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沉浮宦海的大太监只恭敬道,或许是近日和太子殿下交流少了一些,有些误会呢。殿下一向尊敬陛下,怎会觉得您苛待他呢?
  玄若清想着这些年对太子的确有些生疏,如今人至晚年子女不和,心生悲凉。
  他如此神思恍惚着,直到身着异族服饰的使臣向前迈出一步行礼,恭贺陛下寿辰,我朝特意千里迢迢送上贺礼一份。
  虽然这些年玄朝与魏朝冲突不断,但面子工程总是要做的,不过是用礼貌的态度说肮脏的话。
  玄若清虽不知对方打的什么主意,还是向着魏朝使臣颔首,有心了,那便请呈上来吧。
  魏国使臣一笑,呈上一盏盖着幕布的托盘,因为布料的遮盖,只能隐约看出是一个球形状的物体,殿中人纷纷小声地议论着这究竟是件什么礼物。
  只有墨拂歌微蹙起眉。
  前些时日我朝士兵在桑珠草原上无意间发现了一只猎物,想来陛下您应该会感兴趣,遂猎杀了他千里迢迢送来墨临,作为陛下您的万寿贺礼。他如此说着,伸手揭开了托盘上的布料。
  殿内霎时间发出凌乱的惊呼,在看清魏朝送来的礼物时,就有人控制不住咽喉泛起的恶心感,干呕出声。
  托盘上赫然是一颗处理过的,死不瞑目的男人头颅,正怒目圆睁,惊恐的表情停滞在生命的最后一秒。
  墨拂歌屈起指节抵在鼻梁处,似是想要掩住并不存在的血腥味。她并不熟悉这张面孔,却也能猜到头颅主人的身份。
  这是边城阳和的守将李勋,面对魏人的劫掠守城不利,遂弃城投降了魏人。
  这是前些时日弃城叛逃的阳和守将李勋,想要投靠大魏,不过皇帝陛下拒绝了他的投诚,按照我们大魏的律法,弃城投降的将领按律当斩,遂派士兵斩下了他的头颅,送回玄朝。使臣面带笑意,从容地欣赏着殿内玄朝大臣惊恐厌恶的神色,继续耀武扬威地展示着李勋的头颅。
  当然,使臣这话自然意有所指,可惜座下的元诩只是面色有些难看,在这种时刻安静地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反倒是他身后侍奉的宫女面色玩味,全然不似殿中人对这颗头颅又惊又惧,反而饶有兴趣地在殿内扫视。
  她的目光随意地扫视过殿内各色贵胄王侯,最终停在白衣少女的桌案前。
  玄若清被这明目张胆的羞辱气得面色黑如焦炭,却又不好在殿上发作,只能死死按住龙椅的扶手,如此,就多谢你们的好心了。
  陛下,宁王殿下挂念陛下万寿,又因驻守边境,无法亲自入京朝贺,遂派臣亲自送上一份贺礼。就在殿内氛围阴沉无比时,宁王府的使节上前行礼。
  虽然不知他所谓何意,玄若清还是急于缓解此时尴尬的氛围,遂点头准许他呈上礼物。
  宁王府的使节也同样呈上了一个托盘,里面盛放着一枚精致的腰牌与雕刻精美的短刀。这腰牌上刻精致蟒纹,一看就并非常人能有。
  陛下,前些时日北方边境遭贼寇劫掠,宁王殿下迎敌时,亲手击杀了贼寇的首领,可惜贼寇的尸身被他的属下拼命夺回,但殿下还是夺得了这名敌寇的贴身信物,进献给陛下,愿陛下万寿无疆,寿与天齐。说着,他意有所指地看向面色苍白的魏国使臣,相信大魏礼仪之邦,自然也是见不惯此等野蛮之事。
  魏国使臣自然是识得盘中的信物,这样的信物显然并非寻常人能有,这是如今魏皇三叔衡王拓跋延的王族腰牌,那把短刀更是他的心爱之物,从来随身携带。
  他向来骁勇,常亲自领兵与玄朝交战。此时的魏地尚还冷寒,缺少物资,他遂亲自带兵去往边境劫掠,却因遭受伏击损失惨重,本人也不幸殒命于此。
  没想到连信物都被玄朝夺得。
  此举无疑在大殿上给了魏国使臣几个无声的掌掴,他当然也认出了这是衡王的信物,只能咬牙勉强笑道,那就愿两国边境和平,再无纷争。
  这下轮到玄若清扬眉吐气,座上帝王神色转霁,抚掌大笑,不错,不错,有宁王驻守边境,何愁边境不太平!这是朕今日最满意的生辰贺礼!来人,传朕旨意,赐宁王千金,还有朕前些时日得的那把宝弓,也一并赐给宁王。
  这样的插曲就在各自的心思叵测中悄然翻篇,随着帝王举杯,群臣恭贺,万寿节就此开宴。
  侍女穿梭于殿下桌案前,为宾客斟酒上菜。
  当侍女端着酒壶来到墨拂歌的桌案时,她只是轻轻推开了酒杯,不必为我斟酒。
  侍女低眉顺眼地应了声诺,准备起身离开,无人注意到她眼角的余光正仔细打量着墨拂歌。
  正当她起身时,不知是不是脚下没有站稳,顿时失去重心跌倒。墨拂歌躲闪得及时,避开了从她手中跌落的酒壶,侍女就没有这样幸运了,酒壶倾倒,尽数洒在她身上,不仅如此,她在跌倒时还下意识地抓住了墨拂歌的手腕。
  侍女当即惊恐地跪地不断叩首,祭司大人赎罪,奴婢一时脚软,这才不小心跌倒,冲撞了祭司大人,还请大人恕罪!
  墨拂歌只淡淡地收回了自己的手腕,理好衣摆。眼见这一幕引来了不少人的注意力,冲撞她倒是小事,影响了帝王的寿宴就是大罪了。
  她懒得将此事闹大,看着侍女被酒液打湿的凌乱衣摆,最后只摆了摆手,对着身边其他的侍女道,不过是洒了个酒壶,无妨,赶紧打扫了。带她下去换件衣服,别这样冲撞了别人。
  多谢祭司大人大恩!侍女感激地又磕了个头,起身准备跟着其他人去殿外更衣。
  墨拂歌注视着侍女离去的背影,却看见她的脚步明显地停滞了片刻,险些走错了方向,而后才匆忙跟上引她去往偏殿更衣的宫女。
  她眼眸墨色更深,轻轻招手唤来身边侍奉的白琚,朝着侍女离开的方向微不可察地扬了扬下颌。
  白琚会意,趁着殿中人不注意时,偷偷溜出了殿内,循着她们的方向找去。
  墨拂歌垂眸瞧着被侍女刚才触碰过的手腕,奇怪,她明明感觉只是在那个侍女跌倒时被虚抓了一下,却隐隐约约有些许痛感。
  、
  一场奢靡宫宴就这样索然无味地结束,墨拂歌在散宴时准备离开。
  出去打探消息的白琚终于在此刻归来,小姐,抱歉,奴婢一路追出去后,就跟丢了那个侍女。我去找今日负责服侍的宫人打听,她们都说不曾有这样一个侍女。只是我又仔细观察了许久,发现这个侍女后面又出现在冶怀侯元诩身边服侍似乎是冶怀侯的宫人。
  这倒真是件怪事,墨拂歌也一时没有头绪,只能颔首表示知晓。
  就在她们准备离开时,皇帝身边的大太监李公公悄无声息地来到了二人身边,躬身行礼,祭司大人,陛下有请。
  墨拂歌无奈,只能跟随着李德顺踏着月色来到了帝王所在的含元殿。
  这座奢靡宫殿内依旧焚烧着龙涎香的名贵香气,这样浓郁的气息向来让她觉得不适,激起咽喉想要咳嗽的痒意。
  她忍耐着不适,跟随着李德顺穿过殿堂,来到内殿。
  烛火焚烧,将殿内照得亮如白昼,隔着屏风,只能在投影的轮廓上看见君王坐在高处的主位,与另一面屏风后的人谈笑风生,他声音愉悦,时常抚掌大笑,而另一人语调平静,应和着君王的言辞。
  参见陛下。墨拂歌来到他面前,跪地行礼。
  起来吧,赐座。玄若清手一挥,示意她在自己身边的位置坐下,今日唤你来,是有件事要同你相商。
  陛下今日寿辰,还要操劳国事,实在让臣惭愧。墨拂歌在玄若清身边向来是低眉顺眼的模样,从不多问,只安静回应。
  玄若清摆手,并非是朕的事,其实是朕为你的事思索了许久。
  墨拂歌心中一紧。
  你父亲去得早,朕也算是看着你长大的。你的终身大事未定,朕也是心中不安。他呵呵笑着,目光在她身上来回扫视,岁月如梭,转眼你也到了年纪。
  一声叹息,瞧朕,年纪大了,总是想起些旧事。罢了罢了,不说这些,有个人你先见一见。
  随着玄若清招手,有一人终于自屏风后缓步走出,烛火摇曳,一半*烛光照亮他侧脸,而他另一半侧脸笼罩在阴影中看不真切。
  来人玉树芝兰,面如冠玉,只轻缓一笑便是倾目风姿。
  他向帝王行礼后,面含笑容,意味深长地注视着墨拂歌,许久后才缓缓开口。
  祭司大人,许久不见。
  【作者有话说】
  注:修改了皇帝身边大太监李公公的名字为李德顺,之前的名字一直被口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