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知道得太多了 第48节
邵逸铭担心谢池春有什么紧要事,连朝服都没换便踏进内院。
她坐在窗前似乎在发呆,一手托着下巴眼神呆滞,叫邵逸铭担心不已,连忙走了过去。
“殿下回来了?”
谢池春听见熟悉的脚步声才回过神来,便知道邵逸铭回府了,笑着回头看见他不由一愣:“我刚看见殿下这个样子,殿下就这样回来了。”
她定睛一看又觉得这朝服有些不一样,仔细打量才道:“这腰带怎么不是金色的?”
邵逸铭一愣,坐下后摇头道:“金色腰带只有皇上和太子能戴,一般皇子是不能戴的,姑娘在哪里看见的?”
谢池春一呆,很快看向四周。
邵逸铭笑道:“放心,我进来的时候已经打发丫鬟走远了,只有纸研和笔墨在外面守着,他们都是信得过之人。”
她这才放心开口:“我之前在走廊遇到纸研,听他担忧便过去打算安慰两句,对上他的眼睛居然能看见了,虽然看见得不多,只有殿下一身朝服走近的样子。”
谢池春比划了一下,感觉朝服跟朝服都差不多,唯独最显眼的就是他腰上那条金色的腰带。
纸研的耳力不如笔墨,后者在外面听见后不由瞪圆眼,满脸震惊。
邵逸铭却皱眉:“姑娘可有感觉不适的地方?怎的忽然又能看见了?”
“我也不清楚,可能想让我看见才能看见,不想看就看不见了?”谢池春也是一头雾水,但是金腰带代表的身份可不一样,怎的邵逸铭听见后一点都不激动,甚至神色如常?
见她疑惑,邵逸铭解释道:“即便父皇突然心血来潮让我当上太子,也很可能只是个傀儡太子,给父皇心仪的太子做挡箭牌。毕竟立下的太子越早,父皇还康健,只会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朝臣也是如此,鸡蛋里挑骨头。”
反正这太子不好做,看着身份风光,却要被所有人盯着,更别提皇帝还健在,那就做什么都不对了。
只要有一丁点不好,就可能惹来皇帝的训斥,这太子谁想做,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
谢池春惊呆了:“如果皇上非让殿下做这个太子,那该如何是好?”
她以为看见好事情,谁知道反倒叫邵逸铭过得不如现在?
邵逸铭苦笑:“只能拒绝,就怕拒绝不得,我又能如何?”
拒绝不了,他就只能硬着头皮当,最多跟现在一样什么都不做,也不随意开口就是了。
谢池春简直心疼坏了,却苦于不知道怎么改变这个情况:“殿下莫灰心,兴许还有转机,等我下回再努力,或许还能看见。”
纸研估计恨不得给谢池春多看几次,看几百次都没问题。
邵逸铭却不在意道:“这大可不必,没得叫姑娘累着了,船到桥头自然直。”
他把此事放下,这才去换下朝服,回头见谢池春满脸郁闷就笑道:“就算是靶子,那也是正经的太子,大哥和二哥看见我都要行礼的。光是这一点,倒是叫人高兴。”
反正两个看他不顺眼的兄长不高兴了,自己怎么能不痛快?
谢池春这才勉强笑了,第二天偷偷摸摸想去找纸研,却被丫鬟告知人出去办事了,就连笔墨也出府了。
邵逸铭的两个心腹都不在,她不好再去看别人,那些人未必能看出什么来,只好放弃了。
纸研被笔墨拎着趴在屋檐上别提多难受了,小声问道:“姑娘进去了?我也能下去了吧?”
“不行,殿下说他回来之前,我们就得在这里躲着,谁让你多嘴了呢?”笔墨没好气看了纸研一眼,两人老老实实在屋檐上蹲了一整天,又累又饿才等到邵逸铭回府。
邵逸铭回来一眼就看见在屋檐上战战兢兢蹲着的两个属下,嘴角微微一翘。
谢池春倒是奇怪两人一整天都不在,不过也可能因为邵逸铭的吩咐出外办事了,她看着邵逸铭额头的金光没消失隐隐松口气。
虽然不明白这金光有什么用,不在的话她总觉得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
“父皇拟定了几个户部尚书的人选,暂时还没定下来,不过估计也快了。”邵逸铭没瞒着外头的事,他也没打算把谢池春养得跟金丝雀一样,对府外的事一无所知。
谢池春疑惑:“怎的会定不下来,那些人的能力不够?”
“能力是足够的,就是背后的关系错综复杂,父皇对谁都不够放心,暂时就不知道该用谁了。”
这些朝臣背后的姻亲太多,自然会影响到他的决定。
皇帝刚把一个弄下去,可不想再弄回一个差不多的,岂不是白忙活了?
邵逸铭摇头:“户部的账本虽然平了,但是仔细一查漏洞颇多,之前也是没人细查的关系。”
如今他一查到底,牵扯进去的人简直不要太多。
第57章 抹去
谢池春听得隐隐有些担忧:“殿下把那么多权贵牵扯进来,皇上为了平衡朝堂的关系会不会就此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到时候就邵逸铭得罪人,卸任了户部的差事之后会不会被人为难?
皇帝可不是护着三皇子的样子,谁知道差事办完后会不会就此忘记这个儿子了?
邵逸铭见她忧心忡忡不由笑道:“我今儿就给父皇提了提,别是我查明白了,最后人都放出来,那我倒不如就此放手不干了,谁要干拿去。我看大哥就很想接手这差事,还跟父皇建议了。”
谢池春眨眨眼,失笑道:“皇上看来没答应?”
“没答应,还生气得很,说是连我都没能护着,那些人就没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内。而且账目查了一半,我再交给大哥就不合适,还得重新来一遍,浪费时间。”
虽是这样说,邵逸铭却早就看出皇帝并不相信大皇子。
因为之前大皇子就一副息事宁人的样子,把皇帝气得不轻。
奴才们都把手伸进粮库了,还瞒天过海的,把银钱往自己口袋里放。
过阵子岂不是得寸进尺,把宫里的东西都往家里搬了?
皇帝未必看得上那点银钱,最重要丢了他的脸面!
丢了皇帝的脸,他不把人全杀掉算是仁慈了,大皇子还想息事宁人,简直把皇帝气炸了。
要不然这差事怎会落在邵逸铭头上,不外乎是大皇子这种态度。
谢池春问道:“大皇子想息事宁人,二皇子未必会这样,皇上没考虑他?”
“二哥正细心养着四弟,哪里有时间查账?就算有二嫂在,听闻四弟却粘着二哥,他一走就哭,自然是走不开的。”邵逸铭也没想到四皇子受惊恢复后会这么粘人,似乎认定了二皇子是亲人,对二皇子妃就没什么好脸色,一抱就哭。
二皇子妃在府里也就每天问一问乳娘和伺候的嬷嬷丫鬟,不怎么上赶着去见四皇子,免得把人弄哭了,回头皇帝和丽妃问起,还是她的错了。
就是连夜里四皇子都要贴着二皇子才能睡着,二皇子妃都得靠边站,脸色就不好看了。
偏偏进门一个月了,肚子毫无动静,丽妃还特地把人叫去宫里问了问。
得知两人如今没能同房,丽妃的脸色也开始难看了。
二皇子妃总不能一个人生孩子,迟迟没怀上,岂不是要被大皇子捷足先登。
回头大皇子府传来喜事,大皇子妃还真先怀上了,丽妃气得心口疼,把二皇子叫进宫里来,见他怀里还抱着四皇子,她就叹气:“是我想得不周到,倒是误了你。”
二皇子也没想到自家弟弟简直跟蜘蛛一样不贴着自己就哭,叫他头疼不已:“无妨,弟弟这样也是因为喜欢我。”
兄友弟恭,这是皇帝最想看见的了。
果然皇帝听说二皇子进宫了,到丽妃来看见二皇子熟练地抱着四皇子,四皇子舒舒服服地吐着泡泡,偶尔露出无齿一笑,他就摸着胡子满脸欣慰。
之前四皇子养在宫里病怏怏的,果然出宫就开始好起来,瞧着人都胖了一些。
皇帝笑着赏赐了二皇子不少东西,叫大皇子都眼红了。
明明他府上有喜事,怎的赏赐还不如二皇子?
二皇子照顾的就是同父同母的弟弟,不是理所当然的,皇帝怎么还嘉奖上了,在早朝的时候又赞了二皇子两句,仿佛他有多了不起一样。
大皇子气得要命,倒是大皇子妃不情不愿提议道:“既然二皇子有四皇子在皇帝面前得了好印象,把四皇子送走不就好了?”
大皇子皱了下眉头,忽然笑道:“对,你说得不错。”
他难得夸了大皇子妃一句,很快匆忙出去跟幕僚商量。
大皇子妃之前跟大皇子闹僵了,也因为怀孕才被送回来。
好在大皇子也明白这个子嗣的出生会是他的长子和皇帝的长孙,对大皇子妃倒是和颜悦色了许多。
大皇子妃根本不想回来,还是被亲娘劝了又劝。
她都嫁到大皇子府,这辈子是不可能一直呆在娘家的。
这次回来是因为大皇子理亏,如今怀了身孕,皇帝也能宽容许多。
要再继续闹腾被休弃,那么整个李家都要跟着倒霉了。
李夫人觉得这孩子出现的时机刚刚好,要是晚一些,两人闹僵的时间越长,大皇子就越不可能顺顺当当把人接回去。
再就是迟一点,二皇子妃有身孕之后大皇子妃才有,不是长孙,意义就不一样了。
月份太小看不出男女,李夫人却坚信大皇子妃怀的就是男孩,还特地送去一个医女做大皇子妃的贴身丫鬟,生怕被人害了这个皇帝的长孙。
大皇子妃没过多久就明白大皇子的意思,皇帝有个叔叔素来安分,就是子嗣艰难,快六十了才好不容易得了一个孩子,谁知道前阵子居然病没了。
六十岁的人在皇帝面前哭得跟个泪人一样,回去后就病得厉害。
皇帝也是头疼,这个爷爷的老来子性子不错,几十年没闹什么幺蛾子。
可是不管送多少女子去后院,就是生不出孩子来。
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居然病没了。
皇帝都替这个叔叔觉得可怜,早朝却有御史提议把四皇子过继。
一来四皇子还小,尤其跟皇叔死去的孩子年纪相当,皇叔看见指不定病就能好起来。
二来孩子从小养才能亲近一些,年长的未免有几分生疏了。
皇帝不怎么舍得把原本就没几个的孩子还过继一个出去,只是钦天监也道四皇子在宫里频频生病险些没了,可能宫外才更适合他。
若是养在皇叔家,到底还是皇家人,在宫外指不定更加安稳。
毕竟总不能一直让四皇子在二皇子府,二皇子是哥哥不是亲爹,又不可能养着四皇子一辈子。
皇帝犹豫片刻还是点头了,只是四皇子送过去就是个大问题。
四皇子一离开二皇子就哭,后来只能用二皇子常穿的衣服给他抱着才能睡着。
有熟悉的气息在,四皇子被哄了几天发现不对又开始哭,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叫皇叔一家子都手足无措。
这是送的孩子来,还是送的祖宗?
没完没了的哭,皇叔好不容易因为过继来一个孩子而高兴爬起来,如今又被折磨得躺下了。
皇帝让夏御医去看了好几回,都没发现四皇子身子骨不对,但是这么哭下去可不行。
她坐在窗前似乎在发呆,一手托着下巴眼神呆滞,叫邵逸铭担心不已,连忙走了过去。
“殿下回来了?”
谢池春听见熟悉的脚步声才回过神来,便知道邵逸铭回府了,笑着回头看见他不由一愣:“我刚看见殿下这个样子,殿下就这样回来了。”
她定睛一看又觉得这朝服有些不一样,仔细打量才道:“这腰带怎么不是金色的?”
邵逸铭一愣,坐下后摇头道:“金色腰带只有皇上和太子能戴,一般皇子是不能戴的,姑娘在哪里看见的?”
谢池春一呆,很快看向四周。
邵逸铭笑道:“放心,我进来的时候已经打发丫鬟走远了,只有纸研和笔墨在外面守着,他们都是信得过之人。”
她这才放心开口:“我之前在走廊遇到纸研,听他担忧便过去打算安慰两句,对上他的眼睛居然能看见了,虽然看见得不多,只有殿下一身朝服走近的样子。”
谢池春比划了一下,感觉朝服跟朝服都差不多,唯独最显眼的就是他腰上那条金色的腰带。
纸研的耳力不如笔墨,后者在外面听见后不由瞪圆眼,满脸震惊。
邵逸铭却皱眉:“姑娘可有感觉不适的地方?怎的忽然又能看见了?”
“我也不清楚,可能想让我看见才能看见,不想看就看不见了?”谢池春也是一头雾水,但是金腰带代表的身份可不一样,怎的邵逸铭听见后一点都不激动,甚至神色如常?
见她疑惑,邵逸铭解释道:“即便父皇突然心血来潮让我当上太子,也很可能只是个傀儡太子,给父皇心仪的太子做挡箭牌。毕竟立下的太子越早,父皇还康健,只会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朝臣也是如此,鸡蛋里挑骨头。”
反正这太子不好做,看着身份风光,却要被所有人盯着,更别提皇帝还健在,那就做什么都不对了。
只要有一丁点不好,就可能惹来皇帝的训斥,这太子谁想做,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
谢池春惊呆了:“如果皇上非让殿下做这个太子,那该如何是好?”
她以为看见好事情,谁知道反倒叫邵逸铭过得不如现在?
邵逸铭苦笑:“只能拒绝,就怕拒绝不得,我又能如何?”
拒绝不了,他就只能硬着头皮当,最多跟现在一样什么都不做,也不随意开口就是了。
谢池春简直心疼坏了,却苦于不知道怎么改变这个情况:“殿下莫灰心,兴许还有转机,等我下回再努力,或许还能看见。”
纸研估计恨不得给谢池春多看几次,看几百次都没问题。
邵逸铭却不在意道:“这大可不必,没得叫姑娘累着了,船到桥头自然直。”
他把此事放下,这才去换下朝服,回头见谢池春满脸郁闷就笑道:“就算是靶子,那也是正经的太子,大哥和二哥看见我都要行礼的。光是这一点,倒是叫人高兴。”
反正两个看他不顺眼的兄长不高兴了,自己怎么能不痛快?
谢池春这才勉强笑了,第二天偷偷摸摸想去找纸研,却被丫鬟告知人出去办事了,就连笔墨也出府了。
邵逸铭的两个心腹都不在,她不好再去看别人,那些人未必能看出什么来,只好放弃了。
纸研被笔墨拎着趴在屋檐上别提多难受了,小声问道:“姑娘进去了?我也能下去了吧?”
“不行,殿下说他回来之前,我们就得在这里躲着,谁让你多嘴了呢?”笔墨没好气看了纸研一眼,两人老老实实在屋檐上蹲了一整天,又累又饿才等到邵逸铭回府。
邵逸铭回来一眼就看见在屋檐上战战兢兢蹲着的两个属下,嘴角微微一翘。
谢池春倒是奇怪两人一整天都不在,不过也可能因为邵逸铭的吩咐出外办事了,她看着邵逸铭额头的金光没消失隐隐松口气。
虽然不明白这金光有什么用,不在的话她总觉得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
“父皇拟定了几个户部尚书的人选,暂时还没定下来,不过估计也快了。”邵逸铭没瞒着外头的事,他也没打算把谢池春养得跟金丝雀一样,对府外的事一无所知。
谢池春疑惑:“怎的会定不下来,那些人的能力不够?”
“能力是足够的,就是背后的关系错综复杂,父皇对谁都不够放心,暂时就不知道该用谁了。”
这些朝臣背后的姻亲太多,自然会影响到他的决定。
皇帝刚把一个弄下去,可不想再弄回一个差不多的,岂不是白忙活了?
邵逸铭摇头:“户部的账本虽然平了,但是仔细一查漏洞颇多,之前也是没人细查的关系。”
如今他一查到底,牵扯进去的人简直不要太多。
第57章 抹去
谢池春听得隐隐有些担忧:“殿下把那么多权贵牵扯进来,皇上为了平衡朝堂的关系会不会就此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到时候就邵逸铭得罪人,卸任了户部的差事之后会不会被人为难?
皇帝可不是护着三皇子的样子,谁知道差事办完后会不会就此忘记这个儿子了?
邵逸铭见她忧心忡忡不由笑道:“我今儿就给父皇提了提,别是我查明白了,最后人都放出来,那我倒不如就此放手不干了,谁要干拿去。我看大哥就很想接手这差事,还跟父皇建议了。”
谢池春眨眨眼,失笑道:“皇上看来没答应?”
“没答应,还生气得很,说是连我都没能护着,那些人就没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内。而且账目查了一半,我再交给大哥就不合适,还得重新来一遍,浪费时间。”
虽是这样说,邵逸铭却早就看出皇帝并不相信大皇子。
因为之前大皇子就一副息事宁人的样子,把皇帝气得不轻。
奴才们都把手伸进粮库了,还瞒天过海的,把银钱往自己口袋里放。
过阵子岂不是得寸进尺,把宫里的东西都往家里搬了?
皇帝未必看得上那点银钱,最重要丢了他的脸面!
丢了皇帝的脸,他不把人全杀掉算是仁慈了,大皇子还想息事宁人,简直把皇帝气炸了。
要不然这差事怎会落在邵逸铭头上,不外乎是大皇子这种态度。
谢池春问道:“大皇子想息事宁人,二皇子未必会这样,皇上没考虑他?”
“二哥正细心养着四弟,哪里有时间查账?就算有二嫂在,听闻四弟却粘着二哥,他一走就哭,自然是走不开的。”邵逸铭也没想到四皇子受惊恢复后会这么粘人,似乎认定了二皇子是亲人,对二皇子妃就没什么好脸色,一抱就哭。
二皇子妃在府里也就每天问一问乳娘和伺候的嬷嬷丫鬟,不怎么上赶着去见四皇子,免得把人弄哭了,回头皇帝和丽妃问起,还是她的错了。
就是连夜里四皇子都要贴着二皇子才能睡着,二皇子妃都得靠边站,脸色就不好看了。
偏偏进门一个月了,肚子毫无动静,丽妃还特地把人叫去宫里问了问。
得知两人如今没能同房,丽妃的脸色也开始难看了。
二皇子妃总不能一个人生孩子,迟迟没怀上,岂不是要被大皇子捷足先登。
回头大皇子府传来喜事,大皇子妃还真先怀上了,丽妃气得心口疼,把二皇子叫进宫里来,见他怀里还抱着四皇子,她就叹气:“是我想得不周到,倒是误了你。”
二皇子也没想到自家弟弟简直跟蜘蛛一样不贴着自己就哭,叫他头疼不已:“无妨,弟弟这样也是因为喜欢我。”
兄友弟恭,这是皇帝最想看见的了。
果然皇帝听说二皇子进宫了,到丽妃来看见二皇子熟练地抱着四皇子,四皇子舒舒服服地吐着泡泡,偶尔露出无齿一笑,他就摸着胡子满脸欣慰。
之前四皇子养在宫里病怏怏的,果然出宫就开始好起来,瞧着人都胖了一些。
皇帝笑着赏赐了二皇子不少东西,叫大皇子都眼红了。
明明他府上有喜事,怎的赏赐还不如二皇子?
二皇子照顾的就是同父同母的弟弟,不是理所当然的,皇帝怎么还嘉奖上了,在早朝的时候又赞了二皇子两句,仿佛他有多了不起一样。
大皇子气得要命,倒是大皇子妃不情不愿提议道:“既然二皇子有四皇子在皇帝面前得了好印象,把四皇子送走不就好了?”
大皇子皱了下眉头,忽然笑道:“对,你说得不错。”
他难得夸了大皇子妃一句,很快匆忙出去跟幕僚商量。
大皇子妃之前跟大皇子闹僵了,也因为怀孕才被送回来。
好在大皇子也明白这个子嗣的出生会是他的长子和皇帝的长孙,对大皇子妃倒是和颜悦色了许多。
大皇子妃根本不想回来,还是被亲娘劝了又劝。
她都嫁到大皇子府,这辈子是不可能一直呆在娘家的。
这次回来是因为大皇子理亏,如今怀了身孕,皇帝也能宽容许多。
要再继续闹腾被休弃,那么整个李家都要跟着倒霉了。
李夫人觉得这孩子出现的时机刚刚好,要是晚一些,两人闹僵的时间越长,大皇子就越不可能顺顺当当把人接回去。
再就是迟一点,二皇子妃有身孕之后大皇子妃才有,不是长孙,意义就不一样了。
月份太小看不出男女,李夫人却坚信大皇子妃怀的就是男孩,还特地送去一个医女做大皇子妃的贴身丫鬟,生怕被人害了这个皇帝的长孙。
大皇子妃没过多久就明白大皇子的意思,皇帝有个叔叔素来安分,就是子嗣艰难,快六十了才好不容易得了一个孩子,谁知道前阵子居然病没了。
六十岁的人在皇帝面前哭得跟个泪人一样,回去后就病得厉害。
皇帝也是头疼,这个爷爷的老来子性子不错,几十年没闹什么幺蛾子。
可是不管送多少女子去后院,就是生不出孩子来。
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居然病没了。
皇帝都替这个叔叔觉得可怜,早朝却有御史提议把四皇子过继。
一来四皇子还小,尤其跟皇叔死去的孩子年纪相当,皇叔看见指不定病就能好起来。
二来孩子从小养才能亲近一些,年长的未免有几分生疏了。
皇帝不怎么舍得把原本就没几个的孩子还过继一个出去,只是钦天监也道四皇子在宫里频频生病险些没了,可能宫外才更适合他。
若是养在皇叔家,到底还是皇家人,在宫外指不定更加安稳。
毕竟总不能一直让四皇子在二皇子府,二皇子是哥哥不是亲爹,又不可能养着四皇子一辈子。
皇帝犹豫片刻还是点头了,只是四皇子送过去就是个大问题。
四皇子一离开二皇子就哭,后来只能用二皇子常穿的衣服给他抱着才能睡着。
有熟悉的气息在,四皇子被哄了几天发现不对又开始哭,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叫皇叔一家子都手足无措。
这是送的孩子来,还是送的祖宗?
没完没了的哭,皇叔好不容易因为过继来一个孩子而高兴爬起来,如今又被折磨得躺下了。
皇帝让夏御医去看了好几回,都没发现四皇子身子骨不对,但是这么哭下去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