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老夫人待我慈爱,听闻老夫人这次身子病恙始终不见好全,我只是想去看看老夫人如何了。”
裴砚忱打量着她片刻。
像是没有看出来她的蒙骗。
神色如常地上前两步,握住她的手,说:
“祖母一路舟车劳顿,有些疲累,这会儿需要休息,如果想请安,待祖母休息好了再去。”
尾音落,他揉了揉她脑袋。
话音一转,又问:
“今日不再出府了,你是随我去翠竹苑,还是我随着你留在碧水阁?”
姜映晚皱了皱眉。
老夫人和陈氏不在府中时也就罢了,他放肆也就放肆了。
如今老夫人和陈氏都回来了,他竟还丝毫不收敛。
裴砚忱揉着她腕骨内侧。
他动作看似亲密。
但指骨冰冷,骤然贴在姜映晚内腕上,冰得她不自觉往后缩了下手。
然而不等她缩回去,就被他一言不发地扣住。
他看着她眉眼间掠起的折痕。
冷唇轻扯了扯,“看来是不想去翠竹苑,那就在碧水阁。”
说着,不等姜映晚拒绝,他直接出声吩咐后面的季弘:
“去将书房的公务抱来,晚些的安排都推了,今日不再出府。”
——他亲自看着她。
季弘不敢怠慢。
立刻应声,快步跑去了翠竹苑。
第47章 “求祖母,帮晚晚离开京城”
老夫人年岁已高,一路疲累又骤然情绪起伏过大,身子有些撑不住。
等她缓了缓精神,从卧房出来时,外面天色已渐渐黑沉。
老夫人坐在厅堂,端着茶盏往外看了几眼。
本想着喊姜映晚过来说两句话,话音出口之前,她先问了句:
“砚忱又出府了吗?”
方嬷嬷在身旁侍候着,弯了弯腰说:
“公子并未出府,在……”
她话有些吞吞吐吐。
老夫人紧了紧眉,对她道:
“但说无妨。”
方嬷嬷接着说:“公子自从紫藤院离开后,便直接去了姜姑娘的碧水阁。”
老夫人放下茶盏,看着外面越发黑沉的天色,“还没回去?”
方嬷嬷摇头,“应该还未。”
说着,她又想到一事,禀报说:
“方才老夫人您精神不好,老奴没进去扰您清净,公子离开后,今日虽没再出府忙公务,但公子让下人拿着腰牌进宫请了太医来。”
“这会儿李太医已在府上,老夫人,可请太医进来看看身体?”
方嬷嬷跟在老夫人身边半辈子了,知道老夫人此刻的生气,也知道老夫人这些年对嫡孙的看重和疼爱。
正想让人先请太医进来把把脉。
顺道她再劝劝老夫人,
别真气着了身子。
只是还未出声,就见外面的丫鬟突然进来禀报说夫人来了紫藤院。
老夫人揉着额角,挥了挥手,让陈氏进来。
姜、容两家退婚的事,陈氏一进府就听人说了七七八八。
紫藤院中老夫人动怒的事,她亦是耳闻。
老夫人刚一醒来,她就连忙赶了过来。
陈氏没着急说正事,见了老夫人后,先让人去将李太医请了进来,给老夫人把了脉看了身体,并着人送李太医离开后,才在一旁坐下,说起这会儿过来的正事。
“砚忱和姜家姑娘的那场婚事,儿媳看砚忱的意思,是想继续这桩亲,母亲是如何打算的?”
老夫人长长叹气。
“晚晚那孩子,老身是喜欢得紧。”
“只是那孩子无意与裴家结亲,而且这桩亲事的本意,是为报恩。”
“若强行将晚晚留在府中,我们裴府,如何对得起姜家的祖父?”
陈氏也觉得棘手。
虽然她一开始,并不是多赞成这桩早便被定下的亲事,
但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她也着实越发喜欢那姑娘。
性子温和,端庄有礼,模样更是一等一的出挑,她亦是越看越欢喜。
尤其自家儿子也喜欢人家。
她是确实想促成这桩亲。
但老夫人的话也在理。
陈氏愁眉想了想,对老夫人说:
“如今姜、容两家的亲事既已取消,不如我们再问问晚晚那姑娘的意思?”
如果那姑娘愿意留下,裴府必不会委屈了她。
—
裴砚忱在碧水阁待了整整一天。
这一天,旁人没能进得了碧水阁的门,姜映晚也没能出去。
等她第二日再醒来时,外面天色已经大亮。
床褥旁边也已不见裴砚忱身影。
姜映晚坐起身,拿着衣服准备起床。
紫烟适时进来侍奉,边给她梳妆,边说:
“小姐,方才紫藤院的方嬷嬷来传话,说等您醒了,让您去紫藤院一趟,老夫人找您说说话。”
半个时辰后。
姜映晚来到紫藤院。
方嬷嬷亲自带着她进去。
老夫人刚用完早膳,正坐在主位上用茶,见到她人,连忙抬手,招呼她过去。
“晚晚,快来。”
“来祖母这边。”
姜映晚走过去,唇角弯起点点弧度。
打量两眼老夫人的面色,说:
“昨日晚晚没有来得及给祖母请安,祖母身体可好些了?”
老夫人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让她坐在身旁最近的软椅上。
才说:“不过就是一场风寒,年岁大了,身体不中用,一点小小的风寒拖拖拉拉不肯好。”
她叹了口气,转而看着姜映晚,将话题转到她身上。
“容、姜两家婚事的事,祖母已经听说了。”
“晚晚,今日砚忱不在,你告诉祖母,你是怎么想的?”
似怕她有顾虑,老夫人说着,又加了一句:
“什么都无需顾虑,你尽管告诉祖母你的意思,祖母必会都答应你。”
姜映晚握着帕子的手指顿了顿。
老夫人这话一出,她几乎没怎么犹豫,便在老夫人的视线中,起身径直跪在了地上,向老夫人行大礼。
“祖母,晚晚福薄,不适应京城的生活,想离开京城重回邺城,求祖母帮帮晚晚。”
“这孩子,行这礼做什么?赶快起来。”老夫人声线焦急,她忙抬手去扶姜映晚,同时招呼方嬷嬷快扶姜映晚起来。
“姜、容两家的亲事,晚晚可还想继续?”
姜映晚低眸摇头。
裴砚忱对整个裴府了如指掌,她今日来求老夫人助她顺利离开,也是冒险行事,就算老夫人能同意,也未必能在裴砚忱的眼皮子底下顺利离去。
更别说在这个节骨眼上重新考虑与容家的亲。
“晚晚在裴府叨扰多时,已是不便。”
“先前约定出嫁之日离开裴府,如今婚事既取消,那也到该离去之时了,晚晚别无所求,只求祖母,能帮晚晚离开京城。”
这个结果,老夫人早便已料想到。
如果姜映晚想留下,当初就不会回绝与裴府的婚事。
“重回邺城的话,邺城那边,可已安排好?”
只这一句,姜映晚便知老夫人答应帮她了。
她点头,说:“邺城的铺子和宅子都已安排好,父亲母亲留下的家业多,从邺城一带直到南江地区,都有姜家的产业,我在铺子所在的不同郡县都分别置办了宅院,若是不想去邺城了,也随时可以去别的郡县。”
这番话,老夫人自是听得懂什么意思。
从家业到宅院,再到之后的落身处,都已全部安排妥当。
只差一个离开的机会。
老夫人虽说喜欢这个准孙媳,也着实想让她做她们裴府真正的孙媳。
但缘分终究无法强求。
恩人的情,也不能以仇来报。
老夫人沉吟想了想。
跟姜映晚说。
第48章 掌心箍着她轻颤盈软的腰肢
“就这么贸然离开,怕是不妥。”
“祖母虽能助你离开,但怎么也得挑个砚忱不在府中的时候。”
“从离府,到离开京城,需要时间。最好是,等到砚忱离京时,他三两日不回来,那时才是最好的时机。”
姜映晚对老夫人福身,“映晚多谢祖母。”
趁着裴砚忱不在,私下离开这种事,第一次行事是成功概率最大的。
若是第一次不成,日后再设计离府,便也难了。
老夫人深知这个理。
决定帮姜映晚之后,便对她嘱咐等待时机来临前的细节。
“近段时间,因二皇子一案,朝中公务繁多,砚忱免不了要时常离京。”
“砚忱心思敏锐,在他离京前的这几日,晚晚,你们尽量还是如先前那般相处,别提前暴露了心思。”
姜映晚一概应声,“映晚知晓,有劳祖母为晚晚费心。”
老夫人长叹了声。
裴砚忱打量着她片刻。
像是没有看出来她的蒙骗。
神色如常地上前两步,握住她的手,说:
“祖母一路舟车劳顿,有些疲累,这会儿需要休息,如果想请安,待祖母休息好了再去。”
尾音落,他揉了揉她脑袋。
话音一转,又问:
“今日不再出府了,你是随我去翠竹苑,还是我随着你留在碧水阁?”
姜映晚皱了皱眉。
老夫人和陈氏不在府中时也就罢了,他放肆也就放肆了。
如今老夫人和陈氏都回来了,他竟还丝毫不收敛。
裴砚忱揉着她腕骨内侧。
他动作看似亲密。
但指骨冰冷,骤然贴在姜映晚内腕上,冰得她不自觉往后缩了下手。
然而不等她缩回去,就被他一言不发地扣住。
他看着她眉眼间掠起的折痕。
冷唇轻扯了扯,“看来是不想去翠竹苑,那就在碧水阁。”
说着,不等姜映晚拒绝,他直接出声吩咐后面的季弘:
“去将书房的公务抱来,晚些的安排都推了,今日不再出府。”
——他亲自看着她。
季弘不敢怠慢。
立刻应声,快步跑去了翠竹苑。
第47章 “求祖母,帮晚晚离开京城”
老夫人年岁已高,一路疲累又骤然情绪起伏过大,身子有些撑不住。
等她缓了缓精神,从卧房出来时,外面天色已渐渐黑沉。
老夫人坐在厅堂,端着茶盏往外看了几眼。
本想着喊姜映晚过来说两句话,话音出口之前,她先问了句:
“砚忱又出府了吗?”
方嬷嬷在身旁侍候着,弯了弯腰说:
“公子并未出府,在……”
她话有些吞吞吐吐。
老夫人紧了紧眉,对她道:
“但说无妨。”
方嬷嬷接着说:“公子自从紫藤院离开后,便直接去了姜姑娘的碧水阁。”
老夫人放下茶盏,看着外面越发黑沉的天色,“还没回去?”
方嬷嬷摇头,“应该还未。”
说着,她又想到一事,禀报说:
“方才老夫人您精神不好,老奴没进去扰您清净,公子离开后,今日虽没再出府忙公务,但公子让下人拿着腰牌进宫请了太医来。”
“这会儿李太医已在府上,老夫人,可请太医进来看看身体?”
方嬷嬷跟在老夫人身边半辈子了,知道老夫人此刻的生气,也知道老夫人这些年对嫡孙的看重和疼爱。
正想让人先请太医进来把把脉。
顺道她再劝劝老夫人,
别真气着了身子。
只是还未出声,就见外面的丫鬟突然进来禀报说夫人来了紫藤院。
老夫人揉着额角,挥了挥手,让陈氏进来。
姜、容两家退婚的事,陈氏一进府就听人说了七七八八。
紫藤院中老夫人动怒的事,她亦是耳闻。
老夫人刚一醒来,她就连忙赶了过来。
陈氏没着急说正事,见了老夫人后,先让人去将李太医请了进来,给老夫人把了脉看了身体,并着人送李太医离开后,才在一旁坐下,说起这会儿过来的正事。
“砚忱和姜家姑娘的那场婚事,儿媳看砚忱的意思,是想继续这桩亲,母亲是如何打算的?”
老夫人长长叹气。
“晚晚那孩子,老身是喜欢得紧。”
“只是那孩子无意与裴家结亲,而且这桩亲事的本意,是为报恩。”
“若强行将晚晚留在府中,我们裴府,如何对得起姜家的祖父?”
陈氏也觉得棘手。
虽然她一开始,并不是多赞成这桩早便被定下的亲事,
但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她也着实越发喜欢那姑娘。
性子温和,端庄有礼,模样更是一等一的出挑,她亦是越看越欢喜。
尤其自家儿子也喜欢人家。
她是确实想促成这桩亲。
但老夫人的话也在理。
陈氏愁眉想了想,对老夫人说:
“如今姜、容两家的亲事既已取消,不如我们再问问晚晚那姑娘的意思?”
如果那姑娘愿意留下,裴府必不会委屈了她。
—
裴砚忱在碧水阁待了整整一天。
这一天,旁人没能进得了碧水阁的门,姜映晚也没能出去。
等她第二日再醒来时,外面天色已经大亮。
床褥旁边也已不见裴砚忱身影。
姜映晚坐起身,拿着衣服准备起床。
紫烟适时进来侍奉,边给她梳妆,边说:
“小姐,方才紫藤院的方嬷嬷来传话,说等您醒了,让您去紫藤院一趟,老夫人找您说说话。”
半个时辰后。
姜映晚来到紫藤院。
方嬷嬷亲自带着她进去。
老夫人刚用完早膳,正坐在主位上用茶,见到她人,连忙抬手,招呼她过去。
“晚晚,快来。”
“来祖母这边。”
姜映晚走过去,唇角弯起点点弧度。
打量两眼老夫人的面色,说:
“昨日晚晚没有来得及给祖母请安,祖母身体可好些了?”
老夫人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让她坐在身旁最近的软椅上。
才说:“不过就是一场风寒,年岁大了,身体不中用,一点小小的风寒拖拖拉拉不肯好。”
她叹了口气,转而看着姜映晚,将话题转到她身上。
“容、姜两家婚事的事,祖母已经听说了。”
“晚晚,今日砚忱不在,你告诉祖母,你是怎么想的?”
似怕她有顾虑,老夫人说着,又加了一句:
“什么都无需顾虑,你尽管告诉祖母你的意思,祖母必会都答应你。”
姜映晚握着帕子的手指顿了顿。
老夫人这话一出,她几乎没怎么犹豫,便在老夫人的视线中,起身径直跪在了地上,向老夫人行大礼。
“祖母,晚晚福薄,不适应京城的生活,想离开京城重回邺城,求祖母帮帮晚晚。”
“这孩子,行这礼做什么?赶快起来。”老夫人声线焦急,她忙抬手去扶姜映晚,同时招呼方嬷嬷快扶姜映晚起来。
“姜、容两家的亲事,晚晚可还想继续?”
姜映晚低眸摇头。
裴砚忱对整个裴府了如指掌,她今日来求老夫人助她顺利离开,也是冒险行事,就算老夫人能同意,也未必能在裴砚忱的眼皮子底下顺利离去。
更别说在这个节骨眼上重新考虑与容家的亲。
“晚晚在裴府叨扰多时,已是不便。”
“先前约定出嫁之日离开裴府,如今婚事既取消,那也到该离去之时了,晚晚别无所求,只求祖母,能帮晚晚离开京城。”
这个结果,老夫人早便已料想到。
如果姜映晚想留下,当初就不会回绝与裴府的婚事。
“重回邺城的话,邺城那边,可已安排好?”
只这一句,姜映晚便知老夫人答应帮她了。
她点头,说:“邺城的铺子和宅子都已安排好,父亲母亲留下的家业多,从邺城一带直到南江地区,都有姜家的产业,我在铺子所在的不同郡县都分别置办了宅院,若是不想去邺城了,也随时可以去别的郡县。”
这番话,老夫人自是听得懂什么意思。
从家业到宅院,再到之后的落身处,都已全部安排妥当。
只差一个离开的机会。
老夫人虽说喜欢这个准孙媳,也着实想让她做她们裴府真正的孙媳。
但缘分终究无法强求。
恩人的情,也不能以仇来报。
老夫人沉吟想了想。
跟姜映晚说。
第48章 掌心箍着她轻颤盈软的腰肢
“就这么贸然离开,怕是不妥。”
“祖母虽能助你离开,但怎么也得挑个砚忱不在府中的时候。”
“从离府,到离开京城,需要时间。最好是,等到砚忱离京时,他三两日不回来,那时才是最好的时机。”
姜映晚对老夫人福身,“映晚多谢祖母。”
趁着裴砚忱不在,私下离开这种事,第一次行事是成功概率最大的。
若是第一次不成,日后再设计离府,便也难了。
老夫人深知这个理。
决定帮姜映晚之后,便对她嘱咐等待时机来临前的细节。
“近段时间,因二皇子一案,朝中公务繁多,砚忱免不了要时常离京。”
“砚忱心思敏锐,在他离京前的这几日,晚晚,你们尽量还是如先前那般相处,别提前暴露了心思。”
姜映晚一概应声,“映晚知晓,有劳祖母为晚晚费心。”
老夫人长叹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