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嗯元诩本来姓拓跋,投奔玄朝后改了个汉族姓氏,之前忘提了,不过也不算特别重要。
  123祁连雪
  ◎她只能抱着尸骸,跋涉过祁连山无边无涯的大雪。◎
  她与洛祁殊,也不过是分别了两三月的时间,显然算不上许久未见。
  在看见他的第一刻,墨拂歌就知道了洛祁殊打的什么主意。她本以为自上次的如此直白的拒绝后,对方应该会学会识趣,但他却将心思转到了皇帝身上。
  这些思衬只在脑海中很快一过,墨拂歌面上仍然扬起礼貌的笑意,洛大人。
  洛祁殊在她对面的位置坐下,而后相对无话。
  玄若清的目光在相对而坐的二人间来回扫视,呵呵笑了起来,怎么两个人都这么拘谨?朕瞧着你们之前见面的时候聊得不是挺好的?
  有么?墨拂歌显然不这样觉得,她已经竭力划开了和洛祁殊的界限,就怕成为洛祁殊与寄荷公主鹊桥上的拦路石。
  只是自己的女儿钟意洛祁殊,玄若清当然是知晓的,现在却要当睁眼瞎来撮合自己和洛祁殊,想来也是和他达成了什么交易。
  他只是需要有一个人将洛祁殊从芜城引到京城加以控制,至于是寄荷公主还是自己,并无分别。
  女儿能不能嫁给心上人,也不甚重要。
  不过寄荷也算是逃过一劫虽然公主殿下自己不会这样觉得。
  墨拂歌低垂着眼眸,将声音放得轻缓,能得洛大人垂青,拂惶恐。
  你知书达理,性子也好,有什么好惶恐的?玄若清面上带笑,仿佛真的是个慈爱的长辈,能配得上你的,自然也要家世品行俱佳的,朕务必要亲自看过才会放心。
  墨拂歌心中不禁冷笑,当初也是他执意指婚,墨衍才会被迫迎娶并不喜欢的楚妍。若没有这场指婚,自己的母亲或许与他也不会走至陌路,最终刀剑相向。而现在,终究是又轮到了自己。
  她收回这些不切实际的设想,面上仍是那副恭顺的模样,有劳陛下关心。
  洛祁殊从容地坐在她对面,甚至已经端上了茶盏,饶有趣味地看着皇帝当起了牵红绳的月老。
  这样近乎审视猎物的目光让墨拂歌心中微妙地不悦,但他若是认为自己是在后的黄雀,那便让他再高兴一会儿吧。
  玄若清还在滔滔不绝地说着废话,祁殊同我说,很早之前就中意于你。朕在想,祁殊年龄,家世,都和你般配,容貌品性也都是极好的,就算是朕挑来挑去,京中这些子弟里,也未必有比他更好的。你意下如何?
  的确什么都很好,除了不知道他包藏祸心,也无人关注她的喜恶之外。
  墨拂歌并未露出意料之中的不满,相反,她一直等待的机会终于出现在了面前,一个,洛祁殊自投罗网带来的机会。
  她只需要一个借口,让洛祁殊在京城再逗留一小段时间。
  洛公子的风姿,臣自然知晓。只是我与洛大人相识的时间有限,还不算太了解。
  她这样说,玄若清自然会意,笑道,无妨的,祁殊这次入京还要逗留好些时间,你们自然是有机会彼此多了解。
  眼看这红线算是牵好了,玄若清心中满意,示意二人可以告退。洛祁殊会意,说天色已晚,他送墨拂歌出宫。
  二人并肩行在悠长宫道上,彼此心照不宣,都没有开口,只有脚步声回荡在空旷夜色下。花落纷纷,宫灯将影子拉得颀长投射至地面。
  你在朔方多年经营,就甘愿如此放弃?墨拂歌忽然开口。
  需知寄荷公主还有远嫁的可能,但祭司全无可能离开墨临,只能是洛祁殊留在京城。
  洛祁殊神色从容,皇帝既然已经起了疑心,不如以退为进,还有与他在节度使一位上接任的人选有讨价还价的机会,况且若是不在京城,许多事终究是鞭长莫及。他意味深长地看向墨拂歌,而且,我觉得同你连手的益处,胜过一个节度使的身份。
  墨拂歌但笑不语,灯火将她弧线精致的侧脸勾勒出温柔弧度,却照不亮那双深墨色的眼瞳。
  洛祁殊自然能看懂,这种笑并不代表赞同,祭司不这样想?
  只是觉得,若只是想留在京城,有许多别的方式。她淡淡回答。
  洛祁殊往前多走了几步,挡住了前路,眉头蹙起,我若说其余事情都不值一提,我本就是为你而来,你又是不信的。
  脚步停滞,她微偏着头瞧他,为我,这就是你的方式?
  夜风吹得灯中烛焰明灭一瞬,洛祁殊的眉眼也隐没在黑暗中,只听见他含笑的嗓音,可是,祭司大人,这世间本就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若是想要得到什么,那么总是需要用些手段的。
  墨拂歌似乎在仔细咀嚼他的言论,最后才重新走入夜色中,是,我认同你的言论,洛祁殊。如果想要得到什么,总会需要一些手段。
  就像,她想要他的命。
  、
  北境之地,即使已经是暮春时节,空气中也依旧浸没着凉意。
  校场高台上的红衣女子一手撑着围栏,垂眸俯视着校场内操练的士兵。稀薄日光打在她面颊,就似浅淡春山,海棠醉日,如次第盛开的明艳扶桑。
  叶晨晚这几个月来军营的次数愈发频繁,其中缘由她心中自然知晓。
  与墨拂歌约定的时间越来越近,她要保证对燕云铁骑绝对的掌控力。
  身后传来窸窣脚步声,柳问春也登上高台,向她行了一礼,殿下,有墨临的消息。
  叶晨晚转眸瞧了她一眼,看见她面容下隐藏的淡淡倦色。
  先前母亲手下有两位副将,便是柳问春与盛良安,可惜盛良安死于慕云归的算计,更多重担就落在了柳问春身上。而且自己近日拔除了更多态度不明的将领,柳问春也因此忙碌不已。
  说吧。她语气柔和道。
  洛祁殊,最近低调回了墨临,不知是和玄帝做了什么交易,想要迎娶祭司。玄帝,答应了。柳问春一边小心禀报,一边瞥着叶晨晚的神色变化,她知道自家殿下与祭司亲厚,应当是不乐意听见这个消息的。
  果然,叶晨晚的面色阴沉下去,几乎没有掩盖面上的不悦,祭司怎么说?
  没有明确表态,但也没拒绝,应该是默许了。柳问春轻声道。
  怎么会叶晨晚的手下意识抓紧了围栏,骨节因为用力泛出清白。
  墨拂歌应当是最不乐意接受这门婚事的人,怎么会答应洛祁殊呢?
  脑海里的思绪不受控制地蔓延开诸多荒唐设想,她最后还是让自己冷静下来思索,无论如何,洛祁殊入京后,想处理他总比他远在朔方要容易得多。墨拂歌答应这件事,应该也是想将洛祁殊留在京城,方便动手。
  我相信她有自己的打算,继续等京城那边的消息吧。安抚好自己后,叶晨晚开口。
  还有一事,殿下您向凌云城那边讨要的那名叫贺兰霜的将领,那边准了之后,现在已经调任到燕云军了。
  那晚些我去见她一面。
  叶晨晚颔首,二人无话,并肩看着高台下校场中士兵的操练,银白的铠甲在日光下泛着清冷色泽。
  有些在旁边休息的士兵,在看见叶晨晚后,颇为惊喜地向她招手示意。
  大家都很敬爱您。柳问春看见这一幕,颇为欣慰地道,这些时日里,军中有人说,殿下很像您母亲当年。也有人说您很像叶照临。
  常有人说,她像叶照临。叶晨晚知道这个评价多代表着世人的憧憬,可绛衣雪尘叶照临,终究也不是赢家。
  叶晨晚良久地摩挲着栏杆,看着兵刃铠甲的冰冷光泽,恍惚间觉得像纷飞的落雪,像遮蔽天地的风雪。
  我只是她开口时,声音干涩,像是被揉进了一把砂砾,不想让八年前的事重演。
  听见叶晨晚提起八年前的事,柳问春神色一黯,也想起许多旧事。殿下,我记得大家都记得。从祁连山活着回来的人,所有人,都有恨。
  八年前,她的父亲奉命出使魏国,这本是一次例行的出使,不过是就边境通商一事谈些废话,两国虽然关系紧张,但许多表面上的事还是要做做面子。
  然而就是这样一次例行的出使,魏国却忽然变脸,说父亲在魏国心怀不轨,意图盗窃国宝。
  这显然是莫须有的栽赃!不过是随意找了个借口扣押他,向玄朝索要大笔的钱财。父亲在魏国宁死不屈,玄朝在几次交涉无果后,却选择放弃了使臣,任由他在魏国自身自灭。
  魏国见他无用,在冬日将他流放到了最冷寒的祁连山中。冬雪纷飞,万里无人,只有茫茫无边的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