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其中又以若微的反应最为剧烈。
即便她已经从太医口中得知了善祥身体一切健康,胎儿也都发育完好,可她心里的焦虑可以说完全泄露在了脸上。
“既然如此,我和娘说过要第一个告诉她。锦绣你一向稳重,就由你陪同太医和女官将此事缓缓告诉太子妃。”
屋子里唯一淡定的大概就是早已知晓的当事人了。善祥从榻上坐起,拉了拉若微的手:“你陪我去给爹熬药吧,赶在晚膳前让爹喝了,他也好用些饭。”
“可是……好。”
若微的话在触碰到善祥温和的眸光后就再也说不出来,只能哽在喉中,默默陪着善祥熬好了汤药,看着她走了进去。
善祥刚提着药走进去,就见太子妃带着宫女往外走,两方人撞在一处,都是一愣。
“你来了?瞧我都忘了告诉你,太医今儿来给太子爷把脉,说是要调整一下药方,我也是忙昏头了,忘了告诉你,白累你跑这一趟。”
太子妃先是握住了善祥的手,可惜勉强压抑的声音还是在善祥那通透的眼神中溃败。她忙垂下头想拿袖子拭泪,却被善祥温柔地握住手,轻柔的丝帕慢慢覆在了她的眼角。
“太子爷的身子……”
善祥的话没有说尽,可太子妃却再也忍耐不住:“日夜颠倒、呕心沥血,可是没办法…老爷子和儿子都在前面,若是……我该怎么办啊!”
“娘且不要担心,事情未必就到那份上了。”善祥此刻却没有露出彷徨的模样,反倒显得镇定自若,向太子妃的贴身宫女道:“你们扶着太子妃回去,路上要仔细。”
“娘,我今日有要事必须要见爹一面,您先回去休息,不论如何要保重自己的身子,如今太子和太孙更离不开咱们。”
张氏犹豫片刻,还是轻轻点了点头:“你一向有分寸,只不管是什么事,都得缓缓地说与太子。他的病,万不能再受刺激了。”
“是。”
胡善祥等送走太子妃,独个坐在了书房下首的圈椅上。只听得外头忽地响起三位杨大人的呼喊声,接着便是太子开门走了进来。
朱高炽勉强支撑着身子坐上去,只短短几步路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瞧了她一眼,还是费劲问道:“你怎么来了?”
“娘一心扑在您的身子上,忘了派人告诉我。”胡善祥缓缓上前,绕过桌案轻声道,“且,我这里也有话想告诉太子。”
她示意左右,太子心中一紧,挥手叫众人退下这才问道:“你有何话要如此谨慎?”
“我此言犯忌,原不该语。只是如今的形势容不得我顾惜己身,此言一出,即便太子要治罪,善祥也绝无异议。”
善祥说完,再拜三拜,不等太子开口便继续说道:“您的身子,您比旁人更清楚。若……若到了紧要关头,还请太子万事决断务必呈与皇上知晓,绝不可有丝毫隐瞒。”
“你知道了什么?”太子的眼睛瞬间变得犀利起来,“方才那些话,你听见多少?”
“我过来时,随侍者皆在左右。方才您与那些大人商议何事,他们可以作证,我一概未曾听闻。”
善祥抬起头,直视着太子的双眼,忽而笑道:“我今日过来,原要告诉太子一件喜讯。”
朱高炽一时被她这话弄糊涂了,没明白过来她怎么忽然就转了话,结果善祥下一句话就将他惊地站了起来:
“太医今日请脉,我这次,怀的是双生胎。”
“这,这……”
朱高炽扶住眩晕的头赶快坐下,脸上满是苦笑。如今这种时候,双生胎于他们家,与眼前这个年轻孩子来说,哪里能称得上是件好事呢。
“孩子,你快先起来…这事…唉……是我们朱家亏欠了你。”
胡善祥却摇摇头:“太子爷,一家人没有什么亏欠不亏欠,我只是想说,就算是为了我腹中的这两个孩子,我也绝无害人之心。”
“您应当知道,我为太孙妃,其中必有些旁的缘故。多的话我曾与皇上有诺在先不能透露,您只要记得,这些年您是如何做的,继续如此,便会一家平安。”
第448章 胡善祥39
自那日夜谈,此后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太子还是命六部与东宫议事,之前三杨提出的换防一事继续进行,却没有隐瞒皇上。
他病重难起的消息还是以密折的形式到了皇帝御前,朱棣犹豫再三,在看了太医院呈上的脉案听了随行军医的解释后,还是没有第一时间让朱瞻基回京。
如今的战局已到了关键时刻,且朱棣心里也有诸多思量,只不好宣之于口。偏太孙年轻,性子也不够沉稳,最近更因为在战场上待久了,愈发锋芒毕露。
朱棣想要一位智勇双全的圣孙,而不是一个好大喜功的汉王。便着意在压他一压,盘算着将他按在先锋营再打两场,随后等战事稍定,自个能腾出手压住两个儿子了,再派他回去。
却不想三峡口这一战如此凶险,朱瞻基战至力竭,身上被捅了两个窟窿,头也遭到重锤击打。好在他胸口放的那块鱼形玉佩挡住致命一刀。
经历过大恐怖,朱瞻基周身虚浮一去如空,整个人站在那儿像是洗净铅华,宛如一柄将要出鞘的宝刀。
朱棣安慰之余也颇为后怕,终于在这个孙子面前流露出温情的一面,立刻将太孙调回了中军营,只让他陪在自己左右。
就在他告诉太孙太子病重这个消息当晚,胡善祥将熬好的汤药奉于太子,并给他念了朱瞻基寄来的家书。
在汤药和心绪震荡的双重刺激下,太子当场吐血晕厥,眼看着竟是已到弥留之际。
入夜,东宫寝殿内。
“你的意思是太子……他,只怕没有几天!。”
张氏两手都是湿冷的,脸上的泪水就没干过。胡善祥被若微扶着,两手握着张氏的手看向跪在地上的御医:“太子已经凶险至此了吗?”
“……只在旦夕。”
墨御医干涩的嗓音并不比在场其他人轻松多少,太子性命垂危,弄不好满城风雨,他也未必能站在干岸上。
这四个字像是扼住了太子妃的喉咙,她喘了半天只是说不出话来,整个人都精神恍惚了。
“墨先生,太子爷旁边的屋子已经收拾出来了,还请您不论如何都要尽力保住太子,我们一家感激不尽。”胡善祥向着御医行了大礼,这才着人好好将御医送去偏殿。
还不等太子妃反应过来,她便命在场所有宫人全都退下,只留若微和丝萝在她左右,接着便是一套连击,只把太子妃打了个头昏脑胀:
“这件事必须告诉皇上和太孙,但除此以外,决不能让汉王和赵王知晓。”胡善祥缓缓坐下,拉住太子妃的手沉声道:
“咱们身边究竟有多少他们的暗线谁也不清楚,但吴氏是汉王举荐,非常时候,只能先委屈她了;再有太子如今昏迷不醒,此事若要瞒住六部官员,需得告知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大人,他们是一心为国之士,想来可以信任。只这两件儿媳不好出面,需得劳累娘亲自去办。”
“除此以外,对外要一切如常,不可令人察觉到分毫不对,务必要等到太孙回来。”
胡善祥语速越来越快,整个人像是出鞘的宝刀:“丝萝,你的身份皇上从未瞒我,今日我只问一句:锦衣卫有关我的密折,有无可能绕过赵王。”
此言一出,太子妃、若微和丝萝本人都被这消息震在原地。
大殿里一时静的吓人。
良久……
“您的消息,向来不过第四人。我负责记录,另有一人负责每月传递,再由首领呈于皇上。消息一层层递上去,即便是赵王也不能知晓。”
丝萝不再是那副柔柔弱弱、沉默寡言的样子,平缓的声音没有了以往刻意伪装的怯弱,竟叫人觉得幽深。
“好,我即刻修书一封,你连同太子性命垂危一同奏报御前。大明江山的未来,全托于卿一身。”
胡善祥一个眼神,若微已经把笔墨拿了过来。众人都默契地移开了目光,不过片刻就听善祥一句:“好了。”
她将那张薄薄的信纸连同自己腰上的玉佩都取了下来递到丝萝手中:“切忌,一定要快,我们如今是在争命。”
“是。”
丝萝知道这不合规矩,哪有负责监视的暗卫却替被监视的人给皇上送信?
但……
丝萝看着手里的信件和信物,看着太孙妃向她深深行了一礼,环顾四周,虽是在富贵安逸的皇宫深处,却只叫她生出风雨飘摇之感。
她虽然只是个不入流的线人、暗桩,可正因在最底层,见惯了黑暗处,反倒最先嗅到了那股令人作呕的血腥气。
丝萝并不懂局势,更分辨不出未来谁当了皇帝会更好。
她只是本能地,做出了顺从心意的选择。
胡善祥眼看着她走出大殿,这才像是被抽走了骨头一样软在椅子上。太子妃用一种惊奇的目光看向她,因为她方才那些话察觉出转机,却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开口询问。
即便她已经从太医口中得知了善祥身体一切健康,胎儿也都发育完好,可她心里的焦虑可以说完全泄露在了脸上。
“既然如此,我和娘说过要第一个告诉她。锦绣你一向稳重,就由你陪同太医和女官将此事缓缓告诉太子妃。”
屋子里唯一淡定的大概就是早已知晓的当事人了。善祥从榻上坐起,拉了拉若微的手:“你陪我去给爹熬药吧,赶在晚膳前让爹喝了,他也好用些饭。”
“可是……好。”
若微的话在触碰到善祥温和的眸光后就再也说不出来,只能哽在喉中,默默陪着善祥熬好了汤药,看着她走了进去。
善祥刚提着药走进去,就见太子妃带着宫女往外走,两方人撞在一处,都是一愣。
“你来了?瞧我都忘了告诉你,太医今儿来给太子爷把脉,说是要调整一下药方,我也是忙昏头了,忘了告诉你,白累你跑这一趟。”
太子妃先是握住了善祥的手,可惜勉强压抑的声音还是在善祥那通透的眼神中溃败。她忙垂下头想拿袖子拭泪,却被善祥温柔地握住手,轻柔的丝帕慢慢覆在了她的眼角。
“太子爷的身子……”
善祥的话没有说尽,可太子妃却再也忍耐不住:“日夜颠倒、呕心沥血,可是没办法…老爷子和儿子都在前面,若是……我该怎么办啊!”
“娘且不要担心,事情未必就到那份上了。”善祥此刻却没有露出彷徨的模样,反倒显得镇定自若,向太子妃的贴身宫女道:“你们扶着太子妃回去,路上要仔细。”
“娘,我今日有要事必须要见爹一面,您先回去休息,不论如何要保重自己的身子,如今太子和太孙更离不开咱们。”
张氏犹豫片刻,还是轻轻点了点头:“你一向有分寸,只不管是什么事,都得缓缓地说与太子。他的病,万不能再受刺激了。”
“是。”
胡善祥等送走太子妃,独个坐在了书房下首的圈椅上。只听得外头忽地响起三位杨大人的呼喊声,接着便是太子开门走了进来。
朱高炽勉强支撑着身子坐上去,只短短几步路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瞧了她一眼,还是费劲问道:“你怎么来了?”
“娘一心扑在您的身子上,忘了派人告诉我。”胡善祥缓缓上前,绕过桌案轻声道,“且,我这里也有话想告诉太子。”
她示意左右,太子心中一紧,挥手叫众人退下这才问道:“你有何话要如此谨慎?”
“我此言犯忌,原不该语。只是如今的形势容不得我顾惜己身,此言一出,即便太子要治罪,善祥也绝无异议。”
善祥说完,再拜三拜,不等太子开口便继续说道:“您的身子,您比旁人更清楚。若……若到了紧要关头,还请太子万事决断务必呈与皇上知晓,绝不可有丝毫隐瞒。”
“你知道了什么?”太子的眼睛瞬间变得犀利起来,“方才那些话,你听见多少?”
“我过来时,随侍者皆在左右。方才您与那些大人商议何事,他们可以作证,我一概未曾听闻。”
善祥抬起头,直视着太子的双眼,忽而笑道:“我今日过来,原要告诉太子一件喜讯。”
朱高炽一时被她这话弄糊涂了,没明白过来她怎么忽然就转了话,结果善祥下一句话就将他惊地站了起来:
“太医今日请脉,我这次,怀的是双生胎。”
“这,这……”
朱高炽扶住眩晕的头赶快坐下,脸上满是苦笑。如今这种时候,双生胎于他们家,与眼前这个年轻孩子来说,哪里能称得上是件好事呢。
“孩子,你快先起来…这事…唉……是我们朱家亏欠了你。”
胡善祥却摇摇头:“太子爷,一家人没有什么亏欠不亏欠,我只是想说,就算是为了我腹中的这两个孩子,我也绝无害人之心。”
“您应当知道,我为太孙妃,其中必有些旁的缘故。多的话我曾与皇上有诺在先不能透露,您只要记得,这些年您是如何做的,继续如此,便会一家平安。”
第448章 胡善祥39
自那日夜谈,此后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太子还是命六部与东宫议事,之前三杨提出的换防一事继续进行,却没有隐瞒皇上。
他病重难起的消息还是以密折的形式到了皇帝御前,朱棣犹豫再三,在看了太医院呈上的脉案听了随行军医的解释后,还是没有第一时间让朱瞻基回京。
如今的战局已到了关键时刻,且朱棣心里也有诸多思量,只不好宣之于口。偏太孙年轻,性子也不够沉稳,最近更因为在战场上待久了,愈发锋芒毕露。
朱棣想要一位智勇双全的圣孙,而不是一个好大喜功的汉王。便着意在压他一压,盘算着将他按在先锋营再打两场,随后等战事稍定,自个能腾出手压住两个儿子了,再派他回去。
却不想三峡口这一战如此凶险,朱瞻基战至力竭,身上被捅了两个窟窿,头也遭到重锤击打。好在他胸口放的那块鱼形玉佩挡住致命一刀。
经历过大恐怖,朱瞻基周身虚浮一去如空,整个人站在那儿像是洗净铅华,宛如一柄将要出鞘的宝刀。
朱棣安慰之余也颇为后怕,终于在这个孙子面前流露出温情的一面,立刻将太孙调回了中军营,只让他陪在自己左右。
就在他告诉太孙太子病重这个消息当晚,胡善祥将熬好的汤药奉于太子,并给他念了朱瞻基寄来的家书。
在汤药和心绪震荡的双重刺激下,太子当场吐血晕厥,眼看着竟是已到弥留之际。
入夜,东宫寝殿内。
“你的意思是太子……他,只怕没有几天!。”
张氏两手都是湿冷的,脸上的泪水就没干过。胡善祥被若微扶着,两手握着张氏的手看向跪在地上的御医:“太子已经凶险至此了吗?”
“……只在旦夕。”
墨御医干涩的嗓音并不比在场其他人轻松多少,太子性命垂危,弄不好满城风雨,他也未必能站在干岸上。
这四个字像是扼住了太子妃的喉咙,她喘了半天只是说不出话来,整个人都精神恍惚了。
“墨先生,太子爷旁边的屋子已经收拾出来了,还请您不论如何都要尽力保住太子,我们一家感激不尽。”胡善祥向着御医行了大礼,这才着人好好将御医送去偏殿。
还不等太子妃反应过来,她便命在场所有宫人全都退下,只留若微和丝萝在她左右,接着便是一套连击,只把太子妃打了个头昏脑胀:
“这件事必须告诉皇上和太孙,但除此以外,决不能让汉王和赵王知晓。”胡善祥缓缓坐下,拉住太子妃的手沉声道:
“咱们身边究竟有多少他们的暗线谁也不清楚,但吴氏是汉王举荐,非常时候,只能先委屈她了;再有太子如今昏迷不醒,此事若要瞒住六部官员,需得告知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大人,他们是一心为国之士,想来可以信任。只这两件儿媳不好出面,需得劳累娘亲自去办。”
“除此以外,对外要一切如常,不可令人察觉到分毫不对,务必要等到太孙回来。”
胡善祥语速越来越快,整个人像是出鞘的宝刀:“丝萝,你的身份皇上从未瞒我,今日我只问一句:锦衣卫有关我的密折,有无可能绕过赵王。”
此言一出,太子妃、若微和丝萝本人都被这消息震在原地。
大殿里一时静的吓人。
良久……
“您的消息,向来不过第四人。我负责记录,另有一人负责每月传递,再由首领呈于皇上。消息一层层递上去,即便是赵王也不能知晓。”
丝萝不再是那副柔柔弱弱、沉默寡言的样子,平缓的声音没有了以往刻意伪装的怯弱,竟叫人觉得幽深。
“好,我即刻修书一封,你连同太子性命垂危一同奏报御前。大明江山的未来,全托于卿一身。”
胡善祥一个眼神,若微已经把笔墨拿了过来。众人都默契地移开了目光,不过片刻就听善祥一句:“好了。”
她将那张薄薄的信纸连同自己腰上的玉佩都取了下来递到丝萝手中:“切忌,一定要快,我们如今是在争命。”
“是。”
丝萝知道这不合规矩,哪有负责监视的暗卫却替被监视的人给皇上送信?
但……
丝萝看着手里的信件和信物,看着太孙妃向她深深行了一礼,环顾四周,虽是在富贵安逸的皇宫深处,却只叫她生出风雨飘摇之感。
她虽然只是个不入流的线人、暗桩,可正因在最底层,见惯了黑暗处,反倒最先嗅到了那股令人作呕的血腥气。
丝萝并不懂局势,更分辨不出未来谁当了皇帝会更好。
她只是本能地,做出了顺从心意的选择。
胡善祥眼看着她走出大殿,这才像是被抽走了骨头一样软在椅子上。太子妃用一种惊奇的目光看向她,因为她方才那些话察觉出转机,却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开口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