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知道得太多了 第97节
邵逸铭这时候才从屏风后走出来,谢池春看见他还惊讶:“皇上不是去书房了?”
“来听听皇后跟善雅说了什么,果然出乎我意料之外。”他笑着过来看向谢池春,其实他并不觉得善雅真的能扶起来,不过谢池春愿意扶起善雅,他也就等着看看再说。
“皇后如此用心,希望善雅能够真的明白,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上。”
谢池春叹气:“希望吧,我倒是想看一看的。”
不过像善雅这样也擅长推算的人,身上的命轨估计没那么容易看明白,她也就放弃了。
只是等向泽回来的时候看一眼倒是可以,谢池春就得要避开邵逸铭才行。
邵逸铭低头看了她一眼忽然问道:“皇后在想什么坏事,笑得如此开怀?”
这话叫谢池春不服气了:“我笑得高兴,怎么就是想坏事了?”
他笑笑道:“皇后每次想做坏事都会笑得特别狡猾的样子,难道不是吗?”
谢池春听得有点心虚:“不是,我没想什么坏主意,就是……”
“就是?”邵逸铭反问一句,她闭上眼只好说了。
脸颊被邵逸铭不轻不重捏了一下:“皇后调皮,向泽没这个胆子不必看了。就是善雅身边也得有几个幕僚在,总不能老让向泽给带歪了。”
谢池春睁开眼疑惑道:“什么幕僚?她身为女子,身边带着几个男子的幕僚会不会不好?”
毕竟如今的幕僚大多都是男子,年轻的年迈的都有,送几个老头过去,估计也可能会倚老卖老,反倒帮不上什么忙。
要是年轻的,对善雅的名声会不会不好?
“善雅不擅长管一国,总要有人帮忙。乌国如今都有女首领了,向来首领身边都不止一个人在。”邵逸铭就是不让善雅的目光只停留在向泽身上,毕竟两人是因为青梅竹马的关系日久生情,其实还有更优秀的男子在。
不怕她不移情别恋,就怕钟情于一人。
谢池春听得挑眉:“皇上如今也只钟情于我一人就可,怎么善雅就不行?”
邵逸铭笑了:“因为皇后是个聪慧之人,又比我看得明白,没什么好担忧的。皇后看向泽能做得到吗?善雅能冷静分开吗?”
家国之情都分不清楚,善雅最后只会落得两边都不到岸,还不如多情一些。
谢池春叹气:“善雅是个固执的,未必会移情别恋,不过让向泽知道他不是唯一在善雅身边的男人,才会更上进一点。”
不然坐在首领丈夫的位子上不思进取,实在是配不上善雅了。
两人寥寥几句就定了下来,邵逸铭让纸研拟了名单。
去乌国新首领身边当幕僚,实在应和的并不多。
有些资历和名气的当然不愿意屈居在一个女人之下,还是乌国这么个弹丸之地。
没什么名声和能耐的想赌一把,却是上不了名单的。
一来二去的,竟然只有两人合适。
邵逸铭看着名单皱眉,递给了谢池春:“这两人年纪不大,是两兄弟,便有些不合适了。”
原本这两人的才干不错,父亲是个有名的谋士,可惜死得太早,留下孤儿寡母的受尽欺负。
亲生母亲今年病重,两人需要自力更生,没有比跟着善雅这个乌国新首领更好的行当了。
一来能带着母亲治病,二来银钱方面估计不少。
谢池春一看就明白邵逸铭的顾虑,幕僚是一对亲兄弟,两人的意见肯定不会差别太多。
但是幕僚就得差别大,什么意见都有,才叫善雅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皇上不如先见一见他们两兄弟再说?”
邵逸铭点头,谢池春把善雅也叫过来亲眼看看自己以后的幕僚。
两兄弟进来,一高一矮,颇为瘦削。
穿着朴素的青衣,却带着几分清逸潇洒。
年长的哥哥是熙然,板着脸不太好相处的样子,弟弟叫熙则,却是未语先笑,神色温柔。
善雅自然更喜欢弟弟,她就不喜欢太严肃的人。
谢池春扫了一眼,却感觉两兄弟中兄长要更靠谱一点。
“你们都愿意跟着善雅,不过只能留一人。”
熙然有些惊讶:“只选一人?不能都选上吗?这样我们就能带上母亲一起赴任。”
谢池春笑了:“你们两个都当幕僚,谁来照顾母亲?自然需要有人留下,宫里会派御医过去治病。”
这话叫熙然沉默一会:“那就让弟弟去,小的留下。”
弟弟熙则更年轻,很该出去闯荡一番。
他是年长,留下照顾母亲更稳妥。
第113章 上进
熙则却道:“母亲若是长久不见小的,肯定会担心,若是两兄弟不能同去,倒是有些遗憾了。皇上和娘娘可以只选一人,一人只是带着母亲随行,这样如何?”
只要出一个人的钱,就能用上两人的智慧,对善雅来说是个好买卖,他们又能时时刻刻在母亲身边照顾。
谢池春有些诧异,她感觉自己有些看走眼了。
比起靠谱的熙然,这个弟弟似乎更懂得灵活变通一些。
确实孤儿寡母的,分开他们母子三人有些残忍。
估计熙则也明白,用上他们两兄弟,就等于是善雅只有一个方向的选择,实在对她不利,还不如只挑一个人,另外一个只是作为家属跟随。
谢池春看向善雅,后者轻轻点头:“既然如此,皇上以为呢?”
邵逸铭笑笑:“也罢,就这样,你们两个谁做幕僚谁是家属,自个分配就是了。”
这便是定下来了,谢池春也不吝啬请御医去给两兄弟的母亲看看,他们感恩戴德地离开,等着母亲的身体在新药方下稳定一点就能收拾东西出发了。
“至孝之人心肠都不坏,另外的人选我忽然想起一人。”谢池春看向邵逸铭,突然提起二太监。
善雅连忙摇头:“这人不是擅长管着宫里的牢狱,如何能叫他跟着我去乌国,岂不是叫皇上失去了一个左右手?”
左右手不至于,不过二太监确实是牢狱的第一把手,审问能力相当厉害。
邵逸铭也惊讶谢池春提出此人来,不过想想确实合适。
乌国如今缺的正是这样嗜血狠戾之人,看善雅和那两兄弟都过分柔软,对付平常人还好,要对上心思不正的怕是要吃大亏。
二太监虽然有些毛病,这方面却比谁都要厉害得多,能够弥补他们三人的错漏。
就是身为太监一向是不能离开皇宫的,邵逸铭把二太监叫过来问他的意思。
二太监当场就跪下了:“小的年纪大了,只想留在宫里。若是能为皇上分忧,小的亲自教的一个徒弟便合适得很。”
把徒弟叫过来,却是一个侍卫。
这侍卫原本是守门的,因为错漏被送去牢狱里很是受过点苦头,却对审问十分感兴趣,时不时过去偷看,被二太监发现还以为是奸细狠狠打了一顿。
后来才发现这人居然对牢狱感兴趣,实在是个怪人。
不过相处久了,二太监发现对方有很多奇思妙想,又是个对审问相当有天赋之人,便收做徒弟。
原本一个侍卫跟着一个太监已经足够奇怪了,这会儿还让他拜师,一般人都会拒绝,名声实在不好听。
可是此人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还道家中没有长辈,也没谁约束,自己也不介意这些虚名,二太监颇为满意就手把手教导起来。
如今不说出师,在善雅身边清理门户还是可以的。
善雅看着一个高大的侍卫进来,沉默老实的样子,但是抬头问话的时候,眼底透着血腥气就吓得不行。
等人退下后,她才小声问道:“娘娘,真让这人跟着我去乌国啊?”
善雅看着人就害怕,生怕他过去就要血流成河了。
谢池春笑道:“放心,他不会乱来的。可是动手的时候,他也不会手软,正适合你用。你刚成为首领,底下未必都愿意真心臣服,私下闹腾就需要有人用雷霆手段。”
以理服人也得对方听得进去才行,有时候就需要用些手段来震慑。
善雅知道谢池春肯定不会害她,这人必然是自己需要的,也就没再说什么。
熙然知道后对弟弟说道:“皇上和娘娘看来并不特别信任我们兄弟两个,这才会让如此之人跟我们为伍。”
熙则知道哥哥虽然看着严肃却是心善心软之人,必然看不上那个手沾鲜血的侍卫,便摇头道:“这话哥哥跟我说就好,可不能说出去。那侍卫是需要的,要是二太监跟着,只怕要血流成河。”
这个侍卫还年轻,有所收敛,二太监就未必了。
所以说这个人还算合适,乌国如今的情况肯定没那么顺利,没个厉害的人在,是熙然动手还是他来动手?
有人代劳,熙则觉得挺好的。
既然准备妥当,善雅带着三人就准备出发了。
出发前她还特地去看望了两兄弟的母亲,御医的方子相当对症,加上又有宫里送出的贵重药材,这会儿已经能起身下榻,就是出去走动一会有些喘罢了。
她见善雅亲自过来十分惶恐,恨不得跪下,还是被善雅扶着才没跪下去:“没事就好,一路上若是哪里不适就开口,可别累坏了。”
善雅看妇人面色还可以,这才离开。
妇人叹道:“这乌国的女首领不但好看,心肠也好,你们以后可要好好尽忠。”
熙然应了,熙则也笑道:“母亲放心,我们不是那起子忘恩负义之人。”
提起此事,妇人迟疑道:“你父亲那边派人过来问过,能不能带上另外两个堂兄,反正乌国如今百废待兴也需要人手。”
熙则这次不笑了:“母亲刚好起来不必在意这些,我和哥哥会应付好的。”
妇人心肠不坏,想着两兄弟势单力薄,有血缘的家人帮忙总比外面不知道根底的好,就被夫家人说服了有些意动。
不经过最后到底还是让两兄弟来做决定,她喝过汤药后很快就躺下睡着了。
熙则带着熙然出去小声道:“那些人以前看不起我们,如今有利可图就跟见着骨头的狗一样粘上来了。”
他可看不上那两个堂兄,酒囊饭袋,以为过去乌国是享福的吗?
“此事还是递信进去告诉皇上和娘娘,哥哥可不能心软了。”
熙然冷笑:“你以为我什么人都会心软的吗?”
他可没忘记当初熙则发高烧,自己苦求这家子出钱请郎中,被他们拒绝了。
“来听听皇后跟善雅说了什么,果然出乎我意料之外。”他笑着过来看向谢池春,其实他并不觉得善雅真的能扶起来,不过谢池春愿意扶起善雅,他也就等着看看再说。
“皇后如此用心,希望善雅能够真的明白,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上。”
谢池春叹气:“希望吧,我倒是想看一看的。”
不过像善雅这样也擅长推算的人,身上的命轨估计没那么容易看明白,她也就放弃了。
只是等向泽回来的时候看一眼倒是可以,谢池春就得要避开邵逸铭才行。
邵逸铭低头看了她一眼忽然问道:“皇后在想什么坏事,笑得如此开怀?”
这话叫谢池春不服气了:“我笑得高兴,怎么就是想坏事了?”
他笑笑道:“皇后每次想做坏事都会笑得特别狡猾的样子,难道不是吗?”
谢池春听得有点心虚:“不是,我没想什么坏主意,就是……”
“就是?”邵逸铭反问一句,她闭上眼只好说了。
脸颊被邵逸铭不轻不重捏了一下:“皇后调皮,向泽没这个胆子不必看了。就是善雅身边也得有几个幕僚在,总不能老让向泽给带歪了。”
谢池春睁开眼疑惑道:“什么幕僚?她身为女子,身边带着几个男子的幕僚会不会不好?”
毕竟如今的幕僚大多都是男子,年轻的年迈的都有,送几个老头过去,估计也可能会倚老卖老,反倒帮不上什么忙。
要是年轻的,对善雅的名声会不会不好?
“善雅不擅长管一国,总要有人帮忙。乌国如今都有女首领了,向来首领身边都不止一个人在。”邵逸铭就是不让善雅的目光只停留在向泽身上,毕竟两人是因为青梅竹马的关系日久生情,其实还有更优秀的男子在。
不怕她不移情别恋,就怕钟情于一人。
谢池春听得挑眉:“皇上如今也只钟情于我一人就可,怎么善雅就不行?”
邵逸铭笑了:“因为皇后是个聪慧之人,又比我看得明白,没什么好担忧的。皇后看向泽能做得到吗?善雅能冷静分开吗?”
家国之情都分不清楚,善雅最后只会落得两边都不到岸,还不如多情一些。
谢池春叹气:“善雅是个固执的,未必会移情别恋,不过让向泽知道他不是唯一在善雅身边的男人,才会更上进一点。”
不然坐在首领丈夫的位子上不思进取,实在是配不上善雅了。
两人寥寥几句就定了下来,邵逸铭让纸研拟了名单。
去乌国新首领身边当幕僚,实在应和的并不多。
有些资历和名气的当然不愿意屈居在一个女人之下,还是乌国这么个弹丸之地。
没什么名声和能耐的想赌一把,却是上不了名单的。
一来二去的,竟然只有两人合适。
邵逸铭看着名单皱眉,递给了谢池春:“这两人年纪不大,是两兄弟,便有些不合适了。”
原本这两人的才干不错,父亲是个有名的谋士,可惜死得太早,留下孤儿寡母的受尽欺负。
亲生母亲今年病重,两人需要自力更生,没有比跟着善雅这个乌国新首领更好的行当了。
一来能带着母亲治病,二来银钱方面估计不少。
谢池春一看就明白邵逸铭的顾虑,幕僚是一对亲兄弟,两人的意见肯定不会差别太多。
但是幕僚就得差别大,什么意见都有,才叫善雅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皇上不如先见一见他们两兄弟再说?”
邵逸铭点头,谢池春把善雅也叫过来亲眼看看自己以后的幕僚。
两兄弟进来,一高一矮,颇为瘦削。
穿着朴素的青衣,却带着几分清逸潇洒。
年长的哥哥是熙然,板着脸不太好相处的样子,弟弟叫熙则,却是未语先笑,神色温柔。
善雅自然更喜欢弟弟,她就不喜欢太严肃的人。
谢池春扫了一眼,却感觉两兄弟中兄长要更靠谱一点。
“你们都愿意跟着善雅,不过只能留一人。”
熙然有些惊讶:“只选一人?不能都选上吗?这样我们就能带上母亲一起赴任。”
谢池春笑了:“你们两个都当幕僚,谁来照顾母亲?自然需要有人留下,宫里会派御医过去治病。”
这话叫熙然沉默一会:“那就让弟弟去,小的留下。”
弟弟熙则更年轻,很该出去闯荡一番。
他是年长,留下照顾母亲更稳妥。
第113章 上进
熙则却道:“母亲若是长久不见小的,肯定会担心,若是两兄弟不能同去,倒是有些遗憾了。皇上和娘娘可以只选一人,一人只是带着母亲随行,这样如何?”
只要出一个人的钱,就能用上两人的智慧,对善雅来说是个好买卖,他们又能时时刻刻在母亲身边照顾。
谢池春有些诧异,她感觉自己有些看走眼了。
比起靠谱的熙然,这个弟弟似乎更懂得灵活变通一些。
确实孤儿寡母的,分开他们母子三人有些残忍。
估计熙则也明白,用上他们两兄弟,就等于是善雅只有一个方向的选择,实在对她不利,还不如只挑一个人,另外一个只是作为家属跟随。
谢池春看向善雅,后者轻轻点头:“既然如此,皇上以为呢?”
邵逸铭笑笑:“也罢,就这样,你们两个谁做幕僚谁是家属,自个分配就是了。”
这便是定下来了,谢池春也不吝啬请御医去给两兄弟的母亲看看,他们感恩戴德地离开,等着母亲的身体在新药方下稳定一点就能收拾东西出发了。
“至孝之人心肠都不坏,另外的人选我忽然想起一人。”谢池春看向邵逸铭,突然提起二太监。
善雅连忙摇头:“这人不是擅长管着宫里的牢狱,如何能叫他跟着我去乌国,岂不是叫皇上失去了一个左右手?”
左右手不至于,不过二太监确实是牢狱的第一把手,审问能力相当厉害。
邵逸铭也惊讶谢池春提出此人来,不过想想确实合适。
乌国如今缺的正是这样嗜血狠戾之人,看善雅和那两兄弟都过分柔软,对付平常人还好,要对上心思不正的怕是要吃大亏。
二太监虽然有些毛病,这方面却比谁都要厉害得多,能够弥补他们三人的错漏。
就是身为太监一向是不能离开皇宫的,邵逸铭把二太监叫过来问他的意思。
二太监当场就跪下了:“小的年纪大了,只想留在宫里。若是能为皇上分忧,小的亲自教的一个徒弟便合适得很。”
把徒弟叫过来,却是一个侍卫。
这侍卫原本是守门的,因为错漏被送去牢狱里很是受过点苦头,却对审问十分感兴趣,时不时过去偷看,被二太监发现还以为是奸细狠狠打了一顿。
后来才发现这人居然对牢狱感兴趣,实在是个怪人。
不过相处久了,二太监发现对方有很多奇思妙想,又是个对审问相当有天赋之人,便收做徒弟。
原本一个侍卫跟着一个太监已经足够奇怪了,这会儿还让他拜师,一般人都会拒绝,名声实在不好听。
可是此人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还道家中没有长辈,也没谁约束,自己也不介意这些虚名,二太监颇为满意就手把手教导起来。
如今不说出师,在善雅身边清理门户还是可以的。
善雅看着一个高大的侍卫进来,沉默老实的样子,但是抬头问话的时候,眼底透着血腥气就吓得不行。
等人退下后,她才小声问道:“娘娘,真让这人跟着我去乌国啊?”
善雅看着人就害怕,生怕他过去就要血流成河了。
谢池春笑道:“放心,他不会乱来的。可是动手的时候,他也不会手软,正适合你用。你刚成为首领,底下未必都愿意真心臣服,私下闹腾就需要有人用雷霆手段。”
以理服人也得对方听得进去才行,有时候就需要用些手段来震慑。
善雅知道谢池春肯定不会害她,这人必然是自己需要的,也就没再说什么。
熙然知道后对弟弟说道:“皇上和娘娘看来并不特别信任我们兄弟两个,这才会让如此之人跟我们为伍。”
熙则知道哥哥虽然看着严肃却是心善心软之人,必然看不上那个手沾鲜血的侍卫,便摇头道:“这话哥哥跟我说就好,可不能说出去。那侍卫是需要的,要是二太监跟着,只怕要血流成河。”
这个侍卫还年轻,有所收敛,二太监就未必了。
所以说这个人还算合适,乌国如今的情况肯定没那么顺利,没个厉害的人在,是熙然动手还是他来动手?
有人代劳,熙则觉得挺好的。
既然准备妥当,善雅带着三人就准备出发了。
出发前她还特地去看望了两兄弟的母亲,御医的方子相当对症,加上又有宫里送出的贵重药材,这会儿已经能起身下榻,就是出去走动一会有些喘罢了。
她见善雅亲自过来十分惶恐,恨不得跪下,还是被善雅扶着才没跪下去:“没事就好,一路上若是哪里不适就开口,可别累坏了。”
善雅看妇人面色还可以,这才离开。
妇人叹道:“这乌国的女首领不但好看,心肠也好,你们以后可要好好尽忠。”
熙然应了,熙则也笑道:“母亲放心,我们不是那起子忘恩负义之人。”
提起此事,妇人迟疑道:“你父亲那边派人过来问过,能不能带上另外两个堂兄,反正乌国如今百废待兴也需要人手。”
熙则这次不笑了:“母亲刚好起来不必在意这些,我和哥哥会应付好的。”
妇人心肠不坏,想着两兄弟势单力薄,有血缘的家人帮忙总比外面不知道根底的好,就被夫家人说服了有些意动。
不经过最后到底还是让两兄弟来做决定,她喝过汤药后很快就躺下睡着了。
熙则带着熙然出去小声道:“那些人以前看不起我们,如今有利可图就跟见着骨头的狗一样粘上来了。”
他可看不上那两个堂兄,酒囊饭袋,以为过去乌国是享福的吗?
“此事还是递信进去告诉皇上和娘娘,哥哥可不能心软了。”
熙然冷笑:“你以为我什么人都会心软的吗?”
他可没忘记当初熙则发高烧,自己苦求这家子出钱请郎中,被他们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