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 第3节
她没说的是到底是乡下来的,见钱眼开,脸皮也厚,分她们一半工资的话都能说出口。
再说,她和男人虽然是双职工,可他们有两个孩子,还有人际往来,花销大,哪怕吃住靠家里,钱也紧紧巴巴,将将够用。
赵锦舒竟然惦记上她的工资,这比挖她心还难受,她怎么可能给她好脸色。
“我以为你们会同意呢,毕竟家是我们共同的,你们挣了工资都揣自己口袋,家里花钱都是公婆出的,我帮家里做饭,方便了你们,你们给点钱补偿我也是该的,没想你们不愿意,既然不愿意那就算了,我每天带孩子也很累,并不想天天蹲在厨房里,免得把自己熏成了黄脸婆。”赵锦舒说道。
她刚来陆家时,他们话里话外拿她没工作说事。
她以为他们有工作都交了生活费,所以才经常提起她没工作一事,她也不是没有钱,于是提出交生活费,婆婆没收。
等到陆瑾台回来,她私下和他说起这事,他才告诉她,大哥三弟都没交生活费,他们也没必要交。
大哥三弟,一家日子抠搜,一家大手大脚,他们要提出交生活费,其他两房肯定也得交,他们一定会不满的。
既然都没交生活费,都是公婆给予的公共资源,那就不要一副她占了他们便宜的姿态拿捏她。
第4章 交锋中
后来,家里生活好了,儿子女儿心疼她,坚持让家里请了保姆。
赵锦舒只需要操心家里吃什么,关心关心孩子、老人就行。
哪怕后来要照顾生病的公婆,也不需要她动手。
女儿说护工更专业,更懂得怎么照顾生病的老人。
家里不缺钱,一个护工不够,就请两个,两个不够咱请三个。
钱能解决的事,她就不要添乱了。
林玉兰讪然,一时也不自在起来。
她和三弟妹自觉是城里人,娘家有能力,她们有文化有见识,工作体面,瞧不上乡下来的二弟妹。
没想到她也有自己的想法。
王美静冷着一张脸,什么都没说,把做好的面盛出来,锅里一点都没剩,用行动表明她的态度。
林玉兰和王美静什么想法,赵锦舒不在意。
她太了解两个妯娌的性子了,她本身也不是好性子人。
原先不过是打落牙齿往肚里咽,现在就算陆瑾台站在她面前也改变不了她的态度,别说她们。
赵锦舒看了眼一点面汤都不剩的锅一点不意外。
王美静是婆婆娘家嫂子的侄女,自觉自己跟婆婆关系近,在婆家说话很是大势。
不管在娘家还是婆家都没受过气,养成了骄纵的性格。
在公公婆婆面前,说话做事还会有所顾忌。
在他们这些平辈面前,从不会考虑他们感受,想说什么说什么。
她今天没做饭、没烧水,显然惹怒了王美静。
她做了面条,根本不可能给他们二房的人吃。
几十年的妯娌,赵锦舒太清楚王美静的厨艺,也就是把食材煮熟的程度,味道就别提了。
因着她厨艺不好,后来儿媳妇进门伺候月子,被儿媳妇明里暗里挤兑了很久。
别说她煮了面不给他们留,她就是留了,她也不愿意吃,更不愿意儿子女儿的胃被她的黑暗料理荼毒。
她拿起旁边干净的锅,开始烧水蒸蛋,蒸鸡蛋放些牛奶会更鲜嫩美味。
这时候家里已经有了冰箱,后来她才知道这冰箱还是陆瑾台回城后,想办法弄来的。
她打开冰箱,没有看到牛奶。
她回忆了下,好似这时候家里孩子确实没有喝牛奶的,只能放弃。
她蒸了三碗蛋羹,她早上也准备吃蒸蛋,然后再摊几张煎饼,没有牛奶,就兑女儿的奶粉。
她记得这时候有订鲜奶的,她打算给自己、公婆还有两个孩子都订上牛奶。
这时候物资不充裕,不能保证每天有肉吃,她只能在其他方面想办法补充钙和蛋白质。
蒸好蛋,摊好煎饼,她把饭端出去,发现女儿正在院子里玩。
餐桌旁老大一家、老三一家正在吃面条,几个大人表面功夫十足,勉强忍着吃下去了。
四个孩子却没滋没味地在碗里捞了半天,也没见面条少一根。
王美静脸都气红了:“快点吃,马上上学了。”
陆曼婷哭兮兮地道:“好咸,不好吃!”
王美静儿子陆凯飞也不住点头,吃惯了二伯母做的饭,妈妈煮的面确实好难吃,腻哒哒不说,还咸得很。
“咸了喝水。”
王美静没好气地道。
她刚吃了一碗面,确实咸的要命,她明明没放多少盐,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咸。
陆曼婷噘着嘴不说话,等看到二伯娘端着鸡蛋羹和煎饼出来,眼睛亮了。
她忙说道:“二伯娘,给我蒸的蛋吗?”
几个孩子听了,忙抬起头看向赵锦舒。
赵锦舒看向他们:“你们不是在吃吗?”
对于侄子侄女她没什么意见。
哪怕都各自有自己的缺点,但对她这个做饭好吃的二伯母二婶,孩子们都是喜欢的,心里也是惦记着她的。
长大了,挣了钱,偶尔也会过来看她。也不枉小时候给他们煮了那么多年饭。
原先陆瑞没来时,陆曼婷是家里唯一的女孩,一向比较得宠,养得比较娇,不会看人眼色。
想也没想就说:“妈妈煮的面好难吃,我不想吃。”
赵锦舒还没做出反应,那边王美静就大声道:“嫌面条难吃,就别吃了,饿着去上学。”
说着,就把她碗里的面条倒进了垃圾桶。
陆家大儿子陆家明皱了皱眉,没有吱声。
陆家小儿子陆和风不快地道:“大清早朝孩子发什么火?她不愿吃给我吃呗,合着不让你花钱买粮食,你不心疼?”
王美静眼眶泛红,紧抿着嘴,不说话,她觉得这一早上都不顺......
这时候陆家大家长陆怀远从房间出来,神色十分难看,看一眼他们什么都没说,大步走了出去,显然也不在家吃早餐了。
陆家明和陆和风见自家爸就这么走了,脸色都不好。
爸很少对家里人发火,能让他生气的,显然触到了他的底线。
他们都是从艰苦年月走过来的,把粮食看得比命都重。
王美静把面条倒了,这在爸眼里是不可原谅的。
偏偏王美静还一无所觉,觉得自己受了委屈。
赵锦舒脸色淡下来,没有管他们。
喊了陆瑞刷牙洗脸,又去看了眼儿子,他还磨磨蹭蹭躺在被窝里,没有起来。
赵锦舒:“陆泽,早饭做好了,再不起来上学迟到了,自己看着办,早饭凉了怨不了别人。妹妹都起来了,你还在那躺着。”
她说完,就走了出去。
到了院子里,发现女儿在那笨拙地刷着牙。
她失笑一声,孩子什么性格,打小就能看出来。
女儿打小就好强,什么事都喜欢自己来,长大后也从来不让她操心,事业干得风生水起。
房间里,陆泽则呆住了,妈妈就走了?不管他了?
他等了一会儿见妈妈没过来。
他轻哼一声,想到迟到就会被老师说,不情不愿地撅着小屁股,从被窝里爬出来穿衣服。
等他慢慢穿好衣服出了房门。
到了餐厅,其他人都走了,只看到妈妈和妹妹在吃饭。
他嗷呜一声,控诉道:“妈妈,瑞瑞,你们怎么不等我?”
第5章 逛百货商场
赵锦舒:“你的时间是时间,妈妈和妹妹的时间也是时间,时间宝贵,不等人的。”
陆瑞一手拿勺子吃蛋羹,一手拿煎饼,看向哥哥说道:“哥哥,赶紧去洗脸刷牙,等会你上学迟到,要被老师骂的。”
陆泽哀嚎一声:“妈妈都不早点喊我起来。”
赵锦舒看着他的背影:“你爸爸不是给你弄了闹钟,闹钟都喊不醒你,妈妈可没那能力喊醒你,下次还是你自己起来。”
陆泽不想说话,他觉得妈妈变了,竟然不管他了。
想到快要迟到,陆泽只能快速洗脸刷牙,回到餐桌前,还要接受妹妹的“夸赞”:“哥哥今天,洗脸很快。”
赵锦舒看他满腹郁闷,适当地给予鼓励:“今天不错,自己起来,自己穿衣,洗脸刷牙也非常快速,继续保持,你一定会战胜自己的。”
陆瑞盯着哥哥看了看,疑惑地问:“妈妈夸你,你不高兴啊?”
陆泽不想理她,他觉得妹妹是个奇怪的人,那么冷的天,竟然起那么早,难道她不怕冷?
难道她不觉得被窝里更暖和,更舒服吗?
陆瑞见哥哥不理她,也不生气,继续吃她的蛋羹和煎饼。
吃完蛋羹和煎饼,她抬头说道:“妈妈,肚子饱了,奶粉也喝完了。”
赵锦舒笑道:“瑞瑞真棒!”
陆瑞笑了,妈妈夸她了。
再说,她和男人虽然是双职工,可他们有两个孩子,还有人际往来,花销大,哪怕吃住靠家里,钱也紧紧巴巴,将将够用。
赵锦舒竟然惦记上她的工资,这比挖她心还难受,她怎么可能给她好脸色。
“我以为你们会同意呢,毕竟家是我们共同的,你们挣了工资都揣自己口袋,家里花钱都是公婆出的,我帮家里做饭,方便了你们,你们给点钱补偿我也是该的,没想你们不愿意,既然不愿意那就算了,我每天带孩子也很累,并不想天天蹲在厨房里,免得把自己熏成了黄脸婆。”赵锦舒说道。
她刚来陆家时,他们话里话外拿她没工作说事。
她以为他们有工作都交了生活费,所以才经常提起她没工作一事,她也不是没有钱,于是提出交生活费,婆婆没收。
等到陆瑾台回来,她私下和他说起这事,他才告诉她,大哥三弟都没交生活费,他们也没必要交。
大哥三弟,一家日子抠搜,一家大手大脚,他们要提出交生活费,其他两房肯定也得交,他们一定会不满的。
既然都没交生活费,都是公婆给予的公共资源,那就不要一副她占了他们便宜的姿态拿捏她。
第4章 交锋中
后来,家里生活好了,儿子女儿心疼她,坚持让家里请了保姆。
赵锦舒只需要操心家里吃什么,关心关心孩子、老人就行。
哪怕后来要照顾生病的公婆,也不需要她动手。
女儿说护工更专业,更懂得怎么照顾生病的老人。
家里不缺钱,一个护工不够,就请两个,两个不够咱请三个。
钱能解决的事,她就不要添乱了。
林玉兰讪然,一时也不自在起来。
她和三弟妹自觉是城里人,娘家有能力,她们有文化有见识,工作体面,瞧不上乡下来的二弟妹。
没想到她也有自己的想法。
王美静冷着一张脸,什么都没说,把做好的面盛出来,锅里一点都没剩,用行动表明她的态度。
林玉兰和王美静什么想法,赵锦舒不在意。
她太了解两个妯娌的性子了,她本身也不是好性子人。
原先不过是打落牙齿往肚里咽,现在就算陆瑾台站在她面前也改变不了她的态度,别说她们。
赵锦舒看了眼一点面汤都不剩的锅一点不意外。
王美静是婆婆娘家嫂子的侄女,自觉自己跟婆婆关系近,在婆家说话很是大势。
不管在娘家还是婆家都没受过气,养成了骄纵的性格。
在公公婆婆面前,说话做事还会有所顾忌。
在他们这些平辈面前,从不会考虑他们感受,想说什么说什么。
她今天没做饭、没烧水,显然惹怒了王美静。
她做了面条,根本不可能给他们二房的人吃。
几十年的妯娌,赵锦舒太清楚王美静的厨艺,也就是把食材煮熟的程度,味道就别提了。
因着她厨艺不好,后来儿媳妇进门伺候月子,被儿媳妇明里暗里挤兑了很久。
别说她煮了面不给他们留,她就是留了,她也不愿意吃,更不愿意儿子女儿的胃被她的黑暗料理荼毒。
她拿起旁边干净的锅,开始烧水蒸蛋,蒸鸡蛋放些牛奶会更鲜嫩美味。
这时候家里已经有了冰箱,后来她才知道这冰箱还是陆瑾台回城后,想办法弄来的。
她打开冰箱,没有看到牛奶。
她回忆了下,好似这时候家里孩子确实没有喝牛奶的,只能放弃。
她蒸了三碗蛋羹,她早上也准备吃蒸蛋,然后再摊几张煎饼,没有牛奶,就兑女儿的奶粉。
她记得这时候有订鲜奶的,她打算给自己、公婆还有两个孩子都订上牛奶。
这时候物资不充裕,不能保证每天有肉吃,她只能在其他方面想办法补充钙和蛋白质。
蒸好蛋,摊好煎饼,她把饭端出去,发现女儿正在院子里玩。
餐桌旁老大一家、老三一家正在吃面条,几个大人表面功夫十足,勉强忍着吃下去了。
四个孩子却没滋没味地在碗里捞了半天,也没见面条少一根。
王美静脸都气红了:“快点吃,马上上学了。”
陆曼婷哭兮兮地道:“好咸,不好吃!”
王美静儿子陆凯飞也不住点头,吃惯了二伯母做的饭,妈妈煮的面确实好难吃,腻哒哒不说,还咸得很。
“咸了喝水。”
王美静没好气地道。
她刚吃了一碗面,确实咸的要命,她明明没放多少盐,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咸。
陆曼婷噘着嘴不说话,等看到二伯娘端着鸡蛋羹和煎饼出来,眼睛亮了。
她忙说道:“二伯娘,给我蒸的蛋吗?”
几个孩子听了,忙抬起头看向赵锦舒。
赵锦舒看向他们:“你们不是在吃吗?”
对于侄子侄女她没什么意见。
哪怕都各自有自己的缺点,但对她这个做饭好吃的二伯母二婶,孩子们都是喜欢的,心里也是惦记着她的。
长大了,挣了钱,偶尔也会过来看她。也不枉小时候给他们煮了那么多年饭。
原先陆瑞没来时,陆曼婷是家里唯一的女孩,一向比较得宠,养得比较娇,不会看人眼色。
想也没想就说:“妈妈煮的面好难吃,我不想吃。”
赵锦舒还没做出反应,那边王美静就大声道:“嫌面条难吃,就别吃了,饿着去上学。”
说着,就把她碗里的面条倒进了垃圾桶。
陆家大儿子陆家明皱了皱眉,没有吱声。
陆家小儿子陆和风不快地道:“大清早朝孩子发什么火?她不愿吃给我吃呗,合着不让你花钱买粮食,你不心疼?”
王美静眼眶泛红,紧抿着嘴,不说话,她觉得这一早上都不顺......
这时候陆家大家长陆怀远从房间出来,神色十分难看,看一眼他们什么都没说,大步走了出去,显然也不在家吃早餐了。
陆家明和陆和风见自家爸就这么走了,脸色都不好。
爸很少对家里人发火,能让他生气的,显然触到了他的底线。
他们都是从艰苦年月走过来的,把粮食看得比命都重。
王美静把面条倒了,这在爸眼里是不可原谅的。
偏偏王美静还一无所觉,觉得自己受了委屈。
赵锦舒脸色淡下来,没有管他们。
喊了陆瑞刷牙洗脸,又去看了眼儿子,他还磨磨蹭蹭躺在被窝里,没有起来。
赵锦舒:“陆泽,早饭做好了,再不起来上学迟到了,自己看着办,早饭凉了怨不了别人。妹妹都起来了,你还在那躺着。”
她说完,就走了出去。
到了院子里,发现女儿在那笨拙地刷着牙。
她失笑一声,孩子什么性格,打小就能看出来。
女儿打小就好强,什么事都喜欢自己来,长大后也从来不让她操心,事业干得风生水起。
房间里,陆泽则呆住了,妈妈就走了?不管他了?
他等了一会儿见妈妈没过来。
他轻哼一声,想到迟到就会被老师说,不情不愿地撅着小屁股,从被窝里爬出来穿衣服。
等他慢慢穿好衣服出了房门。
到了餐厅,其他人都走了,只看到妈妈和妹妹在吃饭。
他嗷呜一声,控诉道:“妈妈,瑞瑞,你们怎么不等我?”
第5章 逛百货商场
赵锦舒:“你的时间是时间,妈妈和妹妹的时间也是时间,时间宝贵,不等人的。”
陆瑞一手拿勺子吃蛋羹,一手拿煎饼,看向哥哥说道:“哥哥,赶紧去洗脸刷牙,等会你上学迟到,要被老师骂的。”
陆泽哀嚎一声:“妈妈都不早点喊我起来。”
赵锦舒看着他的背影:“你爸爸不是给你弄了闹钟,闹钟都喊不醒你,妈妈可没那能力喊醒你,下次还是你自己起来。”
陆泽不想说话,他觉得妈妈变了,竟然不管他了。
想到快要迟到,陆泽只能快速洗脸刷牙,回到餐桌前,还要接受妹妹的“夸赞”:“哥哥今天,洗脸很快。”
赵锦舒看他满腹郁闷,适当地给予鼓励:“今天不错,自己起来,自己穿衣,洗脸刷牙也非常快速,继续保持,你一定会战胜自己的。”
陆瑞盯着哥哥看了看,疑惑地问:“妈妈夸你,你不高兴啊?”
陆泽不想理她,他觉得妹妹是个奇怪的人,那么冷的天,竟然起那么早,难道她不怕冷?
难道她不觉得被窝里更暖和,更舒服吗?
陆瑞见哥哥不理她,也不生气,继续吃她的蛋羹和煎饼。
吃完蛋羹和煎饼,她抬头说道:“妈妈,肚子饱了,奶粉也喝完了。”
赵锦舒笑道:“瑞瑞真棒!”
陆瑞笑了,妈妈夸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