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外伤老伯抬头一看,方才注意到每间屋门口悬挂的布旗,惊道:“我日!”
  济世堂前院木房坐落排开,按药王谷医科设有分诊。
  老药王生平最精于内科,其次又设有急症外伤科、妇科、儿科、五官科。
  辛夷师兄——药王谷首席大弟子,此次义诊的行医堂主。
  实际嘛,晋国第一背锅人,一个耳根耙软的渝州人。
  他听着病人聊天,迈着健稳步伐,越过重重患者,先一脚踏进第一间急症外伤的屋子。
  “师妹儿,今天起得早喔!”
  端坐桌前的少女,只着一件修短合度的青衫,不着环佩,素净清爽。
  长乐轻纱遮容,浅露双眼,瞳色散漫,心思似在神游。针书垫枕笔囊齐备,卷纸摊开,行医诊录上蝇头小字,写了约有数十行。
  辛夷眼皮儿一皱心里就在骂:先人板板儿又穿得薄飞飞的,在一群裹厚大衣的人堆堆头不觉得打眼迈!
  他却顺手取来内间的绒氅,微笑着披在长乐肩上。
  她点头却不搭话,辛夷早习惯了她不理人。又端来热汤,放在她顺手处,祈求她:
  “师妹,最近倒春寒,大家早晚都会披斗篷。你记得见人时也穿哈,最好揣上暖炉。”
  “多谢师兄。”她这才道谢,去端那碗汤。
  见她手心紧握碗壁,辛夷急忙制止:“小心烫!才盛的!”
  夺过碗,他都只敢指腹接触,飞速放下后,捏住自己的耳垂降温。
  “是很烫。”长乐微微皱眉认可。
  她能感觉有一丝热温,那就是极烫了。
  辛夷拉过她的双手检查,好在只是手心微红,没有烫破手皮。
  他这师妹,有点日怪。
  不辨冷热,像蛇一般。寒冬酷暑,几乎不影响她的恒温。
  不是完全不识温度,而是如隔几层棉纱,抓块冰能感到清凉,触滚水能觉得温热。
  整个药王谷,只有辛夷和药王知道,他们尽力隐瞒这个秘密,护她如常。
  毕竟知道的人越少,屁事越少。
  院外开诊了,辛夷回到自己的诊房,他擅长的内伤科,就在急症隔壁,方便盯着长乐。
  因为,义诊堂开业不过三日,急症间就收到了三位不同患者的投诉信!
  一封是点名投诉,直指长乐医师看诊时“脾气很差”“问两句话就不耐烦”;
  一封是匿名投诉,称外伤急症某位医师“下手没轻重”“清创手段恶劣”;
  还有一封投诉,也来自一位外伤病人:他早晨来看诊,清完创时已近正午,歇堂休息后,午后开诊时竟找不到医师了!
  这些投诉对长乐倒是无关痛痒。
  秉承已故老药王“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传统,今年义诊堂设在鹤州。义诊期三个月,不收取任何费用,所用药材无论寻常或珍稀,均由药王谷自负。辛夷身为药王谷内伤科首屈一指的大师兄,又作为行医堂主,几乎全力操持此次义诊。
  长乐身为副堂主,隶属外伤急症科。她虽到药王谷学医的时间比其他人晚,治外伤却十分出众。经她手的外伤病患,百日内未有不痊愈的。
  当然,师妹治病自有一套野路子。面对经久不愈的肿病溃伤,她的手段果断,甚至可用“残忍”形容:先清创,稳准狠,常令患者鬼哭狼嚎;再敷猛药——药是她预先调配的,无论治哪种外伤,药粉都微微泛红,每当敷在患处,总能听到患者比清创时更惨烈的哀嚎。
  对了,她似乎没有痛觉,很难意识到自己下手轻重,除非患者提前要求轻一些。
  辛夷面对投诉也头疼,只能多多安抚患者。
  毕竟出谷前,师父叮嘱师妹:
  “乐儿,想做什么就去做吧。师父永远在你身后!”
  却叮嘱他:
  “苟辛夷!药王谷名声由你负责,出问题就别回来了。”
  因此,辛夷夹在中间,随时准备为任何突发情况感到抱歉。
  ……
  辛夷这边才看完两个内伤患者,叮嘱时,长乐那边已看完五位外伤患者,这会儿正瞧着一名烫伤女童。
  既是疑难杂症,师妹看得也太快了,估计又没按流程来,辛夷摇摇头。
  突然听到隔壁汉子抱着啼哭的女童探头:“这女大夫就是长乐神医?我想换个……”
  辛夷的手一抖,闻声猛然抬头:哦豁,要遭。
  熟悉的流程要开始了!
  果然见长乐起身,面纱随吐息微动:“门口左转还有医馆,跑着去还赶得上。”
  因是女童看外伤,伤又在肩头处,掀了衣。随护的黄衣医助正纠结,要不要请离。
  都不消得长乐亲自争辩,今天排队等治的病患们竟然十分明事理,炸开七嘴八舌——甚至躺在担架上的,都坐起来施压:
  “不看快让道!我这断脚杆等着接骨!”
  “鹅憋!药王之女的名气没听过?你家刚通官道?”
  “外头杵着个黑脸郎中倒适合给你看脑疾!”
  汉子被骂得缩回脖子,讪笑着作揖:“对不住对不住,我嘴巴贱……”
  辛夷刚要打圆场,却见长乐已重新落座,他暗松口气——师妹因疲倦而懒于争执,连教训人的兴致都没有。
  “爹爹疼……”女童哭得打嗝,见她藕臂上溃烂的烫伤泛着黄脓。
  长乐指尖在药柜上纠结,又想选那瓶血粉色的药,觉得不妥,另取一青瓷瓶的药,再碾入冰片。
  她利落剜去脓疽,伸手触向女童滚烫的额角,又迅速缩回手来,向辛夷投去求助目光。
  辛夷会意,前来确认,面色骤沉:“耶?好烫哟,转去儿科,这烧不是外伤带的。”
  女童被抱走时,长乐盯着染脓的纱布微微出神,碰到孩子额头的刹那,她恍惚想起那个在佛寺经卷残页里发烫的自己,也说过这句话。
  “爹爹疼……”
  她回神,手心却什么温度都没有。
  长乐的第七位病人,正是方才排错队伍的毒虫溃疡老伯,他挽着衣袖准备上前,只听身后数人担着一名昏迷患者往前奔。
  家属高声求道:“被蛇咬了,大家让让,救救他吧!”
  五官科那边钻出来位大姐,惊叫道:
  “蛇妖?有蛇妖——”
  “你来看耳背?他是被蛇咬了!”
  【作者有话说】
  [奶茶]人家不仅搞怪啦,我们的立意也是很严肃的!
  【有小读者评论的食用指南】
  1.前期可带着吃瓜群众看傻狗的视角看男女主([比心]本作者非常认可,人人都笑澈子哥,偏偏他最好笑)
  2.白姐后面就被整改好了(前期我先替她磕头,她连我都骂)原谅一下这个晚上没法睡,白天要上班,天天都想死,还要叫她救人的大神医吧~
  3.任何时候,都相信女配姐姐们才是正常人
  [比心]
  目前进度已经到开饭了[饭饭]我们在后面等你们。
  #夫人掉马甲后我拼尽全力无法抵抗#
  [撒花]请移步专栏,观赏更多抽象~
  (意思是记得收藏本荷桃)
  第5章
  登时,长乐的急症间已围满三层人。门外的家属忙着致歉道谢,看热闹和抱怨的,七嘴八舌闹成一片。
  这才算得上真正的急症——患者危在旦夕,又赶上济世堂义诊,这种情形实属罕见。人命关天之际,自然没人在意是否抽中木签,甚至有人主动让号。
  长乐烦躁清退无关人群后,亲自卷起昏迷患者的裤脚。
  此时,家属又从竹筒里丢来一条头背灰黑、腹部黄白,没有颊鳞的蛇来。
  蛇虽已死,仍惊得众人纷纷后退。
  “吓死你爹了!”
  “这是、是、是过山峰吧?”
  “这么小,是饭铲头,不是过山峰。”
  “过山峰咬了还活得成个锅铲,他几时被咬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向家属追问。
  “我兄弟天光醒就下田,约莫两个时辰。刚开始挤过伤口,没出血,我赶忙拖起板车驮他进城。哪晓得路上他就喊肚子痛,翻肠倒胃,后来瘫晕过去了。”
  家属邀功般望向长乐:“还好我怕耽误神医断症,亲手把蛇打死带来。就是这条,神医肯定有妙方!”
  岂料长乐怒瞪他一眼,不敢看蛇,或说是不想看蛇。
  还是辛夷师兄,将蛇收拾了。
  长乐克制住自己身体的反胃。
  她冷漠而熟练地按压患者伤口,掀开他沉阖眼皮,探颈部脉搏。不需看蛇,仅凭伤口确认道:“很难活。”
  家属脚软,扑通一声跪下:“求神医菩萨一定救救我老弟,他屋里上有老下有小。再说他还欠我一屁股债,他要是走了,我上哪里讨债去……”
  好在鹤州山陵众多,民众也算常常与蛇打交道,有常识,患者刚被咬时便用生力挤过创口,又在近心端严严实实扎了一根布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