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要说更过分的事却没有,如果说是历史上布木布泰和多尔衮的那段感情,那也不至于,满蒙两族对于女性复嫁并没恶意的看法,反倒是习惯了,从这点来说,顺治对多尔衮的态度就很奇怪,一方面下令为多尔衮举行隆重的葬礼,另一方面又迅速削夺了他的爵位,掘墓鞭尸的偏激举动,可以看出顺治的性格早已经养歪了,也有可能是做皇帝的人都有点神经质。
不过历史上的顺治怎么样,木苔不管,但顺崽她不能不管,再说顺崽这才几岁,还是个小熊猫崽崽呢,估摸着这辈子能看中一个都很难,木苔如今的努力自然也是为了顺崽能更好的自由生活,而不是受人制挟的,不然她这么努力干嘛,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顺崽是她的动力。
对于吴克善提出联姻一事,她是一百个都不同意的,但是她之前顺崽上位很大的程度上都是倚靠了科尔沁的力量,若是断然拒绝也不是办法,她犹豫了一会才和哲哲回道:“这事,我还得再想想。”
哲哲虽然不明白她心中想法,但是多少也猜到了一些,便拍了拍她的手,轻笑道:“没事的,荣光太过也不是件好事,我虽也想让科尔沁部一直荣光,可我也知晓光凭联姻终究也是虚的,还得是科尔沁部自己有能耐站稳根基才行。”
一听她这话,木苔脑海里想过一丝想法,但实施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的,她还得再想想办法,找个合适的时机才行,想到这,她握住哲哲的手说道:“烦请姑母帮我给兄长送个信,我有些事想和他说。”
“好,那我今日便派人去送信。”哲哲点了点头,应下了她的事。
两人继续说起妇幼会发展之事,现在的妇幼会远不是刚成立的时候,短短一年多的光景,就已经五湖四海都有人了,许是因为女性受到的欺压太过,凡是加入其中的人,无疑不是对妇幼会忠心耿耿的人。
甚至有一些被解救出来的女性,将妇幼会看的比自己还重要,在她们的努力下,妇幼会早已像星星之火一样,迅速扩散,除了一些偏远地区,大部分城市都已经有妇幼会的据点了。
当然木苔也不是直接打着妇幼会的名义,而是开了一家名为悦己令的商铺来做掩饰,店内自然是卖木苔工厂里所研发出来的香皂花等物品,口红散粉等物让不少贵妇都疯抢,排单都拉了一个月的,这还是在兵荒马乱的时候,若是盛世恐怕会更多人疯抢。
也让妇幼会的资金运转变得活跃了起来,不再是木苔的苦恼,还有了多半几家厂的准备,只等搬入燕京后,木苔就可以在各地都筹备起来了,她准备在本里招纳大部分普通女性进入工厂做事,等她们稳定之后,有了固定的收入,在家自然就有了说话的底气。
至于一些被pua的厉害的,木苔自然也为她们准备了一些所谓学习,实际上是让她们觉醒意识的课,当然这一些还要慢慢来,起码木苔已经在这条路上有了十足的目标,并以此为努力。
和哲哲聊聊大半天,木苔才回自己宫中,她回的时候,顺崽已经上完课回来了,正美滋滋地坐在榻上喝着果茶,研究着前阵子木苔给他准备的沙盘。
这个沙盘较小,却十分精致,比以往军中的沙盘还要详细一些,只不过做的并不是某一处的场景,而是整个大清如今的地盘,以及周围附近的国家。
清军进入中原后,每攻占一处城池,木苔就会领着顺崽将沙盘一处插上清军的旗子,然后佐证历史的资料和顺崽大致说此地的风俗人情,以及地理环境盛产什么,日后可以怎么开发。
她给顺崽说,也只是想他有个大概的印象,这样利于顺崽以后对大清版图的管理以及扩大他的眼界,对此,顺崽到是要比上午学文要期待的多,他格外喜欢听木苔说起那些风俗人情,就好像一个地方在他眼前栩栩如生地展开画卷一样。
木苔回来的时候,正好看见他正看着一角,小手趴在沙盘上,一副疑惑地样子,瞅见木苔回来,忙喊道:“额娘!快来。”
“这是怎么了?”木苔依着他的动作,来到了沙盘面前。
顺崽往沙盘上画了一个圈,歪着头问道:“额娘,既然这周围都是海,是不是就没有其他的国家了?”
听着他的童言,木苔笑着摸了摸他的头,“不止哦,只是他们离我太远了,额娘得给你做个更大的沙盘恐怕才能看到。”
“哇。”顺崽闻言惊叹了一声,他没想到除了周边这些部落国家以外,还有更多的国家,但倒也不会打击到他的兴趣,反倒是兴致勃勃地说道:“那就等我和十四叔他们把这里拿下了,在去外面看看。”
“好啊,既然顺崽有这么伟大的理想,那额娘一定会好好支持你的。”
两母子对视了一眼,都笑的格外开心,一个想着她一定会帮顺崽建立盛世清朝,让以后人免于耻辱,一个则是想着既然这些地方有这么多好吃的,那别的地方肯定有更多好吃的吧?!明明想的不一样,但却意外同频的两人倒是都没察觉出来,反而格外有兴致的聊了起来。
不过顺崽不知道的是,最好吃的都在大清的范围了,至于其地方的吃食,还真有些比不上。
仿佛有了这件事做鼓励,顺崽也变得格外认真学习,又有木苔的影响下,对一些事情逐渐有了自己的看法,当然大半的时候,他都和他大哥一样,觉得用武力解决就好了,惹得代善有时候都禁止豪格给他乱灌输想法,瞧把孩子教成什么样了。
殊不知,这种想法其实对于顺崽来说更是一种本能,毕竟在他们熊,抢地盘自然是看谁的最厉害了,哪有人类那些弯弯绕绕。
而且也不是豪格引发他的,是多尔衮。
在顺崽跟着多尔衮学着处理政务的日子了,他早就听惯了多尔衮经常气势凶悍地对手下人说道:“不服就打,我大清何曾惧战。”而且多尔衮也并不是口水说说,而是真的会立马加兵至矛盾点,他的风格可谓是给顺崽留下了一个很深的印象。
在一次,依附在大清的小部落有异心的时候,顺崽也是第一个脆生生地说道:“他们不服,我们就打到他们服。”
成功的让不少武将都直点头,只有代善有些黑着脸,狠狠地瞪了豪格一眼,很久以后才知道原来是多尔衮惹得祸。
九月,顺治帝自盛京迁都燕京。
去燕京的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了,按照计划会在十月前到达,到时候多尔衮会率领满、汉大臣奏请,顺崽在南郊天坛祭天,即皇帝位于皇极门,宣布“兹定鼎燕京,以绥中国”,正式宣告中原大清的时代到来。
木苔带着顺崽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哲哲,她早已经习惯这里,并不想跟着迁都,正如木苔说的,在这里她还能骑马狩猎,等到了燕京后,一切就得受约束了。
她被约束了半辈子,如今也算是到了自由的时候,告别木苔时,她还开着玩笑道:“等你到了那,说不准我还能给你送些自己打的皮子来。”
木苔眼里泛着泪,噗嗤一下笑了出来,点了点头道:“那我可就等着了。”
“嗯,放心。”哲哲冲她点了点头。
队伍早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木苔和顺崽上车,木苔也不好久留,和哲哲又说了几句后,便登上了车,临走时望了眼依旧屹立在那的哲哲,与她生活了好几年的盛京,再见了,盛京。
紫禁城,我来了。
第23章
木苔她们启程的时间已经算晚了,因急着九月二十日前到达京师,紫禁城内还有不少事等着木苔过去后处理,路上也没有多做停留。
好在沿途也不少风格能看,偶尔能休息时也能在四处走走,也算是让被拘在马车上久的顺崽有时间撒撒欢。
也庆幸盛京离京师并不远,一路上木苔带着顺崽,倒是让他认识了不少东西,较之性格也要比在盛京宫中还要活泼一些,有次甚至还被豪格带着爬了树。
看着他坐在树上小脸被蹭花的样子,底下人都忍不住担忧,胆子稍大点的偷瞄地去看皇太后的神情,他们都是跟在皇帝身边的老人了,自然是知道皇太后揍起皇帝的屁股是毫不留情的,莫说还没当皇帝的时候,当了皇帝,调皮的时候皇太后也没清过。
眼瞅着小皇帝还高兴地扶着树站起来了,他们心中忍不哀叹,我的主子爷,您没看见太后正看着您吗,您可注意点赶紧下来吧。
“额娘~大哥~我高不高哇~”顺崽可没收到他们的心声,他这会都玩高兴了,以往在盛京时住着虽大,可免不了看腻的时候,好不容易出来,又有豪格护着他可不劲撒欢。
这也是代善等人都因为事务繁杂,一群人要继续维持盛京事务,一群人又得快马加鞭先一步赶去京师,筹备皇帝祭天以及接手大清各类需要处理的事务。
也多亏了多尔衮之前借着木苔有未来历史的资料,先一步就拟出了日后的朝堂布局,不至于临到头了在想,也不至于因为权利更迭之事大清一直稳定不下来。
不过历史上的顺治怎么样,木苔不管,但顺崽她不能不管,再说顺崽这才几岁,还是个小熊猫崽崽呢,估摸着这辈子能看中一个都很难,木苔如今的努力自然也是为了顺崽能更好的自由生活,而不是受人制挟的,不然她这么努力干嘛,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顺崽是她的动力。
对于吴克善提出联姻一事,她是一百个都不同意的,但是她之前顺崽上位很大的程度上都是倚靠了科尔沁的力量,若是断然拒绝也不是办法,她犹豫了一会才和哲哲回道:“这事,我还得再想想。”
哲哲虽然不明白她心中想法,但是多少也猜到了一些,便拍了拍她的手,轻笑道:“没事的,荣光太过也不是件好事,我虽也想让科尔沁部一直荣光,可我也知晓光凭联姻终究也是虚的,还得是科尔沁部自己有能耐站稳根基才行。”
一听她这话,木苔脑海里想过一丝想法,但实施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的,她还得再想想办法,找个合适的时机才行,想到这,她握住哲哲的手说道:“烦请姑母帮我给兄长送个信,我有些事想和他说。”
“好,那我今日便派人去送信。”哲哲点了点头,应下了她的事。
两人继续说起妇幼会发展之事,现在的妇幼会远不是刚成立的时候,短短一年多的光景,就已经五湖四海都有人了,许是因为女性受到的欺压太过,凡是加入其中的人,无疑不是对妇幼会忠心耿耿的人。
甚至有一些被解救出来的女性,将妇幼会看的比自己还重要,在她们的努力下,妇幼会早已像星星之火一样,迅速扩散,除了一些偏远地区,大部分城市都已经有妇幼会的据点了。
当然木苔也不是直接打着妇幼会的名义,而是开了一家名为悦己令的商铺来做掩饰,店内自然是卖木苔工厂里所研发出来的香皂花等物品,口红散粉等物让不少贵妇都疯抢,排单都拉了一个月的,这还是在兵荒马乱的时候,若是盛世恐怕会更多人疯抢。
也让妇幼会的资金运转变得活跃了起来,不再是木苔的苦恼,还有了多半几家厂的准备,只等搬入燕京后,木苔就可以在各地都筹备起来了,她准备在本里招纳大部分普通女性进入工厂做事,等她们稳定之后,有了固定的收入,在家自然就有了说话的底气。
至于一些被pua的厉害的,木苔自然也为她们准备了一些所谓学习,实际上是让她们觉醒意识的课,当然这一些还要慢慢来,起码木苔已经在这条路上有了十足的目标,并以此为努力。
和哲哲聊聊大半天,木苔才回自己宫中,她回的时候,顺崽已经上完课回来了,正美滋滋地坐在榻上喝着果茶,研究着前阵子木苔给他准备的沙盘。
这个沙盘较小,却十分精致,比以往军中的沙盘还要详细一些,只不过做的并不是某一处的场景,而是整个大清如今的地盘,以及周围附近的国家。
清军进入中原后,每攻占一处城池,木苔就会领着顺崽将沙盘一处插上清军的旗子,然后佐证历史的资料和顺崽大致说此地的风俗人情,以及地理环境盛产什么,日后可以怎么开发。
她给顺崽说,也只是想他有个大概的印象,这样利于顺崽以后对大清版图的管理以及扩大他的眼界,对此,顺崽到是要比上午学文要期待的多,他格外喜欢听木苔说起那些风俗人情,就好像一个地方在他眼前栩栩如生地展开画卷一样。
木苔回来的时候,正好看见他正看着一角,小手趴在沙盘上,一副疑惑地样子,瞅见木苔回来,忙喊道:“额娘!快来。”
“这是怎么了?”木苔依着他的动作,来到了沙盘面前。
顺崽往沙盘上画了一个圈,歪着头问道:“额娘,既然这周围都是海,是不是就没有其他的国家了?”
听着他的童言,木苔笑着摸了摸他的头,“不止哦,只是他们离我太远了,额娘得给你做个更大的沙盘恐怕才能看到。”
“哇。”顺崽闻言惊叹了一声,他没想到除了周边这些部落国家以外,还有更多的国家,但倒也不会打击到他的兴趣,反倒是兴致勃勃地说道:“那就等我和十四叔他们把这里拿下了,在去外面看看。”
“好啊,既然顺崽有这么伟大的理想,那额娘一定会好好支持你的。”
两母子对视了一眼,都笑的格外开心,一个想着她一定会帮顺崽建立盛世清朝,让以后人免于耻辱,一个则是想着既然这些地方有这么多好吃的,那别的地方肯定有更多好吃的吧?!明明想的不一样,但却意外同频的两人倒是都没察觉出来,反而格外有兴致的聊了起来。
不过顺崽不知道的是,最好吃的都在大清的范围了,至于其地方的吃食,还真有些比不上。
仿佛有了这件事做鼓励,顺崽也变得格外认真学习,又有木苔的影响下,对一些事情逐渐有了自己的看法,当然大半的时候,他都和他大哥一样,觉得用武力解决就好了,惹得代善有时候都禁止豪格给他乱灌输想法,瞧把孩子教成什么样了。
殊不知,这种想法其实对于顺崽来说更是一种本能,毕竟在他们熊,抢地盘自然是看谁的最厉害了,哪有人类那些弯弯绕绕。
而且也不是豪格引发他的,是多尔衮。
在顺崽跟着多尔衮学着处理政务的日子了,他早就听惯了多尔衮经常气势凶悍地对手下人说道:“不服就打,我大清何曾惧战。”而且多尔衮也并不是口水说说,而是真的会立马加兵至矛盾点,他的风格可谓是给顺崽留下了一个很深的印象。
在一次,依附在大清的小部落有异心的时候,顺崽也是第一个脆生生地说道:“他们不服,我们就打到他们服。”
成功的让不少武将都直点头,只有代善有些黑着脸,狠狠地瞪了豪格一眼,很久以后才知道原来是多尔衮惹得祸。
九月,顺治帝自盛京迁都燕京。
去燕京的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了,按照计划会在十月前到达,到时候多尔衮会率领满、汉大臣奏请,顺崽在南郊天坛祭天,即皇帝位于皇极门,宣布“兹定鼎燕京,以绥中国”,正式宣告中原大清的时代到来。
木苔带着顺崽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哲哲,她早已经习惯这里,并不想跟着迁都,正如木苔说的,在这里她还能骑马狩猎,等到了燕京后,一切就得受约束了。
她被约束了半辈子,如今也算是到了自由的时候,告别木苔时,她还开着玩笑道:“等你到了那,说不准我还能给你送些自己打的皮子来。”
木苔眼里泛着泪,噗嗤一下笑了出来,点了点头道:“那我可就等着了。”
“嗯,放心。”哲哲冲她点了点头。
队伍早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木苔和顺崽上车,木苔也不好久留,和哲哲又说了几句后,便登上了车,临走时望了眼依旧屹立在那的哲哲,与她生活了好几年的盛京,再见了,盛京。
紫禁城,我来了。
第23章
木苔她们启程的时间已经算晚了,因急着九月二十日前到达京师,紫禁城内还有不少事等着木苔过去后处理,路上也没有多做停留。
好在沿途也不少风格能看,偶尔能休息时也能在四处走走,也算是让被拘在马车上久的顺崽有时间撒撒欢。
也庆幸盛京离京师并不远,一路上木苔带着顺崽,倒是让他认识了不少东西,较之性格也要比在盛京宫中还要活泼一些,有次甚至还被豪格带着爬了树。
看着他坐在树上小脸被蹭花的样子,底下人都忍不住担忧,胆子稍大点的偷瞄地去看皇太后的神情,他们都是跟在皇帝身边的老人了,自然是知道皇太后揍起皇帝的屁股是毫不留情的,莫说还没当皇帝的时候,当了皇帝,调皮的时候皇太后也没清过。
眼瞅着小皇帝还高兴地扶着树站起来了,他们心中忍不哀叹,我的主子爷,您没看见太后正看着您吗,您可注意点赶紧下来吧。
“额娘~大哥~我高不高哇~”顺崽可没收到他们的心声,他这会都玩高兴了,以往在盛京时住着虽大,可免不了看腻的时候,好不容易出来,又有豪格护着他可不劲撒欢。
这也是代善等人都因为事务繁杂,一群人要继续维持盛京事务,一群人又得快马加鞭先一步赶去京师,筹备皇帝祭天以及接手大清各类需要处理的事务。
也多亏了多尔衮之前借着木苔有未来历史的资料,先一步就拟出了日后的朝堂布局,不至于临到头了在想,也不至于因为权利更迭之事大清一直稳定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