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 第2节
关键据打听,他没结婚没对象。
赵锦舒鬼迷了心窍,不顾家里人反对,也不顾他下放的身份,非要和他谈对象。
活了大半辈子,赵锦舒都没明白陆瑾台为什么同意和她谈对象,还同意和她结婚。
像村里人猜测的那样,他不想吃下放的苦,找个依靠?
赵锦舒觉得不像,陆瑾台就不是怕吃苦的人,后来哪怕他挣到钱了,日子过得也跟苦行僧差不多。
一年十二个月,他有十个月待在实验室里。
饭不论好坏,能填饱肚子就可以。
衣服不烂不破,他就不会买新的。
对衣食住宿的需求简单到只要饿不死冻不着,有个睡觉的地方就行。
相较于想找个依靠,让自己下放的日子少受点苦,她更相信以他按部就班的性格,是他年龄到了该结婚生子了。
偏偏被下放了,又偏偏遇到她这个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赵莽子,不嫌弃他的身份,一心想和他谈对象,模样还过得去,于是顺其自然结婚生子。
“妈妈,我饿了!”
旁边稚嫩的童声打断了她的思绪。
赵锦舒醒醒神,低下头看着睡眼惺忪的女儿,忍不住摸摸她红彤彤细嫩的小脸蛋儿。
想到日后雷厉风行的女儿,不由得失笑,这孩子还是小时候好玩,长大后一点不可爱,经常训斥她这个妈妈。
不过她也感谢儿子女儿,倘若不是他们给她找各种事情做,开阔她的眼界,她可能会一直处在纠结自嫌的情绪中。
年轻时她顾虑的东西太多了,一心想着家庭和睦,很多时候委屈了孩子。
陆瑞揉揉眼,缩在被窝里,露出个小脸,迷迷瞪瞪,小心地开口:“妈妈,我可以,吃鸡蛋羹吗?”
赵锦舒忍不住怜惜,两个孩子在外婆家时,活泼开朗,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从来没有顾虑。
来了陆家,本该是他们自己的家,反倒胆怯了,不敢随意提要求。
这不仅仅是孩子来到陌生地方的缘故,也有她的错,是她这个妈妈太过小心拘谨,影响了孩子,让孩子放不开,无形中让他们失去了孩子该有的天真活泼。
“好,给你蒸鸡蛋。”赵锦舒坐起来,先把棉袄穿上,又拎起旁边的棉袄,往女儿身上套。
陆瑞哆哆嗦嗦,一下子清醒了:“妈妈好冷。”
“穿好衣服,一会儿就不冷了。”赵锦舒笑着说。
“那妈妈快点穿。”穿好衣服,陆瑞又说:“哥哥也喜欢鸡蛋羹,外婆每天都给我们炖鸡蛋羹。”
来了爸爸家,他们好久才吃一顿鸡蛋羹。可外婆明明说,爸爸家很有钱的。
“这里是陆家,你和哥哥姓陆,这里是你们的家,爸爸会挣钱,养得活我们,瑞瑞不用担心,想吃什么就和妈妈说,妈妈给你们做。”
赵锦舒慢慢的一点一点跟她说清楚,这里是他们的家,他们可以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边说边拿起梳子给她梳头。
在陆家鸡蛋还是吃得起的,但家里开销都是公公婆婆出的,哪怕他们是干部,工资比普通工人高,这么一大家子想要天天蒸鸡蛋羹,还是有些困难的,何况这时候鸡蛋也不好买。
再说都是公共资源,也不能鸡蛋都他们这一房吃。
在外婆家时,高考恢复后,她娘不仅养了鸡,还养了鸭,大鹅,外婆疼外孙、外孙女,家里各种蛋从没卖过,都给他们留着,自然能天天吃上蛋羹。
陆瑞昂着头,眼睛又圆又亮:“那我要天天吃鸡蛋羹。”
赵锦舒点头:“可以,咱们今天出去多买些鸡蛋回来,保证你每天有鸡蛋羹吃。”
她心说在老家时鸡蛋羹是稀罕物,到了城里吃食种类多了,都尝过一遍后,慢慢地就该没那么惦记鸡蛋羹了。
穿好衣服,陆瑞说道:“妈妈,我自己穿棉鞋。”
“自己穿吧。”
赵锦舒同意。
养了儿女,又带大孙辈,她自然知道孩子其实潜力很大,在他们能力范围内,让他们完成自己的事情,能更好地锻炼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
第3章 交锋
陆瑞看一眼妈妈,今天的妈妈特别好说话,也特别温柔,她喜欢今天的妈妈。
母女俩穿好衣服,梳好头发,才走了出去。
赵锦舒牵着女儿的手,往外走。
陆瑞摸摸自己的小辫子,特别高兴,她刚刚照镜子了,今天妈妈给她梳的小辫子也特别好看。
出了房门,她昂着头问妈妈:“要喊哥哥起床吗?”
赵锦舒不打算喊他:“他知道自己要上幼儿园,会起来的。”
儿子打小就磨蹭,这小子哪怕几十岁了还是磨磨唧唧的,做事一点不利索。
小时候为了喊他起床,她费尽心思,就是孙子也遗传了他的臭德行。
她看多了他对付孙子的招数,也准备这样对付他。
这辈子她是再不想费那功夫了,让他自己操心自己的事吧。
赵锦舒让女儿去玩,她去厨房做早饭。
陆瑞到处晃悠了一圈,看到哥哥姐姐们在读书,一个人跑到院子里玩去了。
三房的小女儿陆曼婷读了一会儿书,就没了耐性。
看到妹妹一个人在院子里玩,也跑了过去。
她看到陆瑞的小辫子,有些喜欢,好奇地问:“瑞瑞,你的小辫子是二伯母梳的吗?”
陆瑞摸摸自己的小辫子,笑得开心:“是我妈妈梳的。”
陆曼婷看了又看,说道:“等会我也让我二伯母给我梳这样的小辫子。”
陆瑞:“我妈妈忙,让三婶梳。”
陆曼婷有些不高兴,她妈妈梳的头一点不好看:“我就让二伯母给我梳,我二伯母可疼我了。”
陆瑞抿抿嘴:“我妈妈最疼我。”
姐姐也有妈妈。
陆曼婷却不这样认为:“二伯母肯定最疼我。”
每次她向二伯母要什么,她都会给。
二伯母从不让她让着妹妹,她在外婆家,外婆老喜欢让她让着弟弟妹妹,所以她才不喜欢去外婆家。
她说话太气人了,陆瑞不想跟她说话。
陆曼婷觉得她没趣,一点不好玩,还不听她的话,又跑回了屋。
陆瑞也没生气,她其实也不想和她玩,她继续玩毽子,一个人玩得也挺开心。
厨房里,王美静看到赵锦舒,脸色自然不好:“你可算起来了!”
谁家儿媳妇,敢这样把公公婆婆晾着,带着孩子躲房里睡懒觉的?
赵锦舒看着年轻的妯娌,一时有些感慨,这位妯娌不管多大年龄,脾气都不大好。后来有了儿媳妇,儿媳妇脾气也不好。
婆媳俩过招,闹得凶的时候,连公公婆婆都惊动了,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鸡飞狗跳。
“怎么?我什么时候起来还要经过你同意?家里什么时候你说了算了?”
这妯娌哪怕后来分开住了,也给她添了不少麻烦。
公婆和他们二房住在一起,她家但凡有点屁大的事,就过来找公公婆婆,顺便带着一家子在他们家蹭吃蹭喝,哪怕心里烦,她也不好说什么。
王美静:“......”
王美静从没在婆家人面前低过头,也没受过气。
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乡下来的,不起眼的二嫂居然会怼她,并且怼的她哑口无言,只能在心里憋气。
也是,赵锦舒再不好,她也是陆家二儿媳妇。
她们可以在心里看不起她,挤兑她两句,却不能明目张胆地欺负她,觉得自己是城里人就可以压她一头,不然别说老二不同意,就是公公婆婆也不会高兴。
虽然公公婆婆也不见得多满意老二媳妇,但她已经嫁进来,又生了两个孩子,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既然认了,就不会让家里人多嘴多舌,影响家里和平。
她还真不敢说能管她。
林玉兰在旁边打圆场:“二弟妹说的哪里话,美静一早起来看到厨房冷锅冷灶的,开水也没有,孩子要上学,还要上班,有些着急罢了。”
赵锦舒理解,点点头:“那就应该早些起来烧水做早饭,不然也不会这么急了。”
大嫂一贯喜欢和稀泥。
其实两个妯娌,她更愿意和王美静打交道。
毕竟她是真骄傲,也是真没什么心眼子。
大嫂平时话不多,但只要她开口,就没废话。
一般人跟她打交道,不注意就会被她带沟里。
当初在她身上她也是实实在在吃了多次亏。
林玉兰脸上笑容差点维持不下去,但她自觉自己是陆家长嫂,还是能说两句的。
于是开口:“我们都要上班,还要接送孩子上下学,每天非常忙,你们也要吃饭,顺便就做了,也确实是我们麻烦你了,但我们是一家子人,也就不用在意那么多了,毕竟还有公公婆婆在呢。”
赵锦舒笑了,这是拿公公婆婆压她呢!
她说道:“这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就是请保姆也要一笔开支,我帮忙做也行,那麻烦大嫂和三弟妹单位发工资时分我一半,毕竟我没工作,日常总要开销。”
林玉兰脸上笑容没了,觉得看错这个弟妹了。
原先几个月明明表现的很好,明里暗里讨好着家里人,家务活更是一把抓,这是知道自己被接纳,不会被赶走,所以原形毕露了?
那她也太急切了点,哪有做事只做一半的?她也不怕公公婆婆多想。
王美静哼了哼:“不愿意就不愿意,一家人提什么工资,难道你们不吃饭?太斤斤计较了。”
赵锦舒鬼迷了心窍,不顾家里人反对,也不顾他下放的身份,非要和他谈对象。
活了大半辈子,赵锦舒都没明白陆瑾台为什么同意和她谈对象,还同意和她结婚。
像村里人猜测的那样,他不想吃下放的苦,找个依靠?
赵锦舒觉得不像,陆瑾台就不是怕吃苦的人,后来哪怕他挣到钱了,日子过得也跟苦行僧差不多。
一年十二个月,他有十个月待在实验室里。
饭不论好坏,能填饱肚子就可以。
衣服不烂不破,他就不会买新的。
对衣食住宿的需求简单到只要饿不死冻不着,有个睡觉的地方就行。
相较于想找个依靠,让自己下放的日子少受点苦,她更相信以他按部就班的性格,是他年龄到了该结婚生子了。
偏偏被下放了,又偏偏遇到她这个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赵莽子,不嫌弃他的身份,一心想和他谈对象,模样还过得去,于是顺其自然结婚生子。
“妈妈,我饿了!”
旁边稚嫩的童声打断了她的思绪。
赵锦舒醒醒神,低下头看着睡眼惺忪的女儿,忍不住摸摸她红彤彤细嫩的小脸蛋儿。
想到日后雷厉风行的女儿,不由得失笑,这孩子还是小时候好玩,长大后一点不可爱,经常训斥她这个妈妈。
不过她也感谢儿子女儿,倘若不是他们给她找各种事情做,开阔她的眼界,她可能会一直处在纠结自嫌的情绪中。
年轻时她顾虑的东西太多了,一心想着家庭和睦,很多时候委屈了孩子。
陆瑞揉揉眼,缩在被窝里,露出个小脸,迷迷瞪瞪,小心地开口:“妈妈,我可以,吃鸡蛋羹吗?”
赵锦舒忍不住怜惜,两个孩子在外婆家时,活泼开朗,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从来没有顾虑。
来了陆家,本该是他们自己的家,反倒胆怯了,不敢随意提要求。
这不仅仅是孩子来到陌生地方的缘故,也有她的错,是她这个妈妈太过小心拘谨,影响了孩子,让孩子放不开,无形中让他们失去了孩子该有的天真活泼。
“好,给你蒸鸡蛋。”赵锦舒坐起来,先把棉袄穿上,又拎起旁边的棉袄,往女儿身上套。
陆瑞哆哆嗦嗦,一下子清醒了:“妈妈好冷。”
“穿好衣服,一会儿就不冷了。”赵锦舒笑着说。
“那妈妈快点穿。”穿好衣服,陆瑞又说:“哥哥也喜欢鸡蛋羹,外婆每天都给我们炖鸡蛋羹。”
来了爸爸家,他们好久才吃一顿鸡蛋羹。可外婆明明说,爸爸家很有钱的。
“这里是陆家,你和哥哥姓陆,这里是你们的家,爸爸会挣钱,养得活我们,瑞瑞不用担心,想吃什么就和妈妈说,妈妈给你们做。”
赵锦舒慢慢的一点一点跟她说清楚,这里是他们的家,他们可以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边说边拿起梳子给她梳头。
在陆家鸡蛋还是吃得起的,但家里开销都是公公婆婆出的,哪怕他们是干部,工资比普通工人高,这么一大家子想要天天蒸鸡蛋羹,还是有些困难的,何况这时候鸡蛋也不好买。
再说都是公共资源,也不能鸡蛋都他们这一房吃。
在外婆家时,高考恢复后,她娘不仅养了鸡,还养了鸭,大鹅,外婆疼外孙、外孙女,家里各种蛋从没卖过,都给他们留着,自然能天天吃上蛋羹。
陆瑞昂着头,眼睛又圆又亮:“那我要天天吃鸡蛋羹。”
赵锦舒点头:“可以,咱们今天出去多买些鸡蛋回来,保证你每天有鸡蛋羹吃。”
她心说在老家时鸡蛋羹是稀罕物,到了城里吃食种类多了,都尝过一遍后,慢慢地就该没那么惦记鸡蛋羹了。
穿好衣服,陆瑞说道:“妈妈,我自己穿棉鞋。”
“自己穿吧。”
赵锦舒同意。
养了儿女,又带大孙辈,她自然知道孩子其实潜力很大,在他们能力范围内,让他们完成自己的事情,能更好地锻炼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
第3章 交锋
陆瑞看一眼妈妈,今天的妈妈特别好说话,也特别温柔,她喜欢今天的妈妈。
母女俩穿好衣服,梳好头发,才走了出去。
赵锦舒牵着女儿的手,往外走。
陆瑞摸摸自己的小辫子,特别高兴,她刚刚照镜子了,今天妈妈给她梳的小辫子也特别好看。
出了房门,她昂着头问妈妈:“要喊哥哥起床吗?”
赵锦舒不打算喊他:“他知道自己要上幼儿园,会起来的。”
儿子打小就磨蹭,这小子哪怕几十岁了还是磨磨唧唧的,做事一点不利索。
小时候为了喊他起床,她费尽心思,就是孙子也遗传了他的臭德行。
她看多了他对付孙子的招数,也准备这样对付他。
这辈子她是再不想费那功夫了,让他自己操心自己的事吧。
赵锦舒让女儿去玩,她去厨房做早饭。
陆瑞到处晃悠了一圈,看到哥哥姐姐们在读书,一个人跑到院子里玩去了。
三房的小女儿陆曼婷读了一会儿书,就没了耐性。
看到妹妹一个人在院子里玩,也跑了过去。
她看到陆瑞的小辫子,有些喜欢,好奇地问:“瑞瑞,你的小辫子是二伯母梳的吗?”
陆瑞摸摸自己的小辫子,笑得开心:“是我妈妈梳的。”
陆曼婷看了又看,说道:“等会我也让我二伯母给我梳这样的小辫子。”
陆瑞:“我妈妈忙,让三婶梳。”
陆曼婷有些不高兴,她妈妈梳的头一点不好看:“我就让二伯母给我梳,我二伯母可疼我了。”
陆瑞抿抿嘴:“我妈妈最疼我。”
姐姐也有妈妈。
陆曼婷却不这样认为:“二伯母肯定最疼我。”
每次她向二伯母要什么,她都会给。
二伯母从不让她让着妹妹,她在外婆家,外婆老喜欢让她让着弟弟妹妹,所以她才不喜欢去外婆家。
她说话太气人了,陆瑞不想跟她说话。
陆曼婷觉得她没趣,一点不好玩,还不听她的话,又跑回了屋。
陆瑞也没生气,她其实也不想和她玩,她继续玩毽子,一个人玩得也挺开心。
厨房里,王美静看到赵锦舒,脸色自然不好:“你可算起来了!”
谁家儿媳妇,敢这样把公公婆婆晾着,带着孩子躲房里睡懒觉的?
赵锦舒看着年轻的妯娌,一时有些感慨,这位妯娌不管多大年龄,脾气都不大好。后来有了儿媳妇,儿媳妇脾气也不好。
婆媳俩过招,闹得凶的时候,连公公婆婆都惊动了,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鸡飞狗跳。
“怎么?我什么时候起来还要经过你同意?家里什么时候你说了算了?”
这妯娌哪怕后来分开住了,也给她添了不少麻烦。
公婆和他们二房住在一起,她家但凡有点屁大的事,就过来找公公婆婆,顺便带着一家子在他们家蹭吃蹭喝,哪怕心里烦,她也不好说什么。
王美静:“......”
王美静从没在婆家人面前低过头,也没受过气。
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乡下来的,不起眼的二嫂居然会怼她,并且怼的她哑口无言,只能在心里憋气。
也是,赵锦舒再不好,她也是陆家二儿媳妇。
她们可以在心里看不起她,挤兑她两句,却不能明目张胆地欺负她,觉得自己是城里人就可以压她一头,不然别说老二不同意,就是公公婆婆也不会高兴。
虽然公公婆婆也不见得多满意老二媳妇,但她已经嫁进来,又生了两个孩子,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既然认了,就不会让家里人多嘴多舌,影响家里和平。
她还真不敢说能管她。
林玉兰在旁边打圆场:“二弟妹说的哪里话,美静一早起来看到厨房冷锅冷灶的,开水也没有,孩子要上学,还要上班,有些着急罢了。”
赵锦舒理解,点点头:“那就应该早些起来烧水做早饭,不然也不会这么急了。”
大嫂一贯喜欢和稀泥。
其实两个妯娌,她更愿意和王美静打交道。
毕竟她是真骄傲,也是真没什么心眼子。
大嫂平时话不多,但只要她开口,就没废话。
一般人跟她打交道,不注意就会被她带沟里。
当初在她身上她也是实实在在吃了多次亏。
林玉兰脸上笑容差点维持不下去,但她自觉自己是陆家长嫂,还是能说两句的。
于是开口:“我们都要上班,还要接送孩子上下学,每天非常忙,你们也要吃饭,顺便就做了,也确实是我们麻烦你了,但我们是一家子人,也就不用在意那么多了,毕竟还有公公婆婆在呢。”
赵锦舒笑了,这是拿公公婆婆压她呢!
她说道:“这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就是请保姆也要一笔开支,我帮忙做也行,那麻烦大嫂和三弟妹单位发工资时分我一半,毕竟我没工作,日常总要开销。”
林玉兰脸上笑容没了,觉得看错这个弟妹了。
原先几个月明明表现的很好,明里暗里讨好着家里人,家务活更是一把抓,这是知道自己被接纳,不会被赶走,所以原形毕露了?
那她也太急切了点,哪有做事只做一半的?她也不怕公公婆婆多想。
王美静哼了哼:“不愿意就不愿意,一家人提什么工资,难道你们不吃饭?太斤斤计较了。”