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她伸出手想要替我拭去鬓边的汗水,我却将她的手握入掌心,因为我想见你,所以是我来找你。阿拂,收拾收拾东西,同我走吧。
陛下想去何处?朝堂又怎么办?自我登基后,她倒是比我还要关心朝堂之事了。
马上便是端阳,朝堂上下皆休沐三日,用不着担心政事。我向她解释,这三日你想去何处?去苏州如何?端阳五月,正可采莲。
好。不过片刻的思索,她便握紧了我的手,并未掩饰眼中但惊喜,只要是同你一起,何处都可以。
那就出发吧。
我就这样牵着她的手,从不怀疑我还将与她同行过未来无数风霜雪雨。我能给她的从来太少,但至少在此刻,无关政事,无关君臣,只有她与我。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作者有话说】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出自王勃《采莲曲》
叶晨晚的个人番外,关于自由与尊重一事,她从前或许不算懂,但现在明白了也从来不算晚。啊,要是后面书的女主像她这样就好了。
叶晨晚摔碎了凤印(从玄朝玉玺摔到凤印你是真舍得),当然也就代表她和墨拂歌后续也不会有一些关于成婚的剧情。
并不代表她们不相爱,只是本人并不喜欢这样父权制下的婚姻模式,我觉得她们之间也不需要这些。
她们二人间有个很频繁出现的意象:牵手,因为这代表着一种并肩同行的地位,我觉得这更符合她们之间的关系。是同谋,是知己,是爱人,是永远并肩而行的同路人。
不需要婚姻的绑定,也不需要世俗的关系。
这是本人的一些理解,同时以后每本书,都会是这种设定,女主之间不会有婚姻,当然也不会有什么生小孩养小孩统统不会有,看玛丽苏谈恋爱就行了,希望大家看的开心。
终卷羡南山
201燎原火
◎也许这每一步都走的很慢,但终究是在向前。◎
终卷羡南山
「霁景百年落,不见南山摧。」
再用力些,握紧你的剑!
兵刃撞击声铿锵,惊起庭院凌霄花摇动,花叶簌簌飘落。
花树下的玄衣女子手中只随意握着一柄木剑,信手格挡着女孩的攻势,面对女孩竭尽全力的攻击,整个人也不曾后退一步。
祭司大人如何看?
远处避阳的凉亭中,折棠斟上了一杯新茶,一边看着庭院内燕矜与赵明玓比武,一边询问坐在自己对面的墨拂歌。
坐在她对面的女子仍是一身白衣,明明是盛夏时节,也仍是衣着妥帖繁复,她略低头时可见肌肤白皙如雪,颌骨弧线清瘦,仿佛一片永不融化的莹白冷玉。
她根骨上佳,是习武的好苗子,燕矜也愿意教导她,再好不过。在仔细观察过赵明玓的每一次出招后,墨拂歌极难得地给出了肯定的评价。
她朝思暮想,便是想跟随燕将军从军,如今心愿达成,我也为她高兴。在听到墨拂歌也给出肯定的评价后,折棠也露出欣慰的笑意。
在叶晨晚之前的劝说下,赵明玓终于是用心读了一年书,见她此心诚恳,叶晨晚终于还是准了她去跟随燕矜入伍一事。
燕矜倒是很诧异,没想到当初随意救下的女孩竟然这么多年始终想跟随自己从军。在接触后,她到是对这个女孩身上的坚韧很是满意,爽快地答应将她带在身边教导。
折棠姑娘如何看呢。墨拂歌看着她们二人的目光平静,却掩藏着诸多看不清的思绪,从军者,有习武的根骨自然是一件好事。但不是所有有根骨的人,都适合从军。战争残酷,军营艰苦,能从沙场中崭露头角的人,皆是万里挑一。
折棠微一沉吟,自然也明白墨拂歌想说些什么。她笑了笑,祭司大人思虑的还是太多了。这终究是她的人生,她选择的路,明玓已经是知是非的年纪,您说的这些东西她难道不懂么?只是这不过是我们的想法,她未必是这么想的,她正是最好的年华,若不让她去真正尝试过,才会让她后悔终身。
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将利害陈述于她,但她的人生,终究是她自己的选择。
指尖摩挲着杯沿,良久后墨拂歌嘴角扬起一点笑,你一直与这些孩子相处,在这些事上,想得比我清楚许多。
不过是多操了些心罢了。折棠四处张望一圈,竟是觉得有些不习惯,陛下今日不来么?
午后的时间,叶晨晚竟然还没有出现在墨拂歌身边,这倒很是难得,平日里这二人总是一同出现的。
墨拂歌唇角笑意更深,她今日政务缠身,要应付些难缠的东西,怕是腾不出身来了。
经墨拂歌这样一提醒,折棠也想了起来,压低了嗓音问,可是红绡阁一事?
对方颔首。
折棠面有愧疚之色,是不是我的提议让陛下头痛了?
墨拂歌安抚道,并非,况且这是必须要做之事,不过是借你起个由头罢了。
前些时日折棠做了一件震动京城之事凭着这些年经营扶风楼的盈利,她一掷万金,要买下京城中的青楼红绡阁。
红绡阁作为京城最大的青楼,是背后多方势力斡旋的暗桩,自然不是简简单单用金钱就能买下的。
但折棠凭借着这些年耳濡目染的手段,在叶晨晚的授意下,成功把几位爱去京城秦楼楚馆的大人拉下了水,于是此事越闹越大,竟是直接闹到了御案前。
此事有晨晚授意,红绡阁自然是留不住的,你大可放心。墨拂歌对这一点并不担心,想拆毁一栋楼,总是简单的,难的是后面。红绡阁若被拆毁,楼里那些姑娘的去处,你可想好了?
此事她已经想了许久,沉吟着缓缓道,我想先尊重她们的想法,若有想归乡的人,也会给她们一笔路费。若是无处可去,扶风楼这边正好也还缺些人手。我会尽全力给她们每个人都安排好去处。
墨拂歌听着折棠的陈述,指节轻敲着桌面,此事,你也不必过于迁就她们。能落入烟花之地的女子,不是家道中落没入贱籍,那就更是因为家中人混账,敢在私下买卖女子,若是有家可回,怎会流落青楼?你务必要将她们都安置好,懂些诗词风月的,靠着替人抄写公文也能谋生。若是不懂的,便教她们认字识文,多少学会一门手艺,让她们有能依靠的谋生手段,这样才能自己生活。否则若是在将来她们无路可走,还是会想到依靠出卖色相为生。
听墨拂歌如此说,折棠起身向她再行一礼,您考虑得如此周到,那容折棠还有一事相求。
你且说。
此事,折棠也想了许久。买下红绡阁后,折棠想将它改造成书院,这样将来招收学子经营时,她们能在书院中帮忙。这样若有些不识字的姑娘,也可以一并在里面学习。折棠抬头时,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微光,向墨拂歌描绘她设想了许久的内容,只是开设书院一事需要许多人力物力,还需要陛下与祭司大人的帮助。
这个设想的确不错,墨拂歌当即给予了肯定的答复,人力物力,都只是小事。日后如何经营,对你而言才是一种历练。你且放手去做,有什么缺的都可以来寻我。
还有一事。折棠再道,这书院,我想只收女子。
这样更好,也会少掉许多隐患。授课的女师,我也会派人仔细挑选,你不必担心。
墨拂歌应允得爽快,最后嘱咐道,我和晨晚,都希望你能做好此事,这些姑娘离开青楼,能有更好的生活,才能堵住悠悠之口。毕竟红绡阁只是一个开始,这件事做好了,才可以拆掉墨临城内所有的青楼,继而让全天下都不会再有这种靠女人血肉为生的风尘之地。
折棠在坐回座位时,心中仍感觉不甚真实,从前只能在风月地陪客卖笑的时候,她脑海中只想逃离此地。当她真的带着挚友的血脉离开红绡阁时,她想,她唯一的愿望是能将这几个孩子平安抚养长大。
而当现在她已经彻底摆脱了从前的困苦,甚至真的能去毁掉这个从前给她带来无尽痛苦的地方之时,她心中又有了更多的愿望,希望这世间再不会有这样吃人血肉的地方,也不会再有女子经历她的过去。
您还记得我与您初遇没多久的时候么,那时您告诉我,律法也可以更改,如果没办法更改律法,那就去换掉设定律法的人。她看着庭外孩童奔跑的背影,语气感怀,其实在那时,我从未想过会有这竟然是真的可以实现的。
墨拂歌眼角终于展露笑意,白玉骨的折扇一张,便自带雅致风流。那时我还同你说,从此以后再不会有贱籍奴籍之分。虽然现在还未做到,但既然已经向前在走,那总归是离目标越来越近的。
陛下想去何处?朝堂又怎么办?自我登基后,她倒是比我还要关心朝堂之事了。
马上便是端阳,朝堂上下皆休沐三日,用不着担心政事。我向她解释,这三日你想去何处?去苏州如何?端阳五月,正可采莲。
好。不过片刻的思索,她便握紧了我的手,并未掩饰眼中但惊喜,只要是同你一起,何处都可以。
那就出发吧。
我就这样牵着她的手,从不怀疑我还将与她同行过未来无数风霜雪雨。我能给她的从来太少,但至少在此刻,无关政事,无关君臣,只有她与我。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作者有话说】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出自王勃《采莲曲》
叶晨晚的个人番外,关于自由与尊重一事,她从前或许不算懂,但现在明白了也从来不算晚。啊,要是后面书的女主像她这样就好了。
叶晨晚摔碎了凤印(从玄朝玉玺摔到凤印你是真舍得),当然也就代表她和墨拂歌后续也不会有一些关于成婚的剧情。
并不代表她们不相爱,只是本人并不喜欢这样父权制下的婚姻模式,我觉得她们之间也不需要这些。
她们二人间有个很频繁出现的意象:牵手,因为这代表着一种并肩同行的地位,我觉得这更符合她们之间的关系。是同谋,是知己,是爱人,是永远并肩而行的同路人。
不需要婚姻的绑定,也不需要世俗的关系。
这是本人的一些理解,同时以后每本书,都会是这种设定,女主之间不会有婚姻,当然也不会有什么生小孩养小孩统统不会有,看玛丽苏谈恋爱就行了,希望大家看的开心。
终卷羡南山
201燎原火
◎也许这每一步都走的很慢,但终究是在向前。◎
终卷羡南山
「霁景百年落,不见南山摧。」
再用力些,握紧你的剑!
兵刃撞击声铿锵,惊起庭院凌霄花摇动,花叶簌簌飘落。
花树下的玄衣女子手中只随意握着一柄木剑,信手格挡着女孩的攻势,面对女孩竭尽全力的攻击,整个人也不曾后退一步。
祭司大人如何看?
远处避阳的凉亭中,折棠斟上了一杯新茶,一边看着庭院内燕矜与赵明玓比武,一边询问坐在自己对面的墨拂歌。
坐在她对面的女子仍是一身白衣,明明是盛夏时节,也仍是衣着妥帖繁复,她略低头时可见肌肤白皙如雪,颌骨弧线清瘦,仿佛一片永不融化的莹白冷玉。
她根骨上佳,是习武的好苗子,燕矜也愿意教导她,再好不过。在仔细观察过赵明玓的每一次出招后,墨拂歌极难得地给出了肯定的评价。
她朝思暮想,便是想跟随燕将军从军,如今心愿达成,我也为她高兴。在听到墨拂歌也给出肯定的评价后,折棠也露出欣慰的笑意。
在叶晨晚之前的劝说下,赵明玓终于是用心读了一年书,见她此心诚恳,叶晨晚终于还是准了她去跟随燕矜入伍一事。
燕矜倒是很诧异,没想到当初随意救下的女孩竟然这么多年始终想跟随自己从军。在接触后,她到是对这个女孩身上的坚韧很是满意,爽快地答应将她带在身边教导。
折棠姑娘如何看呢。墨拂歌看着她们二人的目光平静,却掩藏着诸多看不清的思绪,从军者,有习武的根骨自然是一件好事。但不是所有有根骨的人,都适合从军。战争残酷,军营艰苦,能从沙场中崭露头角的人,皆是万里挑一。
折棠微一沉吟,自然也明白墨拂歌想说些什么。她笑了笑,祭司大人思虑的还是太多了。这终究是她的人生,她选择的路,明玓已经是知是非的年纪,您说的这些东西她难道不懂么?只是这不过是我们的想法,她未必是这么想的,她正是最好的年华,若不让她去真正尝试过,才会让她后悔终身。
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将利害陈述于她,但她的人生,终究是她自己的选择。
指尖摩挲着杯沿,良久后墨拂歌嘴角扬起一点笑,你一直与这些孩子相处,在这些事上,想得比我清楚许多。
不过是多操了些心罢了。折棠四处张望一圈,竟是觉得有些不习惯,陛下今日不来么?
午后的时间,叶晨晚竟然还没有出现在墨拂歌身边,这倒很是难得,平日里这二人总是一同出现的。
墨拂歌唇角笑意更深,她今日政务缠身,要应付些难缠的东西,怕是腾不出身来了。
经墨拂歌这样一提醒,折棠也想了起来,压低了嗓音问,可是红绡阁一事?
对方颔首。
折棠面有愧疚之色,是不是我的提议让陛下头痛了?
墨拂歌安抚道,并非,况且这是必须要做之事,不过是借你起个由头罢了。
前些时日折棠做了一件震动京城之事凭着这些年经营扶风楼的盈利,她一掷万金,要买下京城中的青楼红绡阁。
红绡阁作为京城最大的青楼,是背后多方势力斡旋的暗桩,自然不是简简单单用金钱就能买下的。
但折棠凭借着这些年耳濡目染的手段,在叶晨晚的授意下,成功把几位爱去京城秦楼楚馆的大人拉下了水,于是此事越闹越大,竟是直接闹到了御案前。
此事有晨晚授意,红绡阁自然是留不住的,你大可放心。墨拂歌对这一点并不担心,想拆毁一栋楼,总是简单的,难的是后面。红绡阁若被拆毁,楼里那些姑娘的去处,你可想好了?
此事她已经想了许久,沉吟着缓缓道,我想先尊重她们的想法,若有想归乡的人,也会给她们一笔路费。若是无处可去,扶风楼这边正好也还缺些人手。我会尽全力给她们每个人都安排好去处。
墨拂歌听着折棠的陈述,指节轻敲着桌面,此事,你也不必过于迁就她们。能落入烟花之地的女子,不是家道中落没入贱籍,那就更是因为家中人混账,敢在私下买卖女子,若是有家可回,怎会流落青楼?你务必要将她们都安置好,懂些诗词风月的,靠着替人抄写公文也能谋生。若是不懂的,便教她们认字识文,多少学会一门手艺,让她们有能依靠的谋生手段,这样才能自己生活。否则若是在将来她们无路可走,还是会想到依靠出卖色相为生。
听墨拂歌如此说,折棠起身向她再行一礼,您考虑得如此周到,那容折棠还有一事相求。
你且说。
此事,折棠也想了许久。买下红绡阁后,折棠想将它改造成书院,这样将来招收学子经营时,她们能在书院中帮忙。这样若有些不识字的姑娘,也可以一并在里面学习。折棠抬头时,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微光,向墨拂歌描绘她设想了许久的内容,只是开设书院一事需要许多人力物力,还需要陛下与祭司大人的帮助。
这个设想的确不错,墨拂歌当即给予了肯定的答复,人力物力,都只是小事。日后如何经营,对你而言才是一种历练。你且放手去做,有什么缺的都可以来寻我。
还有一事。折棠再道,这书院,我想只收女子。
这样更好,也会少掉许多隐患。授课的女师,我也会派人仔细挑选,你不必担心。
墨拂歌应允得爽快,最后嘱咐道,我和晨晚,都希望你能做好此事,这些姑娘离开青楼,能有更好的生活,才能堵住悠悠之口。毕竟红绡阁只是一个开始,这件事做好了,才可以拆掉墨临城内所有的青楼,继而让全天下都不会再有这种靠女人血肉为生的风尘之地。
折棠在坐回座位时,心中仍感觉不甚真实,从前只能在风月地陪客卖笑的时候,她脑海中只想逃离此地。当她真的带着挚友的血脉离开红绡阁时,她想,她唯一的愿望是能将这几个孩子平安抚养长大。
而当现在她已经彻底摆脱了从前的困苦,甚至真的能去毁掉这个从前给她带来无尽痛苦的地方之时,她心中又有了更多的愿望,希望这世间再不会有这样吃人血肉的地方,也不会再有女子经历她的过去。
您还记得我与您初遇没多久的时候么,那时您告诉我,律法也可以更改,如果没办法更改律法,那就去换掉设定律法的人。她看着庭外孩童奔跑的背影,语气感怀,其实在那时,我从未想过会有这竟然是真的可以实现的。
墨拂歌眼角终于展露笑意,白玉骨的折扇一张,便自带雅致风流。那时我还同你说,从此以后再不会有贱籍奴籍之分。虽然现在还未做到,但既然已经向前在走,那总归是离目标越来越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