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薄巧慧在他身侧坐好,闻言微微侧过脸,头上的流苏随着她的动作轻微摆动,吸引了刘启的注意。
  他下意识向巧慧头顶看去,却绕过华美的珠饰,将目光投注在那枚比翼而飞的木簪上。
  “没什么事,只是昨日准备彻儿和念雪的婚事,想起一些过去的事,心里感慨。”
  巧慧只有在谈论起儿女时流露的慈爱神情能让人意识到她已经不再年轻,可当你继续凝视她,却又会因为那一如当年的清澈双眸误认为这仍是一位少女。
  刘启近来很不敢照镜子,他的宣室殿里也再没有一面铜镜。然而即便如此,他的身体还是不吝提醒刘启,他的身体是如何衰弱。
  刘启没有告诉任何人,他其实恐惧着死亡。
  真是不甘心啊,刘启着魔般伸出手,轻柔地爱抚着皇后的脸颊,既喜爱又嫉妒。
  “这么多年,上天还是如此偏爱你,没有让你的容颜有一丝改变。”刘启呢喃着,“太快了,朕还记得咱们新婚不久,父皇派朕去上党。”
  “后来父皇病重,也是你先阿姊一步传信给我,劝我给武儿写了令旨。后来阿姊被那个陈庸和他背后的刘濞欺骗,也是你一早发现和他们周旋。”
  “七国之战,薄家日渐崛起,等朕想要分化他们时,薄仞和薄偾便恰好生出不睦;朕忌惮武儿和薄家强强联手,薄家就严词拒绝了武儿的提亲。”
  “还有那些证据,只要朕想,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呈在朕的桌案上。”
  刘启越说越平静,到最后他身甚至是有些惊叹地看着巧慧:“谁能想到呢?贤良的皇后,每日居于深宫忙于宫务,却还能在前朝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即便是当年的吕后,只怕也没有你这份本事。”
  巧慧还是那样笑吟吟地,对刘启的话没有什么反应,即便他提到吕雉这个敏感的名字她也只是随口道:“陛下谬赞。”
  “朕直到自己时日无多才恍然发现,竟然从未看清过你。”刘启直视着那双眼睛,像是欲择人而食的猛兽:“皇后,你究竟想做什么?”
  “臣妾,自然想做陛下的皇后。”
  薄巧慧不得不微仰着头回望他,似乎答非所问,又似乎什么都回答了。
  刘启忽然整个人都松懈下来,他伸出长臂一把揽住了巧慧的腰肢,另一只手轻轻捏住她的后颈,声音缱绻深情:“阿巧,你只能是朕的皇后。”
  薄巧慧两手环抱着刘启的脊背,右手缓缓置于他的后心,笑容温柔甜蜜:“阿巧自然是陛下的皇后。”
  从宣室殿出来,巧慧回到椒房殿不许人跟着她。无人发现一只鸟自上空掠过,盘旋而上,向着宫外飞去。
  与此同时,皇帝似乎终于想起了自己为数不多的良心,不再像之前那样疯狂折腾朝臣们。
  长安终于因为太子殿下的新婚而多了份喜意。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除了刘启的身体。此事在太子新婚的第二个月就沸沸扬扬的传开了,长安又变得风声鹤唳起来。
  有心者自觉天赐良机,在跳出来了足够多的人后,刘启忽然在一个艳阳高照的好天气里上了朝,又将一批大臣杀得人头滚滚。
  如此往复了三次,在旁人嘴里恐怕熬不到“春”、“夏”、“秋”的皇帝陛下一直到下一年的夏日都还活得好好的,甚至近来还多上了两日朝,彻底将大汉臣民溜麻了。
  “哈哈哈,只怕朕现在真死了他们也不肯相信。”刘启躺在床上,整个人虽然削瘦精神却还好。
  前来探望的窦太后和太子都放下心来,和他聊了几句便离开了。唯有巧慧一直站在人群之外,等所有人都走了才上前坐在刘启的床边。
  “平日这时候不是正忙吗?”刘启笑着摆手,“朕无碍,你自去罢。”
  “今天没什么大事,臣妾便让念雪学着处理,她是未来的皇后,这些事总是要早点学会才好。”
  薄巧慧坐在他身边,握着他的手,虽然解释的很是合理,可刘启却叹了口气:“不想让你看着朕死的。”
  “人死以后会变得很丑,朕怕吓着你。”
  “哪有人会怕自己的丈夫?”巧慧低下头,语气有些生硬。
  刘启便笑得很快活。
  时间一点点带走刘启身上的生机,他却还在不停地讲着,讲儿时母亲的偏心、父亲的忙碌,讲少年时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讲自己初为人父时的喜悦和茫然。
  但要说讲得最多的,还是他记忆里的阿巧,他的皇后。
  薄巧慧安静地听着,时不时应和两句。就在她以为两人就要这么迎来分别时,刘启气若游丝地说道:“阿巧,朕舍不得你,你愿意和朕,一起走吗?”
  薄巧慧:“……”
  薄巧慧:“你再多说一句,等我以后死了,就让彻儿再给我修一座陵墓,不和你合葬。”
  “不行,绝对不行!”刘启忽然翻身坐了起来,声音也变得洪亮起来:“春望,春望!”
  听见呼唤的春望连滚带爬跑了进来,眼圈甚至已经红了:“奴婢来了!”
  刘启神采奕奕指着巧慧,严肃道:“你告诉彻儿,等阿巧百年以后,必须跟我合葬。听清了吗?一定要和我一起合葬!”
  “诺,奴婢听清了。”春望也一脸严肃的答应。
  “他一个宫人说了不算,彻儿也不敢忤逆他的母后。”
  巧慧双手环胸,也不跟他装了:“你那陵墓还不知道要住多少人,我嫌挤,我就要出去独居。”
  “就我们两个住,哪儿挤了?”
  薄巧慧这才一点头,也转身看向春望:“听见没,把这句也记下来。到时候那皇陵多一个,我就不去。”
  春望擦了擦额头,试探着道:“要不陛下还是亲自写上一份诏书?”
  刘启:“!”
  第260章 薄巧慧72
  “把乘儿新改良的纸拿来。”
  刘启也不知哪来的力气,不仅坐了起来,甚至真的有力气提笔写字。搞得原本以为他这是回光返照的巧慧都有些拿不准。
  没听说回光返照能回这么久啊?
  巧慧仍旧抱着两手,看他一口气写完了诏书又接过玉玺印了上去。
  “这下你就跑不了了。”
  刘启仰起头,得意的像个打了胜仗的孩子,随后再也支撑不住倒了下去。
  巧慧忙上前托住他的身体,将他安放在床上。刘启的呼吸越来越响,进气少、出气多。
  他颤颤巍巍地把手挪到了巧慧的右手边,喉咙挤了又挤,也只哼出一个“巧”字。
  了无生息。
  “陛下!陛下——!”
  春望扑上去小心试探鼻尖,随后连忙跑出殿外将太医全都叫了进来。
  接着是太后、太子、大臣……
  薄巧慧安静地坐在床边,没有一个人来打扰她。等她再次醒来,已经躺在了椒房殿里。
  薄巧慧安静地坐起身,冲守在她身边的乐尺和阿蛮道:“扶我去为陛下守灵。”
  乐尺脸色一白,小心翼翼地看着她:“娘娘,您已经为陛下守完灵了,太子殿下已经登基两月有余了。”
  “啊,是吗?”
  薄巧慧见她都快哭了,忙玩笑着说道:“那我现在岂不是太后了?哎呀,终于不用干活了,以后太后娘娘天天带你们玩儿。”
  这下阿蛮也要哭了:“娘娘,这话您刚当上太后就和奴婢们说了。”
  一阵兵荒马乱后,薄巧慧这才发现自己其实已经不在椒房殿,甚至不在未央宫。
  她在刘彻登基不久便与已经成为太皇太后的窦漪房搬来了长乐宫,太皇太后住在长信殿,她则住在长秋殿。
  皇后是个细心周到的小姑娘,将这两座宫殿都按照从前她们居住的模样搬了过来,一点也没改动。
  薄巧慧躺在床上,看太医给她诊了许久,只得出一个哀思太过的结论,心里暗暗好笑。
  她这身体分明十分健康,也就这几天装病吃得少了点,又晚上熬夜才看着气色不大好。
  然而旁人不知其中详情,太医走了没多久。太皇太后和皇帝皇后就先后前来探望她,每个人和头说话都小心翼翼,生怕戳到了她的伤心处。
  如此又折腾了半年,眼看刘彻对太皇太后的黄老之学日渐不满,兼匈奴那边也听说了大汉如今是少主登基,颇有些蠢蠢欲动,而习惯文景两朝和平的大臣却都以保守派为主,惹得年轻气盛的刘彻大为恼火,她才慢慢好了起来。
  与此同时,她为<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xihan.html target=_blank >西汉准备的人才渐渐显露在人前。
  刘彻登基的第二年,仍旧采用和亲政策,羁縻匈奴。但随后他复位薄庠为丞相、封薄偾为车骑将军,任命薄辜为大司农,又破格录用了一批出身低微的人才。
  初时上下颇有微词,甚至惊动了太皇太后,但刘彻却力排众议,以太后为首的薄家也对新皇的政策表示支持。
  这一世,刘彻面对着形势大好的局面,心中生出了更大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