带回府的姑娘一事,就先一步说:
“祖母,孙儿今日来,还有一事。”
老夫人暂压下想问的话,颔首看向并未入座、请完安就随即说起另一件事的嫡孙。
“何事,尽管说。”
裴砚忱看着主位上的老夫人,没作任何铺垫,直入主题:
“孙儿前些日子挑中了一个宜嫁娶的吉日,望祖母为孙儿主婚。”
这话,如平地惊雷。
惊得老夫人骤然站了起来。
“主婚?”
“哪家姑娘?”她满脸惊骇。
紫藤院外过来给婆母请安的主母陈氏,进门前恰好听到这话,也是一脸惊讶。
裴砚忱神色平静得没有任何起伏。
口吻亦都没有半分波澜。
就这么寻常地对老夫人说:
“姜家女,姜家映晚。”
“孙儿寻回了发妻,也选好了吉日,还望祖母,于年后二月初六,为孙儿与晚晚主婚。”
老夫人脸上的神情猛地停了一瞬。
很快,她拧眉阻止。
“砚忱,你就非要执迷不悟?”
“那孩子的心不在你这里,她也不愿嫁进裴府,你又何必,非要做这强人所难的行径?”
裴砚忱不冷不淡笑了下。
“所以。”
他声音很慢,深眸漆重得如山间浓雾,让人看不分明。
“祖母还是不允孙儿与她成婚?”
老夫人面上逐渐露出怒色。
这一整年,别说裴家,就连京城,都无人在裴砚忱面前提及姜家和姜映晚半个字,他亦是从不曾再让人寻半分。
老夫人以为,这场孽缘终于是要断了。
却不想,冷不丁的,又来了这么一出。
老夫人不同意他们成婚,更不想纵着他将人家姑娘困在府中一辈子。
裴砚忱这话问完,她直接应声。
“强扭的瓜不甜,婚姻之事更是。”
“砚忱,除了晚晚,全京城中,旁的任何女子,你要娶谁祖母都不会再拦。”
裴砚忱意味不明扯了扯唇角。
没理会这句话。
却提及了之前的一件事。
“所以祖母在过去的一年中,三番四次让孙儿快些议亲成婚,就是担心她再落在孙儿手中?”
第130章 “祖母若不同意我娶晚晚,孙儿只能求陛下赐婚”
“祖母希望晚晚另嫁良人,希望她与旁人成亲生子,希望她远离孙儿平安无虞过一生。”
“可祖母有没有想过,孙儿与她,定过婚约,签过婚书,昭告过天下两家姻亲,更甚至我们早有夫妻之实,说不准晚晚腹中如今还有了孙儿的孩子,就算是这样,祖母也不同意孙儿与她完婚?”
裴砚忱沉眼扫过她们,只交代一句:
“看顾好夫人,再让夫人跑了,数罪并罚!”
春兰为首的众人连忙应声。
裴砚忱踏下长阶掠过她们,往外走去。
待他走远,跪伏在地上的一众婢女们才重重松了口气。
天一点点亮了起来,季弘亲自驾着马车随着裴砚忱离了府。
—
潮湿阴暗的刑部大牢。
容时箐被狱卒锁在刑架上。
因没有大夫能来医治,左胸上被剑刺穿的伤势逐渐恶化,藏青色的衣袍上干涸的在血迹中再次汩汩流出新的鲜红血液。
随着狱卒的动作,刺目的鲜红在藏青色的衣袍上晕开的面积更大。
冰冷的锁链声响在牢狱中。
容时箐面色苍白,扫过被紧紧缠在手臂上的链条,失去血色的唇抿紧。
对着这些小狱卒,他并未多做无谓的挣扎,只静静等着刑部的人过来。
直到半刻钟后,重重的牢门被从外面打开,一身官袍的刑部侍郎陈肃从外面进来。
“容大人,好久不见。”
容时箐抬眼看去,唇角扯出一点零星的弧度,他神情依旧平静,仿佛只是寻常的见面。
“是好久不见。”
“在下糊里糊涂被押至刑部,可否请陈大人给个明白,在下所犯何事?”
陈肃面容中其实是有些惋惜的。
容时箐入朝为官后,兢兢业业,凡涉及百姓与朝堂事,都亲力亲为,更是在邺城上任期间,屡立功绩。
兼之他出身簪缨世家,又连中三元,才华横溢,若是好好为官做事,将来必不愁加官封爵之日。
只是可惜。
这样的优秀才俊,暗中却是效命于大皇子。
陈肃先前对容时箐这种优秀的后辈很赏识,但自从他涉及大皇子叛党,这种赏识便淡了。
“邓漳,容大人可认识?”
一句话,让容时箐眸色几不可察地顿住。
他唇角弧度散去,直直看着陈肃。
“陈大人这是何意?”
陈肃也不拐弯抹角,邓漳迟迟未能抓捕,大皇子那边的余孽也久久未肃清完,他们需要容时箐这边打开一道缺口。
“邓漳,邺城有名的富商,暗中却为大皇子效命几十年的心腹,容大人可知情?”
容时箐眼底暗下来。
陈肃接着说,“自單阳城之乱后,陛下命首辅大人彻查大皇子叛党,十天前,藏身于市井的张郢与祁左被捕,招供出了大皇子身边的谋士邓漳。”
“如今海清河晏,社稷安康,大皇子的部下却时时想着弑君篡位,置天下于大乱,大皇子及余党不出,天下难安。”
“容大人是个聪明人,看在同在朝为官一载的情义上,本官不轻易动刑,希望容大人能自己交代。”
十天前……
容时箐想着这个日子。
那时正好,是他冷不丁被急召回京返回槐临的时候。
容时箐垂下眸子,好一会儿,才涩着嗓音开口:
“你们想知道什么?”
陈肃眯了眯眼,“邓漳此人,如今在何处。”
容时箐这次回得很快,但也只有一句:
“义父早已病故,不在人世。”
第129章 “孙儿选好了吉日,年后二月初六,孙儿与晚晚完婚”
巳时三刻,阳光从云层中溢出来,洒遍庭院中每一个角落。
紫藤院中,老夫人看着外面明媚的光线,放下手中的茶盏,问身旁侍奉的方嬷嬷。
“昨夜听着翠竹苑那边有些喧哗,可是砚忱回来了?”
方嬷嬷给老夫人按摩的动作一顿。
一刻钟前,她出去给老夫人备晨茶时,确实碰见过来传话的小厮提及翠竹苑,只是……
那传话中的内容,她还未想好该如何尽量委婉的向老夫人汇报。
见她吞吞吐吐的,老夫人皱了皱眉。
“有什么事,就说。”
“老身现在连府中的事都不配得知了?”
方嬷嬷忙停下给老夫人按揉手臂的动作,往前两步行礼请罪。
“老夫人息怒,一刻钟前院中下人过来禀报,说公子昨夜确实回了府,但……但公子似乎还带回来一位姑娘。”
老夫人诧异,“姑娘?”
“什么姑娘?那姑娘是谁?过来传话的人没说清楚?”
方嬷嬷低头,“昨晚公子深夜才回府,天色太晚,光线太暗,加之离得远看不清楚,公子又将那姑娘护得紧,旁人靠近不得,并不知那姑娘是何许人。”
老夫人面色凝重下来。
听到这话的第一时间,她心头就浮现了一个人。
只是又觉得应该不可能。
晚晚那孩子,素来杳无音信,这一年,她接连派了几十次人手,也没找到她的下落。
而且砚忱,这一年来,从未再提过晚晚一句,更是在没有公务在身时,日日居于府上,翠竹苑中的暗卫除了在晚晚刚离开的那一个月,其余时候一次也未再寻过晚晚踪迹。
按理来说,应该不会是那孩子才对。
但万事难保有万一。
这两个孩子在一起,不过是互相折磨。
老夫人是真心不希望他们再彼此困住。
更是希望,一切还能如过去那一年一样,回到正轨上去。
所以听完方嬷嬷的话后,她第一时间又问:
“可有命人去翠竹苑好好问问那姑娘是谁?”
方嬷嬷:“已经去过了,但什么都问不出来。”
老夫人脸色沉下来。
她担心是姜映晚重新被她那个死死攥着人不放手的孙儿找到,
又担心是什么不三不四的人用旁门左道的下作手段,像当年的姨娘崔氏那样混进了府。
见方嬷嬷这边什么有用的消息都问不出,她直接坐不住了,起身就要亲自去翠竹苑瞧瞧那被裴砚忱紧紧藏着的姑娘到底是谁。
但刚站起来,还未动身,就见外面小厮跑来传话:
“老夫人,公子回来了,正往紫藤院来。”
老夫人停住动作,压下去翠竹苑的念头,重新坐回了主位上。
很快,裴砚忱从外面进来。
对着老夫人请安后,不等她斟酌着问被他深夜带回府的姑娘一事,就先一步说:
“祖母,孙儿今日来,还有一事。”
老夫人暂压下想问的话,颔首看向并未入座、请完安就随即说起另一件事的嫡孙。
“何事,尽管说。”
裴砚忱看着主位上的老夫人,没作任何铺垫,直入主题:
“孙儿前些日子挑中了一个宜嫁娶的吉日,望祖母为孙儿主婚。”
这话,如平地惊雷。
惊得老夫人骤然站了起来。
“主婚?”
“哪家姑娘?”她满脸惊骇。
紫藤院外过来给婆母请安的主母陈氏,进门前恰好听到这话,也是一脸惊讶。
裴砚忱神色平静得没有任何起伏。
口吻亦都没有半分波澜。
就这么寻常地对老夫人说:
“姜家女,姜家映晚。”
“孙儿寻回了发妻,也选好了吉日,还望祖母,于年后二月初六,为孙儿与晚晚主婚。”
老夫人脸上的神情猛地停了一瞬。
很快,她拧眉阻止。
“砚忱,你就非要执迷不悟?”
“那孩子的心不在你这里,她也不愿嫁进裴府,你又何必,非要做这强人所难的行径?”
裴砚忱不冷不淡笑了下。
“所以。”
他声音很慢,深眸漆重得如山间浓雾,让人看不分明。
“祖母还是不允孙儿与她成婚?”
老夫人面上逐渐露出怒色。
这一整年,别说裴家,就连京城,都无人在裴砚忱面前提及姜家和姜映晚半个字,他亦是从不曾再让人寻半分。
老夫人以为,这场孽缘终于是要断了。
却不想,冷不丁的,又来了这么一出。
老夫人不同意他们成婚,更不想纵着他将人家姑娘困在府中一辈子。
裴砚忱这话问完,她直接应声。
“强扭的瓜不甜,婚姻之事更是。”
“砚忱,除了晚晚,全京城中,旁的任何女子,你要娶谁祖母都不会再拦。”
裴砚忱意味不明扯了扯唇角。
没理会这句话。
却提及了之前的一件事。
“所以祖母在过去的一年中,三番四次让孙儿快些议亲成婚,就是担心她再落在孙儿手中?”
第130章 “祖母若不同意我娶晚晚,孙儿只能求陛下赐婚”
“祖母希望晚晚另嫁良人,希望她与旁人成亲生子,希望她远离孙儿平安无虞过一生。”
“可祖母有没有想过,孙儿与她,定过婚约,签过婚书,昭告过天下两家姻亲,更甚至我们早有夫妻之实,说不准晚晚腹中如今还有了孙儿的孩子,就算是这样,祖母也不同意孙儿与她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