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31舍离
◎世上多数追捧都并无真心,只是各有所图。◎
一声清脆的碎响,瓷杯摔在地面,碎片四散飞溅划破了跪地幕僚的脸颊,他呲着牙硬生生地忍住伤痛,承受着主座上的怒火。
李越进贡白鹿的事情,到底是谁传出去的?!为什么就让玄昳找到了那几个来进贡的人?
王府内的东西也被砸了个七七八八地面一片狼藉,几个幕僚面面相觑,终于有个胆大些的叩首道,其实殿下,李越进贡了白鹿也不代表您就想刺杀太子,这件事还是有转圜的余地
他话还没说完,又是一叠文书被扔到了他的脸上将他的话扇了回去,谁说本王想刺杀玄昳了?我会用这么蠢的方法吗?
是,是,这当然是太子那边的污蔑幕僚叹息,没想到到了如此时间,还要花更多心思去安抚宣王的情绪。
悄声步入厅堂内的洛祁殊被屋内的狼藉骇了一跳,飞扬的文书险些落到他的脸上。他一袭玄衣正映着身后夜色,眉目如星,松风柏姿,只不动声色地拾起地上的纸张,安静地走至玄旸身后行礼,殿下稍安勿躁。
别总和本王说这些废话在转过头看清来人时,宣王立马换了副面孔,急切地握住了洛祁殊的手面上含笑扶他起身,洛卿,原是你来了。你终于来了!
洛祁殊不动声色地抽回自己的手站定,总觉得眼前这一幕似曾相识。但是他也不是第一次见宣王把这群幕僚当撒气桶了,见怪不怪,殿下恕罪,京城人多眼杂,一直不好来拜访殿下,为殿下排忧。
洛祁殊无疑是玄旸此刻的救命稻草,他迎着洛祁殊在客座坐下,无妨,无妨,本王都知道。只是春狩这案子现在着实棘手,那几个寻得白鹿的猎户和护送白鹿来京城的侍卫不知被太子用什么手段寻到了,现在都已经押进了刑部大牢,这该如何是好?
宣王的确是自己给自己捅了个大篓子,原本耍点小聪明,老老实实把这白鹿当祥瑞进贡了,能讨得皇帝欢心也算不错的结果。谁知他偏偏要自作聪明,绕了这么一大圈就为了杀一个小小的左监门卫校尉卓连贺,结局自然是自尝苦果,被不知何处的有心人暗中推波助澜,演变成了现在这么个结果。
只不过他又是来替玄旸收拾烂摊子的,也懒得与他多说这其中关窍,反正说再多也不过徒费口舌。
殿下,这几位说得不错,此事仍有转圜余地。如今刑部大牢里那几个人能坐实的,只有这白鹿是楚州刺史李越搜罗的,以及他们的确是来替李越进贡白鹿。而刺杀一事,太子是并无切实证据的,一切都只是他们的片面之词。
洛祁殊如此说,身边几个跪地的侍从纷纷向他投来了感激的目光。
洛祁殊的发言无疑安抚到了宣王,但他面上仍有忧色,可那白鹿我们也的确动过手脚,在它身上抹了能吸引野兽的药物。
那只是碰巧被他们误打误撞说中。洛祁殊语气强硬,难得微蹙起眉头,他们在春狩时没有当场发现这白鹿身上的蹊跷,隔了这么些时日再查,鹿身上的药物早消散得一干二净,或者陛下也可以咬定是太子方做的手脚,毕竟要对这么头鹿做这点手脚实在是轻而易举。
宣王信服地点头,此刻他的思维已经完全被洛祁殊牵着前进,不错,只是刑部也有太子的人,未必会信我们的说辞。
刑部并不重要。殿下与太子各执一词,两边都没有决定性的证据,那么这个案子就只取决于陛下想相信谁。今日早朝,陛下本可以选择彻查,但他并没有。这说明陛下并不想让事情闹大,让天下知晓您与太子不睦,二是陛下顾念与殿下的父子之情,不愿彻查此事。洛祁殊罕见地与宣王直视,目光坚定,殿下,不要错失这个机会。
这是自然,可是本王要怎么做呢?他急切追问。
洛祁殊眉头紧蹙,露出行军时的严肃面色,先前臣就和殿下建议过,以退为进,先做舍离,很多时候先做舍弃,才能有所得到。
话到此处,宣王也能听懂其中弃车保帅之意,那依祁殊看,要舍谁呢?
臣先前就提议过,既然进贡一事都是楚州刺史李越的主意,那殿下是保不住他的,不如舍掉,将所有谋划都推到李越身上。
的确,他在春狩那日得知皇帝派太子查案时,就向玄旸提议过,直接舍弃楚州刺史李越,将所有责任都推卸到他身上,免得查出更多再生事端。
可惜楚州富庶,楚州刺史李越更是在这片丰饶土地上捞了白花花的油水,他做人也精明,自己得了好处也没有忘记一年到头给助力他当上楚州刺史的宣王送礼送钱。宣王平日本就用度奢侈,在京中还有各种人情往来,封邑那点食禄根本不够他的花销,就靠李越这样自觉的下属给他上供。让宣王贸然舍弃这么大一一棵摇钱树,他自然是不愿意的,也没料想到这个案子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而现在再向宣王提出这个建议,对方面色不明地沉默着,明显是开始考虑起了这个提议。
见宣王游移,洛祁殊自客座上起身,再行一拜,自祁殊入京复命以来,已在京中停留一月有余,春狩之后,也再无在京中逗留的理由。这一月已经堆积了不少公文,估计再过几日,就要动身回到芜城。今日前来,也是来向殿下辞别,祁不在京城之时,还望殿下多加保重。
这样的说辞颇有几分苦肉计的意思,至少他充分诠释了什么叫以退为进,宣王看着洛祁殊,当即想明白了,比起眼前这个的确手握军权的朔方节度使,李越一个楚州刺史自然是可以舍弃的。
为了他的无上至尊之路,总有人要为之牺牲。
、
三日后
柳色青青,飞絮堆烟,春日的细雨来得缱绻,打湿江南水畔的京城,晕开缥色如烟。
珊瑚赫色的织锦裙更衬出如雪肤色,配上种水上佳的碧色翠玉簪,她眉眼间就自带了三分春色。翻阅着手中的进货条目,叶晨晚问向身边负责进货的李叔,这鳜鱼还是少了些,没别的进货门路了吗?
我们常定鳜鱼的那些渔户,现在捕的鳜鱼都得尽数上供,老板若是还想要,估计要去更远的湖州了,这成本也会更高。李叔神色有些为难。
无妨的,再去联系湖州的渔户,现在楼里的鳜鱼供不应求,多订些总是好的。稍加思衬,叶晨晚就做了决定。
在一旁的桌案前趴着读书的疏星听见了两人的对话,抬起了头,容姐姐,为什么鳜鱼都这么抢手了呀。
安排着折棠收养的几个孩子搬到自己寻到的某处安全宅院后,折棠偶尔也会带几个孩子来扶风楼中玩。疏星这姑娘早慧又懂事,素日里安安静静地喜欢看书,又瞧她耳聪目明,叶晨晚也任由她在楼里看书,平日里听自己操持楼中事务。
因为前些日子陛下在家宴上夸赞了一道翅汤桂鱼片,现在京城附近所有的鳜鱼几乎都御贡到了皇宫,而自从陛下夸赞后,也有不少人慕名点鳜鱼做成的菜品,现在鳜鱼的价格在城中翻了*好几番了,有价也不一定能求。
京中的鳜鱼尽数御贡到皇宫,自然是吃不完的,只能白白浪费。但叶晨晚心中虽这么想,自己唯一能做的,也只有趁着流行的风气多捞一笔。
一道鳜鱼也值得这样追捧么?
叶晨晚倾身靠近疏星,拿过她手中的《孟子》翻了几页,指向书页上其中一段话,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便是说如此。君子之德如风,小人之德如草,草上之风必偃。
疏星听得似懂非懂,笑意忽然狡黠起来,那容姐姐算不算也是下必有甚焉者矣?
倒是没想到这孩子如此举一反三,叶晨晚点了下她的额头,呵呵笑了起来,虽然这么说倒也不错,不过我只是想多赚一笔钱而已。这世上多数追捧都并无真心,只是各有所图。
这话对疏星来说理解起来的确有些困难,叶晨晚也不再多言,只把那本《孟子》重新递回给了她。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响起了敲门声,老板!老板!有喜事啦!
进来吧。准许狄汀进屋后,叶晨晚看他满脸喜色,额间还有薄汗,像是连跑带喘地跑来,略有嫌弃地扫了他一眼,在楼内这么咋咋呼呼的做什么。
有大喜事呀,老板!狄汀看见疏星也在屋内,遂做出宣王的口型示意叶晨晚。
这样小的孩子,自然还是少听些朝堂内的事,叶晨晚温声把疏星哄去了隔壁,又示意李叔退下后,才开口问,说吧,可是宣王的案子有了什么结果?
◎世上多数追捧都并无真心,只是各有所图。◎
一声清脆的碎响,瓷杯摔在地面,碎片四散飞溅划破了跪地幕僚的脸颊,他呲着牙硬生生地忍住伤痛,承受着主座上的怒火。
李越进贡白鹿的事情,到底是谁传出去的?!为什么就让玄昳找到了那几个来进贡的人?
王府内的东西也被砸了个七七八八地面一片狼藉,几个幕僚面面相觑,终于有个胆大些的叩首道,其实殿下,李越进贡了白鹿也不代表您就想刺杀太子,这件事还是有转圜的余地
他话还没说完,又是一叠文书被扔到了他的脸上将他的话扇了回去,谁说本王想刺杀玄昳了?我会用这么蠢的方法吗?
是,是,这当然是太子那边的污蔑幕僚叹息,没想到到了如此时间,还要花更多心思去安抚宣王的情绪。
悄声步入厅堂内的洛祁殊被屋内的狼藉骇了一跳,飞扬的文书险些落到他的脸上。他一袭玄衣正映着身后夜色,眉目如星,松风柏姿,只不动声色地拾起地上的纸张,安静地走至玄旸身后行礼,殿下稍安勿躁。
别总和本王说这些废话在转过头看清来人时,宣王立马换了副面孔,急切地握住了洛祁殊的手面上含笑扶他起身,洛卿,原是你来了。你终于来了!
洛祁殊不动声色地抽回自己的手站定,总觉得眼前这一幕似曾相识。但是他也不是第一次见宣王把这群幕僚当撒气桶了,见怪不怪,殿下恕罪,京城人多眼杂,一直不好来拜访殿下,为殿下排忧。
洛祁殊无疑是玄旸此刻的救命稻草,他迎着洛祁殊在客座坐下,无妨,无妨,本王都知道。只是春狩这案子现在着实棘手,那几个寻得白鹿的猎户和护送白鹿来京城的侍卫不知被太子用什么手段寻到了,现在都已经押进了刑部大牢,这该如何是好?
宣王的确是自己给自己捅了个大篓子,原本耍点小聪明,老老实实把这白鹿当祥瑞进贡了,能讨得皇帝欢心也算不错的结果。谁知他偏偏要自作聪明,绕了这么一大圈就为了杀一个小小的左监门卫校尉卓连贺,结局自然是自尝苦果,被不知何处的有心人暗中推波助澜,演变成了现在这么个结果。
只不过他又是来替玄旸收拾烂摊子的,也懒得与他多说这其中关窍,反正说再多也不过徒费口舌。
殿下,这几位说得不错,此事仍有转圜余地。如今刑部大牢里那几个人能坐实的,只有这白鹿是楚州刺史李越搜罗的,以及他们的确是来替李越进贡白鹿。而刺杀一事,太子是并无切实证据的,一切都只是他们的片面之词。
洛祁殊如此说,身边几个跪地的侍从纷纷向他投来了感激的目光。
洛祁殊的发言无疑安抚到了宣王,但他面上仍有忧色,可那白鹿我们也的确动过手脚,在它身上抹了能吸引野兽的药物。
那只是碰巧被他们误打误撞说中。洛祁殊语气强硬,难得微蹙起眉头,他们在春狩时没有当场发现这白鹿身上的蹊跷,隔了这么些时日再查,鹿身上的药物早消散得一干二净,或者陛下也可以咬定是太子方做的手脚,毕竟要对这么头鹿做这点手脚实在是轻而易举。
宣王信服地点头,此刻他的思维已经完全被洛祁殊牵着前进,不错,只是刑部也有太子的人,未必会信我们的说辞。
刑部并不重要。殿下与太子各执一词,两边都没有决定性的证据,那么这个案子就只取决于陛下想相信谁。今日早朝,陛下本可以选择彻查,但他并没有。这说明陛下并不想让事情闹大,让天下知晓您与太子不睦,二是陛下顾念与殿下的父子之情,不愿彻查此事。洛祁殊罕见地与宣王直视,目光坚定,殿下,不要错失这个机会。
这是自然,可是本王要怎么做呢?他急切追问。
洛祁殊眉头紧蹙,露出行军时的严肃面色,先前臣就和殿下建议过,以退为进,先做舍离,很多时候先做舍弃,才能有所得到。
话到此处,宣王也能听懂其中弃车保帅之意,那依祁殊看,要舍谁呢?
臣先前就提议过,既然进贡一事都是楚州刺史李越的主意,那殿下是保不住他的,不如舍掉,将所有谋划都推到李越身上。
的确,他在春狩那日得知皇帝派太子查案时,就向玄旸提议过,直接舍弃楚州刺史李越,将所有责任都推卸到他身上,免得查出更多再生事端。
可惜楚州富庶,楚州刺史李越更是在这片丰饶土地上捞了白花花的油水,他做人也精明,自己得了好处也没有忘记一年到头给助力他当上楚州刺史的宣王送礼送钱。宣王平日本就用度奢侈,在京中还有各种人情往来,封邑那点食禄根本不够他的花销,就靠李越这样自觉的下属给他上供。让宣王贸然舍弃这么大一一棵摇钱树,他自然是不愿意的,也没料想到这个案子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而现在再向宣王提出这个建议,对方面色不明地沉默着,明显是开始考虑起了这个提议。
见宣王游移,洛祁殊自客座上起身,再行一拜,自祁殊入京复命以来,已在京中停留一月有余,春狩之后,也再无在京中逗留的理由。这一月已经堆积了不少公文,估计再过几日,就要动身回到芜城。今日前来,也是来向殿下辞别,祁不在京城之时,还望殿下多加保重。
这样的说辞颇有几分苦肉计的意思,至少他充分诠释了什么叫以退为进,宣王看着洛祁殊,当即想明白了,比起眼前这个的确手握军权的朔方节度使,李越一个楚州刺史自然是可以舍弃的。
为了他的无上至尊之路,总有人要为之牺牲。
、
三日后
柳色青青,飞絮堆烟,春日的细雨来得缱绻,打湿江南水畔的京城,晕开缥色如烟。
珊瑚赫色的织锦裙更衬出如雪肤色,配上种水上佳的碧色翠玉簪,她眉眼间就自带了三分春色。翻阅着手中的进货条目,叶晨晚问向身边负责进货的李叔,这鳜鱼还是少了些,没别的进货门路了吗?
我们常定鳜鱼的那些渔户,现在捕的鳜鱼都得尽数上供,老板若是还想要,估计要去更远的湖州了,这成本也会更高。李叔神色有些为难。
无妨的,再去联系湖州的渔户,现在楼里的鳜鱼供不应求,多订些总是好的。稍加思衬,叶晨晚就做了决定。
在一旁的桌案前趴着读书的疏星听见了两人的对话,抬起了头,容姐姐,为什么鳜鱼都这么抢手了呀。
安排着折棠收养的几个孩子搬到自己寻到的某处安全宅院后,折棠偶尔也会带几个孩子来扶风楼中玩。疏星这姑娘早慧又懂事,素日里安安静静地喜欢看书,又瞧她耳聪目明,叶晨晚也任由她在楼里看书,平日里听自己操持楼中事务。
因为前些日子陛下在家宴上夸赞了一道翅汤桂鱼片,现在京城附近所有的鳜鱼几乎都御贡到了皇宫,而自从陛下夸赞后,也有不少人慕名点鳜鱼做成的菜品,现在鳜鱼的价格在城中翻了*好几番了,有价也不一定能求。
京中的鳜鱼尽数御贡到皇宫,自然是吃不完的,只能白白浪费。但叶晨晚心中虽这么想,自己唯一能做的,也只有趁着流行的风气多捞一笔。
一道鳜鱼也值得这样追捧么?
叶晨晚倾身靠近疏星,拿过她手中的《孟子》翻了几页,指向书页上其中一段话,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便是说如此。君子之德如风,小人之德如草,草上之风必偃。
疏星听得似懂非懂,笑意忽然狡黠起来,那容姐姐算不算也是下必有甚焉者矣?
倒是没想到这孩子如此举一反三,叶晨晚点了下她的额头,呵呵笑了起来,虽然这么说倒也不错,不过我只是想多赚一笔钱而已。这世上多数追捧都并无真心,只是各有所图。
这话对疏星来说理解起来的确有些困难,叶晨晚也不再多言,只把那本《孟子》重新递回给了她。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响起了敲门声,老板!老板!有喜事啦!
进来吧。准许狄汀进屋后,叶晨晚看他满脸喜色,额间还有薄汗,像是连跑带喘地跑来,略有嫌弃地扫了他一眼,在楼内这么咋咋呼呼的做什么。
有大喜事呀,老板!狄汀看见疏星也在屋内,遂做出宣王的口型示意叶晨晚。
这样小的孩子,自然还是少听些朝堂内的事,叶晨晚温声把疏星哄去了隔壁,又示意李叔退下后,才开口问,说吧,可是宣王的案子有了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