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知道得太多了 第41节
看样子皇帝似乎也不介意二皇子原来做了什么,二皇子妃的挣扎和控诉就是徒劳的,一腔真心还喂了狗。
邵逸铭却请示皇上,想在谢池春面前架起屏风:“以前谢姑娘跟二哥有些误会,如今大喜日子还是别叫二哥为难了。”
就算知道谢池春如今看不见,二皇子恐怕心里都有疙瘩不敢抬头,那拜见皇帝就有些失礼了。
皇帝微微点头,大太监很快让两个太监送来屏风。
二皇子一进来看见屏风有些意外,新来的二皇子妃更是多看了两眼。
她没进宫过,以为屏风后面是后宫的嫔妃,心里还嘀咕后宫的规矩真多,这会儿连成年的皇子都要避嫌。
邵逸铭陪着谢池春坐在屏风后面,二皇子妃自然就没看见他了。
两人上前给皇帝行礼,因为后宫的皇贵妃和丽妃都没在,皇帝身边只带着两位贵人。
身份不算高,二皇子夫妻对她们行半礼就收下了贺礼。
谢池春偷偷撩起黑布,隔着屏风看了一眼这位新的二皇子妃。
眉目有几分英气,容貌只算清秀,行礼落落大方的。
对上她的眼睛,谢池春只看见这位余姑娘把二皇子的双手用汗巾绑在头顶,又固定在床脚,人则是坐在二皇子的肚子上,双手扯开他的衣襟。
二皇子一脸愤怒,一双眼睛看着身上的人就要喷出火来。
谢池春一手挡住眼睛,最近都看的什么东西。
可能太久没用,一上来就叫她看得恨不能闭眼。
邵逸铭见谢池春放下黑布后,神色有些古怪,这会儿不好开口,则是看了她一眼。
见她脸色还好,等二皇子夫妻走后,两人也告辞回府才问了出来。
谢池春红着脸有点不想说:“就是殿下之前说这位余姑娘彪悍,确实挺彪悍的。”
两人还穿着大红衣裳,该是洞房花烛夜。
二皇子完全没还手之力,被余姑娘绑起来压在身下为所欲为,等恢复自由后估计撕了余姑娘的心都有了,偏偏是皇帝指婚,他还不能动手。
死了一个二皇子妃,可不能再死一个,皇帝对他不会再三仁慈还继续指婚的。
一个连续死了两个妻子的二皇子,名声怕是跟邵逸铭差不多了。
谢池春一张脸红得快滴血了,邵逸铭隐约猜出她看见的是什么,不由失笑:“看来二嫂是真彪悍,二哥以后是有得受了。”
第一次二皇子没防备给二皇子妃得手了,第二次可没那么容易。
谁知道第二天谢池春听说二皇子妃摔下床榻,直接摔断腿了,不由目瞪口呆。
二皇子居然对女人下手,也太狠了吧?
夏御医被紧急召去看诊,回宫跟皇上禀报的时候都不敢把话说太重,因为二皇子妃伤得已经够重了。
“该是没留神摔下榻,右腿骨折,伤筋动骨至少该养一百天。”
皇帝皱眉,只觉得晦气,二皇子娶个妻子怎的洞房花烛夜就让人摔伤了?
他也就让夏御医每天去看诊,叫二皇子妃能尽快好起来。
夏御医回去长吁短叹的,碰上回家的小夏御医便带去书房小声嘀咕。
小夏御医回到三皇子府就跟谢池春也嘀咕了:“谢姑娘有所不知,二皇子妃这腿该不是摔断的,而是踢断的。”
伤得太厉害,夏御医都不敢说实话,毕竟二皇子递了极重的打赏,摆明就是要封口。
以前他觉得二皇子彬彬有礼,对人未语先笑十分亲切,如今才发现看走眼了。
前头那个二皇子妃怎么死的不好探究,后面这个刚进府才没两天就踢断腿,足见二皇子表面和善,内里有多心狠手辣。
毕竟跟谁计较,也不会跟枕边人计较成这样。
尤其余御史虽然惧内,那张嘴却是不饶人的。
虽然皇帝有意压着消息,余御史还是知道了,第二天早朝就立刻把怒火冲向二皇子,怎么都要刨根问底。
比如好好一个姑娘嫁过去,怎么洞房花烛夜就忽然断腿了?
不给他一个满意的解释,自己怎么都要把姑娘接回去养伤,谁知道会不会养着养着又伤上加伤?
余御史就差没指着二皇子骂不是个男人,居然敢对妻子动手了。
二皇子脸色都黑了:“父皇,皇妃的确是摔伤的,确实是我照顾不够周到,出了这样的意外我心里面也不好受,御史这话却有些重了。”
何止重了,就差没指着自己骂了。他好歹是皇子,不要面子吗?
皇帝只觉得头疼,安抚余御史两句,又特地允了御史夫人去二皇子府探望二皇子妃,这事才算完了。
二皇子还担心二皇子妃会不会跟家里人说实话,按照余御史的性子怕是没完。
好在二皇子妃也不想自家跟二皇子结仇,跟御史夫人在房内单独两人嘀嘀咕咕之后,余御史倒是没继续在朝上刁难二皇子,却也没给什么好脸色。
二皇子忍不住去问:“你跟家里人说了什么,余御史居然没闹了?”
二皇子妃半躺在榻上,身边的大丫鬟端着燕窝正在喂她。
她穿着宽大的衣裙,浑身慵懒的模样瞥了二皇子一眼:“真要我说?”
二皇子生怕二皇子妃说出惊人之语,摆手让大丫鬟下去。
她这才开口:“我没说什么,只跟娘亲提了提是闺房之乐,就是有些过了,一不留神就这样的。”
提起此事,二皇子脸色都黑了:“什么乱七八糟的,这些哪里是官宦女子该学的?”
二皇子妃笑了:“这有什么,爹娘一向如此,感情不也挺好的吗?”
二皇子的面色一会红一会白,似乎没想到余御史看着一本正经的,私下跟夫人玩得这么厉害,又生气余家居然这样教导女儿,简直不知羞耻!
不过好在二皇子妃没对外说什么,此事算是压下来了。
谢池春还惋惜这场好戏才开了个头就没了,邵逸铭这边却遇上了麻烦。
第49章 粮库
邵逸铭陆续几次赈灾的粮食数目都是清点过的,如今户部一清算,发现送去的多,但是落在百姓头上的却少了。
去掉了御林军和侍卫们的消耗,起码有三成都不见了。
有人怀疑邵逸铭中饱私囊,私自把粮食扣下。
一个皇子扣下粮食藏起来,这是要反了天吗?
这事可不是开玩笑的,要是邵逸铭没说出所以然来,皇帝怕是要怀疑到他身上去。
谢池春也没想到只是看二皇子一场好戏,怎的忽然就有火烧到邵逸铭身上了。
他贪墨粮食,怎么可能呢?
贪了之后放哪里,中间还有粮食不够,邵逸铭都险些饿着。
谢池春都要怀疑户部是不是送去的粮食不对,或者账本改了,简直血口喷人。
她撸起袖子就要进宫跟皇帝理论,好歹被邵逸铭拦下了:“既然户部尚书说得出口,账本肯定写得清清楚楚,收尾都摆平了,没什么破绽。”
不摆平了,怎么敢告到皇帝面前去?
谢池春不甘心道:“难道就这样让户部尚书污蔑殿下了?账本做得再好,总会有破绽的。”
邵逸铭笑着点头:“的确如此,姑娘只管安心等着,让纸研带人去查一查就好。”
纸研领命就要离开,谢池春忽然叫住他:“不知道为何,先让纸研把登记粮食的册子拿过来。”
她一开口,邵逸铭只对纸研点头,账本很快送来了。
“这册子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谢池春拿在手里,伸手摘下黑布,面色也有些茫然:“我也不知道,就觉得该这样做。”
她不怎么会看账,也就看不出什么来。
邵逸铭打开翻了翻,并没发现不妥之处。
这账本是纸研亲手做的,除了笔墨之外就没经过别人的手,该是没问题的。
没多久大太监却上门来,说皇上要拿走册子跟户部尚书的账本对一对,看中间究竟差了什么。
大太监又小声提醒:“户部尚书带着账本去见皇上,皇上已经看过,账本没什么问题。”
连皇帝金晶火眼都没看出什么不对来,邵逸铭怕是危险了。
邵逸铭却道:“也罢,我这就带着册子进宫见父皇,不亲自交上,我心里有些不踏实。”
谢池春自然要跟随,邵逸铭劝不得后只能扶着人一起进宫。
看见谢池春,皇帝有些惊讶:“姑娘怎么跟着来了,快看座。”
谢池春有些想把自己能看见的事说了,却又怕皇帝多疑,只道:“我听说户部尚书指责三殿下私吞粮食,当时我是跟着殿下去的,有一段时间下一波的粮食迟迟没送来,我只能跟村民换了些粗粮,侍卫们的口粮都省着些吃,还不得已上山打猎,却中了敌人的埋伏。”
要不是粮食迟迟不来,侍卫们不必上山,也就不会中埋伏的。
她变着法子告状,皇帝是听懂了,看向一旁的户部尚书:“哦?朕怎么不知道粮食还迟迟没送去,账本上不是写清楚了?”
户部尚书直接就跪下了:“皇上息怒,该是送去的人半路上被阻拦了,这才迟了几天。”
才几天功夫就撑不住,邵逸铭怕是私吞太多粮食,连身边侍卫都瞒着,叫人饿着不得已上山,跟他有什么关系?
如此倒打一把,谢池春听着就生气:“粮食放久了可是会坏的,殿下自己也不吃就为了藏下来,尚书大人口口声声如此,看来也知道粮食藏在哪里了?”
那么多粮食必然要人要车来运,还得大仓库囤着,不可能瞒得天衣无缝的。
“还是尚书大人想说殿下私吞粮食转手就卖了,换成银钱做别的事,所以不见粮食?那么你来说说,谁能吞下那么大的数目,毕竟大粮商就那么几个,谁吞下了,一查就能知道。”
拿得出那么大的银钱买粮食的肯定不会是小粮商,他们做买卖不可能一点痕迹都不露,更别提底下多少人手,人多嘴杂,稍微查探一番就能知晓。
户部尚书就纳闷了,谢池春仿佛知道他下一句要说什么,直接就堵住了自己所有的话,如今噎得人辩驳不得,只能苍白重复道:“反正账本不对,粮食出去是点过数的,又是众目睽睽之下不可能少了。”
反正送出去那么多,到邵逸铭手里的数目就不对了,自然是三皇子的问题。
谢池春歪着头转向上首:“皇上,我想问一下当时粮食出库,究竟都是谁在点数?都掀开布料看车上的粮食,还是打开袋子看里面究竟是不是粮食了?”
户部尚书立刻反驳:“粮食都装袋了,怎么可能再打开,那不就撒了?谢姑娘不曾给粮食点数,自是不知道这些忌讳。”
她听得好笑:“所以没人打开袋子确认里面是不是粮食,那么一层层袋子叠起来,尚书大人能保证出库的都是粮食不是别的?”
谢池春认定户部尚书不可能那么仔细查看,估计略略看两眼就在账本写上而已。
邵逸铭却请示皇上,想在谢池春面前架起屏风:“以前谢姑娘跟二哥有些误会,如今大喜日子还是别叫二哥为难了。”
就算知道谢池春如今看不见,二皇子恐怕心里都有疙瘩不敢抬头,那拜见皇帝就有些失礼了。
皇帝微微点头,大太监很快让两个太监送来屏风。
二皇子一进来看见屏风有些意外,新来的二皇子妃更是多看了两眼。
她没进宫过,以为屏风后面是后宫的嫔妃,心里还嘀咕后宫的规矩真多,这会儿连成年的皇子都要避嫌。
邵逸铭陪着谢池春坐在屏风后面,二皇子妃自然就没看见他了。
两人上前给皇帝行礼,因为后宫的皇贵妃和丽妃都没在,皇帝身边只带着两位贵人。
身份不算高,二皇子夫妻对她们行半礼就收下了贺礼。
谢池春偷偷撩起黑布,隔着屏风看了一眼这位新的二皇子妃。
眉目有几分英气,容貌只算清秀,行礼落落大方的。
对上她的眼睛,谢池春只看见这位余姑娘把二皇子的双手用汗巾绑在头顶,又固定在床脚,人则是坐在二皇子的肚子上,双手扯开他的衣襟。
二皇子一脸愤怒,一双眼睛看着身上的人就要喷出火来。
谢池春一手挡住眼睛,最近都看的什么东西。
可能太久没用,一上来就叫她看得恨不能闭眼。
邵逸铭见谢池春放下黑布后,神色有些古怪,这会儿不好开口,则是看了她一眼。
见她脸色还好,等二皇子夫妻走后,两人也告辞回府才问了出来。
谢池春红着脸有点不想说:“就是殿下之前说这位余姑娘彪悍,确实挺彪悍的。”
两人还穿着大红衣裳,该是洞房花烛夜。
二皇子完全没还手之力,被余姑娘绑起来压在身下为所欲为,等恢复自由后估计撕了余姑娘的心都有了,偏偏是皇帝指婚,他还不能动手。
死了一个二皇子妃,可不能再死一个,皇帝对他不会再三仁慈还继续指婚的。
一个连续死了两个妻子的二皇子,名声怕是跟邵逸铭差不多了。
谢池春一张脸红得快滴血了,邵逸铭隐约猜出她看见的是什么,不由失笑:“看来二嫂是真彪悍,二哥以后是有得受了。”
第一次二皇子没防备给二皇子妃得手了,第二次可没那么容易。
谁知道第二天谢池春听说二皇子妃摔下床榻,直接摔断腿了,不由目瞪口呆。
二皇子居然对女人下手,也太狠了吧?
夏御医被紧急召去看诊,回宫跟皇上禀报的时候都不敢把话说太重,因为二皇子妃伤得已经够重了。
“该是没留神摔下榻,右腿骨折,伤筋动骨至少该养一百天。”
皇帝皱眉,只觉得晦气,二皇子娶个妻子怎的洞房花烛夜就让人摔伤了?
他也就让夏御医每天去看诊,叫二皇子妃能尽快好起来。
夏御医回去长吁短叹的,碰上回家的小夏御医便带去书房小声嘀咕。
小夏御医回到三皇子府就跟谢池春也嘀咕了:“谢姑娘有所不知,二皇子妃这腿该不是摔断的,而是踢断的。”
伤得太厉害,夏御医都不敢说实话,毕竟二皇子递了极重的打赏,摆明就是要封口。
以前他觉得二皇子彬彬有礼,对人未语先笑十分亲切,如今才发现看走眼了。
前头那个二皇子妃怎么死的不好探究,后面这个刚进府才没两天就踢断腿,足见二皇子表面和善,内里有多心狠手辣。
毕竟跟谁计较,也不会跟枕边人计较成这样。
尤其余御史虽然惧内,那张嘴却是不饶人的。
虽然皇帝有意压着消息,余御史还是知道了,第二天早朝就立刻把怒火冲向二皇子,怎么都要刨根问底。
比如好好一个姑娘嫁过去,怎么洞房花烛夜就忽然断腿了?
不给他一个满意的解释,自己怎么都要把姑娘接回去养伤,谁知道会不会养着养着又伤上加伤?
余御史就差没指着二皇子骂不是个男人,居然敢对妻子动手了。
二皇子脸色都黑了:“父皇,皇妃的确是摔伤的,确实是我照顾不够周到,出了这样的意外我心里面也不好受,御史这话却有些重了。”
何止重了,就差没指着自己骂了。他好歹是皇子,不要面子吗?
皇帝只觉得头疼,安抚余御史两句,又特地允了御史夫人去二皇子府探望二皇子妃,这事才算完了。
二皇子还担心二皇子妃会不会跟家里人说实话,按照余御史的性子怕是没完。
好在二皇子妃也不想自家跟二皇子结仇,跟御史夫人在房内单独两人嘀嘀咕咕之后,余御史倒是没继续在朝上刁难二皇子,却也没给什么好脸色。
二皇子忍不住去问:“你跟家里人说了什么,余御史居然没闹了?”
二皇子妃半躺在榻上,身边的大丫鬟端着燕窝正在喂她。
她穿着宽大的衣裙,浑身慵懒的模样瞥了二皇子一眼:“真要我说?”
二皇子生怕二皇子妃说出惊人之语,摆手让大丫鬟下去。
她这才开口:“我没说什么,只跟娘亲提了提是闺房之乐,就是有些过了,一不留神就这样的。”
提起此事,二皇子脸色都黑了:“什么乱七八糟的,这些哪里是官宦女子该学的?”
二皇子妃笑了:“这有什么,爹娘一向如此,感情不也挺好的吗?”
二皇子的面色一会红一会白,似乎没想到余御史看着一本正经的,私下跟夫人玩得这么厉害,又生气余家居然这样教导女儿,简直不知羞耻!
不过好在二皇子妃没对外说什么,此事算是压下来了。
谢池春还惋惜这场好戏才开了个头就没了,邵逸铭这边却遇上了麻烦。
第49章 粮库
邵逸铭陆续几次赈灾的粮食数目都是清点过的,如今户部一清算,发现送去的多,但是落在百姓头上的却少了。
去掉了御林军和侍卫们的消耗,起码有三成都不见了。
有人怀疑邵逸铭中饱私囊,私自把粮食扣下。
一个皇子扣下粮食藏起来,这是要反了天吗?
这事可不是开玩笑的,要是邵逸铭没说出所以然来,皇帝怕是要怀疑到他身上去。
谢池春也没想到只是看二皇子一场好戏,怎的忽然就有火烧到邵逸铭身上了。
他贪墨粮食,怎么可能呢?
贪了之后放哪里,中间还有粮食不够,邵逸铭都险些饿着。
谢池春都要怀疑户部是不是送去的粮食不对,或者账本改了,简直血口喷人。
她撸起袖子就要进宫跟皇帝理论,好歹被邵逸铭拦下了:“既然户部尚书说得出口,账本肯定写得清清楚楚,收尾都摆平了,没什么破绽。”
不摆平了,怎么敢告到皇帝面前去?
谢池春不甘心道:“难道就这样让户部尚书污蔑殿下了?账本做得再好,总会有破绽的。”
邵逸铭笑着点头:“的确如此,姑娘只管安心等着,让纸研带人去查一查就好。”
纸研领命就要离开,谢池春忽然叫住他:“不知道为何,先让纸研把登记粮食的册子拿过来。”
她一开口,邵逸铭只对纸研点头,账本很快送来了。
“这册子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谢池春拿在手里,伸手摘下黑布,面色也有些茫然:“我也不知道,就觉得该这样做。”
她不怎么会看账,也就看不出什么来。
邵逸铭打开翻了翻,并没发现不妥之处。
这账本是纸研亲手做的,除了笔墨之外就没经过别人的手,该是没问题的。
没多久大太监却上门来,说皇上要拿走册子跟户部尚书的账本对一对,看中间究竟差了什么。
大太监又小声提醒:“户部尚书带着账本去见皇上,皇上已经看过,账本没什么问题。”
连皇帝金晶火眼都没看出什么不对来,邵逸铭怕是危险了。
邵逸铭却道:“也罢,我这就带着册子进宫见父皇,不亲自交上,我心里有些不踏实。”
谢池春自然要跟随,邵逸铭劝不得后只能扶着人一起进宫。
看见谢池春,皇帝有些惊讶:“姑娘怎么跟着来了,快看座。”
谢池春有些想把自己能看见的事说了,却又怕皇帝多疑,只道:“我听说户部尚书指责三殿下私吞粮食,当时我是跟着殿下去的,有一段时间下一波的粮食迟迟没送来,我只能跟村民换了些粗粮,侍卫们的口粮都省着些吃,还不得已上山打猎,却中了敌人的埋伏。”
要不是粮食迟迟不来,侍卫们不必上山,也就不会中埋伏的。
她变着法子告状,皇帝是听懂了,看向一旁的户部尚书:“哦?朕怎么不知道粮食还迟迟没送去,账本上不是写清楚了?”
户部尚书直接就跪下了:“皇上息怒,该是送去的人半路上被阻拦了,这才迟了几天。”
才几天功夫就撑不住,邵逸铭怕是私吞太多粮食,连身边侍卫都瞒着,叫人饿着不得已上山,跟他有什么关系?
如此倒打一把,谢池春听着就生气:“粮食放久了可是会坏的,殿下自己也不吃就为了藏下来,尚书大人口口声声如此,看来也知道粮食藏在哪里了?”
那么多粮食必然要人要车来运,还得大仓库囤着,不可能瞒得天衣无缝的。
“还是尚书大人想说殿下私吞粮食转手就卖了,换成银钱做别的事,所以不见粮食?那么你来说说,谁能吞下那么大的数目,毕竟大粮商就那么几个,谁吞下了,一查就能知道。”
拿得出那么大的银钱买粮食的肯定不会是小粮商,他们做买卖不可能一点痕迹都不露,更别提底下多少人手,人多嘴杂,稍微查探一番就能知晓。
户部尚书就纳闷了,谢池春仿佛知道他下一句要说什么,直接就堵住了自己所有的话,如今噎得人辩驳不得,只能苍白重复道:“反正账本不对,粮食出去是点过数的,又是众目睽睽之下不可能少了。”
反正送出去那么多,到邵逸铭手里的数目就不对了,自然是三皇子的问题。
谢池春歪着头转向上首:“皇上,我想问一下当时粮食出库,究竟都是谁在点数?都掀开布料看车上的粮食,还是打开袋子看里面究竟是不是粮食了?”
户部尚书立刻反驳:“粮食都装袋了,怎么可能再打开,那不就撒了?谢姑娘不曾给粮食点数,自是不知道这些忌讳。”
她听得好笑:“所以没人打开袋子确认里面是不是粮食,那么一层层袋子叠起来,尚书大人能保证出库的都是粮食不是别的?”
谢池春认定户部尚书不可能那么仔细查看,估计略略看两眼就在账本写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