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男配弟媳后 第44节
至落雁居门前,宝鹊已等在门外,见到他眼眸一亮,煞是热情。
谢诏在门外驻足,一时间竟有些不敢进。他抬眼看着门上的匾额,确写着“落雁居”三个字。
“侯爷。”他不上前,宝鹊热情地迎来,“夫人在里头等你呐。”
莫不是鸿门宴。谢诏萌生出这个念头,后又转念一想,便是鸿门宴,美人计,他也是心甘情愿,遂不再多想,抬脚往屋内走,不仅是宝鹊,荷香、碧桃二人看他都十分热切。
虞枝意立在桌边儿,神色依旧冷淡如雪,可下一瞬,她的眼眸微微弯起,“侯爷来了。”
谢诏顿在那儿,就这么望着她。
虞枝意见他愣住,主动上前道,“侯爷请坐。”
谢诏侧头,桌上摆了一席,菜色琳琅满目,很是精致,显然是精心安排的,他坐在桌边,道,“你也坐吧。”
虞枝意在他身旁坐下,她从没主动做过这事,因此有些生疏,席间她几次想与谢诏搭话,又不知从何说起,只能捡些书里看到的事情说与他听。
谢诏也十分认真的回答,并不因为她提及的问题简单就可以敷衍。他的答案中,虞枝意获得一些不同的理解,心中陡然生出一丝异样的感觉。两人谈天说地,无话不说,渐渐地气氛和谐起来,甚至虞枝意见谢诏吃得少,主动为他夹菜。
她一坐下来,鼻尖便涌起一股馨香。此刻谢诏却没一丝杂念,只觉得被一种名为“家”的感觉包裹,心中柔软。
饭毕,二人搁了筷子,谢诏道,“我知你有事相求。说吧。”
虞枝意常惊异于谢诏性格中的克制、冷酷、清醒、她长叹一口气道,“我确实有事相求。”
果然如此,心中早有准备,因此他并不意外道,“请说。”语气中稍显冷淡。
虞枝意默默垂下眼,道,“宝鹊,把那东西拿过来。”
宝鹊转身从里屋拿出一沓竹纸,交到谢诏手上。
他一页一页地翻开,第一眼便认出这是王栩的自己,看完疑惑地看向虞枝意,不知她拿些王栩的字来给自己看是何用意。
“这是本次科举的试题。”虞枝意淡淡道,“不知是真是假,有人泄题,并有人在外大肆炒卖。我要说的,就是这件事。”
闻言,谢诏再一次认真翻看起来,他也曾下场考过试,之前并未朝这处想,虞枝意一提醒,他立即觉得这些试题有些不对,道,“此事我应当立即禀报陛下。”
他起身要走,虞枝意却按住了他的手,“侯爷,别冲动。”
谢诏停下来,看着两人肌肤相贴的手,目光沉沉,不知在想什么。
虞枝意接着道,“此事涉及颇广,或许会涉及许多朝中重臣,这些人在朝中根基颇深,你贸然前去,定会遭人记恨。”双目中尽是担忧。
谢诏慢慢坐下来,只是手仍放在哪儿,没有抽回,“你说得有几分道理。”说着,他用鼓励地目光看向她,示意她接着说下去。
“当然,我并非阻拦你禀告陛下,只希望你能够劝说陛下,暂时按兵不动,待考试时严查作弊的学生。并且暗中调换考题,巡查考生,若神色有异者,可暗中记下。待考试结束后再审。”虞枝意接着往下说,“这既避免打草惊蛇,也能揪出幕后主使。”
谢诏听完,忍不住为她喝彩,“这主意实在妙极。”
虞枝意面皮烧得紧,“我不过随口一说,具体事宜还需你与陛下商定。”
“不,你说得很好。”谢诏目光炯炯地看着她。
虞枝意眉目间出现一丝担忧,“若科举舞弊一事当真,那青鸾的夫君当真冤屈。”
原来是为了青鸾。
“这有何难。”谢诏笑着看着她,四目相对,虞枝意挨不住移开眼神,面颊微微泛红,视线落在手上,这才发现自己的手一直按在谢诏的手上,方才说话时太过入神,连这一点也未曾察觉,赶忙将手收回。
谢诏望着她,暗道:此前,小意并不曾关注官场上的事儿,才会不知这届会试的主考官乃是沈从安。三年考评之期将近,又发生了沈美人的事情,朝上,陛下对沈从安的态度明显冷淡,动辄训斥,沈从安约莫是狗急跳墙才会想着从会试下手。
他凝眸望着虞枝意,垂下眼睑,还希望她不要为了今天后悔才是。
*
自今晨起,永泰帝的眼皮就跳个不停,总感觉有要事发生。这种预感在过去曾为他躲过数灾,他深信不疑。可直至天色渐黑,也不见有事发生。他正怀疑自己的预感出错时,宫侍禀告谢诏求见。
来了。
永泰帝眼皮子跳了跳,“让他进来。”
自谢诏为他挡剑后,唤起他为数不多的慈爱心肠,他对谢诏十分信任。谢诏求见,他都是直接召见。
谢诏进殿,行礼道,“陛下。”
永泰帝摆手,“无需见礼,有事儿说。”
谢诏起身,从怀中掏出一沓竹纸。看他这熟悉的动作,永泰帝的眼皮跳得愈发厉害,他伸手按住右眼,瞥了眼刘权。刘权接过竹纸又递到永泰帝跟前。永泰帝漫不经心地接过竹纸,还在心想这字不错,又想着这似乎并非谢诏所写。看着看着,字渐渐入脑,他也开始认真起来,问道,“这是为何?”
谢诏道,“还请陛下拆封今年春闱的试题,一看便知。”
永泰帝捏着竹纸,将其攥成一团,几乎从牙里面咬出来道,“明日便要科举,你这会儿才来禀告。”他不信谢诏是今日才知道此事,这滑头,定然是提前先调查了一番,才会入宫禀告。
事实证明,永泰帝确实足够了解谢诏。虞枝意与他说了有人在外偷卖科举试题后,他并没有贸然入宫禀告永泰帝,而是命王栩、王珣暗中调查此事。
甚至谨慎起见,特意挑选了会试前一夜禀告此事,为的就是要打沈相一党个措手不及。
永泰帝冷哼一声,“你现在入宫,想必已经想好了解决此事的办法,若是不得我满意,明日便叫你人头落地。”
谢诏将虞枝意的法子说了出来,“请陛下今夜出考题,明日当众宣布换考题。并派人前去考场巡逻,若遇神色有异者,直接抓走。并严检考生,查看有无作弊者,若有,当场抓获。”
永泰帝皮笑肉不笑地看着他,“这主意不是你想的吧?”
谢诏微微一笑,“是虞夫人想的。”
永泰帝看着他笑,只觉得牙酸。
谢诏一脸与有荣焉。
这主意确实不是他能想出来的,若是他,只等科考结束,有考生生疑,群愤之,才暗中煽动考生,将这股怒火移到沈相身上。就如曾经的平成王一般。
那会儿永泰帝被逼着处理沈相,定会雷霆大怒。
不像现在,还有心思与他笑。
“若是陛下觉得这主意合心意,不若给些封赏。”他心中想着的,是一品国夫人的诰命。
永泰帝呵斥道,“好你个谢家小子,竟上我这乞讨来了。滚回去吧。”
闻言,谢诏知道,这封赏是没了,又道,“若是没有封赏,陛下可否赐些黄白之物。”虞枝意爱做生意,定然会喜欢这些。
永泰帝怒了,“快滚快滚。”
虽如此说,他还是赏赐了谢诏两箱金子。
谢诏回府后,直接命小厮抬着两箱金子去虞枝意的院子里。
虞枝意已睡下,忽听外面吵吵嚷嚷地,问道,“外头发生了何事?”
宝鹊披了外衣出去看,见几个婆子抬着两个箱子进来,见宝鹊笑道,“宝鹊姑娘。这是侯爷说,宫里下来的赏赐,给虞夫人的。侯爷说是虞夫人立了功,陛下特意给的。”
箱子抬进屋里,虞枝意从床上下来,宝鹊把盖子一抬,黄澄澄的金子发着金光。又抬起另一箱的盖子,又是黄澄澄一片。
“好多金子。”
/:.
虞枝意点头,问两个婆子,“侯爷可说什么了?”
两婆子又将方才的话重复一遍。
虞枝意心里便明白,看着这些金子,心里喜滋滋的,复又回到床榻上睡下。
翌日一早,虞枝意才出门,便见青鸾在门外等着,见她出来,忙上前说着就要跪下,“虞夫人。此等大恩,没齿难忘。”
原来早在几日前,谢诏便拿了自己的帖子去大理寺保了青鸾的夫君出来,将他们夫妻二人藏在一处私宅中,命夫妻二人不许声张,恐被沈相发现,丢了性命。
夫妻二人深信不疑,恰好私宅寂静,正适合温习功课。二人便住下来专心备考,直到今晨,青鸾将老爷送入考场后,匆忙赶来道谢。
担忧虞枝意是否会因此责怪她的隐瞒。
虞枝意赶忙扶她起来,听她道完原委,道,“会试对学子来说,是头等大事。何况此事关乎你二者性命,你的决定是对的。”
青鸾的愁眉慢慢展开,“多谢虞夫人,多谢虞夫人。”
虞枝意还有事,与青鸾告别后登上马车。
车停在虞氏学堂门前,匾额下站满学子。她从马车上下来,学子一阵欢呼。
王栩走近马车,宝鹊掀开车帘,递给他一个绣着喜鹊和三颗桂圆的书袋,扬头道,“这是虞夫人知道你要去县试,特意命绣娘为你做的书袋,你们定要好好表现一番,不得让虞夫人失望。”
王栩接过书袋,笑道,“定不让虞夫人失望。”
薛
平之在人群中,望着言笑晏晏的宝鹊,和王栩手中的书袋有些艳羡,今日他便要去参与会试,踏上官途,只可惜未能得到虞夫人的一句祝福。他回头看了一眼虞枝意的马车,然后背过身去,踏上考试的路途。
他行至贡院外,敏锐地察觉到今日的气氛有些非同寻常。不光是外面把守的官兵人数众多,考试之前的检查也十分严格,命考生全部脱得赤条条的,上下检查一番,确认无误后才允许进入考场考试。
心中泛起一股淡淡的羞耻,可既已走到这一步,便没有退缩的道理。
他正脱光了被检查时,忽听得一声惨叫,侧头瞥见一个考生被拖了出去,心中正诧异,旁边考生搭话道,“听说有人在外卖科举的试题,陛下发现了。吩咐下来,发现今日作弊的举人革除功名,关进大牢中。”
薛平之侧目看他,试图用眼神让他闭嘴。在这种坦诚相对的时刻,对方竟还能见缝插针地插话,真乃神人也。
可对方显然没有意会到他眼神中的意思,仍在喋喋不休,直至官差过来呵斥二人不许说话了,他才作罢。
待检查完毕,薛平之穿好衣物进入考场。正在位子上坐定,隔壁忽然探出一个头来,正是方才那位“神人”兄。
“神人”兄冲他一笑,又缩回头去。
沈相正准备启封试题,不料这时一人高声道,“慢着。”
众人看去,原是六皇子刘亦玄。
沈相的脸上铁青,道,“此地并非儿戏,还请六皇子不要在这里喧闹。”
刘亦玄不紧不慢地走近,身后跟着几个人高马大的御龙卫,他笑道,“沈大人,我这会儿来可不是玩什么过家家的游戏。还请沈相宣读这份试题。”
沈从安心里已经沉到了谷底,可他不能表现出来,结果考题后,大声念了出来。
考试正式开始。
沈相宣读完试题后,心已急得像热过上的蚂蚁,本次会考一共考三场,一场考三天,就算第一场失算,还有第二场,第三场,总能叫他找到机会。
如此一想,心不由得沉静下来。
他在朝中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陛下定不会怪罪于他。
三天考试一晃而过,收完卷子时,六皇子大声道,“请诸位考生随我来。”考生们被带至另一处地方,严加看管,不许交流。
沈相想借此机会返家,商量对策,却被刘亦玄一拦,道,“沈大人当年也是会试上来的,怎么如此心焦。陛下口谕,有些朝臣尸位素餐久了,已不记得当初考试的雄心壮志,特命主考官与考生通吃同住,待所有考试考完后才能出考场。”
沈相不信陛下会如此待他,挥袖道,“胡言乱语。”
刘亦玄眯起眼,沈相在朝中久了,竟连皇子也不放在眼中了。
谢诏在门外驻足,一时间竟有些不敢进。他抬眼看着门上的匾额,确写着“落雁居”三个字。
“侯爷。”他不上前,宝鹊热情地迎来,“夫人在里头等你呐。”
莫不是鸿门宴。谢诏萌生出这个念头,后又转念一想,便是鸿门宴,美人计,他也是心甘情愿,遂不再多想,抬脚往屋内走,不仅是宝鹊,荷香、碧桃二人看他都十分热切。
虞枝意立在桌边儿,神色依旧冷淡如雪,可下一瞬,她的眼眸微微弯起,“侯爷来了。”
谢诏顿在那儿,就这么望着她。
虞枝意见他愣住,主动上前道,“侯爷请坐。”
谢诏侧头,桌上摆了一席,菜色琳琅满目,很是精致,显然是精心安排的,他坐在桌边,道,“你也坐吧。”
虞枝意在他身旁坐下,她从没主动做过这事,因此有些生疏,席间她几次想与谢诏搭话,又不知从何说起,只能捡些书里看到的事情说与他听。
谢诏也十分认真的回答,并不因为她提及的问题简单就可以敷衍。他的答案中,虞枝意获得一些不同的理解,心中陡然生出一丝异样的感觉。两人谈天说地,无话不说,渐渐地气氛和谐起来,甚至虞枝意见谢诏吃得少,主动为他夹菜。
她一坐下来,鼻尖便涌起一股馨香。此刻谢诏却没一丝杂念,只觉得被一种名为“家”的感觉包裹,心中柔软。
饭毕,二人搁了筷子,谢诏道,“我知你有事相求。说吧。”
虞枝意常惊异于谢诏性格中的克制、冷酷、清醒、她长叹一口气道,“我确实有事相求。”
果然如此,心中早有准备,因此他并不意外道,“请说。”语气中稍显冷淡。
虞枝意默默垂下眼,道,“宝鹊,把那东西拿过来。”
宝鹊转身从里屋拿出一沓竹纸,交到谢诏手上。
他一页一页地翻开,第一眼便认出这是王栩的自己,看完疑惑地看向虞枝意,不知她拿些王栩的字来给自己看是何用意。
“这是本次科举的试题。”虞枝意淡淡道,“不知是真是假,有人泄题,并有人在外大肆炒卖。我要说的,就是这件事。”
闻言,谢诏再一次认真翻看起来,他也曾下场考过试,之前并未朝这处想,虞枝意一提醒,他立即觉得这些试题有些不对,道,“此事我应当立即禀报陛下。”
他起身要走,虞枝意却按住了他的手,“侯爷,别冲动。”
谢诏停下来,看着两人肌肤相贴的手,目光沉沉,不知在想什么。
虞枝意接着道,“此事涉及颇广,或许会涉及许多朝中重臣,这些人在朝中根基颇深,你贸然前去,定会遭人记恨。”双目中尽是担忧。
谢诏慢慢坐下来,只是手仍放在哪儿,没有抽回,“你说得有几分道理。”说着,他用鼓励地目光看向她,示意她接着说下去。
“当然,我并非阻拦你禀告陛下,只希望你能够劝说陛下,暂时按兵不动,待考试时严查作弊的学生。并且暗中调换考题,巡查考生,若神色有异者,可暗中记下。待考试结束后再审。”虞枝意接着往下说,“这既避免打草惊蛇,也能揪出幕后主使。”
谢诏听完,忍不住为她喝彩,“这主意实在妙极。”
虞枝意面皮烧得紧,“我不过随口一说,具体事宜还需你与陛下商定。”
“不,你说得很好。”谢诏目光炯炯地看着她。
虞枝意眉目间出现一丝担忧,“若科举舞弊一事当真,那青鸾的夫君当真冤屈。”
原来是为了青鸾。
“这有何难。”谢诏笑着看着她,四目相对,虞枝意挨不住移开眼神,面颊微微泛红,视线落在手上,这才发现自己的手一直按在谢诏的手上,方才说话时太过入神,连这一点也未曾察觉,赶忙将手收回。
谢诏望着她,暗道:此前,小意并不曾关注官场上的事儿,才会不知这届会试的主考官乃是沈从安。三年考评之期将近,又发生了沈美人的事情,朝上,陛下对沈从安的态度明显冷淡,动辄训斥,沈从安约莫是狗急跳墙才会想着从会试下手。
他凝眸望着虞枝意,垂下眼睑,还希望她不要为了今天后悔才是。
*
自今晨起,永泰帝的眼皮就跳个不停,总感觉有要事发生。这种预感在过去曾为他躲过数灾,他深信不疑。可直至天色渐黑,也不见有事发生。他正怀疑自己的预感出错时,宫侍禀告谢诏求见。
来了。
永泰帝眼皮子跳了跳,“让他进来。”
自谢诏为他挡剑后,唤起他为数不多的慈爱心肠,他对谢诏十分信任。谢诏求见,他都是直接召见。
谢诏进殿,行礼道,“陛下。”
永泰帝摆手,“无需见礼,有事儿说。”
谢诏起身,从怀中掏出一沓竹纸。看他这熟悉的动作,永泰帝的眼皮跳得愈发厉害,他伸手按住右眼,瞥了眼刘权。刘权接过竹纸又递到永泰帝跟前。永泰帝漫不经心地接过竹纸,还在心想这字不错,又想着这似乎并非谢诏所写。看着看着,字渐渐入脑,他也开始认真起来,问道,“这是为何?”
谢诏道,“还请陛下拆封今年春闱的试题,一看便知。”
永泰帝捏着竹纸,将其攥成一团,几乎从牙里面咬出来道,“明日便要科举,你这会儿才来禀告。”他不信谢诏是今日才知道此事,这滑头,定然是提前先调查了一番,才会入宫禀告。
事实证明,永泰帝确实足够了解谢诏。虞枝意与他说了有人在外偷卖科举试题后,他并没有贸然入宫禀告永泰帝,而是命王栩、王珣暗中调查此事。
甚至谨慎起见,特意挑选了会试前一夜禀告此事,为的就是要打沈相一党个措手不及。
永泰帝冷哼一声,“你现在入宫,想必已经想好了解决此事的办法,若是不得我满意,明日便叫你人头落地。”
谢诏将虞枝意的法子说了出来,“请陛下今夜出考题,明日当众宣布换考题。并派人前去考场巡逻,若遇神色有异者,直接抓走。并严检考生,查看有无作弊者,若有,当场抓获。”
永泰帝皮笑肉不笑地看着他,“这主意不是你想的吧?”
谢诏微微一笑,“是虞夫人想的。”
永泰帝看着他笑,只觉得牙酸。
谢诏一脸与有荣焉。
这主意确实不是他能想出来的,若是他,只等科考结束,有考生生疑,群愤之,才暗中煽动考生,将这股怒火移到沈相身上。就如曾经的平成王一般。
那会儿永泰帝被逼着处理沈相,定会雷霆大怒。
不像现在,还有心思与他笑。
“若是陛下觉得这主意合心意,不若给些封赏。”他心中想着的,是一品国夫人的诰命。
永泰帝呵斥道,“好你个谢家小子,竟上我这乞讨来了。滚回去吧。”
闻言,谢诏知道,这封赏是没了,又道,“若是没有封赏,陛下可否赐些黄白之物。”虞枝意爱做生意,定然会喜欢这些。
永泰帝怒了,“快滚快滚。”
虽如此说,他还是赏赐了谢诏两箱金子。
谢诏回府后,直接命小厮抬着两箱金子去虞枝意的院子里。
虞枝意已睡下,忽听外面吵吵嚷嚷地,问道,“外头发生了何事?”
宝鹊披了外衣出去看,见几个婆子抬着两个箱子进来,见宝鹊笑道,“宝鹊姑娘。这是侯爷说,宫里下来的赏赐,给虞夫人的。侯爷说是虞夫人立了功,陛下特意给的。”
箱子抬进屋里,虞枝意从床上下来,宝鹊把盖子一抬,黄澄澄的金子发着金光。又抬起另一箱的盖子,又是黄澄澄一片。
“好多金子。”
/:.
虞枝意点头,问两个婆子,“侯爷可说什么了?”
两婆子又将方才的话重复一遍。
虞枝意心里便明白,看着这些金子,心里喜滋滋的,复又回到床榻上睡下。
翌日一早,虞枝意才出门,便见青鸾在门外等着,见她出来,忙上前说着就要跪下,“虞夫人。此等大恩,没齿难忘。”
原来早在几日前,谢诏便拿了自己的帖子去大理寺保了青鸾的夫君出来,将他们夫妻二人藏在一处私宅中,命夫妻二人不许声张,恐被沈相发现,丢了性命。
夫妻二人深信不疑,恰好私宅寂静,正适合温习功课。二人便住下来专心备考,直到今晨,青鸾将老爷送入考场后,匆忙赶来道谢。
担忧虞枝意是否会因此责怪她的隐瞒。
虞枝意赶忙扶她起来,听她道完原委,道,“会试对学子来说,是头等大事。何况此事关乎你二者性命,你的决定是对的。”
青鸾的愁眉慢慢展开,“多谢虞夫人,多谢虞夫人。”
虞枝意还有事,与青鸾告别后登上马车。
车停在虞氏学堂门前,匾额下站满学子。她从马车上下来,学子一阵欢呼。
王栩走近马车,宝鹊掀开车帘,递给他一个绣着喜鹊和三颗桂圆的书袋,扬头道,“这是虞夫人知道你要去县试,特意命绣娘为你做的书袋,你们定要好好表现一番,不得让虞夫人失望。”
王栩接过书袋,笑道,“定不让虞夫人失望。”
薛
平之在人群中,望着言笑晏晏的宝鹊,和王栩手中的书袋有些艳羡,今日他便要去参与会试,踏上官途,只可惜未能得到虞夫人的一句祝福。他回头看了一眼虞枝意的马车,然后背过身去,踏上考试的路途。
他行至贡院外,敏锐地察觉到今日的气氛有些非同寻常。不光是外面把守的官兵人数众多,考试之前的检查也十分严格,命考生全部脱得赤条条的,上下检查一番,确认无误后才允许进入考场考试。
心中泛起一股淡淡的羞耻,可既已走到这一步,便没有退缩的道理。
他正脱光了被检查时,忽听得一声惨叫,侧头瞥见一个考生被拖了出去,心中正诧异,旁边考生搭话道,“听说有人在外卖科举的试题,陛下发现了。吩咐下来,发现今日作弊的举人革除功名,关进大牢中。”
薛平之侧目看他,试图用眼神让他闭嘴。在这种坦诚相对的时刻,对方竟还能见缝插针地插话,真乃神人也。
可对方显然没有意会到他眼神中的意思,仍在喋喋不休,直至官差过来呵斥二人不许说话了,他才作罢。
待检查完毕,薛平之穿好衣物进入考场。正在位子上坐定,隔壁忽然探出一个头来,正是方才那位“神人”兄。
“神人”兄冲他一笑,又缩回头去。
沈相正准备启封试题,不料这时一人高声道,“慢着。”
众人看去,原是六皇子刘亦玄。
沈相的脸上铁青,道,“此地并非儿戏,还请六皇子不要在这里喧闹。”
刘亦玄不紧不慢地走近,身后跟着几个人高马大的御龙卫,他笑道,“沈大人,我这会儿来可不是玩什么过家家的游戏。还请沈相宣读这份试题。”
沈从安心里已经沉到了谷底,可他不能表现出来,结果考题后,大声念了出来。
考试正式开始。
沈相宣读完试题后,心已急得像热过上的蚂蚁,本次会考一共考三场,一场考三天,就算第一场失算,还有第二场,第三场,总能叫他找到机会。
如此一想,心不由得沉静下来。
他在朝中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陛下定不会怪罪于他。
三天考试一晃而过,收完卷子时,六皇子大声道,“请诸位考生随我来。”考生们被带至另一处地方,严加看管,不许交流。
沈相想借此机会返家,商量对策,却被刘亦玄一拦,道,“沈大人当年也是会试上来的,怎么如此心焦。陛下口谕,有些朝臣尸位素餐久了,已不记得当初考试的雄心壮志,特命主考官与考生通吃同住,待所有考试考完后才能出考场。”
沈相不信陛下会如此待他,挥袖道,“胡言乱语。”
刘亦玄眯起眼,沈相在朝中久了,竟连皇子也不放在眼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