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2节
  江孜的运气不错,她发现了番茄,或许是因为野生的缘故,最大的番茄比她的拳头还要小一些,这里的数量倒是不算太多,江孜摘了不到十分钟就摘完了,大约有三十个左右,背起来沉甸甸的。
  番茄可是好东西,生吃熬酱煮汤都很好吃。
  江孜掂量了一下自己背上的竹筐,决定早点回去——她这副小身板可背不动太重的东西,宁愿多来几趟,也不能一趟累倒下,到时候受累的可就是自己了。
  一路往回走,江孜先去把藏在树后的树莓带走,然后也没放过路边看到的野蒜野菜,全部塞进背后的竹筐。
  等快到家的时候,已经快申时了,大概是下午四点的时间,江源正催着江母站起来走走,看到江孜立刻就跑了过来,伸手就抱住了她的小腿。
  “阿姐,你回来了。”
  “我很听话的,有让娘起身走走。”
  小家伙仰着头,奶声奶气的求表扬。
  江孜伸手捏了捏他的脸蛋,毫不吝啬的夸奖起来:“我们家阿源真棒,姐姐摘了树莓,你拿去洗干净了再吃。”
  江源高高兴兴的提着小菜篮就往厨房跑,江母看了一眼,笑了起来:“哟,是山泡儿啊?哪里摘来的?”
  “就在后山呢,顺手摘了一些。”江孜可不敢说自己往深山里面去了,简单解释一句就借口要收拾今天摘的东西去厨房了,再待下去可不一定好忽悠过去。
  今天江孜摘的野菜可不少。
  马齿笕,苦菜,荠菜,蒲公英,灰灰菜,番茄,野蒜,野葱。
  蒲公英最少,也就吃一顿的量,就留着晚上凉拌了配粥。
  原本江家和村里其他人家一样,不到农忙的时候,一天都只是吃两顿饭,多是喝些稀粥配杂粮窝窝头,再加一碟子咸菜就对付过去了。
  可是江孜不习惯啊。
  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不吃三顿饭,人都没啥精神和力气,更别说江母身子弱,吃得没营养就算了,还不让人吃饱,再加上她常年吃药,是药三分毒,这样长久下去,怎么可能养得好身子?
  还有五岁的江源,头大身子小,看起来还不到三岁的样子,就是吃不饱加营养不良造成的。
  荤素搭配才能有营养好调养身子。
  现在江孜是做不到荤素搭配。
  但是一日三餐必不可少!
  家里穷,粮食得省着点吃,那就多费点时间去摘野菜,野菜管够,再来一碗稀粥,至少的先把肚子填饱了!
  也不是非得打肿脸充胖子,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身子骨好了,少吃几服药才能真正省钱不是?
  江孜的一堆歪理让江母很是无奈,但这两三天多吃一顿,吃得多一些,她确实觉得身子更有力气了些,平时最多做半天绣活就只能躺在床上休息了。
  而如今信了阿孜的,吃饱了,做一会绣活起身走动活动一下筋骨,一天下来反而没觉得多累,没去躺着休息,多做了半条帕子呢。
  两天多绣一条帕子那就是八文钱呢!
  想到这里,江母自然也就随她去了。
  第5章、忙碌
  江孜晚上打算熬小米粥,多熬一些吃不完的就装起来吊在水缸里,早上起来热一下就可以吃,赶早去山上,没那么热。
  现在时间还早不着急吃晚饭,江孜便将小米淘洗好用陶罐放在灶台上用小火慢慢熬煮,就开始把刚摘的那些野菜全部清洗干净,趁着太阳还没下山,先拿出去晾晒着。
  七月里日头烈,晾晒干菜最合适不过了。
  早上晾晒的苦菜估计再有半天就可以收进地窖了。
  清洗完野菜,江孜便蹲在院子里把野菜铺在簸箕上晾晒,江源屁颠儿的跑了过来,手上抓着好几颗树莓,往江孜嘴边递:“阿姐,你快尝尝,可甜了。”
  江孜顺着他的手吃了两颗,笑眯了眼。
  “嗯,很甜。”
  “阿源,不能吃太多。”
  “一会要吃晚饭了。”
  江源听话的点头,飞快的将手上最后一颗树莓吃掉,也蹲了下来:“阿姐,阿源帮你。”
  “行,这里交给你了,阿姐去菜园看看。”江孜摸了摸江源的小脑袋,起身去后院。
  江家的菜园一向都是江母在打理,她干不得什么重活,平时就浇浇水撒点种子,除草之类的活计还是江孜来做。
  靠墙的支架上已经满是长条的缸豆,再不摘下来可就老了,家里吃不了这么多,最好还是晒成干缸豆或者做成酸缸豆。
  先做一罐的酸豇豆,剩下的全部晒成干缸豆。
  最近囤的干菜可不少了,抽个时间去镇上摆摊卖了。
  摘下来的缸豆估计有七八斤,全部清洗干净切成小粒,一半晒干,一半腌成酸豇豆。
  以前江孜腌酸豇豆就是放剁碎的辣椒和姜片,加盐拌匀放进密封的罐子里,罐子放到阴凉处,隔一天放次气,差不多半个月就可以吃了。
  只可惜这里没有找到辣椒,不过没关系,先腌着,捞出来炒着吃的时候再放辣椒就好了。
  当然还有种办法就是加盐和白酒,这种酸豇豆差不多三五天就可以吃了,但是现在家里没有白酒,就只能选择更慢的办法,不过也不着急就是了。
  装满豆角的陶罐放在阴凉处,又将另一半要晒干的豆角放到院子里暴晒,江源跑过来指着已经摆放整齐的野菜邀功,那个小模样可骄傲了。
  “我们阿源可真厉害。”江孜向来不吝啬夸奖小朋友,江源高兴得小脸都红了,又跑到江母身旁给她扇风,小家伙是真的很懂事,不然这个年纪的小孩哪个不是调皮捣蛋的?
  果真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江孜翻看了一下晾晒着的野菜,又回到厨房,竹筐里还有三十几个番茄,明天可以煮个素菜番茄汤,放点萝卜白菜之类的,配着窝窝头吃就刚好。
  怕天气太热,江孜不敢将番茄放在厨房,背着竹筐去了地窖,倒在地上用沙土半掩着应该就不会那么容易坏。
  地窖里存放最近小半个月里晾晒的干菜,堆在角落里看起来数量真不少,如果等江谌回来再拿去卖点还要等上七八天,可家里的米醋,酱油,盐都快见底了。
  还是得抽个时间去趟镇里,把干菜卖了换些文钱去买些油盐酱醋。
  不过也不着急,后天去差不多。
  顺便帮江母把最近绣的帕子送去绣坊,还得买些布料和针线回来。
  忙着呢,花钱的地方也着实不少。
  第6章、狼桃
  晚餐简单,小米粥配凉拌蒲公英,再切了三个番茄,若是家里有白糖撒在番茄上,酸酸甜甜的更好吃了。
  野生的番茄还是偏酸了一些,江源倒是喜欢吃,要不是江母怕他晚上吃多积食不让他吃了,他能把这一盘都吃光了。
  “阿孜,这是什么果子?我瞅着总觉得有些眼熟呢。”江母夹起一片番茄放进嘴里,微微皱眉,摇了摇头:“我吃着酸了些,可不能多吃,省的到时候牙疼。”
  江孜有些惊奇,连番茄都不认得?
  “娘,这是番茄,爹爹告诉我的,不仅能到水果吃,还能做菜呢。”
  江孜解释着,又指了指之前拿出来剩余放在灶台上的两个番茄,江母顺着她的手指看去,眉头一皱:“你爹告诉你的?这分明是狼桃,吃不得的!”
  “娘,能吃的,以前爹爹在书上看到过的。”江孜赶紧多解释了几句,对上江母的目光连连点头表示肯定,江母的眉头才慢慢的舒展开来,语气含着笑:“你爹呀,就总喜欢看些杂书。”
  江源对父亲没什么印象了,仰着头看向江母,好奇的询问:“爹爹,爹爹是什么样的呀"
  小家伙虽然小,但是也知道爹爹已经不在了,平时乖巧懂事从来不问爹爹相关的事情,因为娘亲会伤心,这会儿听娘亲主动提起了爹爹,江源终于忍不住询问了起来,江母嘴角含着笑摸了摸江源的脑袋:“是个很温柔的人。”
  江孜没说话,静静的听着江母回忆着他们的父亲。
  夜里哗啦啦的下起了大雨,动静不小,把江孜给吵醒了,但也就约摸下了两刻钟,都没来得及缓缓趋小,说收就收,片刻间就戛然而止。
  雨后凉爽,窗户一打开,舒服的细风扑进来冲淡了屋内的闷热,吹在身上松惬得紧,在没有空调风扇的古代夏天,江孜终于睡了个好觉,睡着之前还在想着下雨了就可以上山采蘑菇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江孜早早的就起来了。
  早饭喝糙米粥,掐了些菜园子里白菜的嫩叶熬成蔬菜粥,再配一碗咸菜就算应付过去了,把粥熬上,她便去勺了一碗玉米面和半碗黑面掺在一起,再加上之前发面留下来的一小块老面,和好面等中午的时候做菜窝窝头吃。
  老面发面会比较慢,天气热需要差不多四个小时,反正现在还早也不着急,放在一旁就不用管了。
  昨晚下雨了,山上肯定能摘不少的蘑菇,江孜惦记着上山,也没等江母和江源,自个先吃了早饭,背着竹筐准备出门的时候,他们才刚起来。
  “阿孜,你怎么这么早?”江母有些惊讶,拉住江孜,将她戴歪的草帽扶正,江源正在屋里穿衣服,听见动静就往外跑,衣裳还挂了一半在脑袋上。
  “慢点,等下摔着了!”江孜伸手帮江源把衣服穿好,又弯腰给自己的布鞋上套了一双草鞋,这才跟江母解释起来:“昨晚下雨,今天山上肯定有不少菌子,我早点去,今天多摘两筐,明天背到镇上去卖。”
  “行,那你小心点,有多少摘多少,可别为了贪多就往深山里去。”江母嘱咐着,又抬头看了看外头天色,应当是不会下雨了,便让她早去早回,自个则领着江源去吃早饭。
  依旧是从村尾的小道进的后山,因为下雨,山路不好走,满是泥泞,现在时间还早,估摸着也就刚六点出头的样子,这会村里人大多才刚起床。
  她只有一个人,摘不了多少菌子,也就只能趁着别人还没来的时候抢先一步,等村里的叔叔婶婶们上山了,她可就抢不过人家了。
  第7章、菌子
  江孜的运气不错,她刚走过山坡就看到倒在路边的枯木上长满了灰白色的菌子——其实她只认得一些常见的菌子,这种刚好是她认识的并且喜欢吃的。
  平菇又叫北风菌,秀珍菇,这里的人通常也都叫它平菇,是最常见的菌子之一。
  既然看到了,自然也不能放过。
  江孜毫不客气的将枯木上的平菇全部收进竹筐,数量可不少,估摸着能有一两斤重。
  刚上山就来了个开门红,江孜越发的兴奋起来——摘菌子就是这样,越找越摘就越来劲。
  她也没往里多走,就眼尖的看到自己面前杂草底下长了好几丛的草菇,江孜连忙蹲下来小心翼翼的摘下放进竹筐里,她也不着急,蹲在那里慢慢的找着,东一朵西一朵,倒也找了小半竹筐的,可比之前的平菇收获多了不少。
  天色大亮,上山摘菌子的人越发多了。
  村里人一向过得清贫,不是农忙的时候,家里的男人都会去镇上找短工做,所以此时上山的多是些女人和八岁往上的小孩,他们一般不敢往太深处走,大家挤在半山腰,再多的菌子也不够摘的。
  在江孜看到的草菇再次被眼疾手快的张婶捡走以后,她决定绕路找个人少的地方——她实在是比不过这些婶子们。
  江孜一路往右走,陆陆续续又捡了些平菇,鸡腿菇,香菇,草菇,数量都不算太多。
  直到她被几棵倒下的大树拦住去处,一眼望去密密麻麻都是黑木耳,密集恐惧症看到了估计脸都得绿,但是江孜要高兴疯了。
  这么多黑木耳,怕不是能有十来斤?
  这可是好东西啊!
  江孜又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这里处于阴暗处,偏潮湿,地面还有青苔。
  这环境,妥妥的菌子天堂。
  她只是稍微打量了一番,就看到树桩旁边的草地上还有好多的草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